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15248发布日期:2025-03-04 16: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与园林设计,具体涉及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绿化布局在提升城市美观度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结构的复杂化,绿化布局的设计和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绿化布局方法往往依赖于园艺师的经验和直观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绿化效果的不均匀,以及植物生长后期维护成本的增加。传统绿化方法在植物选择和布局设计上往往忽视了植物生长的具体需求与环境适应性,未能充分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特性及地形影响,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展和景观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此外,这些方法通常无法有效预测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导致无法实时调整和优化植被配置,影响绿化质量和持久性。

2、综上,现有的植被绿化布局方法缺乏对植物生长的系统分析和实时监控,导致无法精确进行植被配置,以及无法有效预测和评估植被布局后的生长效果和景观美观性,进而造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率损失、绿化质量和持久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用于针对解决现有的植被绿化布局方法缺乏对植物生长的系统分析和实时监控,导致无法精确进行植被配置,以及无法有效预测和评估植被布局后的生长效果和景观美观性,进而造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率损失、绿化质量和持久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采集目标区域的植物生长影响因素,以所述植物生长影响因素为约束,基于园林大数据进行同源检索,获取样本植物信息集,其中,样本植物信息包括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基于所述样本植物信息集确定多个植物类型,计算得到多个植物类型的多个高频种植密度阈值;将所述多个植物类型输入类型-属性对照表,匹配得到多个时区属性,以满足预期植物多样性为约束,基于所述多个时区属性进行枚举,确定多个植物组合,对所述多个植物组合进行适配筛选,确定多个适配植物组合;基于所述多个适配植物组合和所述多个高频种植密度阈值进行植被布局设计,生成多个初始布局方案;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根据所述植物生长影响因素构建仿真生长环境,通过所述仿真生长环境分别对所述多个初始布局方案进行预定周期后的生长预测,生成多个生长预测场景;基于预定观景策略对所述多个生长预测场景进行模拟观赏,获取多个模拟景观图像集,根据景观评价函数,分别对所述多个模拟景观图像集进行评价,确定多个优化布局方案;分别对所述多个优化布局方案进行施工可行性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布局方案,执行目标区域的植被布设。

4、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5、本申请提供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通过采集目标区域的植物生长影响因素,以所述植物生长影响因素为约束,基于园林大数据进行同源检索,获取样本植物信息集,其中,样本植物信息包括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基于所述样本植物信息集确定多个植物类型,计算得到多个植物类型的多个高频种植密度阈值;将所述多个植物类型输入类型-属性对照表,匹配得到多个时区属性,以满足预期植物多样性为约束,基于所述多个时区属性进行枚举,确定多个植物组合,对所述多个植物组合进行适配筛选,确定多个适配植物组合;基于所述多个适配植物组合和所述多个高频种植密度阈值进行植被布局设计,生成多个初始布局方案;利用生态模拟软件,根据所述植物生长影响因素构建仿真生长环境,通过所述仿真生长环境分别对所述多个初始布局方案进行预定周期后的生长预测,生成多个生长预测场景;基于预定观景策略对所述多个生长预测场景进行模拟观赏,获取多个模拟景观图像集,根据景观评价函数,分别对所述多个模拟景观图像集进行评价,确定多个优化布局方案;分别对所述多个优化布局方案进行施工可行性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布局方案,执行目标区域的植被布设,解决了现有的植被绿化布局方法缺乏对植物生长的系统分析和实时监控,导致无法精确进行植被配置,以及无法有效预测和评估植被布局后的生长效果和景观美观性,进而造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率损失、绿化质量和持久性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植物布局的精确性和预测性,从而确保植被布局的美观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的,保障绿化质量和持久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样本植物信息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园林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多个高频种植密度阈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植物组合进行适配筛选,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多个模拟景观图像集,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多个优化布局方案,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景观评价函数,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的植被绿化布局优化方法,涉及环境工程与园林设计技术领域,通过以目标区域植物生长影响因素为约束进行同源检索获取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计算植物类型的高频种植密度阈值;将植物类型输入类型‑属性对照表匹配得到时区属性,确定植物组合并进行适配筛选;基于适配植物组合和高频种植密度阈值进行植被布局设计生成初始布局方案;构建仿真生长环境对布局方案进行生长预测和模拟观赏;根据景观评价函数对模拟景观进行评价和可行性评估,确定最优布局方案,解决了缺乏对植物生长的系统分析,导致无法精确进行植被配置和有效预测评估植被生长效果和景观美观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植物布局的精确性和预测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作鑫,程大春,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苏叶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