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5962发布日期:2023-07-05 22:3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


背景技术:

1、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和声音,相当于车辆的黑匣子,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行车记录仪为了使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多采用高像素摄像头,高清视频图像占用存储内存大,由于存储内存有限,需要频繁更换存储硬盘,现有的行车记录仪主机面板上预留了各种接口和硬盘更换口,以扩展功能性,但是也导致防护性能下降,大量灰尘的进入导致故障率大幅度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通过设置翻转盖对前壳进行防护,通过安全锁将翻转盖和前壳之间锁紧,方便打开和关闭,提高存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包括摄像头和与摄像头电连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硬盘和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主机壳、设置在主机壳前端的前壳、设置在前壳前端的翻转盖和设置在主机壳后端的后壳和设置在翻转盖和前壳上的安全锁结构,所述翻转盖下端与前壳下端铰接,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主机壳内硬盘对应的硬盘口;

3、所述安全锁结构包括设置在翻转盖上的卡钩、转动设置在翻转盖上的锁芯、设置在锁芯内端的凸轮状旋转片、设置在前壳外侧的与旋转片位置对应的避让槽、水平滑动设置在前壳内侧的锁栓、与锁栓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锁芯转动带动旋转片转动,所述避让槽槽底向前壳内端凸起,避让槽与锁栓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避让口,所述锁栓一端借助避让口伸入避让槽内,所述旋转片侧面与锁栓伸入避让槽内的一端对应,所述锁栓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竖立的凸板,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供卡钩通过的卡孔,所述卡钩穿过卡孔钩挂于凸板上,所述旋转片转动推动锁栓滑动,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锁栓固定、另一端固定于前壳内壁上且位置位于锁栓滑动反方向的一侧。

4、所述翻转盖上还设置有扣手和第一led灯孔,所述翻转盖上设置有凹槽结构的灯孔槽,所述第一led灯孔设置在灯孔槽的槽底上,所述孔槽内设置有透明镜片并将第一led灯孔遮盖。

5、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sd卡孔、sim卡孔、按键孔和第二led灯孔,所述第二led灯孔与第一led灯孔对应,所述sd卡孔、sim卡孔和按键孔位于硬盘口下方,所述第二led灯孔位于硬盘口下方一侧的边角上。

6、所述前壳外周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第一折边,所述后壳外周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第二折边,所述主机壳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内,主机壳两端外壁分别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内壁贴合并借助螺栓紧固。

7、所述主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均呈u型结构,所述上壳开口侧壁下端外壁或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下壳上壳开口侧壁上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二卡槽。

8、所述上壳和/或下壳外壁设置有波浪形凸筋,所述第一折边内壁和第二折边内壁设置有与波浪形凸筋适配的波浪形凹槽。

9、所述前壳内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前壳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于前壳上端第一折边的内壁上且与前壳内侧端面为间隔设置,所述锁栓限位于第一限位板、第一折边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10、所述主机壳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z字型并对称设置于主机壳下端面上。

11、所述硬盘外设置有硬盘盒,所述硬盘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胶垫、设置在盒体两侧的胶柱和设置在盒体进口上的防错装结构,所述胶垫设置于主机壳内壁顶部和盒体上端之间,所述胶柱一侧固定于盒体侧面、胶柱底部固定于主机壳内壁底部上,所述防错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盒体开口内壁上的限位槽、设置在硬盘外端上的限位套和设置在限位套上的限位柱,所述限位套套装于硬盘上,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适配且对应。

12、所述限位套包括套装于硬盘外端上的限位壳和铰接于限位壳上的拉手,所述限位壳借助螺栓与硬盘固定,所述限位柱固定于拉手上,所述限位槽呈弧形,所述限位柱进入限位槽后借助拉手的摆动沿限位槽移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摄像头和主机分体,降低摄像头体积,避免行车时遮挡视线,主机由外壳和外壳内的电气器件构成,外壳由四部分组成,包括翻转盖、前壳、主机壳和后壳,前壳上有硬盘口,方便对硬盘的拆卸更换,通过铰接的翻转盖将前壳遮蔽,避免大量灰尘,通过设置安全锁结构,保证硬盘存储视频图像的安全,避免有意或无意的盗取或破坏,通过硬盘盒对硬盘进行限位,通过胶垫和胶柱对硬盘盒进行固定,大幅度降低震动的传导,避免硬盘受到震动后造成损坏,通过防错装结构对硬盘更换安装时进行限位,避免硬盘错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包括摄像头和与摄像头电连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硬盘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机壳(1)、设置在主机壳(1)前端的前壳(2)、设置在前壳(2)前端的翻转盖(3)和设置在主机壳(1)后端的后壳(4)和设置在翻转盖(3)和前壳(2)上的安全锁结构,所述翻转盖(3)下端与前壳(2)下端铰接,所述前壳(2)上设置有与主机壳(1)内硬盘对应的硬盘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盖(3)上还设置有扣手(12)和第一led灯孔,所述翻转盖(3)上设置有凹槽结构的灯孔槽,所述第一led灯孔设置在灯孔槽的槽底上,所述孔槽内设置有透明镜片(13)并将第一led灯孔遮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上还设置有sd卡孔(14)、sim卡孔(15)、按键孔(16)和第二led灯孔,所述第二led灯孔与第一led灯孔对应,所述sd卡孔(14)、sim卡孔(15)和按键孔(16)位于硬盘口(17)下方,所述第二led灯孔位于硬盘口(17)下方一侧的边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外周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第一折边(18),所述后壳(4)外周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第二折边(19),所述主机壳(1)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折边(18)和第二折边(19)内,主机壳(1)两端外壁分别与第一折边(18)和第二折边(19)内壁贴合并借助螺栓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包括上壳(20)和下壳(21),所述上壳(20)和下壳(21)均呈u型结构,所述上壳(20)开口侧壁下端外壁或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22),所述下壳(21)上壳(20)开口侧壁上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槽(22)适配的第二卡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0)和/或下壳(21)外壁设置有波浪形凸筋(24),所述第一折边(18)内壁和第二折边(19)内壁设置有与波浪形凸筋(24)适配的波浪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内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6)和第二限位板(27),所述第一限位板(26)设置于前壳(2)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二限位板(27)设置于前壳(2)上端第一折边(18)的内壁上且与前壳(2)内侧端面为间隔设置,所述锁栓(9)限位于第一限位板(26)、第一折边(18)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板(2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上设置有安装架(25),所述安装架(25)呈z字型并对称设置于主机壳(1)下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外设置有硬盘盒,所述硬盘盒包括盒体(28)、设置在盒体(28)上端的胶垫(29)、设置在盒体(28)两侧的胶柱(30)和设置在盒体(28)进口上的防错装结构,所述胶垫(29)设置于主机壳(1)内壁顶部和盒体(28)上端之间,所述胶柱(30)一侧固定于盒体(28)侧面、胶柱(30)底部固定于主机壳(1)内壁底部上,所述防错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盒体(28)开口内壁上的限位槽(31)、设置在硬盘外端上的限位套和设置在限位套上的限位柱(32),所述限位套套装于硬盘上,所述限位柱(32)与限位槽(31)适配且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包括套装于硬盘外端上的限位壳(33)和铰接于限位壳(33)上的拉手(34),所述限位壳(33)借助螺栓与硬盘固定,所述限位柱(32)固定于拉手(34)上,所述限位槽(31)呈弧形,所述限位柱(32)进入限位槽(31)后借助拉手(34)的摆动沿限位槽(31)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多媒体行驶记录仪,包括摄像头和与摄像头电连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硬盘和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主机壳、设置在主机壳前端的前壳、设置在前壳前端的翻转盖和设置在主机壳后端的后壳和设置在翻转盖和前壳上的安全锁结构,所述翻转盖下端与前壳下端铰接,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主机壳内硬盘对应的硬盘口;本结构通过设置翻转盖对前壳进行防护,通过安全锁将翻转盖和前壳之间锁紧,方便打开和关闭,提高存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栋,卢作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有为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