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3100发布日期:2024-01-26 16:3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轨道养护维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养护维修部门通常将线路划分为等长、固定的单元区段,通过计算单元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等指标来评判轨道质量状态,从而制定养修计划。目前,国内针对线路划分的方法是机械地以200m为单元进行划分,通过检测计算轨道单元的轨道质量指数来评判轨道的质量状态,针对轨道质量较差的单元进行养修作业。但是这种固定的划分方法只显示了单元区段的长度,没有反映不同区段的线路条件以及邻近区段线路的相似性。而且,这种将单元区段长度固定设为200m的划分方式,没有将邻近相似特征的单元组合起来,以更好了解线路的状态来进行养修决策。同时,这种划分方法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没有与每次的检测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造成养修区段的不连续,以及未突出病害的关键区段的问题,使得现场作业人员工作量饱和,降低了轨道的养修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目标轨道线路上的实际检测数据,将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不等长不固定的动态单元区段,克服了传统方案中的固定划分方式,能够科学规划施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养修质量。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轨道线路、单元区段划分信息,以及目标轨道线路上的检测数据;

4、其中,单元区段划分信息包括单元区段的优先级、属性、最大长度以及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为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的整数倍;

5、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

6、根据初步单元区段和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

7、根据分割点集合对目标轨道线路进行划分。

8、可选地,上述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包括:

9、在目标轨道线路包含一种属性且目标轨道线路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的情况下,根据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将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至少一个初步单元区段;

10、在目标轨道线路包含一种属性且目标轨道线路的长度小于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的情况下,根据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将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至少一个初步单元区段。

11、可选地,上述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包括:

12、在目标轨道线路包含至少两种属性的情况下,若最高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轨道线路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则根据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将最高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至少一个初步单元区段;

13、在目标轨道线路包含至少两种属性的情况下,若最高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轨道线路的长度小于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则根据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将最高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至少一个初步单元区段。

14、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15、在初步单元区段的长度小于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的情况下,将初步单元区段的长度更新为最小长度。

16、可选地,上述根据初步单元区段和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包括:

17、在检测数据中选择初步单元区段对应的极值点,将极值点构成的集合确定为第一集合;

18、根据第一集合确定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

19、根据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确定分割点集合。

20、可选地,上述根据第一集合确定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包括:

21、步骤一:计算第一集合中当前极值点与其右临极值点的误差值,判断误差值是否小于阈值参数;

22、其中,初步单元区段的里程由小到大的方向即为从左向右;

23、步骤二:在误差值小于阈值参数的情况下,从第一集合中剔除当前极值点,并将其左临极值点更新为当前极值点;否则,将当前极值点的右临极值点更新为当前极值点;

24、步骤三: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二,直至当前极值点不存在右临极值点,将得到的集合确定为合并分割点集合;

25、步骤四:在合并分割点集合包含的各极值点中确定极大值点,并将确定出的各极大值点构成的集合确定为极大值分割点集合。

26、可选地,上述根据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确定分割点集合,包括:

27、步骤a:判断合并分割点集合中当前极值点与其右临极值点在极大值分割点集合中是否为相邻两点;

28、步骤b:若是,则将相邻两点中的最小值添加至极小值点集合;否则,将右临极值点更新为当前极值点;

29、步骤c:重复执行上述步骤a至步骤b,直至当前极值点不存在右临极值点,将得到的集合确定为极小值点集合;

30、步骤d:确定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之间的差集,将差集与极小值点集合之间的并集确定为分割点集合。

3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划分装置,该装置包括:

3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轨道线路、单元区段划分信息,以及目标轨道线路上的检测数据;

33、其中,单元区段划分信息包括单元区段的优先级、属性、最大长度以及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为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的整数倍;

3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

35、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初步单元区段和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

36、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分割点集合对目标轨道线路进行划分。

3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

38、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

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轨道线路、单元区段划分信息,以及目标轨道线路上的检测数据;其中,单元区段划分信息包括单元区段的优先级、属性、最大长度以及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为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的整数倍;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根据初步单元区段和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根据分割点集合对目标轨道线路进行划分。上述方案利用目标轨道线路上的实际检测数据,将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不等长不固定的动态单元区段,克服了传统方案中的固定划分方式,能够科学规划施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养修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轨道线路和所述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轨道线路和所述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步单元区段和所述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集合确定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极大值分割点集合,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合并分割点集合和所述极大值分割点集合确定分割点集合,包括:

8.一种轨道线路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线路划分方法。

10.一种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线路划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轨道线路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轨道线路、单元区段划分信息,以及目标轨道线路上的检测数据;其中,单元区段划分信息包括单元区段的优先级、属性、最大长度以及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单元区段的最大长度为基本单元的最小长度的整数倍;根据目标轨道线路和单元区段划分信息确定划分后的初步单元区段;根据初步单元区段和检测数据以多次集合划分的方式确定分割点集合;根据分割点集合对目标轨道线路进行划分。上述方案利用目标轨道线路上的实际检测数据,将目标轨道线路划分为不等长不固定的动态单元区段,克服了传统方案中的固定划分方式,能够科学规划施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养修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战国,肖致明,刘英伟,徐旸,郄录朝,许玉德,唐永康,余文颖,司道林,张喜,潘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