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失窃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3184发布日期:2023-05-13 11:3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婴儿失窃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儿保护,具体为婴儿失窃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婴儿在刚出生时,需要将其放在摇篮中,但是在病房或带婴儿外出晒太阳时,婴儿可能会发生被偷、被掉包的情况,因而需要研发一种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当婴儿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的向父母发出预警信息,使父母第一时间知晓,从而快速的保护婴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婴儿失窃报警装置,解决了目前婴儿在刚出生时,容易发生被偷或被掉包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侧板,侧板的一侧安装有预警控制器,车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睡板,睡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性垫,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垫位置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弹性垫压在压力传感器上。

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警控制器包括有控制模块和预警模块以及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预警模块电性连接,预警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预警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与手机终端相连接,手机终端通过无线模块与预警控制器相连接,通过绑定预警控制器来查看婴儿的信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预警模块电性连接。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睡板的两侧拐角处均设置有凸块,所述车体的内部两侧拐角处均设置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导槽,各个凸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与其相对应的导槽中。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内部前侧上方位置处排列安装有红外发射器,且车体的内部后侧上方位置处排列安装有红外接收器,各个红外发射器与各个红外接收器的位置为一一相对应,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所发出的信号,红外接收器与预警模块电性连接。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外部前后侧均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位于红外发射器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挡杆,挡杆位于红外发射器的下方,控制模块与液压缸电性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挡杆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挡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槽中。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凹形座,凹形座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轮子,且其中两个凹形座之间设置有锁轮件,所述锁轮件包括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子相连接,轮子转动时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挡轴,且凹形座的一侧位于转轴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光电计数器,挡轴每转动一周时,挡轴能够将光电计数器给遮挡一次,光电计数器与预警模块电性连接。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外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筒,限位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铁块,铁块的下部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滑动穿过限位筒的内部下侧,且定位板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铁块的下部和限位筒的内部下侧相连接,所述限位筒的内部顶侧设置有电磁铁,控制模块与电磁铁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的弹性小于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力,且弹簧的弹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板的下端正好卡在转轴上的齿轮中。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池箱,电池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池。

12、本发明提供了婴儿失窃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当将婴儿放到车体中后并携带婴儿外出时,能够起到多重的预警作用,防止婴儿丢失,从而对婴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14、该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当有人试图从车体中抱起婴儿时,只要人员的手伸进车体中后,就能够及时的检测到而向父母发出预警信号,使得父母及时的知晓,同时液压缸带动挡杆运动,可以将车体中分隔成几个小空间,使得人员无法快速的将婴儿从车体中抱出,若人员成功的将婴儿给抱出时,在压力传感器的监测下,能够发出预警信号,提高了对婴儿的保护效果。

15、该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当人员不抱婴儿,而直接推走车体时,在定位模块的监测下,当车体远离父母一定的距离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且车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轮子会滚动,在轮子滚动到一定的圈数后,也会向父母发出预警信号,同时能够自动的将轮子给锁死,使得人员无法推动车体。



技术特征:

1.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侧板(2),侧板(2)的一侧安装有预警控制器(3),车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睡板(4),睡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性垫(5),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垫(5)位置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6),弹性垫(5)压在压力传感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睡板(4)的两侧拐角处均设置有凸块(41),所述车体(1)的内部两侧拐角处均设置有与凸块(41)相对应的导槽(101),各个凸块(41)分别滑动安装于与其相对应的导槽(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前侧上方位置处排列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02),且车体(1)的内部后侧上方位置处排列安装有红外接收器(103),各个红外发射器(102)与各个红外接收器(103)的位置为一一相对应,红外接收器(103)用于接收红外发射器(102)所发出的信号,红外接收器(103)与预警模块(3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外部前后侧均安装有液压缸(104),液压缸(104)的输出轴位于红外发射器(102)的下方位置处连接有挡杆(105),挡杆(105)位于红外发射器(102)的下方,控制模块(31)与液压缸(10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挡杆(105)相对应的导向槽(106),所述挡杆(105)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槽(10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凹形座(7),凹形座(7)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轮子(8),且其中两个凹形座(7)之间设置有锁轮件(9),所述锁轮件(9)包括有转轴(91),转轴(9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轮子(8)相连接,轮子(8)转动时可带动转轴(91)转动,转轴(91)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挡轴(92),且凹形座(7)的一侧位于转轴(91)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光电计数器(93),挡轴(92)每转动一周时,挡轴(92)能够将光电计数器(93)给遮挡一次,光电计数器(93)与预警模块(32)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1)的外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齿轮(99),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99)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筒(94),限位筒(9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铁块(95),铁块(95)的下部连接有定位板(96),定位板(96)的下端滑动穿过限位筒(94)的内部下侧,且定位板(96)的外部套设有弹簧(97),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铁块(95)的下部和限位筒(94)的内部下侧相连接,所述限位筒(94)的内部顶侧设置有电磁铁(98),控制模块(31)与电磁铁(98)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7)的弹性小于电磁铁(98)对铁块(95)的吸力,且弹簧(97)的弹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板(96)的下端正好卡在转轴(91)上的齿轮(99)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电池箱(10),电池箱(10)的内部安装有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婴儿失窃报警装置,本发明涉及婴儿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一侧上部设置有侧板,侧板的一侧安装有预警控制器,车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睡板,睡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性垫,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弹性垫位置相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弹性垫压在压力传感器上。该婴儿失窃报警装置,当将婴儿放到车体中后并携带婴儿外出时,能够起到多重的预警作用,防止婴儿丢失,从而对婴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当有人试图从车体中抱起婴儿时,只要人员的手伸进车体中后,就能够及时的检测到而向父母发出预警信号,使得父母及时的知晓,同时液压缸带动挡杆运动,可以将车体中分隔成几个小空间,使得人员无法快速的将婴儿从车体中抱出。

技术研发人员:董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