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82479发布日期:2025-03-07 12: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目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目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对图像处理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图像内的目标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而目前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随着目标离相机距离越远,属性识别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属性的识别依赖特定规则的触发,例如配置检测线,否则无法及时获得目标的属性,并且难以保证属性识别的最优位置,导致目标识别的准确性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目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检测图像中的待检测目标集,以及所述待检测目标集中的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定位信息;其中,多个相机分别采集对应的待检测图像;基于所述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历史调度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属性识别条件,从所述待检测目标集中筛选得到候选目标集,对所述候选目标集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属性识别,得到所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其中,所述历史调度信息表征调度所述待检测目标进行属性识别的调度间隔,所述属性识别条件至少与所述定位信息相关;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和定位信息,将多个所述相机中的所述候选目标进行匹配关联,得到所述候选目标的目标融合结果。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上述方案,获取多个相机分别采集的对应的多个待检测图像中的待检测目标集,以及待检测目标集中的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定位信息,基于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历史调度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属性识别条件对待检测目标集进行筛选,得到候选目标集,对候选目标集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属性识别,得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基于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和候选目标对应的定位信息,将多个相机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匹配关联,输出候选目标的目标融合结果,通过分析属性识别条件和历史调度信息合理分配计算资源,实现了更少计算资源的同时,快速获取更多目标的结构化信息,并获得了更优的属性识别效果,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历史调度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属性识别条件,从所述待检测目标集中筛选得到候选目标集,对所述候选目标集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属性识别,得到所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识别条件包括多种属性值,且每种所述属性值对应设置有权重,部分所述属性值与所述待检测目标的定位信息相关,部分所述属性值与所述待检测目标在待检测图像中的图像区域质量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候选目标集中的所述候选目标进行属性识别,得到所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目标和所述候选目标对应有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和定位信息,将多个所述相机中的所述候选目标进行匹配关联,得到所述候选目标的目标融合结果,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息对应有欧式距离和航向角差值,所述属性识别结果对应有多个属性距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目标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检测图像中的待检测目标集,以及待检测目标集中的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定位信息;其中,多个相机分别采集对应的待检测图像;基于待检测目标对应的历史调度信息以及预先配置的属性识别条件,从待检测目标集中筛选得到候选目标集,对候选目标集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属性识别,得到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其中,历史调度信息表征调度待检测目标进行属性识别的调度间隔,属性识别条件至少与定位信息相关;基于候选目标对应的属性识别结果和定位信息,将多个相机中的候选目标进行匹配关联,得到候选目标的目标融合结果。上述方案,能够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杰,李加琛,巫立峰,陆超,王政军,苏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