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城市轨道交通。
背景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人们最主要的日常交通出行方式。
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数量日益增长,但在客流高峰期时只能依靠路标和站务人员来引导客流,以保证乘客通道的相对畅通与安全,在多线换乘站,乘客密集程度更大,站务人员管理面更为复杂,给轨道交通的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性隐患,同时乘客服务体验也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根据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控制车站内afc系统和pa/pis系统进行客流疏导处置,保证了乘客通道的相对畅通与安全,减轻了站务人员的管理难度,消除了轨道交通的运营隐患,提升了乘客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包括:
4、获取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
5、将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
6、响应于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向本车站内afc系统和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客流疏导处置,否则不执行客流疏导处置操作。
7、进一步的,所述客流密度由车站内安装的视频监控服务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摄像采集后,经过视频分析服务对区域的人体形态目标进行检测得到。
8、进一步的,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利用基于openpose的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计算机视觉对区域的人体形态目标进行检测。
9、进一步的,所述视频分析服务检测到某个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与该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的缓存不一致时,将该区域标识、客流方向标识和客流密度推送至所述乘客管理服务,同时更改该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的缓存。
10、进一步的,响应于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向本车站内afc系统和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客流疏导处置,包括:
11、响应于本车站内区域一客流密度超出预设阈值时,根据区域一的区域标识判断区域一是否为末端区域;
12、响应于区域一为末端区域时,根据区域一的客流方向标识向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关闭同方向通向区域一的闸机;
13、响应于区域一为非末端区域时,根据区域一的客流方向标识判断同时间该方向上后边区域客流密度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14、响应于同时间该方向上存在后边区域客流密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向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关闭区域一通向换乘口闸机,以及,向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播报该区域客流密度过大广播和拥堵区域的方向和位置信息;
15、响应于所有区域客流密度都超出预设阈值时,向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关闭通向首端区域的闸机,直到出现客流密度在可运行通行范围内的区域,向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同时打开这些区域通向换乘口闸机和通向首端区域的闸机,并向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播报这些区域可通行广播和可通行区域的方向和位置信息。
16、进一步的,所述乘客管理服务通过接收上一车站和即将到站列车车厢内客流密度综合预测列车到站后的每个站台门客流密度,根据每个站台门客流密度向本车站内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控制各个换乘通道闸机的开关,向本车站内pa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信息广播,向本车站内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实时播放各区域客流情况。
17、进一步的,所述换乘口区域的类型包括站台门、扶梯口、步梯口和垂梯口。
1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系统,包括:
19、数据接收模块:获取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
20、数据对比模块:将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
21、疏导处置模块:响应于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向本车站内afc系统和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客流疏导处置,否则不执行客流疏导处置操作。
2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23、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24、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5、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27、一、本发明通过对区域客流进行分析统计,继而根据各区域客流密度推导客流疏导策略,自动联动客流分散设备,对客流进度实时、有效地疏导,且该方法对已建有标准iscs系统的车站可直接迁移应用,在应用到其他车站后只需修改数据库配置,而不需要对程序做修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急响应能力受限于人工疏导方式的问题。采用了此方法,由原来通过执勤人员定点排班来进行人工客流疏导的方式改为了系统实时自动检测和自动设备联动,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的覆盖面和及时响应能力,效果明显。
28、二、本发明解决了无有效乘客分流措施造成的乘客多点堆积问题,采用了此方法,车站客流堆积现象将得到大幅度减少,并且在出现客流堆积后系统会及时自动做出响应,将分散客流策略应用到相应区域。大大减少了因长时间客流堆积造成的安全隐患。
29、三、本发明解决了多车站乘客信息共享问题。采用了此方法,车站可预先了解即将到站列车中乘客的分布情况,提前将分散客流策略应用到相应区域,使乘客通行更加舒适、更加高效。大大提升了乘客体验,潜在增加了地铁运营效益。
1.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由乘客管理服务执行,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客流密度由车站内安装的视频监控服务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摄像采集后,经过视频分析服务对区域的人体形态目标进行检测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视频分析服务利用基于openpose的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计算机视觉对区域的人体形态目标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视频分析服务检测到某个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与该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的缓存不一致时,将该区域标识、客流方向标识和客流密度推送至所述乘客管理服务,同时更改该区域的人员密度检测标识的缓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响应于本车站换乘口区域的客流密度超出预设阈值时,向本车站内afc系统和pa/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客流疏导处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乘客管理服务通过接收上一车站和即将到站列车车厢内客流密度综合预测列车到站后的每个站台门客流密度,根据每个站台门客流密度向本车站内afc系统下发控制指令控制各个换乘通道闸机的开关,向本车站内pa系统下发控制指令进行信息广播,向本车站内pis系统下发控制指令实时播放各区域客流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客流疏导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换乘口区域的类型包括站台门、扶梯口、步梯口和垂梯口。
8.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9.一种轨道交通客流疏导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是,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