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6831发布日期:2019-02-15 22:4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群乘坐公交车,由于公交车的载客量相对较大,因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经常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之后,全国各地都有乘客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干扰司机的报道,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公交车司机与乘客隔离,保护公交车司机不受干扰,也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有效防止公交车司机被干扰,并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发出声光警报、且自动向公交客运中心的远端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的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红外光栅、声光报警器、电击器和gps/bd定位终端相连,同时无线通讯模块还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客运中心中的远端服务器相连,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公交车上的双层金属栏杆门1,所述双层金属栏杆门1包括相互平行的内层2与外层3,所述红外光栅设置在双层金属栏杆门1的顶端,且红外光栅位于内层2与外层3之间,所述内层2的外周设置有绝缘层4,且所述内层2通过导线与电击器相连,同时电击器与公交车上的蓄电池相连,所述金属栏杆门1上还设置有门锁。

所述电击器的最高额定电压为36v,最高额定电流为30mma。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现有的公交车无法将司机与乘客完全隔离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系统,该系统可根据车辆的行驶情况自行启动,并在其红外光栅被触发后,让双层金属栏杆门的内层(靠近司机一侧)带电,这样如果有人想要干扰司机,就会被电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公交车司机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受到干扰。并且这种报警系统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金属栏杆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红外光栅、声光报警器、电击器和gps/bd定位终端相连,同时无线通讯模块还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客运中心中的远端服务器相连,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公交车上的双层金属栏杆门1,所述双层金属栏杆门1包括相互平行的内层2与外层3,所述红外光栅设置在双层金属栏杆门1的顶端,且红外光栅位于内层2与外层3之间,所述内层2的外周设置有绝缘层4,且所述内层2通过导线与电击器相连,同时电击器与公交车上的蓄电池相连,所述金属栏杆门1上还设置有门锁。

本发明实施例的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本系统开始工作后,gps/bd定位终端会实时的检测公交车的当前速度,当速度大于0时,说明公交车已经启动,主机会控制红外光栅工作,由于双层金属栏杆门1上的外层3的存在,乘客被阻挡在红外光栅的工作范围之外,无法触发红外光栅,只有当有乘客想要主动干扰司机时,该乘客的手会试图穿过内层2并接触司机,此时必然会触发红外光栅,红外光栅会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主机发出信号,主机一方面控制电击器工作,让内层2带电,可迫使该乘客将手缩回;另一方面,主机还会控制声光报警器工作,发出声光警报,提醒公交车内其他的乘客对施暴者进行干预,或作好避难准备;同时,主机还会通过无线网络向客运中心中设置的远端服务器发送警报信息,值守人员可以掌握该公交车所处位置,以便及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警方,为警方的快速响应提供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中电击器的最高额定电压为36v,最高额定电流为30mma;这种限制可以保证施暴者在触电时不会死亡或伤残,仅仅起到将其击退的效果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交车司机防袭击应急及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红外光栅、声光报警器、电击器和GPS/BD定位终端相连,同时无线通讯模块还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客运中心中的远端服务器相连,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公交车上的双层金属栏杆门,所述双层金属栏杆门包括相互平行的内层与外层,所述红外光栅设置在双层金属栏杆门的顶端,且红外光栅位于内层与外层之间,所述内层的外周设置有绝缘层,且所述内层通过导线与电击器相连,同时电击器与公交车上的蓄电池相连,所述金属栏杆门上还设置有门锁。

技术研发人员:秦初阳;常伟;李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奥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7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