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及其卡排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894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及其卡排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存储(IC)卡连接器及使用于其上的卡排出机构。
随着IC(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电子(electronics)电路及使用它的电子机器与器件更加小型轻便化(轻薄短小化)。这样的有源电子器件(device)的超小型化不仅加速无源电子器件而且加速连接器、开关等电气机构(机电结构)器件的小型化。
根据最新的IC技术,可在微小的半导体芯片上集成存储容量极大的存储元件。其结果,作为个人计算机(PC)等个人或业务用电子机器的外部存储,在尺寸小如名片而且薄的IC卡上,极大容量的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型存储器(DRAM)等IC存储器受到开发和应用。将各种数据或计算机用程序等存储或记录在许多这样的IC卡或存储卡上,可根据必要有选择地连接在电子机器上来使用。
为了有效地使用这样的高性能电子机器,有必要由1个存储卡迅速、容易而且正确地变换成另外的存储卡,因此,一般是对存储卡的插入进行导向,并设置由连接器内排出(eject)存储卡的排出机构,其排出操作是利用推杆(或带按钮的操作杆)的按压操作来进行。就是说,存储卡用连接器通过这种电子机器的机壳或箱体上的狭槽进行嵌合,使连接在该连接器上的存储卡由机壳表面突出少许,操作者即可握持存储卡的端部而将其抽出。通过这样的构成,连接在存储卡用连接器上的存储卡实际上是完全插入电子机器的机壳内,不突出到外部,因此,能排除由于操作失误而使外力作用于存储卡上,以使其破损,或是造成连接不好的危险。
具有这种存储卡排出机构的以往存储卡连接器的典型例已由例如实公平3-38772号公报、实开昭63-182078号公报与实开平1-116859号公报等公布。
上述的第1个以往例的卡连接器是使用与存储卡平行配置的平板(plate)。在该平板上具有与所安装(或插入)的存储卡的前端相配合的1对爪,在另一端具有与杠杆的一端连结的突起,该杠杆能由装有弹簧的排出器推压。该排出机构全部收容在具有支柱的塑料制作的框架内,该支柱与上述的杠杆可以旋转(或转动)地结合。
另外,上述的第2个以往例的卡连接器是由推杆、安装在基板上可以旋转的连杆与三角形的排出杆构成。它与第1个以往例类似,但不同的是排出杆与连杆都安装在基板上,可以动作。
再有,上述的第3个以往例的卡连接器与上述第2个卡连接器类似,但不同之点在于排出机构是使用具有配置在存储卡后方的1对臂的大致呈U字状的构件,并且作成一推杠杆就会推压存储卡的形式。
上述以往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及其排出机构都不适于最新超小型电子机器的小型化要求。就是说,第1种卡的排出机构收容在塑料制作的壳体内,因此,壳体具有收容整个卡排出机构加上存储卡厚度的大小,成为大型结构(换言之,在低身构造化上受限制)。另外,第2种卡的排出机构使用配置在基板之上可以滑动的排出杆,基板作为存储卡的导向构件来使用,存储卡可以滑动地插入基板之下。连杆还要重叠配置在该排出杆之上,因此在基板的上下需要某种程度的空间。最后,第3种卡的排出机构的排出臂配置在存储卡后方,是比较长的臂杆,因此缺点是存储卡用连接器的全长(或深度)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极薄型卡的排出机械的改进型卡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用排出机构,它能向嵌合对方连接器内或由其内将存储卡顺利而且可靠地插入或排出。
为了克服上述的以往的存储卡用连接器及其卡排出机构的缺点,以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及其卡排出机构基本上是用薄金属板经冲切弯曲加工而形成。框架是由大致平行的1对导轨与连接在两导轨之间的平坦的板状构件(plate)构成的一体的金属板制结构。大致呈平板状的进退片与臂杆在上述框架的板状构件的上下面上通过其开口进行连结。臂杆连结在板状构件上,可以旋转,并且还与沿着导轨的一侧设置的推杆相连结。连接器壳体配置在上述平板状构件的大致后方,使插入的卡的端部能与形成于进退片的大致两端部的爪相接。
图1是本发明带卡排出机构的卡连接器的适宜实施例的平面图与正面图;
图2是使用于图1的卡排出机构可动部分上的进退片的平面图、正面图与剖视图;
图3是使用于图1的卡排出机构的可动部分上的臂杆的平面图与正面图;
图4是图1的卡排出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说明图1的卡排出机构的各元件间的铆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使用于图1的卡排出机构的可动部分上的推杆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卡排出机构主要部分的变形实施例的内侧平面图、局部放大图与剖视图。
下面,参看表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及其卡排出机构。
图1是表示带卡排出机构的卡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的平面图与正面图。卡连接器10具有以点划线表示的连接器壳体20与卡排出机构30。连接器壳体20也可以是具有能与电路板平行滑动地将存储卡插入的开口,并能安装在电路板上的以往的盒状壳体。这种连接器壳体20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已在实公平4-15731号公报上公布。在该连接器壳体20上设置有许多接触端子(未予图示),与存储卡(未予图示)前缘的互配接头(未予图示)嵌合。端子的接触部保持在开口内,焊接引线延伸到外部,焊接在电路板的相应的导电迹线上。该连接器壳体与以往设计的不同之点在于该连接器壳体是小型或低身(低背)构造,能去掉以往壳体的伸出的导向壁,因此,连接器壳体实际上成为矩形。或者,连接器是细长而且具有大致是矩形剖面的塑料制作的杆(壳体),也可以是具有贯穿垂直于其纵长方向的侧壁的许多接触端子的所谓端子头。
其次,与连接器壳体20的位置对准地配置卡排出机构(或组装体)30。该卡排出机构30是由固定框架部40与可动排出部50构成。在该特定的实施例中,该固定框架部40由1对平行的导轨42、44以及连结在此两导轨42、44之间的大致平板状构件46构成。框架部40最好是用不锈钢板经由冲切弯曲加工而形成。各导轨42、44大致形成U字状,使图中以点划线100表示的存储卡100能滑动插入。在各导轨42、44的上下折边上有沿该导轨42、44位于各内侧的例如5个压力变形(压出凸部)。如图1(B)所示,在各导轨42、44的侧面上有由狭槽形成如3个舌片45,使自由端向内突出。通过这种构成,存储卡能顺利插入1对导轨42、44间,同时存储卡的导电性金属表面与这种悬臂梁状舌片45和/或压出凸部接触,以使存储卡100上所带的静电能放电到框架40上。再有,在两导轨42、44上形成安装突耳47、48,将螺钉等插入其中心孔内,可将此连接器壳体20与卡排出机构30安装在电路板(印刷电路底板)等之上。另外,在一侧的导轨42上冲出并且经弯曲加工形成保持夹49,使其与导轨42的金属板成一体。该保持夹49保持后述的推(或操作)杆可以滑动。
下面,参看图2与图3分别说明构成可动排出部50的进退片60与臂杆70的一个实施例。图2(A)是进退片60的平(或上)面图,图2(B)是其正面图,图2(C)是图2(A)的C-C′剖视图。另外,图3(A)与图3(B)分别是臂杆70的一例的平面图与正面图。
参看图2与图3能比图1更加容易理解,进退片60是配置在板状构件60的底(下)面的大致平板状构件,上述板状构件46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大致矩形开口46a。在大致平板状进退片60的两端形成大致矩形的爪62、63。该爪62、63作成与进退片60的主体部61大致形成直角,能压在存储卡100的顶端部的两端附近。如图2(C)所最清楚表明的那样,在该进退片60的大致中央部还形成孔64与垂直壁65。该孔64与垂直壁65利用已知的例如深冲加工等,通过进退片60的主体部61的冲孔加工而形成。垂直壁65与开口46a对准并插入开口46a内。
如图3(A)与图3(B)所最清楚表明的那样,臂杆70的一端(图中右端)附近具有第1孔72,在大致平坦的中央部71具有第2孔73。在第1孔72与第2孔73之间,通过过渡线74稍有错开,其尺寸大致等于板状构件46的板厚(参看图3(B))。另外,在臂杆70的另一端形成钩75。在此,臂杆70重叠在板状构件46的上面,如上述那样,被错开的一端部位于开口46a内,这样的构成希予以注意。
下面,仅就具有板状构件46的固定框架部40以及包括进退片60与臂杆70的可动排出部50的连结构成加以说明。首先,将臂杆70的第2孔73插入板状构件46的铆钉孔内(未予图示),按后述的方法将臂杆70与板状构件46进行固定,使臂杆70可以旋转。这时,臂杆70具有第1孔72的错开一端被收容于板状构件46的开口46a内。其次,将进退片60配置在固定框架部40的板状构件46的下面(图中),将形成于进退片60的中央部的铆接用垂直壁65插入臂杆70的第1孔72内进行铆接固定,使之可以旋转。该铆接固定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如图5所示。上述的板状构件46与臂杆70的第2孔73的铆接固定未予图示,也与图5同样地进行。再有,希予以注意的是,臂杆70的一端进行了大致与板状构件46的板厚相同程度的错开,因此,为了铆接固定而加压变形了的垂直壁65的顶部实际上未由臂杆70的平板状部71的上面突出,总体成为低身(或薄型)构造。
如上所述,关于重叠地配置固定在固定框架部40的板状构件46上下面的进退片60与臂杆70,可以理解的是,一推臂杆70的另一端,即以其第2孔73为支点进行旋转,进退片60沿板状构件46的表面前后滑动。在推(push)杆80的一端所形成的孔81结合于上述臂杆70的钩75内。该推杆80如图1(A)所示,其放大平面图如图6所示。该推杆80例如用厚度为1mm的不锈钢板经冲切弯曲加工而形成。推杆80的孔81的反对端形成比较细的操作端85,最好将塑料制作的按钮82插装固定于其上。在推杆80的两端间的中央部,例如在离开的2处形成缩颈部83、84。参看图1(A),该缩颈部83、84与上述的固定框架部40的导轨42的导向夹49对准后压入,滑动自如地固定在导轨42的侧面上。这时,臂杆70的钩75与推杆80的孔81相互结合。
下面说明一下动作。图1(A)是将存储卡100完全推入卡连接器10内的(或完全嵌合了的)通常位置。但是,在推动推杆80的按钮82排出存储卡100时,臂杆70反时针方向旋转,进退片60向前方(右)滑动或移动。其结果,存储卡100的后端向外方突出少许,因此可握持它由卡连接器10内抽出。
参看图4可以理解推杆80处于受推压(实线)与前方(虚线)位置时的卡排出机构30总体的动作。就是说,由于臂杆70以第2孔73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推杆80处于受推位置时,臂杆70的有第1孔72的一端移动到右方,将所插入的存储卡(未予图示)排出。另一方面,由导轨42、44导向将存储卡推入时,进退片60被推向左方,使臂杆70向右(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推杆80与按钮82移动到右方的虚线位置。这里,是通过进退片60的爪62、63推压存储卡100的两端附近而将该存储卡100排出的。
由上述的说明与附图可知,本发明的卡排出机构的构造极其简单而且是超薄型。尤其是该薄型构造是借助将可动元件60、70通过板状构件46的开口46a连结在其上下面上的方法来实现的。再有,使臂杆70旋转的推杆80的行程是根据臂杆70的过渡线74与开口46a的内壁相接来可靠地规定的。
以上,参看


了本发明的卡连接器10及其卡排出机构30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应仅限于这种特定的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化,这是同行业者所能容易理解的。
参看图7(A)~(D)简要地说明这种变形例。图7(A)是从相当于图1(A)的第1导轨42的导轨42′的内侧(存储卡100的插入侧)看到的正面图,图7(B)是其前端(存储卡插入端)沿B-B′线放大剖视图,图7(C)是后端附近的圆C的放大图,图7(D)是沿着图7(A)的D-D′线剖切的推杆80的保持夹49的放大剖视图。
图7(A)~(D)所示变形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点如下(1)具有较小尺寸的弹性导向片45a,它是将导轨的前端,即存储卡插入端的侧壁向内弯曲而成。借此,使存储卡100的导向操作性获得改善。
(2)将导轨的侧壁冲起而形成弹性舌片45′,该弹性舌片45′不是矩形而是大致呈凸字状,以加大弹性,使与存储卡100的设置导体顺利接触。
(3)以大致呈“∧”形的弹性舌片43a代替在导轨的上下壁上形成的压出凸部43之中最里面下壁的压出凸部,以使存储卡100的导向与设置功能可靠。
由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采用本发明的带卡排出机构的卡连接器时,基本上是用薄金属板经冲切弯曲加工而成,同时使通过板状构件的开口配置在其两面的大致平板状的进退片与臂杆借助在它们本身上所形成的铆接结构进行固定,而且能相对旋转,因此能使结构简单而且是极薄型或低身构造。对于要求使用较多轻薄短小化的存储卡的电子设备来说,实用上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另外,使臂杆的错开的一端收容在板状构件的开口内,然后与进退片进行铆合,因此不仅是实现低身构造化而且能确实地规定推杆的移动行程。再有,在固定框架部上具有1对导轨并在导轨的上下与侧壁上形成弹性舌片与压出凸部等,因此使存储卡具有优异的导向操作性与静电的放电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卡连接器,壳体具有与卡的互配接头进行连接的许多接头,在具有该壳体以及同该壳体共同安装进行上述卡的导向与排出的排出机构的卡连接器上,上述排出机构是用薄金属板经冲切弯曲加工而形成,其构成包括具有1对平行导轨与连结在该导轨之间的板状部的固定部;沿着该固定部的上述导轨的一侧配置的推杆;沿着上述板状部移动的可动部。
2.一种卡连接器的卡排出机构,用金属板形成,具有能将卡插入的1对大致平行的导轨;连结在该导轨之间,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的大致平板状部;配置在该平板状部的上下面上,通过上述开口可以回转地连结在一起的大致平板状的进退片与臂杆;与将大致中央部固定在上述平板状部上转动自如的上述臂杆的一端结合,并且沿着上述导轨的一侧可以滑动地配置的推杆。
3.一种卡连接器的卡排出机构,具有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的大致平坦的板状构件;在该板状构件的一侧可以滑动地配置的进退片;臂杆,配置在上述板状构件的另一侧,将一端错开,其尺寸大致等于上述板状构件的板厚,并将该错开的一端放入上述开口内,与上述进退片的一端附近转动自如地结合在一起;与将大致中央部可以转动地固定在上述板状构件上的上述臂杆的另一端结合在一起的推杆。
全文摘要
一种用薄金属板经冲切弯曲加工制成的低身构造卡排出机构及使用它的卡连接器。卡连接器10是由连接器壳体20与卡排出机构30构成。卡排出机构30由固定框架部40与可动排出部50构成。框架部40由1对相对的导轨42、44与连接在它们中间的板状构件46构成。平板状的进退片60与臂杆70的一端通过板状构件46中间部矩形开口46a可以旋转地铆接在板状构件46的两面,配置在导轨42侧面的推杆80安装在臂杆70的一端上,可以按压操作。
文档编号G06K13/08GK1113041SQ95102218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0日
发明者R·陈 申请人:惠特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