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8498565发布日期:2024-06-27 11: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车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

2、车辆轮心载荷大小与路面不平度、车辆的前后轴荷、车速、驾驶操作如转弯、制动多种因素有关,是车辆零部件设计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车辆轮心载荷通过传感器测试得到,但由于道路状况可能会存在传感器损坏的问题,导致无法准确确定轮心载荷,进而使得车辆底盘零部件设计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用以解决因无法准确确定车辆轮心载荷,使得车辆底盘零部件设计受限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采集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基于预先构建的载荷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对应的初始轮心载荷;

4、将所述初始轮心载荷输入至预先构建的仿真模型,得到与所述初始轮心载荷对应的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

5、将所述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与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

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装置,包括:

7、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基于预先构建的载荷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对应的初始轮心载荷;

8、仿真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初始轮心载荷输入至预先构建的仿真模型,得到与所述初始轮心载荷对应的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

9、比较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与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

1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

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

1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轮心载荷的确定装置或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存储介质。

13、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出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采集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将所述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输入至预先构建的载荷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对应的初始轮心载荷,所述初始轮心载荷的确定更加准确。将所述初始轮心载荷输入至预先构建的仿真模型,得到与所述初始轮心载荷对应的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将所述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与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由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确定初始轮心载荷,再由初始轮心载荷确定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根据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与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间的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无需利用传感器进行轮心载荷的采集,避免因传感器损坏导致无法准确采集轮心载荷的问题,使得后续车辆底盘零部件的设计更加精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关系模型的预构建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样本数据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初始载荷关系模型满足预设的训练结束条件,得到载荷关系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比较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

8.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轮心载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采集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基于预先构建的载荷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对应的初始轮心载荷;将所述初始轮心载荷输入至预先构建的仿真模型,得到与所述初始轮心载荷对应的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将所述仿真悬架二力杆载荷与初始悬架二力杆载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目标轮心载荷。本公开无需利用传感器进行轮心载荷的采集,避免因传感器损坏导致无法准确采集轮心载荷的问题,使得后续车辆底盘零部件的设计更加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彭硕,乔鹏,刘博,刘红升,王瑞锋,范会超,张隆义,相照洋,彭悦,李志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