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6565发布日期:2023-10-08 07:1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射频识别,具体涉及一种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


背景技术:

1、射频识别(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2、印刷标签是一种常用的商品信息载体,标签上具有印刷好的条形码、数字编号、二维码等标识商品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这类印刷标签由于印刷品本身的特点存在容易损坏、剥落、老化等问题,导致商品信息难以辨认。相对于印刷标签的缺陷,rfid标签属于一种更可靠的信息载体;因此将印刷标签上的物品信息进行rfid赋码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rfid标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其本体上有印刷的物品信息,即可视化数据和rfid芯片一体,针对这类rfid标签,识别其本身附带的印刷物品信息,再经编码写入其内部芯片,或先进行rfid读写码,再打印可视化数据;另一类是本体上不含印刷的物品信息,这种需要从另一印刷标签(或等效识别信息,如包装上的二维码)读取采集图像并识别,再经编码写入其内部芯片。

3、在赋码过程中,依据印刷标签(或等效识别信息)的是否已附着在物品上也分为两种情况:

4、1、 针对未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

5、此种情况下,印刷标签为一平面印刷品;印刷标签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传送、定位装置等自动化设备辅助,将印刷标签逐一置放于摄像头下进行识别。

6、2、 印刷标签已附着在物品或物品包装上

7、此种情况下,如物品规格一致,可参照上一种情况进行印刷标签批量识别;但如果不同类、不同规格的物品混杂在一起,就只能通过人工将物品的印刷标签的条码逐一置放于读码器下并对准读码器进行识别。人工放置物品、将印刷标签对准读码器的操作将极大拖累该环节的运转效率;由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失误,常会导致赋码错误、漏赋码等问题,更加影响赋码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后续还难以回查纠错。

8、另外,不同物品上的印刷标签往往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不统一,也会增加传统读码方式的识别难度;不同物品上的rfid标签中的天线特性、安装位置等因素也有较大区别,因此在这种工况下采用一般rfid读写器都难以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包括采集平台、赋码平台以及第一读写器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读写器模块、人工智能模块和计算机单元,所述采集平台和赋码平台沿流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读写器模块用于初次读取采集平台上的rfid标签,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采集平台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采集平台上的印刷标签图像内容进行采集,所述第二读写器模块用于将印刷标签图像内容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编码结果写入到rfid标签中,所述计算机单元用于与第一读写器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读写器模块和人工智能模块连接并控制各模块。

2、较佳的,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一高清摄像头,所述采集平台包括载物底座,所述载物底座上设有一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上连接有一悬臂,所述高清摄像头设于悬臂下方。

3、较佳的,所述支架部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与计算机单元相连,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赋码过程的操作者进行拍摄。

4、较佳的,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高清摄像头组,所述高清摄像头组由若干高清摄像头组成,所述采集平台包括载物底座,所述载物底座的上方为采集区域,所述采集区域周围设有若干摄像头支架,所述高清摄像头组围绕采集区域全角度设置。

5、较佳的,所述赋码平台上设有天线矩阵,所述天线矩阵与第二读写器模块连接,所述天线矩阵由若干天线组成,所述赋码平台为一立体结构,所述赋码平台的中间设有赋码区域,所述天线矩阵围绕赋码区域设置,所述第二读写器模块还连接有参数调节模块,所述参数调节模块与计算机单元连接。

6、较佳的,所述采集平台和赋码平台上均设有物品监测传感器,物品监测传感器与计算机单元连接。

7、较佳的,所述物品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重量传感器和第二重量传感器,所述载物底座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设有四个,均匀设于下底板上方四周,所述赋码平台的底部设有第二重量传感器。

8、较佳的,所述物品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于采集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于赋码平台的入口处。

9、较佳的,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和视频存储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监控采集平台和赋码平台,所述视频存储模块用于对监控视频进行存储,所述计算机单元与视频采集模块和视频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视频采集模块为摄像机,所述摄像机位于采集平台和赋码平台的一侧。

10、较佳的,所述支架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计算机单元相连接。

11、本发明的优点为:

12、1.本方案中的采集平台和赋码平台,可以同时完成对空白标签的进行读取、印刷标签内容识别以及编码和赋码的操作,并针对印刷信息附着于不同规格不同物品的赋码场景下专门优化赋码流程,使物品可以连续进入作业区域并完成印刷标签采集环节,避免了图像采集、识别环节成为整个流程的效率瓶颈,实现了连续赋码;

13、2.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对印刷标签进行实时识别,配合多个摄像头多角度采集图像,不再需要将条码对准读码器这一操作,物品可以任意放置,提高了标签识别环节的速度和准确度。

14、3.通过设置传感器对物品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判定和提示,便于排除异常情况,降低异常情况对整个赋码过程的影响。

15、4.结合rfid定位和图像识别定位,确定赋码调节参数,使射频功率、天线参数可以根据物品、标签的位置动态调整,保证读写码的准确性和高适应性。

16、5.通过视频采集模块来对赋码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包括可记录操作者,并实时采集重要事件的时间标记并编码于视频中,使视频回看可以精准定位,方便了对赋码过程的回溯。

17、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rfid赋码场景整合应用射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可以判别在赋码过程中的不同场景情况,提高了赋码过程的速度、准确度、稳定性、可纠错性和可回溯性。



技术特征:

1.一种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平台(1)、赋码平台(2)以及第一读写器模块(3)、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第二读写器模块(5)、人工智能模块(6)和计算机单元(22),所述采集平台(1)和赋码平台(2)沿流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读写器模块(3)用于初次读取采集平台(1)上的rfid标签,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设置于采集平台(1)上,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用于对采集平台(1)上的印刷标签图像内容进行采集,所述第二读写器模块(5)用于将印刷标签图像内容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编码结果写入到rfid标签中,所述计算机单元(22)用于与第一读写器模块(3)、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第二读写器模块(5)和人工智能模块(6)连接并控制各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包括一高清摄像头(7),所述采集平台(1)包括载物底座(8),所述载物底座(8)上设有一支架部(9),所述支架部(9)上连接有一悬臂(10),所述高清摄像头(7)设于悬臂(10)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9)上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模块(25),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25)与计算机单元(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4)包括高清摄像头组,所述高清摄像头组由若干高清摄像头(7)组成,所述采集平台(1)包括载物底座(8),所述载物底座(8)的上方为采集区域,所述采集区域周围设有若干摄像头支架(11),所述高清摄像头组围绕采集区域全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赋码平台(2)上设有天线矩阵,所述天线矩阵与第二读写器模块(5)连接,所述天线矩阵由若干天线(12)组成,所述赋码平台(2)为一立体结构,所述赋码平台(2)的中间设有赋码区域,所述天线矩阵围绕赋码区域设置,所述第二读写器模块(5)还连接有参数调节模块(21),所述参数调节模块(21)与计算机单元(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平台(1)和赋码平台(2)上均设有物品监测传感器,物品监测传感器与计算机单元(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重量传感器(13)和第二重量传感器(14),所述载物底座(8)包括上底板(23)和下底板(24),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13)设有四个,均匀设于下底板(24)上方四周,所述赋码平台(2)的底部设有第二重量传感器(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监测传感器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于采集平台(1)的上方,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于赋码平台(2)的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19)和视频存储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19)用于监控采集平台(1)和赋码平台(2),所述视频存储模块用于对监控视频进行存储,所述计算机单元(22)与视频采集模块(19)和视频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视频采集模块(19)为摄像机,所述摄像机位于采集平台(1)和赋码平台(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9)上设有显示屏(20),所述显示屏(20)与计算机单元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标签连续赋码系统,包括采集平台、赋码平台以及第一读写器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读写器模块、人工智能模块和计算机单元,所述第一读写器模块对采集平台上的空白RFID标签进行读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采集平台上,所述第二读写器模块用于对印刷标签图像内容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编码结果写入到位于赋码平台上的空白RFID标签中,所述计算机单元用于与第一读写器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读写器模块、人工智能模块连接并控制各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RFID赋码场景整合应用射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传感技术,不同赋码步骤可并行进行,提高了赋码过程的速度、准确度、稳定性、可纠错性和可回溯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王艳超,杨乐乐,李仲卿,傅博,张庆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英内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