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2441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以及一触控电极层。第一基材具有一触控区与一走线区,走线区设置于触控区的外侧。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材上,且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及一第一连接线。触控电极位于触控区中。第一连接线具有一走线部、一接触部及一连接部。走线部对应走线区设置,接触部对应触控区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走线部,第二端连接接触部。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专利说明】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触控显示装置已广泛地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为了便于使用者携带,这类电子装置以更加轻薄为目标。然而,由于电子装置的功能日趋多元,内部的线路也更为复杂,容易产生信号互相干扰或静电放电等现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配置下,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本领域所积极发展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内部线路的设计,能有效解决相邻连接线之间信号互相干扰,或者于连接线的端点因为静电累积而产生静电放电的现象。
[0004]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材以及一触控电极层。第一基材具有一触控区与一走线区,走线区设置于触控区的外侧。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材上,且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及一第一连接线。触控电极位于触控区中,第一连接线具有一走线部、一接触部及一连接部。走线部对应走线区设置,接触部对硬触控区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的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走线部,第二端连接接触部。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0005]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一阵列层、一显示介质层、一第二基材、一保护层以及一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设置于保护层与第一基材之间,且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及一第一连接线。触控电极位于一触控区中。第一连接线具有一走线部、一接触部及一连接部。走线部对应一走线区设置,走线区设置于触控区的外侧。接触部对应触控区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走线部,第二端连接接触部。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0006]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08]图2A为图1的A区域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09]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10]图2C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11]图3A?图3D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A?图4C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3]符号说明
[0014]1、2、3、4、5、6、7:触控显示装置
[0015]100、100’、100”:触控面板
[0016]10、31、41:第一基材
[0017]102:触控电极层
[0018]1021:第一触控电极层
[0019]1022:第二触控电极层
[0020]11:触控区
[0021]12:走线区
[0022]20:触控电极层
[0023]21:第一连接线
[0024]22:第二连接线
[0025]201:走线部
[0026]202:接触部
[0027]203、203’、203”:连接部
[0028]231:第一端
[0029]232:第二端
[0030]2031、2033、2035:第一侧边
[0031]2032、2034、2036:第二侧边
[0032]32、42:第二基材
[0033]33、36、43:显示介质层
[0034]34:彩色滤光片基板
[0035]35:第三基材
[0036]500:覆盖层
[0037]Wl:第一宽度
[0038]W2:第二宽度
[0039]W3:第三宽度
[0040]W4:第四宽度
[0041]W5:第一连接线的接触部与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
[0042]W6:第一连接线的走线部与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
[0043]A:部分区域
[0044]X、Y、Z:坐标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以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需注意的是,附图已简化以利清楚说明实施例的内容,附图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并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
[0046]图1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俯视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基材10以及一触控电极层20。第一基材10具有一触控区11与走线区12,走线区12设置于触控区1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走线区12例如设置于触控区11的周边。触控电极层20位于第一基材10上,且包含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
[0047]图2A绘示图1的A区域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A所示,触控面板100的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多个触控电极111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
[004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l,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举例来说,在图2A中,走线部201是沿着一第一方向(X方向)延伸,第一宽度Wl例如为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与第一方向垂直(即沿着Y方向)的部分的宽度,第二宽度W2例如为连接部203的第二端232沿着第一方向(X方向)的部分的宽度,且第一宽度Wl小于第二宽度W2,更详细地说,第二端232于第一基材10上的投影会重叠于与第一连接线21连接的触控电极111的部分边缘。
[0049]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侧边2031与一第二侧边2032,第一侧边2031为一曲线,具有第一曲率,第二侧边2032也可为一曲线,具有一第二曲率,且第二曲率与第一曲率不同。在此,第一曲率定义为第一侧边2031上各点的平均曲率,第二曲率定义为第二侧边2032上各点的平均曲率。举例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曲率可大于第二曲率,使得连接部203自第一端231往第二端232的宽度逐渐增加。
[0050]如图2A所示,第一连接线21的走线部201与第一方向垂直(即沿着Y方向)的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一宽度Wl,接触部202与第一方向垂直(即沿着Y方向)的宽度为一第三宽度W3,第一连接线21与第一方向垂直(即沿着Y方向)的最大宽度为一第四宽度W4,且第一宽度Wl小于第三宽度W3,第三宽度W3小于第四宽度W4。
[005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电极层20还包括一第二连接线22,第二连接线22同样设置于第一基材10上,且相邻于第一连接线21。此外,第二连接线22的结构类似于第一连接线21,在此不多加赘述。如图2A所示,第一连接线21的接触部202与第二连接线22的最短距离W5大于走线部201与第二连接线22的最短距离W6。
[0052]由于连接部203的两端(即第一端231与第二端232)具有不同的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小于第二宽度W2,当信号自第一连接线21的走线部201经过连接部203传送至接触部202时,接面阻抗较小。此外,连接部203的第一侧边2031与第二侧边2032为曲线,能有效防止静电堆积造成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现象。
[0053]再者,第一连接线21的接触部202与第二连接线22的最短距离W5大于走线部201与第二连接线22的最短距离W6,这样的结构能有效防止相邻连接线(即第二连接线22)对于第一连接线21的接触部202造成信号干扰。
[0054]图2B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俯视图。与图2A的结构类似,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电极层包括一第一连接线21,且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
[0055]在图2B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l,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小于第二宽度W2。
[0056]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侧边2033与一第二侧边2034,与图2A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侧边2033为一曲线,具有第一曲率,第二侧边2034则为一折线。类似地,第一曲率定义为第一侧边2033上各点的平均曲率。其他与图2A的触控面板100类似之处,在此不多加赘述。需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侧边2034可为一直线。
[0057]图2C绘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俯视图。与图2A的结构类似,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电极层包括一第一连接线21,且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
[0058]在图2C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小于第二宽度W2。
[0059]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侧边2035与一第二侧边2036,与图2A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侧边2035为一直线,第二侧边2036为一折线。
[0060]在图2A?图2C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接触部202绘示为矩形,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可视触控面板本身的配置决定接触部202的形状。此外,当接触部202为矩形时,接触部202的四角可形成为圆角,防止静电堆积的现象产生。
[0061]此外,位于触控电极层20的连接线(例如第一连接线21、第二连接线22)可以喷墨、网印或黄光等方式形成。
[0062]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应用于不同的触控显示装置。图3A?图3D分别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I?4的剖面示意图。
[0063]如图3A所示,触控显示装置I例如为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31、一阵列层(未绘示)、一显示介质层33、一第二基材32、一保护层500以及一触控电极层10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31上,显示介质层3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32位于显示介质层3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32上,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一基材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二基材32之间。
[0064]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小于第二宽度W2。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包含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电极Tx、Rx,因此触控电极层102可为叠层的Tx与Rx,或是共平面的Tx与Rx。
[0065]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500可例如为一玻璃覆盖层,第一基材31可例如为一阵列基板(array substrate),第二基材32可例如为一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substrate),显示介质层33可例如为一液晶层。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
[0066]如图3B所示,触控显示装置2例如为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31、一阵列层(未绘不)、一显不介质层33、一第二基材32、一保护层500、一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以及一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31上,显示介质层3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32位于显示介质层3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3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设置于第二基材32与显示介质层33之间,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设置于第二基材32与保护层500之间,且第二基材32为薄膜。
[0067]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小于第二宽度W2。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可分别表示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电极Tx、Rx。
[0068]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2可进一步包括一彩色滤光基板34,彩色滤光基板34可设置于显示介质层33与第一触控电极1021之间。
[0069]如图3C所示,触控显示装置3例如为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31、一阵列层(未绘不)、一显不介质层33、一第二基材32、一保护层500、一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以及一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31上,显示介质层3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32位于显示介质层3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32上,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1021于第二基材32与显示介质层33之间,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设置于第二基材32与保护层500之间,且第二基材32为薄膜。
[0070]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3还包括一第三基材35,第三基材35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显示介质层33之间,且第三基材35类似于第二基材32可为薄膜。此外,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可分别包含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触控电极Tx、Rx0
[0071]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同样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含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小于第二宽度W2。
[0072]此外,触控显示装置3可进一步包括一彩色滤光基板34,彩色滤光基板34设置于显示介质层33与第三基材35之间。
[0073]如图3D所示,触控显示装置4例如为一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31、一阵列层(未绘示)、一显示介质层36、一第二基材32、一保护层500以及一触控电极层10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31上,显示介质层36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32位于显示介质层36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32上,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一基材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第二基材32与该显示介质层36之间。
[0074]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小于第二宽度W2。
[007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36可例如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 0LED)层,且触控电极层102可包含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电极Tx、Rx,因此触控电极层102可为叠层的Tx与Rx,或是共平面的Tx与Rx。
[0076]图4A?图4C分别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5?7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A所示,触控显示装置5例如为一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41、一阵列层(未绘示)、一显示介质层43、一第二基材42、一保护层500以及一触控电极层10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41上,显示介质层4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42位于显示介质层4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42上,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显示介质层43与第一基材41之间。
[0077]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例如于小第二宽度W2。
[0078]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500可例如为一玻璃覆盖层,第一基材41可例如为一阵列基板,显示介质层43可例如为一液晶层。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包含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电极Tx、Rx,因此触控电极层102可为叠层的Tx与Rx,或是共平面的Tx与Rx。
[0079]如图4B所示,触控显示装置6例如为一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材41、一阵列层(未绘示)、一显示介质层43、一第二基材42、一保护层500以及一触控电极层10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41上,显示介质层4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42位于显示介质层4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42上,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一基材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2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二基材42之间。
[0080]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2可如图1、图2A所示的触控电极层2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例如于小第二宽度W2。
[008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材42可例如为一彩色滤光基板,显示介质层43可例如为一液晶层。
[0082]如图4C所示,触控显示装置7例如为一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一第一基材41、一阵列层(未绘示)、一显示介质层43、一第二基材42、一保护层500、一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以及一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阵列层位于第一基材41上,显示介质层43位于阵列层上,第二基材42位于显示介质层43上,保护层500位于第二基材4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设置于保护层500与第二基材42之间,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设置于显示介质层43与第一基材41之间。
[0083]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可如图1、图2A所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1及一第一连接线21,触控电极111位于触控区11中。第一连接线21具有一走线部201、一接触部202及一连接部203。走线部201对应触控区11外侧的走线区12设置,接触部202对应触控区11设置且电连接于触控区11的至少一触控电极111,连接部203具有一第一端231与一第二端232,第一端231连接走线部201,第二端232连接接触部202。连接部203的第一端231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二端232具有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l与第二宽度W2不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可小于第二宽度W2。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102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1022可为两种不同方向排列的电极 Tx、Rx0
[008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7的第一基材41可例如为一阵列基板,第二基材42可例如为一彩色滤光基板。
[0085]虽然上述以触控显示装置I?7包括图1、图2A所绘示的触控面板100的结构为例,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相对地,图2B的触控面板100’的结构或图2C的触控面板100”的结构也可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I?7。
[0086]此外,虽然并未绘示于各附图中,上述触控显示装置I?7也可包含一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可位于显示介质层33、43与第二基材32、42之间,或位于阵列层与显示介质层33,43之间。
[0087]承上述各实施例,由于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连接部具有不同的宽度,当信号自连接线的走线部经过连接部传送至接触部时,接面阻抗较小。此外,连接部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可为曲线,能有效防止静电堆积造成静电放电现象。
[0088]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基材,具有触控区与走线区,该走线区设置于该触控区的外侧;以及触控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材上,该触控电极层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及一第一连接线,该些触控电极位于该触控区中,该第一连接线具有: 走线部,对应该走线区设置; 接触部,对应该触控区设置且电连接于该些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及 连接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走线部,该第二端连接该接触部; 其中,该第一端具有第一宽度,该第二端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连接部具有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为一曲线,且具有第一曲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连接部具有第二侧边,该第二侧边为一曲线,且具有第二曲率,该第二曲率与该第一曲率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连接部具有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为直线或折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走线部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宽度为该第一宽度,该接触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最大宽度为一第三宽度,该第一连接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最大宽度为一第四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小于该第四宽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该触控电极层还包括: 第二连接线,相邻于该第一连接线, 其中该接触部与该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大于该走线部与该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材; 阵列层,位于该第一基材上; 显示介质层,位于该阵列层上; 第二基材,位于该显示介质层上; 保护层,位于该第二基材上,以及 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保护层与该第一基材之间,该触控电极层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及一第一连接线,该些触控电极位于一触控区中,且该第一连接线具有: 走线部,对应一走线区设置,该走线区设置于该触控区的外侧; 接触部,对应该触控区设置且电连接于该些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及 连接部,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走线部,该第二端连接该接触部; 其中,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保护层与该第二基材之间、或该第二基材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或该显示介质层与该第一基材之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包含第一触控电极层及第二触控电极层,该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该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材与该保护层之间,且该第二基材为薄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含: 第三基材,设置于该第一触控电极层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且该第三基材为薄膜。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含: 彩色滤光层,位于该显示介质层与该第二基材之间,或位于该阵列层与该显示介质层之间。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为一曲线,且具有第一曲率。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侧边,该第二侧边为一曲线,且具有第二曲率,该第二曲率与该第一曲率不同。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连接部具有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为直线或折线。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走线部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宽度为该第一宽度,该接触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最大宽度为一第三宽度,该第一连接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最大宽度为一第四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小于该第四宽度。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层还包括: 第二连接线,相邻于该第一连接线, 其中该接触部与该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大于该走线部与该第二连接线的最短距离。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5988622SQ201510083576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发明人】陈扬证, 张嘉雄, 朱夏青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