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

文档序号:36417755发布日期:2023-12-19 23:5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输任务分配,尤其涉及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运输任务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军事作战中,导弹进行编队打击可以有效提高打击效果,增强作战实力,降低反击风险。编队打击的原因在于,单枚导弹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编队打击可以通过多枚导弹同时攻击目标,弥补单枚导弹的误差,提高打击的精度和效果。此外,编队打击还可以增加目标威慑力,减少对反击的风险。编队打击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1)并行编队:并行编队即多个导弹在同一高度和速度下同时攻击目标,此种编队方式打击效果显著,但需要协调导弹的发射和路径规划,以确保导弹不会相撞。2)串行编队:串行编队即多个导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攻击目标。此种方式相对稳定,同时也便于进行路径规划和协调。3)广域编队:广域编队即多枚导弹在广域范围内进行协同打击,即相互协调攻击目标,确保物品被多枚导弹覆盖的范围内。总之,导弹编队打击可以提高打击效果和战斗力,减少反击风险,是重要的军事作战方式之一。

2、不同的编队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打击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实际作战中,往往是上述多种编队方式的混合,导弹打击也是多轮次,导弹运输车队还需要前往转载区域等等要求,使得导弹的多轮次运输任务分配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在能够可接受的条件下寻求一个最优的任务分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确定初始装载车位置、待机区域、发射点位、转载区域、道路节点和被打击目标;

3、确定第一波次目标发射点;

4、第一波次齐射结束后,使用蚁群算法确定第一波次转载区域;

5、转载完成后,使用蚁群算法确定第二波次发射点;

6、第二波次齐射结束。

7、进一步地,建立如下决策变量:

8、待机区域为d1、d2,发射点位为f1-f30,转载地域为z1-z5,道路节点为j1-j38、被打击目标为3个,总共78个普通节点,构造决策矩阵x=(xij)78×78,其中决策变量xij为

9、

10、cij表示任意两节点之间距离,任意两个节点的距离矩阵c=(cij)78×78,则在决策矩阵x下,任意两个节点,如果它们是相互联通的,它们之间的距离所形成的距离矩阵为

11、s=(sij)78×78=(xij*cij)78×78。

12、进一步地,建立如下约束条件:

13、弹道不交叉约束:

14、某一波次火力打击时,12个发射点位分别对3个目标a、b、c进行火力打击时,所产生的36条弹道投影线的斜率为kl1,kl2…,kl36,斜率计算式为:

15、

16、xr,yr为目标r的坐标,r取值为a、b、c,xfu,yfu为发射点的坐标;

17、确定出打击目标的发射点位,步骤如下:

18、确定打击a的发射点位:在12条直线la1,la2…,la12选取4条斜率最大的直线:

19、kfua=max{kla1,kla2,...,kla12},(u=1,2,3...)

20、fua表示某一发射点位fu与目标a之间的连线,kfua为从12个发射点与目标r相连直线中所选取的4条最小斜率的直线,

21、确定打击c的发射点位:在12条直线lc1,lc2…,lc12选取4条斜率最小的直线:

22、kfuc=min{klc1,klc2,...,klc12},(u=1,2,3...)

23、fuc表示某一发射点位fu与目标c之间的连线,kfuc为从12个发射点与目标r相连直线中所选取的4条最小斜率的直线;

24、剩余4个发射点位为打击目标b的发射点位;

25、综上,弹道线斜率应满足约束:

26、

27、

28、中的8条直线为对a连线的12条直线中,除去所确定的4条直线后剩余的8条,中的8条直线为对c连线的12条直线中,除去所确定的4条直线后剩余的8条;

29、暴露时间约束为:

30、第m波次火力打击时,导弹发射装置道路节点处会车的等待时间为thm,在发射点位等待发射的时间tfm,道路上的机动时间tjm,某一发射装置的单一暴露时间为tim,整体暴露时间为tzm;

31、因此,

32、tim=thm+tfm+tjm,(m=1,2,3;i=1,2,...,12)

33、因为单台发射装置最大暴露时间和整体暴露时间取最小,所以,暴露时间约束为

34、

35、

36、转载地域导弹量约束为:

37、yzim表示进行第m(m=2,3)波次火力打击任务时,在转载区域zi(i=1,2,…,5)所装载的导弹数量,每个装载区域存储导弹最多5枚,所以约束条件为:

38、

39、进一步地,目标函数如下:

40、确定执行发射任务的发射点位距离待机区域的距离,即车载发射装置经过的所有节点的总长sdxfx:

41、sdxfx=∑sij(x=1,2,3....)

42、由于车载发射装置的行驶速度为匀速v,计算出车载发射装置道路机动时间:

43、

44、为了使tj最小,确定sdxfx的最小值,即寻找车载发射装置的最短机动路径;

45、3波次火力打击时,12套发射装置整体暴露时间tz为:

46、

47、综上,目标函数为

48、

49、

50、进一步地,使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其中转移概率包括:

51、节点之间的转移概率如下:

52、

53、i,j为节点编号,k为波次编号,allowedk为禁忌表,α为信息素权重,ηij为节点i和j之间的启发性矩阵,ηir为节点i和目标r之间的启发性矩阵,τij为节点i和j之间的信息素矩阵,τir为节点i和目标r之间的信息素矩阵;β为启发因子,计算如下:

54、

55、ρi和ρ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影响度,ρf为发射点位f的影响度,节点的影响力为该节点的邻居数目。

56、节点与转载区域之间的转移概率如下:

57、

58、ξj(t)为导弹补给难易函数,θ为导弹补给难易因子,ξj(t)的表达式如下:

59、

60、djp表示j点到最近的导弹装载区域的距离,djp'表示j点到第二近的导弹装载区域的距离。

6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62、本发明先求解各装载车前往的发射点,然后针对各装载车辆分别计算相应路径,简化了问题求解的流程,也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

63、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技术特征: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如下决策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如下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函数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其中转移概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轮次任务的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初始装载车位置、待机区域、发射点位、转载区域、道路节点和被打击目标;确定第一波次目标发射点;第一波次齐射结束后,使用蚁群算法确定第一波次转载区域;转载完成后,使用蚁群算法确定第二波次发射点;第二波次齐射结束。本发明先求解各装载车前往的发射点,然后针对各装载车辆分别计算相应路径,简化了问题求解的流程,也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魁华,刘忠,程光权,范长俊,胡星辰,罗志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