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技术方法

文档序号:844573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提供了用于城市化发展质量 综合测度的技术和流程,适用于城市化发展的决策支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衡量特定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是否合理,人口城市化过程是否健 康、经济城市化过程是否高效、社会城市化过程是否和谐公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由经济 城市化发展质量、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和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3部分组成,真正的城市化 发展质量是经济城市化质量、社会城市化质量和空间城市化质量的有机统一。
[0003] 对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科学测度和评价是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政策的核心依 据,也是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保证城市化"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当前亟待研 究和实践的重大科学命题。已有的城市化发展质量测度方法主要有加权法、标准值法、因子 分析法、熵指法以及借助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但由于在指标选取和具体采用的计算方法 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目前并没有一套统一的城市化发展质量测度方法。
[0004] 基于此,本发明以提供一套系统的城市化发展质量测度技术为目的,给出了统一 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和标准化的测度技术流程,由此为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决 策依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 测度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统一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流程,进而计 算得到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从而实现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
[0006]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0008] 根据城市化发展质量(UDQ)的内涵,构建包括经济城市化质量(EUDQ)、社会城市 化质量(SUDQ)和空间城市化质量(SUSQ) 3大类要素共12个指数组成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综 合测度的指标体系。
[0009]经济城市化质量由经济效率指数(EEI)、经济结构指数(ESI)、经济发展代价指数 (ECI)和经济增长动力指数(EFI) 4项指标来体现;
[0010]社会城市化质量由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保障指数(SSI)、基础设施发展指数 (IDI)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URII)4项指标来体现;
[0011] 空间城市化质量由水资源保障指数(WRSI)、建设用地保障指数(LCSI)、能源保障 指数(PSI)和生态环境保障指数(EESI) 4项指标来体现。
[0012] 每一个指数值再由若干个具体的原始指标通过相关计算得到。
[0013] 2、选择原始指标并确定原始指标的标准值
[0014] (1)根据12个指数的内涵要求,选择相应的原始指标。本发明共计选择29个原始 指标,详见表1。
[0015] (2)采用国际或国家相关研究报告中规定的标准值、参考国内或国外领先地区的 现状值、依据现有计算结果确定标准值或参考现有权威文献资料等4种方式,确定原始指 标的标准值,详见表1。
[0016]表1城市化发展质量测度的原始指标及其标准值
[0017]
【主权项】
1. 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包括3大要素和12个指数; (2) 选择12个指数的原始指标并确定原始指标的标准值; (3) 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3大要素和12个指数的权重; (4) 计算12个指数; (5) 计算3大要素指数; (6) 计算综合测度指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3大测度要素包括经济城市化质量(EUDQ)、社会城市化质量(SUDQ)和空间城市化质量 (SUSQ) ; 12个测度指数包括EUDQ所属的经济效率指数(EEI)、经济结构指数(ESI)、经济发 展代价指数(ECI)和经济增长动力指数(EFI),SUDQ所属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保 障指数(SSI)、基础设施发展指数(IDI)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URII),SUSQ所属的水资 源保障指数(WRSI)、建设用地保障指数(LCSI)、能源保障指数(PSI)和生态环境保障指数 (EESI)。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当原始指标的实际值超过标准值时,采用下式对实际值进行修正:
式中=Xi为原始指标的实际值,W(Xi)是Xi的修正值,Sxi是原始指标的标准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12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经济效率指数(EEI),基于DEA分析方法,利用劳动力和固定资本存量作为自变量, 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设I1代表第j个区域的第1种资源的投入量,ym代表第j个区域 的第m种产出暈,则EEI的计算公式为:
(2) 式中:Θ (〇〈 θ〈1)为综合效率指数,λ」(λ」> 0)为权重变量,s_(s > 〇)为松弛变量, S+(S+彡0)为剩余变量,ξ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4(1,1,...,1) e EjPeXLl,..., I) e Ek分别为m维和k维单位向量空间; (2) 经济结构指数(ESI),计算公式为:
(3) 式中:h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⑶P比重,Pi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Sl、S2为对应标准值,m为待定系数; (3) 经济发展代价指数(ECI),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万元⑶P能耗,Wi为万元⑶P水耗,WWi为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水排放量,Wg i 为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WSi为亿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Sl、s2、s 3、s4、S5 为对应标准值;由于ECI为逆向指标,即值越大城市化质量越低,因此利用" I-ECI "作为城 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的计算依据; (4) 经济增长动力指数(EFI),计算公式为:
(5) 式Φ :Y为区域产出量,用GDP釆计算;K为资本投入量,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计算;L 为劳动投入,用全社会从业人员来计算;α、β为弹性系数,其和为1,具体为α =0.6, β = 0. 4 ;Si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标准值; (5) 人类发展指数(HDI),计算公式为:
(6) 式中:eh为期望寿命,ah为成人识字率,Pgi为人均⑶P,S1~S3为对应指标标准值; (6) 社会保障指数(SSI),计算公式为:
(7) 式中=Ui为失业率,fi为社会保障支出占⑶P比重,Ci为社会保障普及率,S1~S 3为对 应指标标准值; (7) 基础设施发展指数(IDI),计算公式为:
式中=Wi为用水普及率,Iii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ri为人均道路面积,Cl i为万人拥有医 生数,h百人基础教育拥有教师数,Sl、s2、s3、s4、S 5为对应标准值; (8) 城乡一体化指数(URII),计算公式为:
(9) 式中=Ci为农村人均纯收入,Ui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i为标准值; (9) 水资源保障指数(WRSI),计算公式为:
(10) 式中:WTi为区域水资源总量(总用水量去掉农业用水量),ri为区域水资源可利用率, fi为城市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AWPUi为区域城市需用水总量,Si为标准值; (10) 建设用地保障指数(LCSI),计算公式为:
(11) 式中:PAAi为区域人均耕地面积,HPAAi为当年最小人均需求耕地面积(取值560m 2); PCAi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HPCAi为健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取值102m2),S i为标准值; (11) 能源保障指数(PSI),计算公式为:
(12) 式中 < 为一定时期内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能源消费总量,Si为标准值; (12) 生态环境保障指数(EESI),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空气质量指数(SO2处理率和烟尘处理率的平均数),gi为建成区绿化覆盖 率,Wi为污水处理率,ri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Si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比率,S 1~ S5为对应指标标准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 3大要素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经济城市化质量(EUDQ),计算公式为:
式中,ωι、ω2、ω3、ω4 分别为 EEI、ESI、ECI、EFI 的权重; (2) 社会城市化质量(SUDQ),计算公式为:
式中,61、62、63、64分别为邢1、551、101、皿11的权重 ; (3) 空间城市化质量(SUSQ),计算公式为:
式中,p1、p2、p3、p4分别为WRSI、LCSI、PSI、EESI的权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 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UDQ=EUDQx a i+SUDQX β i+SUSQX γ i (17) 式中,α p β p i分别为EUDQ、SUDQ和SUSQ的权重。
【专利摘要】一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技术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包括3大要素和12个指数;2、选择12个指数的原始指标并确定原始指标的标准值;3、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3大要素和12个指数的权重;4、计算12个指数;5、计算3大要素指数;6、计算综合测度指数。本发明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的技术方法流程,既可以测度综合指数,又可以从经济、社会、空间3大要素层面或者12个分指数层面进行测度,这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法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
【IPC分类】G06F19-00
【公开号】CN104765943
【申请号】CN201410115186
【发明人】方创琳, 王德利, 张晓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