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5064发布日期:2023-12-14 21:2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为全国各行业之首,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表明,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9%,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占比超过20%。公共建筑全过程能耗及碳排放中,运行阶段占比最高,准确计量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尤为关键。

2、目前,《公共建筑运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提出的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核算方法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核算边界、识别排放源、收集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和获取碳排因子数据、分别计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最终汇总件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量。

3、现有技术的方法在收集活动水平数据步骤需要掌握全面的建筑综合用能情况,当前公共建筑运行阶段对用能数据的监测以电力为主,智能电表可直接将数据上传云平台,其他用能数据通常以手抄表形式记录,统计难度大、缺失数据较多,无法保证碳排放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对公共建筑进行碳排放量监测。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3、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其中,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中包括样本建筑数据和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对应关系;

4、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

5、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

6、可选的,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根据指定时间范围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其中,建筑基本信息包括统计年份、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空调建筑面积、地上建筑层数、地上层平均面积、高度、体型系数、空调面积占比、建筑类型、建筑年代、空调形式、采暖形式和统计月份;根据历史建筑基本信息确定第一电力碳排放量和建筑碳排放结果;将第一电力碳排放量和各历史建筑基本信息作为样本建筑数据;根据样本建筑数据和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对应关系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

7、可选的,根据历史建筑基本信息确定第一电力碳排放量和建筑碳排放结果,包括:获取与各历史建筑基本信息对应的第一净外购电量,并获取与统计年份对应的第一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第一净外购电量和第一电力碳排放因子的乘积以确定第一电力碳排放量;确定与各历史建筑基本信息对应的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和建筑热力碳排放量;将第一电力碳排放量、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和建筑热力碳排放量相加之和作为建筑碳排放结果。

8、可选的,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确定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应的超参数;基于预先设置的优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调节,以获取调节超参数;对样本建筑数据进行筛选以获取最优建筑样本;根据调节超参数各最优建筑样本构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其中,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最优建筑样本和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对应关系。

9、可选的,对样本建筑数据进行筛选以获取最优建筑样本,包括:将样本建筑数据按照指定比例划分成测试集和训练集;根据训练集的各样本建筑数据按照特征维度进行分组以生成各样本分组,基于测试集确定各样本分组的相对误差率,其中,样本分组中包括样本建筑数据的特征组合;将相对误差率最低的样本分组作为目标样本分组,将目标样本分组中的各样本建筑数据作为最优建筑样本。

10、可选的,获取待测建筑数据,包括:根据最优建筑样本确定采集特征,基于采集特征获取待测建筑的基本信息;对各基本信息进行预处理以生成待测建筑数据,其中,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补、异常值修正和分类特征独热编码。

11、可选的,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包括:获取待测建筑数据对应的第二净外购电量和第二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第二净外购电量和第二电力碳排放因子的乘积以确定第二电力碳排放量;将待测建筑数据和第二电力碳排放量输入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以获取输出的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13、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其中,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中包括样本建筑数据和建筑碳排放结果的对应关系;

14、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

15、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7、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8、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9、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

21、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特征和超参数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获取待测算公共建筑的待测建筑数据,以及电力碳排放值作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的输入,获取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实现了在缺乏待测算建筑除电能外其他能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下,准确地测算总碳排放值,提高了建筑碳排放确定效率。

22、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建筑基本信息确定第一电力碳排放量和建筑碳排放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样本建筑数据进行筛选以获取最优建筑样本,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建筑数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建筑数据和所述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包括:

8.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获取待测建筑数据,根据待测建筑数据和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生成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通过获取历史建筑基本信息构建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对初始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进行特征和超参数优化以生成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获取待测算公共建筑的待测建筑数据,以及电力碳排放值作为优化建筑碳排放测算模型的输入,获取目标建筑碳排放结果,实现了在缺乏待测算建筑除电能外其他能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情况下,准确地测算总碳排放值,提高了建筑碳排放确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雷,张羽舒,宣东海,陈士翀,刘文思,刘文立,王浩,胡锡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