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跳绳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8735发布日期:2023-12-08 13:0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跳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跳绳。


背景技术:

1、目前主流的发光跳绳解决方案有两种:

2、1、从手柄上面直接连出一根可以导光的绳子,手柄内部有led光源,led光源发光,通过漫反射原理使得绳子发出跟光源一样颜色的光;

3、2、以配件的形式存在,手柄连接一个发光配件,发光配件再连接导光的绳子,发光配件内有led光源,通过漫反射原理使得绳子发出跟光源一样颜色的光;

4、如果要实现根据不同的跳绳频率,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第一种方案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能够在手柄上通过霍尔传感器实现跳绳计数,然后再转换成跳绳频率,最后通过跳绳频率控制led发光的颜色;而对于第二种方案,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实现计算跳绳频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跳绳。

2、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包括:

3、s1、获取发光配件与手柄转轴之间短绳的有效长度l1、发光配件内加速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到发光配件与短绳的连接处之间的长度l2;

4、s2、缓存加速度传感器以频率c采样且沿长绳方向的轴的数据,并对缓存的数据进行带通滤波;

5、s3、对缓存原始数据计算t1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记为b1;s4、根据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得到参考跳绳周期t r ef,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

6、a=4π2*r/t2

7、其中,π为圆周率;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r=l1+l2;t为圆周运动的周期;a=b1*9.8/1000;t=t r ef;

8、s5、计算采样间隔上限i dx_up=i nt(c*m1*t r ef)和采样间隔下限i dx_down=i nt(c*m2*t r ef),其中,i nt为取整符;m1、m2>0;

9、s6、对缓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平均幅度差并进行线性变换,平均采样间隔数为位于采样间隔上限i dx_up和采样间隔下限i dx_down之间的最大峰值对应的位置,跳绳频率=60*c/平均采样间隔数。

10、优选地,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还包括步骤s7:对最新计算的若干笔跳绳频率去极值滑动平均,得到的结果即为最终跳绳频率。

11、优选地,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还包括步骤s8:设定阈值d,对缓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t1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记为b2,每隔t2时间计算一次跳绳频率,若b2大于阈值d,则继续往下计算;否则输出跳绳频率为0。

12、优选地,在步骤s6中,平均幅度差的计算公式为:

13、

14、其中,n为当前缓存的带通滤波之后的数据序列;n为数据长度;k为两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

15、优选地,在步骤s6中,线性变换的计算公式为:

16、

17、其中,fn,max为fn(k)的最大值;imax为fn,max对应的位置;n、k为正整数。

18、优选地,一种跳绳,所述跳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跳绳控制程序,所述跳绳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所述的跳绳频率计算方法。

19、优选地,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跳绳控制程序,所述跳绳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跳绳频率计算方法。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跳绳,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发光配件与手柄转轴之间短绳的有效长度l1、发光配件内加速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到发光配件与短绳的连接处之间的长度l2;s2、缓存加速度传感器以频率c采样且沿长绳方向的轴的数据,并对缓存的数据进行带通滤波;s3、对缓存原始数据计算t1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记为b1;s4、根据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得到参考跳绳周期tref;s5、计算采样间隔上限idx_up=int(c*m1*tref)和采样间隔下限idx_down=int(c*m2*tref),其中,int为取整符;m1、m2>0;s6、对缓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平均幅度差并进行线性变换,平均采样间隔数为位于采样间隔上限i dx_up和采样间隔下限i dx_down之间的最大峰值对应的位置,跳绳频率=60*c/平均采样间隔数;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解决跳绳发光配件在无法获取手柄计算得到的跳绳频率数据时,可独立完成跳绳频率计算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对最新计算的若干笔跳绳频率去极值滑动平均,得到的结果即为最终跳绳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8:设定阈值d,对缓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t1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记为b2,每隔t2时间计算一次跳绳频率,若b2大于阈值d,则继续往下计算;否则输出跳绳频率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平均幅度差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线性变换的计算公式为:

6.一种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绳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跳绳控制程序,所述跳绳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跳绳频率计算方法。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跳绳控制程序,所述跳绳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跳绳频率计算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跳绳,跳绳频率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长度L1和长度L2;S2、缓存加速度传感器以频率C采样且沿长绳方向的轴的数据,并对缓存的数据进行带通滤波;S3、对缓存原始数据计算T 1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记为B1;S4、根据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得到参考跳绳周期T r ef;S5、计算采样间隔上限i dx_up和采样间隔下限;S6、对缓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平均幅度差并进行线性变换,平均采样间隔数为位于采样间隔上限i dx_up和采样间隔下限i dx_down之间的最大峰值对应的位置,跳绳频率=60*C/平均采样间隔数;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解决跳绳发光配件在无法获取手柄计算得到的跳绳频率数据时,可独立完成跳绳频率计算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昔谦,高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沃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