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7496发布日期:2024-01-23 10:3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火灾探测报警。具体涉及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感烟型火灾报警器的技术原理一般是光电感应式,即洁净空气环境下,感烟槽内的光敏接收器接收不到发射器的信号;当有烟雾颗粒进入感烟槽后,发射器的光信号就能通过烟雾颗粒的折射或反射效应到达光敏接收器,从而产生电压信号。由于光电感应式仅对光信号有作用,因此该类型的报警器抗干扰性好,误报率低。但实际的火灾现场情形是很复杂的,像使用煤、碳等材料的场合,经常会先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再发生火灾。

2、为了解决普通的感烟探测器不能有效探测到火灾发生前期的co,有采用包含感烟和测co等功能的复合火灾报警器,如cn209842818u一种基于co和可燃气体检测功能的感温感烟探测器及cn209928568u一种基于感温和co检测功能的感烟探测器,通过同时检测室内温度、co气体和烟雾等指标,当环境中预设指标到达报警界限,开启蜂鸣警报和指示灯,从而提高感烟探测器的响应性能,降低误报率。然而,上述两个专利中,如图1所示,co气体传感器模块4均设置于感温感烟探测器迷宫内部,即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用的是复合体结构的方式,而这容易导致在进行检测的时候两个传感器之间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用于检测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还包括壳体、线路板、感烟检测迷宫、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和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带进气孔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卡扣连接并构成一内腔,所述感烟检测迷宫、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烟雾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感烟检测迷宫中,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气室中,所述感烟检测迷宫、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分别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设置有所述主控制器,并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用于安装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4、基于上述,所述上壳体的进气孔开设在上端面,且上端面顶部向外延伸为进烟腔,所述进烟腔的侧面开设进烟口;所述感烟检测迷宫伸入设置于所述进烟腔内。

5、基于上述,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

6、基于上述,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为一端为长端,一端为短端的u形卡扣件,其中,长端用于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短端作为安装进口,弧形端用于卡扣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孔。

7、基于上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ntc热敏电阻。

8、基于上述,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气室为两端开设气孔的圆筒状气室。

9、基于上述,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

10、基于上述,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所述主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11、基于上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下端面的挂板,所述挂板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穿过所述下壳体与开设在所述上壳体侧面的凹槽形成卡扣连接。

12、基于上述,还包括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池供电模块,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供电电池的电池仓。

13、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

14、1、本实用新型的一氧化碳检测气室采用独立气室结构,即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复合方式采取分体结构形式,如此,有效解决了检测时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的感烟检测迷宫采用的是“凸起”+“前进烟”方案,可以使烟雾检测更快速、更灵敏,且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受条件限制。

16、3、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采用两颗对称设计结构,紧贴壳体表面设计,带卡扣固定。如此,温度探测范围更广,既可以防止因安装位置角度偏离火源造成检测不准确而漏报,又可以紧贴壳体表面而真实地反映外界环境温度,同时卡扣设计使得温度传感器容易安装、位置牢固,防护性得到加强。

17、4、本实用新型的一氧化碳检测气室采用两端开气孔的自然扩散设计,无需主动泵吸,因此,能够节省成本,可以广泛用于低成本设计中。

18、说明书附图

19、图1是现有技术中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用的是复合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原理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报警处理流程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爆炸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的爆炸图的截面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中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位置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用于检测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进气孔开设在上端面,且上端面顶部向外延伸为进烟腔,所述进烟腔的侧面开设进烟口;所述感烟检测迷宫伸入设置于所述进烟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为一端为长端,一端为短端的u形卡扣件,其中,长端用于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上,短端作为安装进口,弧形端用于卡扣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对应位置开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ntc热敏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气室为两端开设气孔的圆筒状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所述主控制器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下端面的挂板,所述挂板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穿过所述下壳体与开设在所述上壳体侧面的凹槽形成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池供电模块,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供电电池的电池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温一氧化碳复合报警装置,包括壳体、线路板、感烟检测迷宫、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和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带进气孔的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扣连接并构成一内腔,感烟检测迷宫、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和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均设置在内腔中;其中,烟雾检测模块设置在感烟检测迷宫中,一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在一氧化碳检测气室中,感烟检测迷宫、一氧化碳检测气室分别设置在线路板上;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主控制器,并固定在下壳体上;温度传感器安装构件,用于安装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壳体上。本技术的传感器的复合方式采取分体结构形式,有效解决了检测时传感器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桑小田,兰永富,赵亚楠,吴子恒,杨满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