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9467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标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水平的高低,是反映我国电力行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正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同时也对电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新的需求,因此需要合理评价方法来评估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依靠专家评定的主观分析方法,容易对评价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产生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评价结果。如何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对电力科技成果转化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包括:

2、步骤1、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

3、步骤2、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w;

4、步骤3、确定模糊关系矩阵r,用各指标综合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得到所述科技成果对各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到所述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最终评价。

5、优选地,所述综合评价体系具体为:

6、

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

8、确定所述评价体系中各准则层下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利用0.1-0.9的5标度法创建n阶优先判断矩阵d=(dij)n×n,n为当前准则层评价指标数量;

9、对优先判断矩阵中的每一行作累加求和计算可得通过计算式得到新的n阶模糊一致矩阵a=(aij)n×n;

10、通过计算式构造n阶互反性矩阵b=(bij)n×n;

11、利用计算式对互反性矩阵b进行和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排序向量h=(h1,h2,…,hn)t,并作为初次迭代向量进行连续迭代计算,直至满足预设精度,

12、

13、通过公式对迭代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权重向量式中,表示当前评价层下属第i个评价指标的相对主观权重。

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

15、对于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统一评价等级划分并赋予不同评价值,得到原始评价矩阵s=(sik)n×m,对原始评价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构造标准化矩阵n为当前准则层评价指标的下属下级评价指标数量,m为评价等级数量,sik为第i个评价指标第k个评价等级下的支持量;

16、根据计算当前准则层指标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值,根据计算当前层第i个评价等级指标的相对客观权重,进而可得到指标客观权重向量式中

17、优选地,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以减小偏差,可确定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w=(w1,w2,…,wn),其中

18、

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用指标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为y=w×r。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采用改进熵权法计算评价体系中指标的综合权重,可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评价体系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以减小偏差,可确定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w=(w1,w2,…,wn),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用指标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为y=w×r。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方法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后,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W;确定模糊关系矩阵R,用各指标综合权重向量W将不同模糊关系矩阵R进行综合,得到科技成果对各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到所述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最终评价。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评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刘润鹏,王宏,宋禹飞,喇元,褚毅昆,刘洪涛,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