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8793发布日期:2024-04-08 11:3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单面触控显示模组由lcd层、光学胶层、电极层、光学胶层和玻璃层依次堆叠组成,这种单面触控模组只能实现单面触控。现有的双面显示器的触控模组的结构为:中间设有透明的显示层,然后在显示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独立的感测电极层,结构复杂,且这种双面触控模组的两个触控面切换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驱动单元控制切换开关切换连接两个触控面的感测电极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在无需设置两个独立的电容式感测电极层的情况下,具有双面触控的功能,避免复杂的结构,无需控制切换开关进行切换驱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方案是,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双面触控模组包括电容式感测电极层和信号传输排线组。电容式感测电极层包括依次叠合连接的第一感测电极层、透明绝缘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信号传输排线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感测电极层与第一线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第二线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组的第二端和第二线组的第二端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使得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分别可以作为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能够切换作为触控感测层。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一金属线,多条第一金属线分别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且多条第一金属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线组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金属线,多条第二金属线分别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且多条第二金属线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线组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金属线的间距小于5μm,相邻的第二金属线的间距小于5μm,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的横截面直径分别小于5μm。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一玻璃层,沿着垂直于第一感测电极层的方向,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一玻璃层依次叠合于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远离透明绝缘层的一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光学胶层和第二玻璃层,沿着垂直于第二感测电极层的方向,第二光学胶层和第二玻璃层依次叠合于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远离透明绝缘层的一侧。

8、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绝缘层的材料可为透明pet薄膜或是siox薄膜,其中,x为1-2。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第二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案的双面触控模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系统端,双面触控模组设于系统端,系统端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双面触控模组与第一连接器连接时,第一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双面触控模组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第二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双面触控模组与系统端连接,且能够相对于系统端旋转,在双面触控模组贴合于系统端时,第一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在双面触控模组贴合于显示端时,第二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感测电极层、透明绝缘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组成电容式感测电极层,第一感测电极层与第一线组连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第二线组连接,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相互独立,所以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相互错开线组连接范围,这样使得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分别能够作为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分别能够作为触控层,两个触控层工作时分别通过信号传输排线组传出信号给电子设备的电路板,所以双面触控模组的两个触控面分别能够进行触控,相比于设置两个独立的电容式感测电极层的双面显示器,结构更简单,无需控制切换开关切换驱动两个电容式感测电极层,驱动方式简单,耗能较小,而且应用方向不同。

13、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14、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触控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一金属线,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分别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金属线,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分别沿着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的间距小于5μm,相邻的所述第二金属线的间距小于5μm,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的横截面直径分别小于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一玻璃层,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层的方向,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和所述第一玻璃层依次叠合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远离所述透明绝缘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学胶层和第二玻璃层,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层的方向,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依次叠合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远离所述透明绝缘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绝缘层的材料可为透明pet薄膜或是siox薄膜,其中,x为1-2。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触控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系统端,所述双面触控模组设于所述系统端,所述系统端设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双面触控模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时,第一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所述双面触控模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第二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端和系统端,所述双面触控模组与所述系统端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系统端旋转,在所述双面触控模组贴合于所述系统端时,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在所述双面触控模组贴合于显示端时,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层作为触控感测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双面触控模组包括电容式感测电极层和信号传输排线组;电容式感测电极层包括依次叠合连接的第一感测电极层、透明绝缘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信号传输排线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感测电极层与第一线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第二线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组的第二端和第二线组的第二端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使得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分别可以作为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能够切换作为触控感测层;因此本技术的双面触控模组能够在无需设置两个独立的电容式感测电极层的情况下,具有双面触控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纶,黎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