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智慧服务系统包括服务端和数据采集设备;服务端中设有多个应用服务器;客户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服务端中应用服务器中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器包括游客信息数据库以及景区资源数据库;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或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为3G或4G通信网络;互联网为支持有线接入或WiFi接入的因特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和RFID模块;数据采集设备与服务端中的应用服务器相连;RFID模块用于采集门票数据;客户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该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能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以便用户访问,能实现景区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专利说明】
-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特别设及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越发越来越多的民众热衷于通过旅游改善 生活品质W及享受生活,但是现有的景区管理系统极不完善,没有全方位地与互联网、物联 网和支付系统实现对接,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出行日益提高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 一种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旅游区监控及数据 访问方法,该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能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W便用户访问,能实现景区的全 方位实时监控。
[0004]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包括服务端和数据采集设备; 服务端中设有多个应用服务器;客户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服务端中应用服务器中的数 据资源;应用服务器包括游客信息数据库W及景区资源数据库; 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或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为3G或4G通信网络;互联网为支 持有线接入或WiFi接入的因特网;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和RFID模块;数据采集设备与服务端中的应用服务器相 连; RFID模块用于采集口票数据; 客户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0005] 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中屯、,数据管理中屯、位于服务端与客 户端之间,作为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媒介,为客户端提供数据接入服务。
[0006] 数据管理中屯、采用J2邸+ 0RA化E框架结构,支持JDBC、JMS、Web Service、HTTP 和WAP接口;通信网络中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
[0007] 景区资源数据库中集成有旅游资源信息、旅游住宿信息、交通出行信息和旅游餐 饮信息。
[000引数据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采集旅游区溫度、湿度、天气状况(如风速)信息的传感 器。
[0009] 客户端的用户包括管理用户、公众用户和统计用户;管理用户为旅游区的监控人 员,公众用户为游客,统计用户为职能部口工作人员。
[0010] -种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前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实施监控W及数据 访问; 公众用户能实时捜索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动信息,并对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 动对应的场所进行定位; 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支付功能;用户能通过支付功能享受餐饮、交通、住宿 和娱乐服务; 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多层次交互功能,用户能通过论坛、手机APP交互平台实现信 息共享W及互动点评。
[00川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整合旅游区的各种资源,基于通信网络、服务器、数据采 集设备,形成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设及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景点、本地社区和本地企业,同 时考虑与公共服务部口如公共交通、公众医疗、公共安全等系统的对接。W人为本即是W游 客和本地居民为中屯、,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度,为游客创造实用便捷的旅游环境,从而为游 客充分提供高端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将极大促进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图; 图2为系统架构图; 图3为平台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4为面向特定景区的特征抽取与分析示意图; 图5为视频数据采集和接入示意图; 图6为旅游资源的概念描述与应用逻辑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 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一下具体实施例。
[0014]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 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化围。
[001引实施例1: 如图1-6,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包括服务端和数据采集设备; 服务端中设有多个应用服务器;客户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服务端中应用服务器中的数 据资源;应用服务器包括游客信息数据库W及景区资源数据库; 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或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为3G或4G通信网络;互联网为支 持有线接入或WiFi接入的因特网;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和RFID模块;数据采集设备与服务端中的应用服务器相 连; RFID模块用于采集口票数据; 客户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0016]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还包括数据管理中屯、,数据管理中屯、位于服务端与客 户端之间,作为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媒介,为客户端提供数据接入服务。
[0017] 数据管理中屯、采用J2邸+ 0RA化E框架结构,支持JDBC、JMS、Web Service、HTTP 和WAP接口;通信网络中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
[0018] 景区资源数据库中集成有旅游资源信息、旅游住宿信息、交通出行信息和旅游餐 饮信息。
[0019] 数据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采集旅游区溫度、湿度、天气状况(如风速)信息的传感 器。
[0020] 客户端的用户包括管理用户、公众用户和统计用户;管理用户为旅游区的监控人 员,公众用户为游客,统计用户为职能部口工作人员。
[0021] -种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前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实施监控W及数据 访问; 公众用户能实时捜索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动信息,并对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 动对应的场所进行定位; 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支付功能;用户能通过支付功能享受餐饮、交通、住宿 和娱乐服务; 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多层次交互功能,用户能通过论坛、手机APP交互平台实现信 息共享W及互动点评。
[0022] 本发明的平台建设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整体方案、架构技术和基础设施。数据管 理平 台采用成熟的J2EE + ORACLE框架结构。考虑到平台面向手机、PC等多种不同 的终端类型,平台数据支持JDBC、JMS、Web Service、HTTP、WAP等多种接口。
[0023] 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架构方案设及"一屯、、两端、Ξ网"。图1展示了本项目 的架构方案。
[0024] "一屯、"表示数据管理中屯、,数据管理需要依靠大型的服务器和足够的网络带 宽。旅游综合数据仓库将融合多种符合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数据信息,数据仓库 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提供多样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W及决策分析服务。
[0025] "两端"是指服务端和使用端,服务的对象为旅游活动中的游客、企业W及管理部 口。"服务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数据中屯、的基础上,承担着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角 色,如:旅游资源信息、旅游住宿信息、旅游餐饮信息等。
[0026] "使用端"则是服务端提供的各类信息的承载体,用户可通过PC、智能手机、平板 电脑、触摸屏等多样的终端来进行信息的访问,从而实现自身的应用需求。
[0027] "Ξ网"是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Ξ网"在本平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信息的传递上,通过Ξ网的融合应用,实现旅游信息的获取和资源的接入,W及信息的感知 和传递,对整个智慧旅游系统的运维起到支撑作用。
[002引 网"的建设设及:3/4G、蓝牙、WI-FI、RFID、视频监控等。
[0029]数据建设的上层部分包括数据仓库和统一的数据应用两个部分,构成了智慧 旅游的数据基础支撑环境。数据仓库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图片、视频、音频等) 的管理与维护。该数据库涵盖小镇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库、旅游行业数据库、旅游者数据库、 旅游诚信数据库等,各底层数据库能够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和共享。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 数据应用为游客、旅游企业、政府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服务,实现数据资源的无缝集 成。图2展示了本系统数据建设的架构。
[0030] 数据建设的底层部分设及多源化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与分析。采集的数据类型 按旅游过程的游前、游中和游后3个阶段分类。游前自动收集景区的实时环境信息(例如 溫度、湿度、天气情况等)等和游客信息(通过网络订购渠道、手机APP等渠道),并交予智 能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游客合理规划行程与路线,实现个性化推荐。游中根据分布 在各区域的传感设备,收集游客来源、游览工具、路线与游览内容等多种信息,合理分配旅 游资源,实现区域预警;游后,收集反馈数据,通过智能挖掘系统形成统计信息和报表,指导 景区管理者完善景区建设,提升游客体验。图5展示了游中阶段的视频数据采集与接入方 案。
[0031] 在数据整合方面,本项目建立基于语义的数据检索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图6 展示了本项目拟开发的旅游语义模型(部分)。模型W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资源描述框架)为描述体系,畑F通过主体一谓词一客体结构的一阶谓词 逻辑模型,能够简单有效的表达复杂模式与关系,适于智能化管理平台各种非结构化、半结 构化和结构化数据的整合。旅游语义模型由旅游专家根据行业特点构建相关的概念词典, 并建立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概念网络的目的是整合来自Ξ网终端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 结构图建立数据信息的关联,为下一步实现智能分析、数据挖掘作基础。
[0032] 服务建设 1)应用层。应用层主要是面向资源保护、业务管理、旅游经营和公众服务运四大板 块,通过资源管理、资源保护系统的构建促进对旅游自然、人文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实 现对县域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和行政管理,为县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旅游 企业的安全运营、智慧营销提供平台,为旅游公众提供无所不在的智慧旅游服务。旅游行 政管理部口和景区管理人员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对游客人流量、车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对景 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经营;旅游企业通过智慧营销系统,借助公共电子商务 平台、 自媒体营销平台等,实现信息共享、联合营销及个性化营销;游客和公众通过智慧服 务系统,获得游前、游中、游后全程信息智能化服务,实现便捷、安全、无障碍旅游。
[0033] 2 )服务层。游客体验是智慧旅游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服务层W游客的食、住、 行、游、购、娱等价值体验为出发点,结合景区智能管理方法与互联网优势实现: A )丰富的查询功能,实时捜索与定位餐饮、交通、住宿、娱乐等重要信息; B) 安全出行与支付功能,通过电子化支付、数据化安全管理等途径在符合安全性要求 的基础上实现便捷化服务. C) 多层次交互功能,提供论坛、手机APP等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W及互动点评等。下 表展示了智慧平台所支持的游客服务项目。
[0034]
各主体在旅游活动中再次形成即时的信息交互平台。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 口等长沙县各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接入本项目智慧旅游公 共服务平台,从智慧应用系统获得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等公共服务,实现彼此的 需求对接和信息交互。
[0035] 3 )决策层。决策层是在应用层四大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该层基于专家系统、机 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集成数据进行挖掘和定量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辅助决策模型、 游客个性模板(personal profile)、行为分析等手段,建立景区相关的规则模板和挖掘算 法,为旅游行政管理部口和景区管理机构就景区的应急指挥和重大事件作出综合决策提供 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撑,提高旅游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主权项】
1. 一种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端和数据采集设备; 服务端中设有多个应用服务器;客户端通过通信网络访问服务端中应用服务器中的数 据资源;应用服务器包括游客信息数据库以及景区资源数据库; 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或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为3G或4G通信网络;互联网为支 持有线接入或WiFi接入的因特网;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和RFID模块;数据采集设备与服务端中的应用服务器相 连; RFID模块用于采集门票数据; 客户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管理中心,数 据管理中心位于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作为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媒介,为客户端提供数据 接入服务。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管理中心采用J2EE + ORACLE框架结构,支持JDBC、JMS、Web Service、HTTP和WAP接口;通信网络中还包括蓝牙 通信模块。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景区资源数据库中集成有 旅游资源信息、旅游住宿信息、交通出行信息和旅游餐饮信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 采集旅游区温度、湿度、天气状况(如风速)信息的传感器。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客户端的用户包 括管理用户、公众用户和统计用户;管理用户为旅游区的监控人员,公众用户为游客,统计 用户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7. -种旅游区监控及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 务系统实施监控以及数据访问; 公众用户能实时搜索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动信息,并对餐饮、交通、住宿和娱乐活 动对应的场所进行定位; 所述的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支付功能;用户能通过支付功能享受餐饮、交通、住宿 和娱乐服务; 旅游区智慧服务系统提供多层次交互功能,用户能通过论坛、手机APP交互平台实现信 息共享以及互动点评。
【文档编号】G06Q50/14GK106067148SQ201610439737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8日 公开号201610439737.2, CN 106067148 A, CN 106067148A, CN 201610439737, CN-A-106067148, CN106067148 A, CN106067148A, CN201610439737, CN201610439737.2
【发明人】彭蝶飞, 陈耀东
【申请人】长沙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