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0217发布日期:2023-12-07 11:5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人的感觉器官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是视觉器官(眼睛),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地利用丰富的视觉信息,因而显示技术在当今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出现至今,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先后出现了阴极射线管技术(crt)、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乃至最新的oled显示、micro led显示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当今显示技术正在朝着窄边框化、高对比度、高分辨力、全彩色显示、低功耗、可靠性高、长寿命以及薄而轻的方向快速迈进,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深入。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已集成了触控功能。由于触控层一般设置于发光器件的出光侧,从而当发光器件发光时,触控层中触控线会影响显示效果,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也是显示行业重点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2、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显示功能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触控层,触控层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触控线,多条触控线交叉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至少一条触控线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

3、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即在隔断对应处设置有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从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射向隔断所对应处时,这部分光线可通过全反射结构实现全反射后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射出,有效改善显示面板在部分视角时亮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6、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触控层,触控层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触控线,多条触控线交叉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的网格结构,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内,至少一条触控线上形成至少一个隔断;全反射结构,全反射结构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全反射结构与隔断对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全反射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隔断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