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8067发布日期:2023-12-25 03: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业务数据获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特别涉及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在建设保险核心系统的过程中,存在向各个独立的功能组件收集业务数据的需求。以往通常通过埋点、切面或平台框架的方式来处理,但是都不能实现框架和应用的解耦,也无法进行代码实现的管控,增加了实施和测试的复杂性。

2、因此,亟需一种更加健壮的业务数据获取方案,具有低代码、低耦合和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低代码、低耦合、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接收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请求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4、确定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匹配的第一注解;

5、检索配置有所述第一注解的至少一个业务组件的至少一个业务服务;

6、获取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服务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7、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8、自定义一个或多个注解,以确定每个注解的数据获取规则;

9、将至少一个注解配置到相应的业务组件的业务服务上;

10、在所述相应的业务组件的业务服务上自动生成代码,所述代码与所述至少一个注解的数据获取规则对应。

1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12、确定每个业务组件的每个业务服务所属的业务架构;

13、基于所述业务架构,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注解选择至少一个注解,以配置到相应的业务组件的业务服务上。

14、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组件为保险核心系统的功能组件。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注解包括与保单数据匹配的保单注解。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注解包括与客户数据匹配的客户注解。

1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数据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8、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请求获取第一业务数据;

19、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匹配的第一注解;

20、检索单元,用于检索配置有所述第一注解的至少一个业务组件的至少一个业务服务;

2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服务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

2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施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2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施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2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施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25、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26、本发明基于低代码平台,使得开发者把精力放在了服务注解的设计上,代码随即生成,规避了由于各个功能组件代码实现水平参差不齐而带来的低代码质量和高测试难度,通过框架的统一实现,使得框架的管控力增强,也使得功能内聚在一处,易于替换算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达到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软件的高度可维护性,既不违反架构原则,又分工明确,还不需要手动写入代码,既准确又快捷,以最小的代码实现最灵活可扩展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业务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组件为保险核心系统的功能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解包括与保单数据匹配的保单注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解包括与客户数据匹配的客户注解。

7.一种业务数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施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施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实施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获取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请求获取第一业务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匹配的第一注解;检索配置有所述第一注解的至少一个业务组件的至少一个业务服务;获取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业务服务的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本发明具有低代码、低耦合、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皓,林志农,朱宏伟,陈立伟,徐海涛,王俊,郭斌,赵海峰,来源,陈雪峰,王凡,尚鹏洋,卢耀辉,倪嘉,李钢,邱泉清,袁正军,吴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