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

文档序号:66711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设置有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电子锁,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认证控制装置用于确定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在电子锁开启后,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还用于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启动报警系统。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地保护合法用户的财产安全。
【专利说明】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背景技术】
[0002]目前流行于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锁,例如,电子锁、密码锁、指纹锁等,现有技术中的各式各样的锁要么直接利用钥匙开锁,要么是输入密码或者指纹就能实现开锁功能。虽然指纹锁利用了人的指纹信息,增强了用户锁的安全性,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如电子锁、遥控锁,一旦非法用户事先进行技术干扰,则容易使用户的电子锁或者遥控锁失效,锁从而发挥不了锁的功能,使非法用户有可乘之机,危害用户财产安全;通过采用指纹锁、密钥锁,一旦用户密码或者指纹被人非法盗取或者复制,则非法用户利用盗取或者复制的密码即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出用户的门户,从而给合法用户造成损失;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锁,一旦被开锁之后,就无任何的救济措施,使合法用户财产的安全无保障。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所述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设置有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所述电子锁,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所述电子锁;
在所述电子锁开启后,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启动报警系统。
[000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所述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包括:
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子锁上的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所述电子锁。
[0005]在所述电子锁开启后,通过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启动报警系统。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0]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生物指纹的锁定系统100具体包括:移动终端11、电子锁12,其中,移动终端11内设置有生物信息采集装置13,电子锁12内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14。
[0011]其中,生物信息采集装置13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12 ;认证控制装置14确定生物信息采集装置13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电子锁12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12 ;在电子锁12开启后,生物信息采集装置13还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认证控制装置14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认证控制装置14启动报警系统。
[00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1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13]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200具体包括:移动终端21、电子锁22,其中,移动终端21内设置有指纹传感器23,电子锁22内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24。
[0014]其中,指纹传感器23扫描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22 ;认证控制装置24确定指纹传感器23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24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22 ;在电子锁22开启后,指纹传感器23还对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认证控制装置24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认证控制装置24启动报警系统。
[0015]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24包括:存储单元241、控制单元242、客户识别模块卡243 ;其中,存储单元241存储合法用户的指纹信息;控制单元242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后,控制开启电子锁22,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进行二次确认以确定是否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在控制单元2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客户识别模块卡243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合法用户绑定的所述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0016]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24还可以包括:视频录制单元244 ;其中,在控制单元2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视频录制单元244录制电子锁22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所述现场视频发送至所述报警系统。
[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2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18]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300具体包括:移动终端31、电子锁32,其中,移动终端31内设置有面部识别装置33,电子锁32内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34。
[0019]其中,面部识别装置33扫描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32 ;认证控制装置34确定面部识别装置33采集到的面部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34上的合法用户的面部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32 ;在电子锁32开启后,面部识别装置33还对所述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认证控制装置34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认证控制装置34启动报警系统。
[0020]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34包括:存储单元341、控制单元342、客户识别模块卡343 ;其中,存储单元341存储合法用户的面部信息;控制单元342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后,控制开启电子锁32,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进行二次确认以确定是否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在控制单元3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客户识别模块卡343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合法用户绑定的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0021]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34还可以包括:视频录制单元344 ;其中,在控制单元3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视频录制单元344录制电子锁32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所述现场视频发送至所述报警系统。
[002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3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3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24]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400具体包括:移动终端41、电子锁42,其中,移动终端41内设置有虹膜识别装置43,电子锁42内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44。
[0025]其中,虹膜识别装置43扫描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用户的虹膜信息传输至电子锁42 ;认证控制装置44确定虹膜识别装置43采集到的虹膜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44上的合法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42 ;在电子锁42开启后,虹膜识别装置43还对所述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认证控制装置44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认证控制装置44启动报警系统。
[0026]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44包括:存储单元441、控制单元442、客户识别模块卡443 ;其中,存储单元441存储合法用户的面部信息;控制单元442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后,控制开启电子锁42,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进行二次确认以确定是否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在控制单元4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客户识别模块卡443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合法用户绑定的所述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0027]进一步地,认证控制装置44还可以包括:视频录制单元444 ;其中,在控制单元442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视频录制单元444录制电子锁42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所述现场视频发送至所述报警系统。
[0028]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4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44,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锁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方式包括:近距离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无线通信、蓝牙、红外中的任一一种。进一步地,报警系统具体可以为110报警系统。客户识别模块卡(Sim卡)具体可以为任何运营商的手机卡,并且启动报警系统后自动拨号至110报警系统,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110报警系统;进一步地,该报警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该合法用户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以使得110报警系统的工作人员尽快赶到合法用户的家中,并尽快联系到合法用户。
[0031]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实现;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该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步骤502、通过设置在电子锁上的认证控制装置确定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
[0032]步骤503、在电子锁开启后,通过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对该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通过认证控制装置对该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该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通过认证控制装置启动报警系统。
[00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34]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实现;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该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步骤602、通过设置在电子锁上的认证控制装置确定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电子锁;此夕卜,若不匹配,在不开启电子锁;
步骤603、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后,通过设置在认证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单元开启电子锁,以及,通过该控制单元控制用户进行二次确认以确定是否启动报警系统;
步骤604、在认证控制装置确定启动报警系统后,通过设置在认证控制装置中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合法用户绑定的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步骤605、在认证控制装置确定启动报警系统后,通过视频录制单元录制电子锁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现场视频发送至报警系统。
[00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用户只需要在已购买的电子锁上设置认证控制装置,从而不需要对已经购买的电子锁进行改变,即可大大增加已有电子锁的安全功能,确保在电子锁被非法破坏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使合法用户及其财产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0036]进一步地,在上述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该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认证控制装置中的存储装置存储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
[0037]进一步地,在上述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指纹传感器,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指纹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面部识别装置,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面部识别装置采集到的面部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面部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虹膜识别装置,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虹膜识别装置采集到的虹膜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匹配。
[003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中所述的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锁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方式包括:NFC、无线通信、蓝牙、红外中的任一一种。进一步地,报警系统具体可以为110报警系统。客户识别模块卡(Sim卡)具体可以为任何运营商的手机卡,并且启动报警系统后自动拨号至110报警系统,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110报警系统;进一步地,该报警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该合法用户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以使得110报警系统的工作人员尽快赶到合法用户的家中,并尽快联系到合法用户。
[0039]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及锁定方法,可以直接在现有的电子锁的基础上增加认证控制模块即可,因此不需要改变目前存在的任何锁,方便安全快捷;通过采用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对原有的移动终端并无影响,同时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功能;通过二次认证,大大增强了合法用户的财产安全。
[004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041 ]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4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设置有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用于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所述电子锁,设置有认证控制装置,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所述电子锁; 在所述电子锁开启后,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启动报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指纹传感器、面部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中的任一一种;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指纹传感器,则所述指纹传感器扫描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指纹认证;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面部识别装置,则所述面部识别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脸部识别;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虹膜识别装置,则所述虹膜识别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虹膜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后,控制开启所述电子锁,以及,控制所述用户进行二次确认以确定是否启动所述报警系统; 客户识别模块卡,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合法用户绑定的所述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控制装置还包括视频录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录制电子锁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所述现场视频发送至所述报警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锁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方式包括:近距离通信NFC、无线通信、蓝牙、红外中的任一一种。
6.一种基于生物认证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方法包括: 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生物信息采集装置扫描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传输至电子锁; 通过设置在所述电子锁上的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所述电子锁; 在所述电子锁开启后,通过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并且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对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二次认证,若所述用户未在设定时间段内进行二次认证,则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启动报警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指纹传感器,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指纹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面部识别装置,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面部识别装置采集到的面部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面部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为虹膜识别装置,则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生物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生物信息与存储在所述电子锁上的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认证控制装置确定所述虹膜识别装置采集到的虹膜信息与存储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上的合法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方法还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中的存储装置存储合法用户的生物信息;以及, 在设置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通过设置在所述认证控制装置中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合法用户绑定的所述报警系统所设置的报警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装置确定启动所述报警系统后,通过视频录制单元录制电子锁所在的现场视频,并将所述现场视频发 送至所述报警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锁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方式包括:NFC、无线通信、蓝牙、红外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G07C9/00GK103927799SQ20131001058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2日
【发明者】王国芳, 程佩仪 申请人:鹤山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