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6072发布日期:2024-02-07 13:2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


背景技术:

1、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其实施路径近年来成为研究重点。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能源转型及能源安全的统筹发展十分重要。

2、现有研究中,多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评价仅针对建筑、电力等具体行业。部分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整体实现路径评价的模型中,指标选择仅针对经济、环境及能源转型,未有效考虑目标实现进度及碳达峰峰值等关键指标,以及能源对外依存度等能源安全指标,因此当前亟需构建一套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全流程、全环节、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与此同时,综合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面临指标庞杂、冗余度高的问题,现有常用的指标降维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无法有效捕捉变量见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解释模型法在分析指标关联性时主观成分偏多。

4、此外,现有研究应用的综合评价模型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主观性较强,而topsis等客观评价方法具体方法无法有效考虑各类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建立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包括:

3、s1、构建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保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

4、s2、基于稀疏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降维得到评价指标;

5、s3、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系统,包括:

7、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保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

8、降维模块:用于基于稀疏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降维得到评价指标;

9、建立模块:用于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

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1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建立了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比选提供重要参考。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构建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保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所述保障发展指标包括:全国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对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xstd,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协方差s,对协方差进行特征分解,选择初始因子个数k,计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λ,通过梯度下降方法优化计算稀疏因子载荷矩阵λs,通过bic准则计算当前因子数量k计算所得模型的bic值,进行迭代确定最优因子数量kopt,并得出该情况下的因子载荷矩阵λs,opt,根据λs,opt计算因子得分f,计算公式如下:f=xstdλs,op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梯度下降方法优化计算稀疏因子载荷矩阵λs具体包括:通过梯度下降方法优化计算稀疏因子载荷矩阵λs,优化目标函数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4具体包括:将n个评价单元转化为向量,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的模长,公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5具体包括: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与最优解mopt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公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6具体包括:分别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在最优解mopt上投影的模长公式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6具体包括:计算待评价单元中和的差值msi,公式如下:

10.一种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构建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保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所述保障发展指标包括:全国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维模块具体用于:对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xstd,计算标准化后数据的协方差s,对协方差进行特征分解,选择初始因子个数k,计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λ,通过梯度下降方法优化计算稀疏因子载荷矩阵λs,通过bic准则计算当前因子数量k计算所得模型的bic值,进行迭代确定最优因子数量kopt,并得出该情况下的因子载荷矩阵λs,opt,根据λs,opt计算因子得分f,计算公式如下:f=xstdλs,op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梯度下降方法优化计算稀疏因子载荷矩阵λs,优化目标函数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将n个评价单元转化为向量,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的模长,公式如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与最优解mopt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公式如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分别计算正向集合中待评价单元在最优解mopt上投影的模长公式如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计算待评价单元中和的差值msi,公式如下:

19.一种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构建指标体系,所述指标体系包括:保障发展指标、安全可靠指标、目标实现指标和经济高效指标;S2、基于稀疏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降维得到评价指标;S3、基于评价指标建立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本发明可以实现构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评价模型,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比选提供重要参考。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张成龙,唐伟,刘小聪,张玉琢,王成洁,贾跃龙,张煜,谭清坤,吴鹏,张林垚,胡臻达,刘林,黄夏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