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2408发布日期:2023-04-20 00:1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红外遥控,特别地涉及一种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


背景技术: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通常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或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2、在公共场所,为了避免接触带来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经常用到无接触式的产品,例如手部消毒机、自动洗手机等,这类产品大多使用红外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红外的功耗主要体现在发射管,发射管最大的电流可以达到几十毫安,假设发射为50ma,使用的锂电池为500mah,则该红外发射管能工作10h,但是常用的红外遥控器等,使用时间基本都在1年以上,红外类的触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都在7天以上,所以需要降低发射功耗,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时间,然而降低红外发射功耗后,红外信号非常微弱,导致红外接收端无法准确的接收到低功耗红外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红外接收端无法准确的接收到低功耗红外信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源、红外接收模块、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还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处理电路以及所述电源连接。

3、上述实施方式中,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低功耗红外信号被输送至第一三极管处,以驱动第一三极管,使第一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且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一电容被电源充电,而在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低功耗红外信号时,第一三极管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基于电容器的特性,第一电容与第二三极管连接的一端会形成一个负的脉冲,从而使得第二三极管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继而使得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的处理电路以及电源之间的连接导通,使得处理电路接收到信号。该红外接收电路将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小电流红外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输出,以使处理电路能够准确的区别是否有红外信号。

4、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

5、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器为红外光敏三极管或红外光敏二极管。

7、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

8、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9、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跟随器;

10、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跟随器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11、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和跟随器;

12、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跟随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跟随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1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14、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红外接收电路中,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

15、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处理电路连接。

1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红外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以及处理电路;

17、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用于发射红外信号;

18、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电路。

19、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感应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红外控制电路,所述红外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中。

20、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源、红外接收模块、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还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处理电路以及所述电源连接。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低功耗红外信号被输送至第一三极管处,以驱动第一三极管,使第一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连接,且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第一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一电容被电源充电,而在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低功耗红外信号时,第一三极管从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基于电容器的特性,第一电容与第二三极管连接的一端会形成一个负的脉冲,从而使得第二三极管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继而使得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的处理电路以及电源之间的连接导通,使得处理电路接收到信号。该红外接收电路将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小电流红外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输出,以使处理电路能够准确的区别是否有红外信号。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源、红外接收模块、第一三极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三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为红外光敏三极管或红外光敏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跟随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和跟随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

9.一种红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以及处理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射电路包括低功耗红外发射管。

11.一种感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控制电路,所述红外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红外遥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控制电路及感应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外接收端无法准确的接收到低功耗红外信号的问题。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低功耗红外信号被输送至第一三极管处,以驱动第一三极管,使第一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一电容以及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一电容被电源充电,因此第一三极管变为导通状态时,第一电容与第二三极管连接的一端会形成一个负的脉冲,使得第二三极管变为截止状态,继而使得处理电路以及电源之间导通。该红外接收电路将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的小电流红外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输出,以使处理电路能够准确的区别是否有红外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健,金胜昔,方召军,王浩良,余忆心,李家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