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5807发布日期:2023-04-06 07:3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路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智能交通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路侧设备。


背景技术:

1、越来越多的路侧设置了路侧感知模块和路侧设备,路侧感知模块是利用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结合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对当前道路交通参与者和路况信息的实时获取,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rsu),用以将路侧感知模块的信息传输给车辆或云服务器,与车辆、以及云服务器以或其他服务器建立通信,从而使车辆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车载娱乐信息等。

2、然而,路侧设备内的cpu(控制单元)及其连接的射频模组(通信单元)容易受损,一旦受损,会影响车辆接收路侧感知模块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路侧设备,其具有冗余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路侧设备(20),接收来自路侧的感知设备(40)的感知信号,与车载设备(10)、云平台(30)进行信息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通信单元(23)、第二控制单元(24)和切换单元(25),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通信单元(23)和第二控制单元(24)构造成与车载设备(10)、云平台(30)进行信息交互,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与第一控制单元(22)电性连接,第二通信单元(23)与第二控制单元(24)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4)分别与切换单元(25)电性连接,切换单元(25)使第一控制单元(22)和第一通信单元(21),或者,使第二控制单元(24)和第二通信单元(23)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25)实现为交换机芯片,用以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4)之间进行切换,包括第一端口(251)和第二端口(252),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4)电性连接,通过开启第一端口(251)和第二端口(252)其中之一,而使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4)其中之一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25)包括监测模块(254),所述监测模块(254)与第一控制单元(22)、第一通信单元(21)进行信号交互,实时或者以一定间隔频率监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能否正常工作;所述监测模块(254)与第二控制单元(24)、第二通信单元(23)进行信号交互,实时或者以一定间隔频率监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4)和/或第二通信单元(23)能否正常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25)包括判断模块(255),当所述切换单元(25)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的受损/失效信号时,或者,无法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的信号并且持续一定时间时,则所述判断模块(255)判断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不能正常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的不能正常工作的判断结果,所述切换单元(25)开启第二端口(252),使第二控制单元(24)和第二通信单元(23)工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3)向云平台(30)和/或其他服务器发送第一控制单元(22)和/或第一通信单元(21)不能正常工作的广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还包括感知信息接收部(26),与所述感知设备(40)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感知设备(40)的感知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息接收部(26)经由一融合感知单元(41)与所述感知设备(40)通信连接,所述感知信息是所述感知设备(40)的信号经所述融合感知(41)融合处理后得到的信息,通常包括所述感知设备(40)感测范围内存在的移动/固定目标的列表、数量,以及各移动/固定目标的位置、朝向、类型、形状、大小、移动速度等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信息接收部(26)与切换单元(25)电性连接,将接收到的感知信息传输给所述切换单元(25),所述感知信息接收部(26)是以太网接口,所述感知信息接收部(26)与切换单元(25)之间可以设置抑制电磁波干扰单元和/或静电放电单元(261),用以提高信号质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构造为主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构造为主通信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4),构造为冗余控制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3)构造为冗余通信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相较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4),是成本较高的高端的控制芯片元件,和/或,是具有多于第二控制单元(24)的功能的控制芯片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还包括输入/输出接口(27),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电性连接,用以使一外部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7)对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2)进行数据读取、调试、测试、诊断、校正、软件更新中的至少一种操作;所述输入/输出接口(27)选自rs232接口、rs485接口、usb接口、can接口和gpio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输入/输出接口(27)与第一控制单元(22)之间,设置输入输出接口收发控制单元(27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包括第一电路板(201)和第二电路板(202),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201)被定义为主板,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第一控制单元(22)、切换单元(25)、感知信息接收部(26)和输入/输出接口(27)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01)上;所述第二电路板(202)被定义为副板,作为第一电路板(201)的备份,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4)通过柔性电路板(241)和/或电线与切换单元(25)电性连接,或者,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4)通过柔性电路板(241)以可插拔的方式与切换单元(25)电性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28)和第二电源模块(29),其中第一电源模块(28)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01)上,为第一电路板(201)上的各元件提供电源,第二电源模块(29)设置在第二电路板(202)上,为第二电路板(202)的各元件提供电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还包括gnss单元(21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01)上,gnss单元(210)通过rtk得知自身定位信息并发给第一控制单元(22)或第二控制单元(24)。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还包括功能模块(22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01)上,所述功能模块(220)包括wifi单元、蓝牙单元和/或其他无线通信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模块(220)与第一控制单元(22)和第二控制单元(24)电性连接,通过功能模块(220)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也有相同无线通信方式的其他路侧设备(20)。

16.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路侧设备(20),其特征在于,所述路侧设备(20)与车载设备(10)、云平台(30)分别通信连接,通过c-v2x、dsrc技术中的一种来实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侧设备(20),接收来自路侧的感知设备(40)的感知信号,与车载设备(10)、云平台(30)进行信息交互,其中,所述路侧设备(2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通信单元(23)、第二控制单元(24)和切换单元(25),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通信单元(23)和第二控制单元(24)构造成与车载设备(10)、云平台(30)进行信息交互,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与第一控制单元(22)电性连接,第二通信单元(23)与第二控制单元(24)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4)分别与切换单元(25)电性连接,切换单元(25)使第一控制单元(22)和第一通信单元(21),或者,使第二控制单元(24)和第二通信单元(23)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原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