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及电路与流程

文档序号:41464625发布日期:2025-03-28 18:0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及电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1、红外触摸框是一种采用红外线触摸感应技术的触控装置,红外触摸框通过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当有物体触摸屏幕时,会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从而被转化为触控坐标位置,实现操作响应

2、在红外触摸框中,红外接收管既能接收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也能接收外部的环境光,环境光会带来的干扰信号会严重影响红外触摸框的性能。现有的红外信号抗光方式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3、目前处理红外触摸框的光干扰的方式采用的是将环境光当直流信号处理,通过电容隔直的方式,将环境光干扰滤除,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将环境光干扰滤除,并且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对有效红外信号的放大处理,因为一般抗光电路都在前级放大电路,而前级输入信号都很微弱,放大倍数过小,则不利于后级信号的提取,而前级放大倍数过大,则很难适应多种强度环境光,有效信号容易被环境光信号淹没。

4、原有电路中第一级信号ain0信号大小除了受到感应光强弱影响,再有就是受到电阻r2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射随电路,主要是起到电流放大和电流转电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般抗光电路都在前级放大电路,而前级输入信号都很微弱,放大倍数过小,则不利于后级信号的提取,而前级放大倍数过大,则很难适应多种强度环境光,有效信号容易被环境光信号淹没。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是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电路,包括d1、r1、q1、q2和c1,所述d1的负极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一端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另一端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b极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c极电连接于vcc2上,所述q2的d极电连接于q1的e极上,所述q2的s极接地,所述c1的一端电连接于q1的e极上。

3、进一步地,所述q2的g极输入dac信号。

4、进一步地,所述q2选mosfet或三极管。

5、进一步地,所述q2的d极和q1的e极之间可串联电阻。

6、本发明是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vcc1和vcc2通电,为d1、r1和q1提供电量;

8、步骤二,q2的g极接入外部控制dac信号;

9、步骤三,通过控制调节q2的导通压降,以此调节第一级电流信号增益大小;

10、步骤四,由于控制器会不断的去采集信号情况,软件可以通过信号情况判断当前环境光的状态,如强光、正常光、弱光,根据不同光照情况,输出合适的dac值,控制前级放大倍数,以此提高整个系统对环境光的适应性。

11、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原来前级抗光电路是固件不可调节的,无法针对各种环境光状态进行自适应调节,在性能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本设计自适应滤除环境光,大大提高了红外触摸框的抗光性能,降低了环境光对红外触摸框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1、r1、q1、q2和c1,所述d1的负极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一端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另一端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b极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c极电连接于vcc2上,所述q2的d极电连接于q1的e极上,所述q2的s极接地,所述c1的一端电连接于q1的e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q2的g极输入dac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q2选mosfet或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q2的d极和q1的e极之间可串联电阻。

5.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及电路,包括D1、R1、Q1、Q2和C1,所述D1的负极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一端电连接于Vcc1上,所述R1另一端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b极电连接于D1的正极上,所述Q1的c极电连接于Vcc2上,所述Q2的D极电连接于Q1的e极上,所述Q2的S极接地,所述C1的一端电连接于Q1的e极上。本发明涉及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提高红外触摸框抗光性能的方法及电路。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易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