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窗帘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防盗窗帘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窗户窗帘领域,该防盗窗帘包括帘体和窗帘卷轴,该防盗窗帘还包括安置在帘体外表面窗外方向的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窗帘卷轴上的红外传感器和控制器,光电传感器连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连接红外传感器。本发明结合使用了光电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出现在窗外的异物是人还是飞鸟之类,检测后的延时开启红外传感器避免的误报警的情况发生,只有当小偷从窗户进入屋内后才报警,屋主人在屋内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盗窗帘误报警的问题。
【专利说明】防盗窗帘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到窗户窗帘领域,具体涉及到防盗窗帘方向。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作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得不为了工作经常出差,这样会造成家中无人的情况,也给小偷以可乘之机。现有的窗体防盗装置大都是在窗体上设置红外传感器,但这种结构的防盗装置对屋主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屋主在屋内时或者有小宠物时,窗外有飞鸟等动物时,容易发生误报警的情况,影响屋主人的判断。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盗窗帘误报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窗帘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解决红外传感器误报警的频率。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窗帘,包括帘体和窗帘卷轴,该防盗窗帘还包括安置在帘体外表面窗外方向的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窗帘卷轴上的红外传感器和控制器,光电传感器连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连接红外传感器。
[0005]所述光电传感器均勾分布在帘体外表面上。
[0006]所述防盗窗帘还包括开关,开关连接控制器,控制电路开启关闭。
[0007]所述控制器包括报警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控制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输出远距离报警信号。
[0008]一种防盗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开启光电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
步骤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步骤三、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异物时,控制器延时启动红外传感器;
步骤四、红外传感器启动后,发送检测到的信息给控制器;
步骤五、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或活物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0009]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结合使用了光电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出现在窗外的异物是人还是飞鸟之类,检测后的延时开启红外传感器避免的误报警的情况发生,只有当小偷从窗户进入屋内后才报警,屋主人在屋内时,也不会发生误报警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盗窗帘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盗窗帘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2]如图1所示,一种防盗窗帘,包括帘体和窗帘卷轴,该窗帘还包括开关、光电传感器、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安置在帘体在窗户外面的一面并且均匀分布,一天都能实时检测窗外是否有人,红外传感器安装在窗帘窗帘卷轴上,探测面积大,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光电传感器连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连接控制红外传感器,开关连接控制电路的开启O
[0013]本发明中使用的光电传感器为扩散反射型光电开关,传感器连接在控制器器上。正常情况下光电传感器中的发光器发出的光收光器是找不到的,当窗外有人或者其他障碍物时,就会挡住发光器的光并把光反射回来,光电传感器中的收光器就收到光信号,输出一个异物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控制开启红外传感器,但是控制器对红外传感器的开启是延时开启,这个时间可以是几秒时间。延时开启红外传感器是为了判断窗外的异物是否能够进入屋内,当是小偷时,延时开启红外传感器后,能够检测到小偷已经进入屋内,发送信号给控制器;当异物是飞鸟等物时,延时开启红外传感器后,检测不到屋内的信号有所变化,说明没有小偷,不需要报警,防盗窗帘继续检测工作。红外传感器的延时设置,避免了红外传感器的误报警频率和误报警事件的发生。当屋主在屋内时,因为没有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控制器不会启动红外传感器,就不会报警,不会因为屋主人在室内的移动随便报目ο
[0014]控制器包括报警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控制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输出远距离报警信号,控制器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声,达到威慑小偷的作用;远程通信模块连接屋主手机和物业联系处,控制器的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警报声响起,同时屋主和物业处也收到报警通知,如果屋主不在,物业可以进行查看,避免损失。
[0015]本发明中控制器对传感器信号的判断分析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方向已经发展成熟,只是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功能,在现实生活和专利申请中均很成熟。本发明中的远程通信模块的远程报警功能也已经是现有技术,在专利
【发明者】李杨宇, 许晓峰 申请人:芜湖市晨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