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3545发布日期:2025-03-28 17:26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息,具体为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级协同办公系统已成为组织内部高效运作的关键支撑。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企业级协同办公系统,它们在数据处理、机构管理、任务接收与处理、协同办公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然而,这些系统往往存在上述提到的缺点和不足,如存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机构结构与业务类型划分模糊、任务处理效率低下、协同办公模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具备灵活、安全、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系统存在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机构结构与业务类型划分模糊、任务处理效率低下以及协同办公模式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聚类模块、智能数据处理模块、业务识别模块、自动化机构模块和业务类型划分模块、任务接收模块和协同办公模块;

3、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机构信息获取单元和运营数据获取单元;

4、所述聚类模块利用聚类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将相似的业务活动或项目归为一类,形成子业务群;

5、所述业务识别模块根据聚类结果,明确各子业务群的业务维度,包括技术难度、市场潜力和客户价值;

6、所述自动化机构模块建立业务节点与机构结构图,所述自动化机构模块根据业务节点与机构结构图生成数据分析单元,并在数据分析单元里进行计算;

7、所述业务类型划分模块确定部门业务类型,根据业务节点的特性,智能划分办公机构的部门业务类型;

8、所述任务接收模块包括业务获取单元、业务分析单元和服务支路确定单元,通过模块中的单元分类来进行数据编号;

9、所述协同办公模块通过分析待处理业务,构建协同办公信息映射表。

10、优选的,所述机构信息获取单元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制获取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号,所述机构信息获取单元利用聚类算法对办公机构的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处理,识别出不同业务类型的特征,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业务内容,为后续的业务分析和协同办公提供坚实基础,所述运营数据获取单元从各个业务部门收集运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号。

11、优选的,所述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数据编号为q1、q2、q3、…qn,所述运营数据包括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所述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分别编号为f1、f2、f3、f4。

12、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包括:深入分析聚类后的子业务数据,明确业务维度,建立业务节点,自动生成清晰的机构结构图。

13、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全面业务数据与运营数据计算业务与运营的耦合协调度gvl,其计算公式为:

14、

15、公式中,q1、q2、q3、…qn表示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数据,qi表示办公机构的第i个业务数据,r1、r2、r3、…rn表示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标准化数据,n表示统计的全面业务数据的量,qi表示办公机构的第i个业务标准化数据,f1、f2、f3、f4分别表示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fi表示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中的某一项数据,z1、z2、z3、z4分别表示运营数据包括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标准化数据,zi表示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中的某一项数据对应的标准化数据。

16、优选的,所述任务接收模块通过业务获取单元定时监测客户端提交的业务,有效管理业务流量,缓存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以避免系统过载,并记录有效管理业务流量与无效管理业务流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有效管理业务流量与无效管理业务流量分别编号为x1、x2。

17、优选的,所述业务分析单元确定业务处理顺序,构建服务支路检测任务,提高任务处理的灵活性和效率,并记录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与服务支路检测未通过任务数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与服务支路检测未通过任务数量分别编号为y1、y2。

18、优选的,所述服务支路确定单元确保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并记录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不成功的数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不成功的数量分别表示为v1、v2。

19、优选的,所述协同办公模块根据业务获取单元、业务分析单元和服务支路确定单元的编号数据计算办公协同指数wcg,其计算公式为:

20、

21、公式中,wcg表示办公协同指数,x1、x2分别表示有效管理业务流量与无效管理业务流量,y1、y2分别表示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与服务支路检测未通过任务数量,v1、v2分别表示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不成功的数量,b1表示有效管理业务流量的权重,b2表示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的权重,b3表示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的权重。

22、优选的,所述协同办公模块通过分析待处理业务,构建协同办公信息映射表,并确定数据块间的关联程度以选择最合适的协同模式。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系统通过分布式服务支路实现去中心化,不仅能避免单点故障的风险,还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架构设计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拓展,并且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业务连续性。

25、2、本发明通过计算办公协同指数wcg,有助于实现对协同办公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控,在系统建立动态评估标准线的前提下,当办公协同指数wcg在系统建立的标准线上时,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优先处理高价值或紧急的任务,这种机制不仅能减少系统的故障和延误,还能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速度,通过计算办公协同指数wcg,还能实现对协同办公系统的有效资源分配,从而有效解决协同办公任务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模块、聚类模块、智能数据处理模块、业务识别模块、自动化机构模块和业务类型划分模块、任务接收模块和协同办公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信息获取单元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制获取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号,所述机构信息获取单元利用聚类算法对办公机构的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处理,识别出不同业务类型的特征,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业务内容,为后续的业务分析和协同办公提供坚实基础,所述运营数据获取单元从各个业务部门收集运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办公机构的全面业务数据编号为q1、q2、q3、…qn,所述运营数据包括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所述项目进展、团队绩效、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数据分别编号为f1、f2、f3、f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包括:深入分析聚类后的子业务数据,明确业务维度,建立业务节点,自动生成清晰的机构结构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全面业务数据与运营数据计算业务与运营的耦合协调度gvl,其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接收模块通过业务获取单元定时监测客户端提交的业务,有效管理业务流量,缓存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以避免系统过载,并记录有效管理业务流量与无效管理业务流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有效管理业务流量与无效管理业务流量分别编号为x1、x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分析单元确定业务处理顺序,构建服务支路检测任务,提高任务处理的灵活性和效率,并记录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与服务支路检测未通过任务数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服务支路检测通过任务数量与服务支路检测未通过任务数量分别编号为y1、y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支路确定单元确保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并记录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不成功的数量,再进行数据编号,所述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成功的数量、业务与合适的服务支路绑定不成功的数量分别表示为v1、v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办公模块根据业务获取单元、业务分析单元和服务支路确定单元的编号数据计算办公协同指数wcg,其计算公式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办公模块通过分析待处理业务,构建协同办公信息映射表,并确定数据块间的关联程度以选择最合适的协同模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聚类模块、智能数据处理模块、业务识别模块、自动化机构模块和业务类型划分模块、任务接收模块和协同办公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机构信息获取单元和运营数据获取单元,聚类模块利用聚类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子业务群,业务识别模块根据聚类结果,明确各子业务群的业务维度,业务类型划分模块确定部门业务类型,根据业务节点的特性,智能划分办公机构的部门业务类型,任务接收模块包括业务获取单元、业务分析单元和服务支路确定单元,协同办公模块通过分析待处理业务,构建协同办公信息映射表。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桥,陈金朋,万志勇,肖鸿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