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201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播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重放光盘时使用的盘播放器(disc player),具体地说,本发明涉一种盘播放器的驱动转换装置,它用于在盘传送装置与拾取头传送装置之间进行转换。
如上所述,在通常的盘播放器中,由于驱动电机53、56分别用于盘传送和拾取头传送,故会增加部件的数量,从而增加成本,此外,难以使整个的结构小型化,因为,需要有用于进行安装的空间。
所以,由于有上述缺点,发明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播放器,它配置成能降低成本并实现整个结构的小型化。
使用这种结构能用一单个的旋转驱动源来驱动盘传送装置和拾取头驱动装置。此外,用于转换旋转驱动源的传动对象的驱动转换装置可用以下较简单的结构构成,该结构包括因旋转驱动源的驱力而振荡的振荡部件;设置在振荡部件尖端一侧上的转换齿轮;防振荡装置;以及,过渡部件。
再有,设置过渡部件能确保振荡部件的振荡操作,因此,可以高精度地转换旋转驱动源的传动对象。此外,可通过控制转换齿轮的旋转方向来很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这样的操作断开以可传动方式与盘传送装置或拾取头传送装置相连接的转换齿轮,以变换成振荡操作。再有,由于振荡部件以刚性的方式固定,从而不能在盘传送装置或拾取头传送装置操作过程中振荡,可确保传送这些传送装置的驱动力。
此外,在上述改进型盘播放器中,过渡部件是一齿轮,它构成了内部齿轮的一部分,所述内部齿轮能绕与传动齿轮相同的轴向位置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振荡受助于过渡部件的振荡部件可以振荡并能平稳且可靠地移动。
再有,在上述改进型盘播放器中,将过渡部件支承成能沿转换齿轮的运动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过渡部件的移动可吸收转换齿轮和过渡部件相接合时出现的震动,因此,振荡部件的振荡会变得更加平稳。
防振荡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也就是说,防振荡装置可配置成包括第一和第二钩接合部,它们设置在振荡部件内;一第一钩状部件,它以可振荡的方式设置在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一侧;一第二钩状部件,它以可振荡的方式设置在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的另一侧;一滑动件,它随沿插入方向传送的盘到达重放部分而开始移动;一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第一钩状部件的一端,以便与第一钩相接合,从而随转换齿轮以可传动的方式连接于盘传送装置而夹持住振荡部件;一滑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第一钩状部件的另一端,以便与业已移动成使第一钩状部件沿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一钩接合部相分离的方向振荡的滑动件相接合;一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第二钩状部件的一端,以便随转换齿轮以可传动的方式连接于拾取头传送装置而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接合;一拾取头接合部,它设置在第二钩状部件的另一端,以便与业已通过拾取头传送装置而向内沿盘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光学拾取头相接合,从而使第二钩状部件沿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分离的方向振荡;一第一供能部件,它用于对第一钩状部件沿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一钩状接合部相接合的方向的振荡供能;以及,一第二钩供能部分,它用于对第二钩状部件沿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接合的方向的振荡供能。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盘播放器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处于转换齿轮位于盘齿轮系一侧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基本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4是沿图2所示X-X线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处于转换齿轮位于拾取头齿轮系一侧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图5所示基本结构的放大平面图;图7是示出了一通常实施例的盘播放器的整个结构的平面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盘播放器包括一驱动电机1、一电机齿轮系2、一盘齿轮系3、一滑动件4、一拾取头齿轮系6以及一驱动转换装置7。
驱动电机1是一单个的电机,它能进行往复旋转操作。电机齿轮系2传送驱动电机1的输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源的一个实例是由驱动电机1和电机齿轮系2构成的。盘齿轮系3在电机1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沿插入方向A传送盘51并在电机1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排出方向B传送盘51。在本实施例中,盘传送装置的一个实例是由盘齿轮系3构成的。滑动件4配置成随着沿插入方向A传送的盘51到达了重放位置而开始沿盘51的排出方向B移动。拾取头齿轮系6在驱动电机1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沿盘的半径的向外方向C传送光学拾取头5并在驱动电机1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盘的半径的向内方向D传送光学拾取头5。在本实施例中,拾取头传送装置的一个实例是由拾取头齿轮系6构成的。驱动转换装置7使盘齿轮系3和拾取头齿轮系6与电机齿轮系2相接触,同时在这两者之间交替地转换。
盘齿轮系3的滚子齿齿轮8包含在转轮9内,转轮9则在实际上传送盘51。拾取头齿轮系6包括一导杆10,它在实际上传送光学拾取头5。
标号23表示一主轴电机,标号24表示一转动台,标号26表示一夹持器,标号27表示一夹持器固定板,标号28表示一夹持器支臂,标号29表示一触发器杠杆,标号30表示夹持器支臂弹簧。主轴电机23使位于转动台24上的盘51旋转。夹持器支臂28使夹特器26贴靠在盘51上。触发器杠杆29通过检测到盘51已达到了重放位置而使滑动件24开始移动。此外,在附图中,标号31表示一横向基层,标号32表示一盘导向件,标号34表示一转轮支臂,标号35、36表示供能角形件,标号37、38表示用于向上述角形件供能的弹簧。在横向基层31的支承着多种部件的一侧位置上,连接有滑动件4,从而该滑动件是可移动的。转轮支臂34支承着转轮9。供能角形件35、36朝向盘导向件32对转轮9供能。
驱动转换装置7包括一振荡部件11;一转换齿轮12;一第一钩状部件13;一扭簧14,它是第一供能部件的一个实例;一第二钩状部件15;一扁簧16,它是第二供能部件的一个实例;以及,一过渡部件17,它用于对转换齿轮12的运动起过渡作用。
如图3所示,振荡部件11形成为细长的支臂形并在其一端上配备有一振荡支点11a。振荡支点11a设置在与电机齿轮系2的输出齿轮18相同的轴向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源的传动齿轮的一个实例是由输出齿轮18构成的。振荡部件11以可振荡的方式支承在振荡支点11a上。转换齿轮1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振荡部件11的另一端。转换齿轮12与输出齿轮18相啮合。按这样方式构成的振荡部件11配备有一第一钩接合部11b以及一第二钩接合部11c。在这方面,图3和6中的标号E表示振荡部件11的振荡方向。
转换齿轮12随振荡部件11的振荡而移动,然后与构成了盘齿轮系3和拾取头齿轮系6之一的预定齿轮19、20相啮合。并且,当驱动电机1沿一个方向旋转时,转换齿轮12会位于盘齿轮系3的一侧并与预定的齿轮19相啮合,同时沿与盘齿轮系3相分离的方向旋转(图中顺时针方向)。相反,当驱动电机1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转换齿轮12会位于拾取头齿轮系3的一侧并与预定的齿轮20相啮合,同时沿与拾取头齿轮系3相分离的方向旋转(图中逆时针方向)。
第一钩状部件13设置在振荡部件11的振荡轨迹的一端。更具体地说,第一钩状部件13设置在沿振荡部件11的振荡方向E的一端。用振荡支点13c以可振荡的方式支承第一钩状部件13。第一钩状部件13的一端配备有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另一端配备有滑动件接合部13b。
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使振动部件11定位并支承着该振动部件,同时随着转换齿轮12与构成盘齿轮系3的预定齿轮19相啮合而与第一钩接合部11b相接合。
滑动件接合部13b与移动滑动件4相接合,从而使第一钩状部件13振荡。这时的振荡方向是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与第一钩接合部11b相分离的方向。扭簧14为第一钩状部件13的振荡供能,扭簧14的振荡供能会使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与第一钩接合部11b相接合。
第二钩状部件15设置在振荡部件11的振荡轨迹的另一端。更具体地说,第二钩状部件15设置在沿振荡部件11的振荡方向E的另一端。用振荡支点15c以可振荡的方式支承第二钩状部件15。第二钩状部件15的一端配备有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另一端配备有拾取头接合部15b。
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使振动部件11定位并支承着该振动部件,同时随着转换齿轮12与构成拾取头齿轮系6的预定齿轮20相啮合而与第二钩接合部11c相接合。
拾取头接合部15b与沿盘的半径的向内方向D移动的拾取头5相接合,从而使第二钩状部件15振荡。这时的振荡方向是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与第二钩接合部11c相分离的方向。扁簧16为第二钩状部件15的振荡供能,扁簧16的振荡供能会使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与第二钩接合部11c相接合。
过渡部件17作为定位装置设置在盘齿轮系3与拾取头齿轮系6之间。将过渡部件17形成为一部分齿轮形。更具体地说,过渡部件17构成了绕与电机齿轮系2的输出齿轮18相同的径向位置旋转的内部齿轮的一部分。图中未全部示出内部齿轮。
过渡部件17执行如下操作。也就是说,过渡部件17执行这样的操作即对处于正在与齿轮19、20之一相啮合之前位置上的转换齿轮12的运动起过渡作用,以便达到转换齿轮12与齿轮20、19中的另一个相啮合的位置。在这方面,由于过渡部件17形成为齿轮形,故仍与输出齿轮18相啮合的转换齿轮12会可靠地移向盘齿轮系3或拾取头齿轮系6,同时与过渡部件17相啮合。
另外,随着转换齿轮12的运动,沿运动方向的外力会作用于过渡部件1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可振荡的方式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支承部件21来支承过渡部件17,可以吸收这种外力。此外,过渡部件17本身可由诸如橡胶和海绵之类的弹性树脂材料构成。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可通过转换齿轮12与过渡部件17之间出现的齿轮啮合来确保转换齿轮12的运动。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盘播放器的操作。
首先,在从插入开口45插入盘51时,光传感器(图中省略)检测到插入了盘51,并且,根据检测结果使驱动电机1沿一个方向旋转。驱动电机1的输出通过电机齿轮系2传给转换齿轮12并通过齿轮19从沿图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转换齿轮12传给盘齿轮系3。包括在盘齿轮系3的滚子齿齿轮8中的转轮9对此进行响应而沿图4中顺时针方向的一个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盘51被插进内部。这时,用供能角形件35、36和弹簧37、38沿盘导向件32的方向(盘播放器的向上方向)对转轮9预先供能。因此,盘51会被插入至重放位置,同时随转轮9的旋转而贴靠于盘导向件32。然后,业已被插入至重放位置的盘51沿盘51的插入方向A推压设置在触发器杠杆29上的第一盘对接部29a。
在推压第一盘对接部29a时,触发器杠杆29绕其旋转支点29b沿图1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设置在触发器杠杆29尖端处的滑动件操作部29c会推压滑动件4的接合部4a,直至盘51对接于设置在横向基层31上的盘接合部件31a,从而停止。因此,滑动件4的导轨部4b会与构成盘齿轮系3的齿轮中的一个相啮合并沿盘51的排除方向B移动,同时保持啮合状态。因此,滑动件4的支承部4c会与夹持器支臂28的支承部28a相分离,从而使得夹持器支臂28在夹持器支臂弹簧30的作用下沿盘播放器的向下方向绕旋转支点28b旋转,从而夹持器26会使盘51贴靠于转动台24。
随着滑动件4进一步移动,供能角形件35的与滑动件4的凸轮部4d相啮合的接合销35a会进行操作。因此,供能角形件35会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绕旋转支点35b旋转。结果,转轮支臂34的与供能角形件35相啮合的接合销34a会进行操作。所以,转轮会沿与盘51相分离的方向移动,转轮9与之相分离以后的盘51还会与盘导向件32相分离,从而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放置在转动台24上。
再有,由业已移动的滑动件4的操作部4e沿盘51的排出方向B推压第一钩状部件13的滑动件接合部13b,并且,第一钩状部件13会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绕振荡支点13c振荡。
因此,业已使振荡部件11定位并支承着该振荡部件同时与第一钩接合部11b相接合的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会脱离第一钩接合部11b。因此,业已振荡至盘齿轮系3一侧的振荡部件11会在用于使盘齿轮系3的齿轮19旋转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沿着图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转换齿轮12与盘齿轮系3相分离的方向振荡。这时,转换齿轮12连同振荡部件11开始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运动也即开始向左方向的移动。
当转换齿轮12向左移动到达转换齿轮12不再与齿轮19相啮合的位置的正前方位置时,转换齿轮12会与过渡部件17相啮合并向图3中的左侧进一步地移动,同时由过渡部件17以可移动的方式加以支承。然后,转换齿轮12开始与齿轮20相啮合。这时,由于转换齿轮12继续沿图3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转换齿轮12会与齿轮20更深地啮合并脱离过渡部件17(见图5和6)。
结果,会通过转换齿轮12将沿一个方向旋转的驱动电机1的输出传至拾取头齿轮系6,并且,拾取头齿轮系6的导杆10会使光学拾取头5沿盘的半径的向外方向移动。
在光学拾取头5沿盘的半径的向外方向移动时,会有下列操作。也就是说,业已因拾取头接合部15b与光学拾取头5之间的接合而逆着扁簧16的供能产生位移的第二钩状部件15会因扁簧16的供能的力沿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振荡。因此,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会与第二钩接合部11c相接合,并且,第二钩状部件15会使振荡部件11定位并支承该振荡部件。
在这种状态下,驱动电机1往复旋转,从而沿盘的半径的向外和向内方向传送光学拾取头5并从盘51中读出且重放信息。
另一方面,当根据从盘51中读出的信号信息以及来自检测开关(图中省略)的指示使驱动电机1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例如在重放结束时),转换齿轮12通过电机齿轮系2沿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业已通过拾取头齿轮系6接收了旋转驱动的光学拾取头5会沿盘的半径的向内方向移动,以推压第二钩状部件15的拾取头接合部15b。因此,第二钩状部件15会逆着扁簧16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振荡。
结果,业已使振荡部件11定位并支承着该振荡部件同时与第二钩接合部11c相接合的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5a会脱离第二钩接合部11c。因此,转换齿轮12(这时,转换齿轮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会接收拾取头齿轮系6使齿轮20旋转时出现的作用力,从而振荡部件11会沿离开拾取头齿轮系6的方向振荡。这时,转换齿轮12连同振荡部件11开始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运动也即开始向右方向的移动。
当转换齿轮12向右移动到达转换齿轮12不再与齿轮20相啮合的位置的正前方位置时,转换齿轮12会与过渡部件17相啮合并向图6中的右侧进一步地移动,同时由过渡部件17以可移动的方式加以支承。然后,转换齿轮12开始与齿轮19相啮合。这时,由于转换齿轮12继续沿图6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故转换齿轮12会与齿轮19更深地啮合并脱离过渡部件17。
结果,会通过转换齿轮12将沿另一个方向旋转的驱动电机1的输出传至盘齿轮系3,并且,导轨部4b与构成盘齿轮系3的齿轮之一相啮合的滑动件4会沿盘51的插入方向A移动。
因此,滑动件4的操作部4e会与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13b相分离,并且,第一钩状部件13会因扭簧14的供能的力而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振荡。结果,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13a会与第一钩接合部11a相接合,并且,第一钩状部件13会使振荡部件11定位并支承该振荡部件。因此,会以稳定的方式通过电机齿轮系2和转换齿轮12将沿另一个方向旋转的驱动电机1的输出传至盘齿轮系3。
此外,如果滑动件4继续移动,就会执行与就盘插入所述的操作相反的操作,结果,转轮9会使盘51贴靠于盘导向件32。而且,会沿盘播放器的向上方向向上推夹持器支臂28。在这种状态下,转轮9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的另一方向旋转,结果,可向设备的外部推出盘51。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使驱动电机1沿一个方向旋转,可以再次插进盘51。这是因为,第一钩状部件13通过沿一个方向的旋转操作使振荡部件11定位并支承着该振荡部件,并且,盘齿轮系3和转换齿轮12会彼此相啮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依照本发明,由于盘传送装置和拾取头传送装置共用旋转驱动源且盘和光学拾取头由该单个的旋转驱动源来传送,故可以减少成本并使整个结构小型化。此外,在本发明中,过渡部件可以可靠地保证驱动转换装置的振荡部件和转换齿轮的运动,并且,未使用共用的摩擦装置,结果,可确保有这样的优点即能在盘传送和拾取头运动时减少驱动电机的电耗并阻止对盘播放器的加热。
权利要求
1.一种盘播放器,该播放器包括一单个的旋转驱动源,它带有一传动齿轮,此齿轮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至外侧并能双向旋转;盘传送装置,它用于在上述旋转驱动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沿插入方向传送盘,并在上述旋转驱动源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排出方向传送盘;拾取头(pickup)传送装置,它用于在上述旋转驱动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沿盘的径向方向的向外方向传送光学拾取头,并在上述旋转驱动源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盘的径向方向的向内方向传送光学拾取头;以及驱动转换装置,它用于在盘传送装置与拾取头传送装置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将转换的一个连接于旋转驱动源;所述驱动转换装置包括一振荡(oscillating)部件,它设置成能绕与是振荡中心的传动齿轮相同的轴向位置振荡;一转换齿轮,它设置在上述振荡部件的尖端一侧,以便以可传动的方式与前述盘传送装置相连,同时在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的一端以可传动的方式与盘传送装置相连,并在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的另一端以可传动的方式与拾取头传送装置相连;防振荡装置,它用于在盘传送装置或拾取头传送装置的操作过程中阻止振荡部件的振荡;以及一过渡装置,它与转换齿轮相接合,以便在振荡部件位于其轨迹上时帮助振荡部件振荡;所述转换齿轮配置成能在所述旋转驱动源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沿与前述盘传送装置分离开的方向旋转,并在所述旋转驱动源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沿与前述拾取头传送装置分离开的方向旋转;所述防振荡装置配置成与上述振荡部件相接合,以阻止该振荡部件在所述盘传送装置或拾取头传送装置的操作过程中与这些传送装置同步地振荡。
2.如权利要求1的盘播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件是一齿轮,它构成了沿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同的轴向位置旋转的内部齿轮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的盘播放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过渡部件支承成能沿上述转换齿轮的运动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的盘播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荡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钩接合部,它们设置在所述振荡部件内;一第一钩状部件,它以可振荡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一侧;一第二钩状部件,它以可振荡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的另一侧;一滑动件,它随沿插入方向传送的盘到达重放部分而开始移动;一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上述第一钩状部件的一端,以便与该第一钩相接合,从而随所述转换齿轮以可传动的方式连接于盘传送装置而夹持住上述振荡部件;一滑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上述第一钩状部件的另一端,以便与业已移动成使该第一钩状部件沿所述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一钩接合部相分离的方向振荡的滑动件相接合;一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它设置在上述第二钩状部件的一端,以便随所述转换齿轮以可传动的方式连接于拾取头传送装置而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接合;一拾取头接合部,它设置在上述第二钩状部件的另一端,以便与业已通过拾取头传送装置而向内沿盘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光学拾取头相接合,从而使第二钩状部件沿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分离的方向振荡;一第一供能部件,它用于对第一钩状部件沿第一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一钩状接合部相接合的方向的振荡供能;以及,一第二钩供能部,它用于对第二钩状部件沿第二振荡部件接合部与第二钩状接合部相接合的方向的振荡供能。
全文摘要
通过用驱动转换装置转换传动对象,可用能沿双向旋转的单个旋转驱动源来驱动盘传送装置和拾取头传送装置。驱动转换装置具有:一振荡部件,它设置成绕与旋转驱动源的传动齿轮相同的轴向位置振荡;一转换齿轮,它设置在上述振荡部件的尖端一侧,以便以可传动的方式与前述传动齿轮相连;防振荡装置,它用于在盘传送装置或拾取头传送装置的操作过程中阻止振荡部件的振荡;以及,一过渡装置,它用于在振荡部件位于其轨迹上时帮助振荡部件振荡同时与转换齿轮相接合。转换齿轮在振荡部件的振荡轨迹的一端以可传动的方式与盘传送装置相连并在另一侧以可传动的方式与拾取头传送装置相连。
文档编号G11B17/04GK1300423SQ00800567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2日
发明者鹿毛信吾, 户山靖也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