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80974发布日期:2023-11-29 19:2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3d(三维)建模,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1、3d技术应用领域广阔,有对影视动画、动漫、游戏等视觉类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有面向汽车、飞机、家电、家具等实物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也有面向人与环境交互的虚假现实的仿真和模拟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在发展,海量的商品需要在互联网上以3d的形式呈现,这推动着3d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2、相关技术中,3d建模主要是由人工通过各主流软件设计完成,对操作技术和经验的要求较高,时间耗费长,劳动强度大,且由于从而人员素质不一,使得建模效果差别较大。另外,各主流设计软件之间不兼容,使3d建模的输出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包括:

3、对二维图纸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获取目标检测识别结果,所述目标检测识别结果包括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

4、根据所述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从所述二维图纸中提取出所述目标框的图像区域;

5、基于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和/或残差网络对所述目标框的图像区域进行识别处理,获取所述二维图纸的基础数据信息;

6、根据所述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三维模型数据,并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数据生成三维模型;

7、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和轻量化处理,所述处理后的三维模型兼容个人计算机pc端、移动端、万维网web端中至少两者的展示框架。

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三维建模装置,包括:

9、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对二维图纸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获取目标检测识别结果,所述目标检测识别结果包括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

10、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从所述二维图纸中提取出所述目标框的图像区域;

11、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和/或残差网络对所述目标框的图像区域进行识别处理,获取所述二维图纸的基础数据信息;

12、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三维模型数据,并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数据生成三维模型;

13、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和轻量化处理,所述处理后的三维模型兼容个人计算机pc端、移动端、万维网web端中至少两者的展示框架。

1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5、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6、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7、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建模方法。

1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建模方法。

1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建模方法。

2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通过对二维图纸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获取目标检测识别结果,并结合ocr技术和/或残差网络对目标检测识别结果进行进一步识别,获得二维图纸的基础数据信息,这样可以根据二维图纸的基础数据信息,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可以提高模型的制作效率,能够更直观展示cad图纸,方便对图纸进行造价预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工手动完成三维建模而导致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问题。另外,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三维模型画面真实感强,细节生动,色彩丰富,让画面更趋于现实。此外,在三维模型的标准化处理的过程中进行轻量化处理,可以使得处理后的三维模型可以兼容pc端、移动端、web端中至少两者的展示框架,如可以将三维模型pc端展示的效果完全渲染复原到移动端,且在移动端的展示效果与pc端的展示效果一样。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三维模型数据,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和轻量化处理,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脚本和/或方法,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和轻量化处理,包括: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化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所述环境处理,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所述层级处理,包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所述材质替换,包括: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所述灯光设置,包括: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显示在所述可视化特效编辑器上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所述轻量化处理,包括:

11.一种三维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建模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三维建模方法及其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二维图纸进行目标检测识别,获取目标检测识别结果,目标检测识别结果包括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根据目标框的位置信息和/或类别信息,从二维图纸中提取出目标框的图像区域;基于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和/或残差网络对目标框的图像区域进行识别处理,获取二维图纸的基础数据信息;根据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三维模型数据,并根据三维模型数据生成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标准化和轻量化处理,处理后的三维模型兼容个人计算机PC端、移动端、万维网Web端中至少两者的展示框架。本公开可以提高模型的制作效率,三维模型可以兼容PC端、移动端、Web端中至少两者的展示框架。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康,罗琼,赵侠,阮健生,刘靖,林世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