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1862发布日期:2021-09-18 00:5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家中,购买私家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伴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辆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目前的车辆内通常设置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能进行全车的电路控制并时刻检测发动机负荷、冷却液温度、当前故障码数量、行使车速、本次行驶里程、电瓶电压、气节门开度等。
3.但是现有的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一般都是通过多个螺栓紧固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当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需要维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多个螺栓逐个拆卸才能够将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拆卸维修,劳动强度较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需要维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多个螺栓逐个拆卸才能够将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拆卸维修,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包括安装板、壳体、底座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cpu、故障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传输器,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于底座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l型卡槽,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卡接与两个所述l型卡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下侧设有用于将底座固定的顶紧机构;
7.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螺栓、内螺纹套筒、u型连接杆和顶板,所述顶紧螺栓通过螺纹孔设置于安装板的下侧,所述顶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顶板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下侧接触设置,所述u型连接杆固定设置于顶板的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筒固定设置于u型连接杆的水平部下侧,所述顶紧螺栓的端部与内螺纹套筒的内壁螺纹配合设置。
8.优选的,所述u型连接杆的水平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下侧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孔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绳采用钢丝绳。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所述安装螺栓的伸出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且与底座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
13.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采用一体加工成型。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通过设有的cpu、故障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传输器,能够完成车辆故障的高精度监测并将信号反馈在车辆显示器上。
16.2、该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通过设有的安装板、底座、l型卡槽、顶紧螺栓、内螺纹套筒、u型连接杆和顶板,能够完成将底座与安装板之间快速拆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壳体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
17.3、该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通过设有的固定孔、固定环和连接绳,能够保证将u型连接杆与安装板连接设置,从而避免u型连接杆在拆卸之后丢失的现象。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拆装维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安装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板、2壳体、3底座、4 cpu、5故障监测模块、6数据采集器、7数据传输器、8 l型卡槽、9顶紧螺栓、10内螺纹套筒、11 u型连接杆、12顶板、13固定孔、14固定环、15连接绳、16安装螺栓、17支撑板、1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参照图1

2,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包括安装板1、壳体2、底座3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cpu4、故障监测模块5、数据采集器6和数据传输器7,壳体2固定设置于底座3的表面,壳体2与底座3之间采用一体加工成型,安装板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l型卡槽8,底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卡接与两个l型卡槽8的内部,安装槽的内部下侧设有用于将底座3固定的顶紧机构;
25.顶紧机构包括顶紧螺栓9、内螺纹套筒10、u型连接杆11和顶板12,顶紧螺栓9通过螺纹孔设置于安装板1的下侧,顶板12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顶板12的上表面与底座3的下侧接触设置,u型连接杆11固定设置于顶板12的下表面,内螺纹套筒10固定设置于u型连接杆11的水平部下侧,顶紧螺栓9的端部与内螺纹套筒10的内壁螺纹配合设置。
26.u型连接杆11的水平部开设有固定孔13,安装板1的表面下侧固定设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绳15,连接绳15远离固定环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孔13的
内部,连接绳15采用钢丝绳。
27.安装板1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16,安装板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17,安装螺栓16的伸出高度大于支撑板17的高度,能够保证安装板1与安装面之间存在间隙。
28.安装板1的下表面且与底座3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18,能够保证底座3在安装板1内部的通风效果。
29.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扳手拧动顶紧螺栓9,使得顶紧螺栓9与内螺纹套筒10分离,然后工作人员直接将u型杆11和顶板12与底座3分离,此时解除了对底座3的顶紧固定,能够将底座3从安装板1内部的l型卡槽8的内部取出,便于工作人员直接对壳体2内部的元件维修,u型杆11和顶板12在从安装槽的内部取出时,由于u型杆11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绳15,能够保证将u型连接杆11与安装板1始终连接设置,从而避免u型连接杆11在拆卸之后丢失的现象;当车辆出现故障时,通过设有的cpu4、故障监测模块5、数据采集器6和数据传输器7,能够完成车辆故障的高精度监测并将信号反馈在车辆显示器上提醒驾驶人员。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包括安装板(1)、壳体(2)、底座(3)以及设置在壳体(2)内部的cpu(4)、故障监测模块(5)、数据采集器(6)和数据传输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固定设置于底座(3)的表面,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l型卡槽(8),所述底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卡接与两个所述l型卡槽(8)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下侧设有用于将底座(3)固定的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螺栓(9)、内螺纹套筒(10)、u型连接杆(11)和顶板(12),所述顶紧螺栓(9)通过螺纹孔设置于安装板(1)的下侧,所述顶板(12)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顶板(12)的上表面与底座(3)的下侧接触设置,所述u型连接杆(11)固定设置于顶板(12)的下表面,所述内螺纹套筒(10)固定设置于u型连接杆(11)的水平部下侧,所述顶紧螺栓(9)的端部与内螺纹套筒(10)的内壁螺纹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杆(11)的水平部开设有固定孔(13),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下侧固定设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的外壁固定设有连接绳(15),所述连接绳(15)远离固定环(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孔(1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5)采用钢丝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四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17),所述安装螺栓(16)的伸出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板(17)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且与底座(3)的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风孔(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与底座(3)之间采用一体加工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智能故障记录仪,包括安装板、壳体、底座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CPU、故障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传输器,所述壳体固定设置于底座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L型卡槽,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卡接与两个所述L型卡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下侧设有用于将底座固定的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螺栓、内螺纹套筒、U型连接杆和顶板,所述顶紧螺栓通过螺纹孔设置于安装板的下侧,所述顶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顶板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下侧接触设置。本实用新型便于工作人员拆装维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申思磊 田瑞峰 王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迅波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