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静脉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8476发布日期:2024-08-21 11:3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掌静脉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掌静脉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1、掌静脉智能门锁是利用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原理,根据用户掌静脉的生物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打开门锁的新型智能门锁。由于其具备活体识别、非接触式和安全等级高等优点,因此已经在智能门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但是,相关的掌静脉智能门锁的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锁体前面板的正前方,使用时,需用户先利用手掌在锁体正前方解锁,再挪动手掌转动把手开门,使用便利性较差;且用户主观上也很难判断手掌是否在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掌静脉智能门锁,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掌静脉智能门锁使用便利性较差,及用户主观上难以判断手掌是否在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的问题。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掌静脉智能门锁,至少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前面板上的把手、电子锁组件和用于打开电子锁的掌静脉识别模组,所述掌静脉识别模组包括掌静脉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器;

3、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握持侧的对应侧,且与所述把手的握持侧的距离在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掌静脉识别模组还包括触发模块;

5、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触发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握持所述把手时,触发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掌静脉图像。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或设置在所述锁体前面板上。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或设置在所述锁体前面板上。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采集面板朝所述把手方向向下倾斜。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同侧或者两侧。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向下倾斜的角度为5度至50度。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模块采用非接触式触发模块。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接触式触发模块可采用距离触发模块或被动红外触发模块中的一种。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掌静脉智能门锁至少还包括刷卡识别模组、密码识别模组其中之一。

14、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掌静脉智能门锁,能够使用户的手掌在接触门把手的同时,完成用户的掌静脉采集工作,解决了用户需在锁体前面板的正前方采集掌静脉图像,再使用把手开门带来的使用便利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通过将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把手握持侧的对应侧,还能利用把手自身的宽度,使用户的手掌准确的落入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解决了用户不容易把控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采集距离的问题。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掌静脉智能门锁,至少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前面板上的把手、电子锁组件和用于打开电子锁的掌静脉识别模组,所述掌静脉识别模组包括掌静脉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识别模组还包括触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或设置在所述锁体前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或设置在所述锁体前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采集面板朝所述把手方向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同侧或者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向下倾斜的角度为5度至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采用非接触式触发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触发模块可采用距离触发模块或被动红外触发模块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静脉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掌静脉智能门锁至少还包括刷卡识别模组、密码识别模组其中之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掌静脉智能门锁,至少包括锁体、设置在锁体前面板上的把手、电子锁组件和用于打开电子锁的掌静脉识别模组,所述掌静脉识别模组包括掌静脉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把手的握持侧的对应侧,且与所述把手的握持侧的距离在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案能够使用户的手掌在接触门把手的同时,完成用户的掌静脉图像采集工作,解决了相关智能门锁使用便利性不强的问题;同时,还能利用把手自身的宽度,使用户的手掌准确的落入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有效采集距离内,解决了用户不容易把控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采集距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鹿客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