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操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1、对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进行系统迁移时,为了不影响部署在现网服务器上的应用,需要针对第一源操作系统以及其上搭载的应用软件或业务系统进行替代、适配或迁移的工作。兼容性评估是上述操作系统迁移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难题。
2、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以第一源操作系统以及目标操作系统的全量镜像制作操作系统成分数据库。然后,分别从上述第一源操作系统以及目标操作系统的成分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关联数据。最后,基于获取到的关联数据进行应用的兼容性评估。
3、第一源操作系统的成分数据库和目标操作系统的成分数据库制作通常是以全量镜像为准,而镜像软件包的数量庞大;还要针对两个操作系统进行差异分析,为此,数据库制作周期非常长。因此,如果以实际系统的成分重新制作或更新数据库,则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兼容性评估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和计算设备。兼顾了对迁移操作系统应用兼容性评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应用在第一源操作系统的第一依赖文件;其中,第一源操作系统为源节点当前运行的操作系统;在第一成分数据库未包括第一依赖文件的情况下,从第二成分数据库获得目标应用的第二依赖文件;其中,第一成分数据库基于第二源操作系统镜像创建;第二成分数据库基于目标操作系统镜像创建;第二源操作系统为第一源操作系统升级前运行在源节点上的操作系统;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源操作系统迁移后的操作系统;对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执行差异分析;基于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分析结果,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3、在本方案中,通过利用源操作系统镜像和目标操作系统镜像成分之间的差异数据,创建差异数据库。根据依赖文件是否在源操作系统镜像成分第二源操作系统成分数据库(第二源操作系统成分数据库),确定兼容性分析的策略。能够兼顾了对迁移操作系统应用兼容性评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分析结果,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包括:在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不存在差异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兼容。
5、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存在差异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不兼容。
6、在本方案中,当第一依赖文件不在第一源操作系统成分数据库的情况下,直接针对第一源操作系统和目标操作系统中的对应依赖文件执行差异分析,保证了兼容性评估的准确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成分数据库包括第一依赖文件的情况下,分别获取第一依赖文件的文件标识和第二依赖文件的文件标识;根据第一依赖文件的文件标识和第二依赖文件的文件标识,确定差异数据库是否包括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数据;其中,差异数据库基于第一成分数据库和第二成分数据库创建;在差异数据库不包括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兼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差异数据库包括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数据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应用在目标操作系统不兼容。
9、在本方案中,当依赖文件在第一源操作系统成分数据库的情况下,针对差异数据库是否包括差异数据,直接通过已有的差异数据库来确定应用的兼容性,能够提升兼容性评估的实时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存在差异数据的情况下,记录差异数据,并基于该差异数据向用户生成目标应用的差异分析报告。
11、在本方案中,基于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之间的差异数据生成目标应用的差异分析报告,能够快速的向用户提供目标应用的兼容性分析结果,提升了兼容性评估的效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存在差异数据的情况下,将第一依赖文件存储至第一成分数据库,并将差异数据记录存储到差异数据库。
13、在本方案中,通过对第一成分数据库和差异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提升了后续目标应用的兼容性评估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差异数据库基于第一成分数据库和第二成分数据库创建,包括:基于第二依赖文件和第三依赖文件之间的差异数据,创建差异数据库;其中,第三依赖文件为目标应用在第二源操作系统的依赖文件。
15、在本方案中,通过创建差异数据库,当第一源操作系统的成分数据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以第一源操作系统的成分数据重新制作或更新数据库,同时,在差异数据库包括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提供差异数据,减少了差异分析的时间,提升了兼容性评估的效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包括依赖包数据、配置数据、结构数据以及接口数据,对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执行差异分析,包括:基于依赖包数据、配置数据、结构数据以及接口数据执行差异分析。
17、在本方案中,基于对关联数据中的依赖包数据、配置数据、结构数据以及接口数据的差异分析,提升了源节点和目标主机节点兼容性评估的有效性。
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
19、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被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
20、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
21、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技术方案及对应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对第一方面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一种应用兼容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依赖文件和所述第二依赖文件的差异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应用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数据库基于所述第一成分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成分数据库创建,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依赖文件和第二依赖文件包括依赖包数据、配置数据、结构数据以及接口数据;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