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排放配额核算领域,具体是指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企业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控排企业配额计算,有以下几种:
2、(一)基准线法
3、1.控排企业
4、企业配额=产量×基准值×年度下降系数
5、2.新建项目企业
6、配额=设计产能×基准值
7、(二)历史强度法
8、1.控排企业
9、企业配额=产量×历史加权平均碳排放强度×年度下降系数
10、2.新建项目企业
11、配额=>(预计各能源品种的年综合消费量×各能源品种相应的碳排放折算系数
12、新建项目企业折算碳排放的各能源品种取值范围与控排企业一致。
13、(三)历史排放法
14、1.控排企业
15、企业配额=历史平均碳排放量×年度下降系数
16、2.新建项目企业
17、配额=>(预计各能源品种的年综合消费量×各能源品种相应的碳排放折算系数)
18、新建项目企业折算碳排放的各能源品种取值范围与控排企业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针对以碳中和为目标的各类型(创建型、示范型、引领型)的服务型企业,给出每一年度的碳排放基准值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科学合理、操作性高,可用于碳中和企业评价、碳管理体系认证中企业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和评估依据。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企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ey按下式计算:
3、ey=eoey+escey
4、ey-企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单位为kgco2e/晚﹒间;
5、eoey-企业自身经营碳排放的年度自身经营碳排放基准值,单位为kgco2e/晚﹒间;
6、escey-企业上游供应链碳排放的年度供应链碳排放基准值,单位为kgco2e/晚﹒间;
7、其中,
8、企业自身经营碳排放的年度自身经营碳排放基准值eoey按下式计算:
9、
10、eoeb--企业自身经营碳排放初始值,取创建碳中和目标年份的前一年的数据,单位为kgco2e/晚﹒间;
11、y-碳中和计划中的某一年份,例如2025、2030年;
12、by-基准年份,为创建碳中和目标年份的前一年,即2024年;
13、oety-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零碳目标的年份,即2040年;
14、a-企业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零碳目标时,通过自主减排无法降低的自身经营碳排放占基准年的自身经营碳排放的比例,即15%;
15、企业上游供应链碳排放的年度供应链碳排放基准值escey按下式计算:
16、
17、esceb--企业上游供应链碳排放初始值,取创建碳中和目标年份的前一年的数据,即2024年,单位为kgco2e/晚﹒间;
18、y-碳中和计划中的某一年份,例如2025、2030年;
19、by-基准年份,为创建碳中和目标年份的前一年,即2024年;
20、scety-实现供应链净排放零碳目标的年份,即2050年;实现供应链净排放零碳目标的年份和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零碳目标的年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21、b-企业实现供应链净排放零碳目标时,通过协同减排无法降低的供应链碳排放占基准年的供应链碳排放的比例,即20%。
22、本发明中,所述服务业包括酒店、景区、交通管理。
23、本发明中,所述服务业可针对创建型、示范型、引领型碳中和企业。
24、本申请涉及的专业名词解释如下:
25、碳中和企业类型
26、碳中和企业根据碳排放核算范围、碳中和的时间、碳中和的程度,分为创建型、示范型和引领型三种,其中:
27、创建型碳中和企业,要求企业在创建碳中和目标当年就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降低至零,其中通过自主减排使自身经营碳排放降低至基准年碳排放的20%,剩余的碳排放通过碳抵消中和。
28、示范型碳中和企业,要求企业在创建碳中和目标当年就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达峰,2050年前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降低至零,其中通过自主减排使自身经营碳排放降低至基准年碳排放的20%,剩余的碳排放通过碳抵消中和;2060年前实现供应链净排放降低至零。其中通过协同减排使供应链碳排放降低至基准年碳排放的20%、剩余的通过碳抵销中和。
29、引领型碳中和企业,要求企业在创建碳中和目标当年实现自身经营净排放达峰,2040年前实现自身经营碳排放降低至零,其中通过自主减排使自身经营碳排放降低至基准年碳排放的20%,剩余的碳排放通过碳抵消中和;2050年前实现上游供应链的净排放降低至零。其中通过协同减排使供应链碳排放降低至基准年碳排放的20%、剩余的通过碳抵销中和。
30、碳排放类别根据iso 14064-1,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源分为以下6个类别:
31、类别1: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
32、类别2:来自输入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3、类别3:来自交通运输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4、类别4:来自组织所使用产品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5、类别5:与使用来自组织的产品相关联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6、类别6:来自其它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7、根据企业碳中和目标,可以把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源分为以下两个类别:
38、自身经营碳排放-operating emissions,组织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包括直接温室气排放及移除与来自输入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对应iso 14064-1中的类别1和类别2。
39、供应链碳排放-supply chain emissions,除自身经营外的其他相关碳排放,包括来自交通运输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组织所使用产品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与使用来自组织的产品相关联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其它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对应iso14064-1中的类别3-6。
40、自身经营净排放-net operating emissions,自身经营碳排放与企业在组织外的碳抵消之和。
41、供应链净排放-net supply chain emissions,供应链碳排放与企业在组织外的碳抵消之和。
1.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企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ey按下式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业包括酒店、景区、交通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中和目标的服务业年度碳排放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业可针对创建型、示范型、引领型碳中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