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6496发布日期:2025-02-14 21:1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系统,具体为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道路施工期间,由于车道占用、路面状况变化及交通指引不清等因素,常导致交通拥堵现象和交通事故。同时,施工车辆和设备的进出,以及临时设置的围挡和障碍物,通常会改变原有车道布局,且随着施工的进展,车道也将随时变化,这使得传统的监控和管控设施无法及时更新,导致车辆经常出现不按车道行驶的问题。同时由于交通指引不清晰,驾驶员容易迷失方向误入对向车道或误入施工区域,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在受施工区域影响的路段或路口放置临时的交通指引设施,通过信号灯、指引标识或文字等方式,提示驾驶员附近存在施工区域,但此类交通指引设施为了便于调整位置大部分为移动式,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容易被撞翻导致所搭载的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在受施工影响的设定位置固定安装,并且通过防撞护栏和保护壳吸收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并通过保护壳的外形结构设计,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分布,从而减少被撞翻的可能,同时利用保护壳的结构提升强度,避免内部搭载的设备被损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包括保护壳和防撞护栏,保护壳内部用于容纳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保护壳的上方空间设有信号灯、监控雷达、摄像头和太阳能电池板,保护壳连接在防撞护栏围合成的空间内部;保护壳包括至少六组首尾相接的侧板,每一组侧板的顶部通过副板与结构柱连接,所有侧板的底部连接在底板上,底板的下底面设有多组立柱。

4、进一步的,每一组侧板倾斜布置,保护壳形成沿垂直方向分布且空间逐步增大的空腔。

5、进一步的,保护壳形成空间的截面呈正六边形。

6、进一步的,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

7、进一步的,防撞护栏为波形梁。

8、进一步的,防撞护栏围合在保护壳外侧的底端。

9、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在结构柱顶端,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空间设有监控雷达和摄像头,监控雷达和摄像头的下方空间设有信号灯。

10、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截面为“人”字型。

11、进一步的,摄像头和监控雷达形成感知模块,用于获取对应方向的交通流量信息。

12、进一步的,还具有信息发布屏,信息发布屏布置在受施工区域影响的道路上,信息发布屏与通讯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发布交通提醒信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4、1、在受到车辆的意外撞击时,通过防撞护栏和保护壳吸收撞击带来的冲击,确保内部的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运行可靠,不会因为受到车辆撞击而损坏;同时,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是重量相对较大的设备,布置在保护壳内时,通过连接在底板上,使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配合倾斜的侧板,使得装置更加稳定,在受到车辆的意外撞击时,整个装置不容易被撞翻,从而确保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能够可靠运行。

15、2、截面呈正六边形的保护壳不同于传统的圆柱形保护壳,多块侧板首尾相接的区域形成近似“筋”的结构,能够在消耗材料不变的基础上,提升保护壳的强度,从而更好的保护内部的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

16、3、摄像头和监控雷达获取到交通流量信息后,通过处理器识别交通拥堵、事故风险等异常情况,通过通讯模块将异常情况信息发送至信息发布屏,利用信息发布屏引导即将经过施工区域的车辆,提醒过往车辆存在施工路段,一方面改善交通情况,另一方面降低装置受到撞击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和防撞护栏,保护壳内部用于容纳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保护壳的上方空间设有信号灯、监控雷达、摄像头和太阳能电池板;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摄像头和监控雷达形成感知模块,用于获取对应方向的交通流量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侧板倾斜布置,保护壳形成沿垂直方向分布且空间逐步增大的空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形成空间的截面呈正六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为波形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围合在保护壳外侧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在结构柱顶端,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空间设有监控雷达和摄像头,监控雷达和摄像头的下方空间设有信号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截面为“人”字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施工期间的自主式道路交通监测装置,包括保护壳和防撞护栏,保护壳内部用于容纳通讯模块、处理器和电池组件,保护壳的上方空间设有信号灯、监控雷达、摄像头和太阳能电池板,保护壳连接在防撞护栏围合成的空间内部;保护壳包括至少六组首尾相接的侧板,每一组侧板的顶部通过副板与结构柱连接,所有侧板的底部连接在底板上,底板的下底面设有多组立柱。通过防撞护栏和保护壳吸收车辆撞击带来的冲击,并通过保护壳的外形结构设计,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分布,从而减少被撞翻的可能,同时利用保护壳的结构提升强度,避免内部搭载的设备被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鑫,雷桂荣,李中玉,王骋程,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50108
技术公布日:2025/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