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运行速度受到控制的电子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电子装置运行速度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532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运行速度受到控制的电子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电子装置运行速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具有运行速度受到控制的电子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电子装置运行速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是,与诸如个人计算机这种信息处理设备中所包括的输入/输出装置连接的总线传送速度必须提高以提高该输入/输出装置的运行速度。而且知道,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的处理器(CPU)内部使用的时钟(内核时钟)频率(内核频率)必须提高以提高处理器运行速度。处理器(CPU)内核频率下面也将称为内核频率。
还知道,作为诸如输入/输出装置和处理器这类电子装置运行速度提高,其功耗和散热均有所增加(包括电子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也是如此)。由于这个原因,节能或热控制对于诸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这种便携式电池供电的信息处理设备来说是首要重要的。
最近提出了例如采用改变时钟信号频率或总线传送速度这一技术的信息处理设备用于节能或热控制。这样的信息处理设备在例如2005-71365和2005-63293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公报中有所披露。各公报中所披露的节能或热控制技术不采用任何电源电压。
很显然,加到信息处理设备的每个装置上的电源电压降低的话,可以实现信息处理设备的节能或热控制。但电源电压的降低可能造成各个装置的运行(即整个信息处理设备的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该电子装置通过随电源电压控制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从而即便是加到电子装置上的电源电压较低也能够防止运行不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产生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加上该电源电路产生的电源电压的电子装置;配置为用于监测加到电子装置上的电源电压、并在电源电压低时请求将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切换至较低运行速度的电压监测单元;以及配置为用于应电压监测单元的请求切换电子装置运行速度的运行速度控制单元。
现在参照实现本发明各种技术特征的总体结构。提供附图及其相关说明来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供电的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示范性系统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CPU、PCI装置以及电源电路连同其外围电路的示范性配置的框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因PCI装置产生的传送速度变化的电源电压波形示意图;以及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型例中因PCI装置产生的传送速度变化的电源电压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本发明的种种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配置。此信息处理设备作为例如电池供电的笔记本个人计算机10实施。
如图1所示,计算机10包括CPU 111、北桥112、主存储器113、图形控制器114和南桥115。而且,计算机10包括BIOS-ROM 120、硬盘驱动器(HDD)130,光盘驱动器(ODD)140、PCI装置151、152和153、嵌入式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EC/KBC)160、以及电源电路170。
CPU 111是控制计算机10运行的处理器。CPU 111执行从引导装置加载到主存储器113中的操作系统(OS)。本实施例中,HDD 130用作引导装置。CPU 111也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IOS是预先存储于BIOS-ROM 120的用于控制硬件的程序。
北桥112是连接CPU 111的局部总线和南桥115的桥接装置。北桥112包括控制对主存储器113存取的存储控制器。此外,北桥112具有通过加速图形端口(AGP)总线等与图形控制器114通信的功能。
图形控制器114是控制液晶显示器(LCD)17的显示控制器。LCD 17用作计算机10的显示监视器。图形控制器114具有视频存储器(VRAM)114a。图形控制器114产生根据写入VRAM 114a的显示数据形成显示图像的视频信号。显示图像将显示于LCD 17上。
南桥115控制对BIOS-ROM 120的存取。BIOS-ROM 120是诸如闪存ROM的可改写的非易失存储器。如上所述,BIOS-ROM 120存储BIOS。南桥115控制诸如HDD 130和ODD 140的磁盘驱动器(I/O装置)。南桥115与外围部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1和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LPC)总线2。南桥115控制PCI总线1和LPC总线2上的每个装置。
HDD 130是存储各种类型软件和数据的存储装置。HDD 130通过读写头(磁头)从/向磁记录介质(磁盘)读出/写入数据。磁记录介质由电动机旋转。HDD 130预先存储OS(操作系统)。OS按照BIOS-ROM 120存储的BIOS加载到主存储器113中,从而由CPU 111执行。
ODD 140是通过电动机旋转例如光盘(CD)和数字多用涂盘(DVD)的光记录介质(光盘)的驱动单元。ODD 140通过读写头(光读写头)从/向光盘读出/写入数据。
PCI装置151、152和153与PCI总线1连接。本实施例中,PCI装置151是局域网(LAN)控制器,PCI装置152是无线LAN控制器,而PCI装置153是卡控制器。
EC/KBC 160是微型计算机,其中用于管理电源的嵌入式控制器(EC)和用于控制键盘(KB)11和触摸片12的键盘控制器(KBC)集成于单个芯片上。EC/KBC 160具有电源控制功能,通过与电源电路170协同操作,响应用户按下电源按钮13,控制计算机10的电源的接通/断开。EC/KBC 160也控制对电源电路170所产生的电源电压的选择。
电源电路170使用可充电电池181或AC适配器182加上的直流(DC)电压(第一直流电压或第二直流电压)产生电源电压。所产生的电源电压加到计算机10内包括的每个电子装置。AC适配器182包括将市售交流(AC)电压转换为给定的直流电压(第二直流电压)的AC-DC变换器。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CPU 111、PCI装置151、和电源电路170连同其外围电路的结构的框图。电源电路170包括电源单元171和172以及防反向电流二极管173和174。
电池181的输出(正极)连接至二极管173的阳极,而AC适配器182的输出(正极)则连接至二极管174的阳极。二极管173和174的阴极连接至电源单元171和172的输入端。
当没有AC电源通过AC适配器182连接至电源电路170(计算机10)时(即关闭AC电源时),DC电压V1由电池181通过二极管173加到电源单元171和172上。另一方面,当AC电源通过AC适配器172连接至电源电路170(计算机10)时,DC电压V2则由AC适配器182通过二极管174加到电源单元171和172上。本实施例中,DC电压V1低于DC电压V2(V1<V2)。
电源单元171和172分别为将由电池181或AC适配器182所加上的DC电压转换为DC电压(电源电压)Vcc1和Vcc2的DC-DC变换器。本实施例中,电源单元171和172分别具有响应EC/KBC 160所输出的切换信号S1和S2切换电源电压Vcc1电平和电源电压Vcc2电平的功能。电压Vcc1和Vcc2各具有两个不同的电平,例如高电压和低电压。
电源单元171产生的电源电压Vcc1加到与PCI总线1连接的PCI装置151至153上作为PCI装置151至153的电源电压。另一方面,电源单元172产生的电源电压Vcc2加到CPU 111上作为CPU 111的电源电压。
PCI装置151包括电压监测单元151a和总线控制单元151b。电压监测单元151a监测加到PCI装置151上的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电压监测单元151a输出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按照电压监测单元151a的电压监测结果选择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的控制信号S11。
本实施例中,电压监测单元151a包括输出控制信号S11的比较器。当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第一基准电压)时控制信号S11的电平变高,而电源电压Vcc1升高超过基准电压Va(第二基准电压)时控制信号S11的电平则变低。基准电压Vb为传送速度从高传送速度TS1改变至低传送速度TS2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另一方面,基准电压Va为传送速度从低传送速度TS2改变至高传送速度TS1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控制信号S11从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表明改变至低传送速度TS2,而控制信号S11从高电平变化至低电平表明改变至高传送速度TS1。总线控制单元151b用作按照控制信号S11的状态选择PCI总线1传送速度的运行速度控制单元。
CPU 111包括电压监测单元111a和内核频率切换单元111b。电压监测单元111a监测加到CPU 111上的电源电压Vcc2的电平。单元111a按照电压监测的结果输出控制信号S12。控制信号S12请求内核频率切换单元111b切换CPU 111的内核频率。CPU 111的内核频率是指CPU 111内部使用的时钟(内核时钟)频率。
本实施例中,电压监测单元111a包括输出控制信号S12的比较器。当电源电压Vcc2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时控制信号S12的电平变高,而电源电压Vcc2升高超过基准电压Va时控制信号S12的电平则变低。基准电压Vb为内核频率从高频改变至低频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另一方面,基准电压Va为内核频率从低频改变至高频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控制信号S12从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表明改变至低频的请求,而控制信号S12从高电平变化至低电平表明改变至高频的请求。内核频率切换单元111b用作按照控制信号S12的状态选择内核频率(CPU 111的内核频率)的运行速度控制单元。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电压监测单元151a所用的基准电压Va和Vb分别与电压监测单元111a所用的基准电压Va和Vb相同。但电压监测单元151a和111a可以采用不同的基准电压。
下面以PCI装置151对传送速度的选择为例参照图3所示的电源电压Vcc1的波形图说明实施例的动作。首先假定电源电路170中的电源单元171和172产生高电源电压Vcc1和Vcc2。假定是需要计算机10节能或热控制这种状态下。此假定中,EC/KBC 160起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作用,请求电源单元171和172分别使用切换信号S1和S2产生低电源电压Vcc1和Vcc2。然后,电源单元171和172将电源电压Vcc1和Vcc2切换至其各自给定电平的低电压。
PCI装置151中的电压监测单元151a监测加到PCI装置151上的电源电压Vcc1。现假定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从高电压VH(第一电压电平)切换至低电压VL(第二电压电平),接着在图3所示的t0时间点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如上所述,电压监测单元151a中的基准电压Vb是将传送速度从高传送速度TS1切换至低传送速度TS2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
电源电压Vcc1在t0时间点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的话,电压监测单元151a将控制信号S11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控制信号S11从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的话,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高传送速度TS1(第一传送速度)切换至低传送速度TS2(第二传送速度)。
电压监测单元151a中,设置基准电压Vb高于能够在PCI总线1上以高传送速度TS1稳定传送的最低电源电压Vc。所以,若高传送速度TS1在t0和t1两者之间改变至低传送速度TS2,其中t1是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Vc的时间点,便不用担心PCI装置151的运行变得不稳定。电压Vc高于电压VL。图3中示出高传送速度TS1在t1时间点改变至低传送速度TS2(第二运行速度)。
本实施例中,基准电压Vb低于基准电压Va。电压监测单元151a中,基准电压Va如上所述是将传送速度从低传送速度TS2切换至高传送速度TS1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造成从高传送速度TS1切换至低传送速度TS2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Vb和从低传送速度TS2切换至高传送速度TS1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Va彼此不同。换句话说,对上述电压Va和Vb给予迟滞效应。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发生传送速度因电源电压Vcc1轻微变化而频繁切换的反复。
此后,电源电压Vcc1达到目标低电压VL(第二电压电平)。在这种状态下,在PCI总线1和PCI装置151两者间以低传送速度TS2(第二传送速度)传送数据。这样可以减小由于该数据传送所造成的功耗和散热。即便是电源电压Vcc1为低电压VL,但在PCI总线1和PCI装置151两者间以低传送速度TS2传送数据。即便是电源电路170没有足够的供电容量,PCI装置151也可以无故障地稳定运行。
然后假定计算机10的节能或热控制变得并非必要。这种情况下,EC/KBC 160请求电源单元171用切换信号S1产生高电源电压Vcc1。然后,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切换至预定电平的高电压VH(第一电压电平)。
现假定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从低电压VL(第二电压电平)切换至高电压VH(第一电压电平),接着在图1所示的t2时间点电源电压Vcc1升高超过基准电压Va。然后,电压监测单元151a将控制信号S11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电压监测单元151a提供的控制信号S11从高电平变化至低电平的话,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低传送速度TS2(第二传送速度)切换至高传送速度TS1(第一传送速度)。
本实施例中,当电压监测单元151a检测出电源电压Vcc1升高超过基准电压Va时,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低传送速度TS2切换至高传送速度TS1。当电压监测单元151a检测出电源电压Vcc1已经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时,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高传送速度TS1切换至低传送速度TS2。本实施例中,在电源电压切换至目标电平以前并不切换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即PCI装置151的运行速度)。不必担心PCI装置151的运行(即计算机10的运行)因上述切换而变得不稳定。由于不必高速切换电源电压,因而不需要将高成本、高性能的电源电路用作电源电路170。
CPU 111中,按照加到CPU 111上的电源电压Vcc2依靠与PCI装置151情形相同的动作切换CPU 111的内核频率。切换了内核频率的话,便使得CPU 111的运行速度(计算机10的运行速度)受到切换。下面说明CPU 111中内核频率的切换。
现假定电源单元172进行动作以响应EC/KBC 160提供的计算机10节能或热控制用的切换信号S2将电源电压Vcc2从高电压VH(第一电压电平)切换至低电压VL(第二电压电平)。假定作为结果的电源电压Vcc2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
电源电压Vcc2降低至低于基准电压Vb的话,CPU 111中的电压监测单元111a便将控制信号S12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电压监测单元111a提供的控制信号S12从低电平变化至高电平的话,内核频率切换单元111b将内核频率从高频F1(第一内核频率)切换至低频F2(第二内核频率)。
电压监测单元111a中,当内核频率为高频F1(第一内核频率)时,将基准电压Vb设定为高于CPU 111可以稳定运行的最低电源电压Vc(Vc>VL)。所以,在电源电压Vcc2从Vb降低至Vc的期间该内核频率从高频F1切换至低频F2的话,不用担心CPU 111会运行不稳定。
与PCI装置151中的电压监测单元151a中的情形相同,电压监测单元111a中也是基准电压Vb低于基准电压Va。换句话说,CPU 111中对从高频F1切换至低频F2的电压和从低频F2切换至高频F1的电压给予迟滞效应。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发生内核频率因电源电压Vcc2轻微变化而频繁切换的反复。
PCI装置152和153可以具有与PCI装置151相同的结构。尽管在图2中省略,图1中与PCI总线1连接的南桥115可以具有与PCI装置151相同的结构。此外,与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而非PCI总线)这类总线连接的装置可以具有与PCI装置151相同的结构。
电压监测单元111a或内核频率切换单元111b可以设置于CPU 111以外。同样,电压监测单元151a或总线控制单元151b也可以设置于PCI装置151以外。
上述实施例基于具有高传送速度TS1(第一传送速度)和低传送速度TS2(第二传送速度)这两种传送速度并且具有高频F1(第一内核频率)和低频F2(第二内核频率)这两种内核频率的前提。但可以使用三个或以上的传送速度,也可以为三个或以上的内核频率。下面说明具有三个传送速度和三个内核频率的上述实施例的变型例。
首先,参照图4所示的电源电压Vcc1的波形图,以三个传送速度TS1、TS2和TS3为例说明变型例中PCI装置151对传送速度进行的切换。为了方便起见,用图2说明该变型例。
假定变型例中电源电压Vcc1(Vcc2)具有三个不同电平第一电压电平VH;第二电压电平VL;以及第三电压电平VLL。如图4所示,各电压电平之间的大小关系为VH>VL>VLL。电源电压Vcc1从VH变化至VL或从VL变化至VH时所进行的动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从VH切换至VL的话,电源电压Vcc1便在t11时间点降低至低于Vb,同样降低至低于Vc。PCI装置151中,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在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Vb的时间点至t11时间点期间从第一传送速度TS1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图4示出在t11时间点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的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
此后,电源电压Vcc1达到VL。然后假定,电源单元171将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从VL变化至VH,随后电源电压Vcc1在t12时间点升高超过Va。PCI装置151中,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在t12时间点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第一传送速度TS1。
然后假定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从VH切换至VLL。PCI装置151进行动作,在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Vb时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一传送速度TS1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这样,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在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Vb的Vc这一t13时间点或该时间点以前从第一传送速度TS1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图4示出传送速度在t13时间点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的状态。
这里假定,电源电压Vcc1进一步降低至低于Vc的Ve。Ve(基准电压)是将传送速度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低于TS2的第三传送速度T3时用作其条件的电压。Ve设定为高于能够以第二传送速度TS2稳定运行的最低电源电压Vf。Ve低于将传送速度从第三传送速度TS3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时用作其条件的Vd(基准电压)。
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低于Ve的话,PCI装置151中的电压监测单元151a便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传送速度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第三传送速度TS3。然后,总线控制单元151b进行动作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第三传送速度TS3。这种情况下,传送速度在电源电压Vcc1降低至Vf的t14时间点或该时间点以前切换至第三传送速度TS3。图4示出传送速度在t14时间点切换至第三传送速度TS3的状态。
此后,电源电压Vcc1达到目标电压VLL(第三电压电平)。然后假定计算机10既不需要节能也不需要热控制。这种情况下,EC/KBC 160请求电源电路17中的电源单元171以产生第一电压电平VH的电源电压Vcc1。然后,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从第三电压电平VLL切换至第一电压电平VH。
假定电源单元171进行动作将电源电压Vcc1从第三电压电平VLL切换至第一电压电平VH,随后电源电压在图4所示的t15时间点升高超过Vd。这种情况下,电压监测单元151a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三传送速度TS3切换至第二传送速度TS2。响应来自电压监测单元151a的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三传送速度TS3切换至高于第三传送速度TS3的第二传送速度TS2。
这里假定,电源电压Vcc1进一步升高超过Va。电源电压Vcc1的电平超过Va的话,电压监测单元151a便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第一传送速度TS1。然后,总线控制单元151b将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从第二传送速度TS2切换至第一传送速度TS1。此后,电源电压Vcc1达到目标电压VH(第一电压电平)。
CPU 111中,也如同上述PCI装置151按照加到CPU 111上的电源电压Vcc2切换内核频率。这里假定,电源单元172将电源电压Vcc2切换至第一电压电平VH、第二电压电平VL、以及第三电压电平VLL其中任一电压。从而,CPU 111进行动作以切换至与电源电压Vcc2的电压电平相对应的内核频率。
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例中,分别对电源单元171和172所产生的各电源电压Vcc1和Vcc2的电平进行切换用于节能或热控制。在EC/KBC 160的控制下进行此切换。但如下面所说明的那样,不必要求EC/KBC 160的控制仅仅用于节能。
如上所述,当没有交流(AC)电源通过AC/DC适配器172与电源电路170(计算机10)连接时,将直流(DC)电压V1从电池181加到电源电路170的电源单元171和172上。此状态称为电池供电状态。相反,当有交流(AC)电源通过AC/DC适配器172与电源电路170(计算机10)连接时,将直流(DC)电压V2从AC适配器182加到电源单元171和172上。此状态称为交流(AC)供电状态。电池181的输出电压V1和AC/DC适配器的输出电压V2其电平彼此不同,并且两者间的关系为V1<V2。节能对于电池供电状态来说尤其重要。
电源单元171和172分别具有下列第一和第二电源电压发生功能的话,会满足上述要求。第一电源电压发生功能中,电源单元171和172在交流(AC)供电状态下从电压V2产生其各自电平与AC适配器的电压V2的电平相对应(例如成正比)的电源电压Vcc1和Vcc2。第二电源电压发生功能中,电源单元171和172在电池供电状态下从电压V1产生其各自电平与电池181电压V1的电平相对应(例如成正比)的电源电压Vcc1和Vcc2。
如上所述,配置电源单元171和172以产生其各自电平取决于至单元171和172的输入电压的电源电压Vcc1和Vcc2;从而电源电压Vcc1和Vcc2的电平可以自动地在电池供电状态和交流供电状态两者间彼此切换。在电池供电状态下,PCI总线1的传送速度和CPU11的时钟(内核时钟)分别自动切换为低传送速度和低内核频率(即低运行速度)。PCI装置和CPU 11的功耗因此能够减小,换言之,计算机10的运行速度切换为低运行速度,从而其功耗可以减小。此外,至低传送速度和低内核频率的切换允许PCI装置和CPU 11(计算机10)以低电压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EC/KBC 160需要就节能或热控制对电源单元171和172进行控制。但该控制对于不受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使得运行稳定的情形来说并不需要。不需要配置电源单元171和172以产生其各自电平取决于至单元171和172的输入电压的电源电压Vcc1和Vcc2。
虽然对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例仅是以举例方式给出,无意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说明的新颖的装置和方法确实可以用不同的其它形式来实现,而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对这里所说明的装置和方法的形式进行种种的省略、替代、和变化。所附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范围用于涵盖将属于本发明范围和实质这种形式或变型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被加上所述电源电路产生的电源电压的电子装置;配置为监测加到所述电子装置上的电源电压、并在电源电压低时请求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切换至较低运行速度的电压监测单元;以及配置为应所述电压监测单元的请求切换所述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的运行速度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所述电压监测单元和所述运行速度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监测单元一旦检测出电源电压降低至低于第一基准电压便请求所述运行速度控制单元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从第一运行速度切换至低于第一运行速度的第二运行速度,而一旦检测出电源电压升高至超过第一基准电压的第二基准电压便请求所述运行速度控制单元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从第二运行速度切换至第一运行速度。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配置为请求所述电源电路切换电源电压的电源管理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应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请求切换电源电压。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当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请求为第一请求时将电源电压从高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的第一电压切换至低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的第二电压,而当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的请求为第二请求时将电源电压从所述第二电压切换至所述第一电压。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第一直流电压加到电源电路上的电池;以及配置为从交流电源产生第二直流电压、并将第二直流电压加到电源电路上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在正常情况下从第二直流电压产生电源电压,并且当交流电源关闭时从第一直流电压产生电源电压;以及所述电源管理控制器当所述交流电源关闭时对电源电路作出所述第一请求,而当所述交流电源从关闭状态恢复时则对电源电路作出所述第二请求。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第一直流电压加到所述电源电路上的电池;以及配置为从交流电源产生高于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二直流电压、并将第二直流电压加到所述电源电路上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电源电路在正常情况下从第二直流电压产生与第二直流电压相对应的电源电压,并且当交流电源关闭时从第一直流电压产生与第一直流电压相对应的电源电压。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至总线,所述运行速度控制单元是配置为通过切换总线的传送速度来切换运行速度的总线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是处理器,所述运行速度控制单元是配置为通过切换所述处理器的内核频率来切换运行速度的内核频率切换单元。
10.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所包括的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的控制方法,电源电路所产生的电源电压加到所述电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监测加到所述电子装置上的电源电压;以及按照电源电压的监测结果,切换所述电子装置的运行速度使得运行速度随电源电压的降低变得较低。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包括检测电源电压降低至低于第一基准电压的第一状态和电源电压升高至超过第二基准电压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二基准电压高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和所述切换包括按照所述第一状态的检测将运行速度从第一运行速度切换至低于第一运行速度的第二运行速度以及按照所述第二状态的检测将运行速度从第二运行速度切换至第一运行速度。
12.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至总线,和通过切换总线的传送速度来切换运行速度。
13.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是处理器,和通过切换所述处理器的内核频率来切换运行速度。
专利摘要
电源电路(170)产生电源电压(Vccl)。电源电压(Vccl)加到电子装置(151)上。电压监测单元(151a)监测加到电子装置(151)上的电源电压,并且请求总线控制单元(151b)按照电源电压切换电子装置(151)的运行速度使得电子装置(151)的运行速度随电源电压的降低变得较低。总线控制单元(151b)应电压监测单元(151a)的请求切换总线(1)的传送速度以切换电子装置(151)的运行速度。
文档编号G06F1/32GK1991685SQ200610167591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落合隆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