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051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信息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只读光盘,光记录盘等的光记录介质。
近年来,在只读光盘,光记录盘等的光记录介质中,为了记录或保存动画信息等更多的信息,要求提高记录密度来使介质高容量化,与此相应,用于高记录密度化的研究开发日益盛行起来。
作为其中之一,对于例如DVD(数字多功能盘)提出缩短记录/重放波长并且增大记录/重放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缩小记录/重放时的激光束的光斑直径。比较DVD和CD,通过把记录/重放波长从780nm变更为650nm,把NA从0.45变更到0.6,实现6~8倍的记录容量(4.7GB/面)。
但是,作到这样的高NA后,倾斜余量变小了。倾斜余量是光记录介质对光学系统的倾斜容许度,由NA确定。把记录/重放波长设为λ、把记录/重放光入射的透明基片的厚度设为t,倾斜余量与λ/(t·NA3)成比例。光记录介质相对于激光束倾斜时,即产生倾斜时,产生波阵面像差(彗形像差)。基片的折射率设为n,倾斜角设为θ时,波阵面像差系数用(1/2)·t·{n2·sinθ·cosθ}·NA3/(n2-sin2θ)-5/2表示。从这些式子可知,为增大倾斜余量并且抑制彗形像差,最好缩小基片的厚度t。实际上,在DVD中,通过把基片的厚度作成CD基片厚度(1.2mm左右)的大约一半(0.6mm左右),确保倾斜余量。
但是,为长时间记录更高品质的运动图像,提出把基片做得更薄的结构。这种结构将通常厚度的基片用作刚性维持的支持基片,在其表面上形成凹坑和记录层,在其上设置作为薄型基片的厚度为100微米左右的透光层,通过该透光层入射记录/重放光。这种结构中,与原来相比,由于基片明显减薄,可通过高NA实现高记录密度。在比如,JP特开平10-320859号文献和JP特开平11-120613号文献中,描述了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介质。
上述JP特开平10-320859号文献中所描述的介质为光磁记录介质。在该光磁记录介质中,在基板上,依次叠置有金属反射膜,第1电介质膜,光磁记录膜,第2电介质膜和透光层。另外,上述JP特开平11-120613号文献所描述的介质为相变型光记录介质。在该介质的基板上,依次叠置反射膜,相变型记录膜和透光层。
通过设置厚度为100μm的透光层,可采用数值孔径NA较大的,比如,NA为0.85的物镜。
但是,在增加NA的场合,还具有焦点深度变浅,另外,透光层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动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减小的问题。具体来说,在NA=0.85的系统中,焦点深度为±0.3μm,动作距离在100~300μm的范围内。
如果物镜直径增加,则动作距离加大,但是,为了使光拾取器减小,必须避免物镜的直径的增加。因此,如果NA增加,则由于动作距离减小,光拾取器与透光层接触。其结果是,透光层容易破损。由于焦点深度与数值孔径NA的2次方成比例,其较浅,故如果NA较大,则聚焦伺服容易不稳定。为此,如果因与光拾取器接触,透光层受到损伤,则聚焦伺服容易产生错误。但是光拾取器的物镜由树脂或玻璃形成。在光拾取器中,为了避免物镜与介质相接触,一般在物镜的周围,设置防护板。在由比如,树脂形成的物镜中,为了保护镜表面,成整体形成称为“盖板”的防护板。另外,在由玻璃形成的物镜中,由树脂形成的防护板粘接于透镜上。由此,形成下述设计,其中在光拾取器与介质接触的场合,该防护板接触,物镜不损伤。但是,由于与防护板的接触,上述透光层受到损伤,故即使在透镜不破损的情况下,仍因聚焦伺服不良,不可能进行记录或重放。
在光盘系统中,为了实现高数据传输率,必须使光盘以极高的速度旋转。比如,记录/重放波长为400nm,记录/重放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85,记录容量为22GB/面的系统中的光盘的最大旋转数量虽与记录方式或格式形式有关,但是,当数据传输率为35Mbps时,则上述旋转速度必须为2500rpm左右,当上述数据传输率为70Mbps时,其旋转速度必须为5000rpm左右。
对于光盘,由于其最大的特征的可更换性,在放置于光盘驱动装置中的状态,无法避免相当大的偏心,即重心偏离。根据经验,具有最大的重心偏离值为0.01g·m。如果按照此方式,使偏心的光盘旋转,则显然产生振动。在以较低速旋转的场合,振动不成为那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以比如,超过3000rpm的高速使光盘旋转,则偏心造成的振动急剧增加,其结果是,振摆较大,聚焦伺服错误增加。在驱动装置中夹持光盘时的夹持力越大,偏心造成的光盘的振动可越低。但是,如果增加夹持力,则光盘中产生的应力加大,其结果是,光盘的振摆反而增加。另外,要求作为可更换介质的光盘能够通过所谓的光盘驱动装置,没有问题地进行记录/重放。因此,要求光盘不依赖驱动装置的夹持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记录/重放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信息介质,该光信息介质在支承基体表面上,具有信息记录区域,以及至少覆盖该信息记录区域的透光层,通过该透光层,记录或重放用的激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区域上,即使在与光拾取器接触的情况下,透光层表面仍难于损伤。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介质,其中按照此方式,透光层表面难于损伤,并且即使在以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振动很小,聚焦伺服或跟踪伺服控制不产生问题。
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第(1)~(7)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光信息介质,该光信息介质在支承基体表面上,具有信息记录区域,以及至少覆盖该信息记录区域的透光层,通过该透光层,记录或重放用的激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区域上,在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至少位于上述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
(2)在上述第(1)种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光信息介质驱动装置的夹持部件所接触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上述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
(3)在上述第(1)种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光信息介质驱动装置的夹持部件所接触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0.4。
(4)在上述第(1)~(3)种光信息介质中,上述透光层的厚度在30~300μm的范围内。
(5)在上述第(1)~(4)中的任何一种光信息介质中,在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至少位于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具有含有润滑剂的润滑层。
(6)在上述第(1)~(4)中的任何一种光信息介质中,在整个透光层中,含有润滑剂。
(7)在上述第(5)或(6)种光信息介质中,上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酯系润滑剂,硅酮系润滑剂和氟系润滑剂中的至少1种。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至少位于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在规定值以下。由此,防止光拾取器与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接触时的损伤,可抑制聚焦伺服错误的增加。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的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光信息介质驱动装置中的夹持部件所接触的区域(下面称为“夹持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由此,即使在不显著地增加夹持力的情况下,仍牢固地将介质固定于夹持部件上。因此,即使在使重心偏离的介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仍难于在介质与夹持部件之间产生滑动,其结果是,介质的振动减小,振摆的增加受到抑制。因此,在该介质中,即使在数据传输率较高的情况下,仍获得良好的记录/重放特性。
另外,在JP第2833197号发明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光盘,其中在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上,设置有拒油性,并且润滑性的防护覆盖膜。在该文献中,指出防护覆盖膜的组成材料为具有含氟烃的丙烯酸树酯与其它的感光性树脂的共聚物,以及磷腈(phosphazene)树脂。
但是在上述文献中,设置防护覆盖膜的效果指难于附着油雾污物,并且即使在暂时附着的情况下,仍可容易去除。为了实现该效果,上述文献所描述的防护覆盖膜的油滴接触角在40度以上,并且对表面粗糙度为0.004μm的玻璃板的静摩擦系数在0.1以下。在该文献中,没有关注本发明的课题,即防止与光拾取器接触造成的光盘表面的损伤的课题,在该文献中没有有关动摩擦系数的描述。
在该文献的第1实施例中,在激光束射入的透明基板上,涂敷通过有机溶剂稀释的磷腈树脂,形成防护覆盖膜。另外,在第2实施例中,在透明基板上,涂敷具有含氟烃的丙烯酸酯与其它的2P(光聚合物Photo Polymer)树脂聚合的树脂,形成防护覆盖膜,但是,在该文献中,没有描述,也没有提示在光盘的夹持区域,形成防护覆盖膜。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的剖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12透光层 20支承基体 21槽4记录层 10润滑层A1信息记录区域Ac夹持区域图1和图2分别表示本发明的光信息介质的结构实例。这些光信息介质为记录介质,在支承基体20上,具有作为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层4,在该记录层4上具有透光层2。记录或重放用的激光束通过透光层2而照射到信息记录层4上。在图1所示的介质的透光层2上,设置有包含润滑剂的润滑层10,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由润滑层10形成。
本发明可不依赖于记录层的种类而采用。即,比如,既可采用相变型记录介质,也可采用凹坑形成型的记录介质,还可采用光磁记录介质。另外,通常,在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电介质层或反射层,以便保护记录层或获得光学效果,但是,该层在图1和图2中省略。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图示那样的可记录的类型,还可适合于只读型。在此场合,覆盖与支承基体形成一体的凹坑列的反射层形成信息记录层。另外,信息记录层的整个表面并非用于信息记录。在本说明书中,将信息记录层中的,形成记录或重放的对象的区域称为“信息记录区域”。比如,在盘介质中,环状的信息记录层中的,除了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的环状区域用作信息记录区域。
在本发明的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即图1中的润滑层10的表面,图2中的透光层2的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最好在0.3以下。通过使激光束入射侧面的动摩擦系数在此范围内,可防止,减轻与光拾取器的接触造成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的损伤,由此,可抑制记录时和重放时的聚焦伺服错误的发生。
另外,虽然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越小越好,但是为此,必须使润滑层的厚度增加一定程度。此外,如果润滑层的厚度过大,则在与光拾取器相接触时,对润滑层产生干扰。在本发明中,因为是通过润滑层,射入记录重放光的,如果对润滑层发生干扰,会造成聚焦伺服错误。因此,最好润滑层为动摩擦系数在0.01以上的厚度。
最好在本发明中限定的动摩擦系数按照ISO8295199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如果测定值没有显著差别,则也可采用其它的试验方法。但是,同样在采用任何的试验方法的场合,最好滑片采用一边为1~20mm的长方形(包含正方形)的类型。另外,最好按照滑片对试验片施加的压力为在1.0×10-2~9.8×10-2N/cm2范围内的一定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上述ISO82951995规定的试验方法中,通常将2个形成对象的试验片作为1组,使这些试验片相互接触,进行试验,但是,在显然获得大致与此相同的结果的场合,即使在将放置滑片的一侧的试验片,改为与测定对象的试验片不同的材料的情况下,也没有关系。比如,放置滑片的一侧的试验片可采用平滑的玻璃板或塑料。作为塑料的具体实例,例举有聚芳酯化合物等的热固性树脂,聚缩醛等的热塑性树脂。
在本发明的介质中,为了使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在上述范围内,最好象图1那样,设置润滑层10,或者象图2那样,不设置润滑层,并且使透光层2包含润滑剂,或者透光层2本身由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比如氟化烃系树脂或硅酮系树脂形成。
最好作为本发明所采用的润滑剂包含脂肪酸酯系润滑剂,硅酮系润滑剂和氟系润滑剂的1种,或这些成分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脂肪酸酯系润滑剂不受特别限定,但是,最好该润滑剂采用下述式I表示。
式I R1-COO-R2在上述式I中,最好R1为碳原子数量在10以上,特别是在10~3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1~24的范围内的直链的饱和脂肪烃残基,或R1为碳原子数量在10以上,特别是在10~3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0~24的范围内的,具有分枝的饱和脂肪烃残基。在此场合,分枝数量在1~1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5的范围内,分枝的碳原子数量不受到特别限制。或者最好R1为碳原子数量在10以上,特别是在10~3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2~24的范围内的不饱和脂肪烃残基。在此场合,不饱和脂肪烃残基的双键的数量在1~3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2的范围内。双键的位置是任意的。另外,不饱和脂肪烃残基最好为直链。
在上述式I中,最好R2为碳原子数量10以上,特别是在10~3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0~24的范围内的,具有分枝的饱和脂肪烃残基。分枝的数量在1~1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5的范围内,分枝的碳原子数量不受到特别限制。或者,最好R2为碳原子数量10以上,特别是在10~30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2~24的范围内的,不饱和脂肪烃残基。最好该不饱和脂肪烃残基中的双键的数量在1~3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2的范围内。双键的位置是任意的。另外,最好不饱和脂肪烃残基是直链的。
其中,特别是最好R1为直链的饱和脂肪族碳化氢残基,R2为具有分枝的饱和脂肪烃残基。这样,特别是在高温下的保存或使用的特性变差达到最小,摩擦系数也较小。另外,最好这些脂肪酸酯在常温下为液体,具有在-40℃~20℃范围内,特别是在-30℃~10℃范围内的熔点。另外,最好脂肪族酯的总碳原子数量在20~40的范围内。
作为脂肪族酯系润滑剂的具体实例,例举有比如,十八酸丁酯,十四酸丁酯这样的高级脂肪酸酯或其衍生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硅酮系润滑剂不受到特别限制,但是其可采用以二甲基硅氧烷油为代表的硅油或其改性体。最好硅酮系润滑剂的粘度在1000~100000cP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采用的氟系润滑剂不受到特别限定,但是,最好采用具有氟代亚烷基的聚醚和其衍生物。在这些成分中,特别是最好采用全氟聚醚(比如,アウジモント)社生产的フオンプリン,ガルデン,大金工业社生产的デムナム),三氟化氯乙烯聚合物(比如,大金工业社生产的ダイフロイル)。作为具有氟代亚烷基的聚醚的衍生物,例举有在聚醚的末端,导入羟基,羧基,异氰酸酯基等的各种官能团,进行了异氰酸酯改性,羧基改性,醇改性,酯改性等的物质。
下面对本发明的介质各部分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支承基体20按照保持介质的刚性的方式设置。通常,支承基体20的厚度可在0.2~1.2mm的范围内,最好在0.4~1.2mm的范围内,其既可为透明的,也可为不透明的。支承基体20与普通的光记录介质相同,可由树脂形成,还可由玻璃形成。在光记录介质中通常设置的槽(导向槽)21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即如图所示,将设置于支承基体20上的槽,转印到形成于其上的各层上。槽21为从激光束入射侧看,位于靠近自己一侧的区域,位于相邻的槽之间的区域称为“脊面”。
透光层2具有透光性,以便透过激光束。透光层2也可采用其厚度与支承基体20相同的树脂板或玻璃板。但是,本发明对于采用高NA的光拾取器的场合,即动作距离较小,焦点深度较浅的场合特别有效。为此,在本发明中,与上述JP特开平10-320859号文献所描述的透光层相同,最好形成较薄的透光层2。最好此场合的透光层的厚度从30~300μm的范围选择。如果透光层的厚度小于该范围,则附着于透光层表面上的灰尘的光学影响较大。如果透光层过厚,则难于实现高NA化的高记录密度。
为了按照上述方式形成较薄的透光层,可通过各种粘合剂,或粘接剂将比如,由透光性树脂形成的光透过性片,贴付于信息记录层4上,形成透光层2,或采用旋涂或浸涂等的涂敷法,在信息记录层4上形成透光性树脂层,从而形成透光层2。光透过片的组成材料不受到特别限制,但是,最好比如,采用聚碳酸酯,聚芳酯或环状聚烯烃。另外用于涂敷于信息记录层4上的场合的透光性树脂也不受到特别限制,但是如果考虑到生产性和可靠性,则最好采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特别是紫外线固化型树脂。
润滑层10的厚度最好在50~300n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50~200nm的范围内,如果润滑层过薄,则动摩擦系数不充分地低。在润滑层过厚的场合,因与光拾取器接触,对润滑层产生干扰,其结果是,在聚焦错误信号中产生较大的噪音。
润滑层10的形成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制,但是通常,其最好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直接涂敷润滑剂,或使润滑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调制涂敷液,涂敷该涂敷液。涂敷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制,可采用旋涂或浸涂等方式。
如图2所示,在使透光层2中含有润滑剂,不设置润滑层10的场合,透光层10中的润滑剂的含量可按照动摩擦系数足够低的方式确定。具体来说,该含量还随润滑剂的种类而不同,但是,最好其在0.1~20质量%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0.5~10质量%的范围内。如果润滑剂含量过少,则摩擦降低效果不充分。如果润滑剂含量过大,则分散状态不良。此外,在采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形成透光层的场合,容易产生固化不良。
在形成含有润滑剂的透光层的场合,将润滑剂混练到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中,或将润滑剂溶解或分散于树脂溶液中,由此调制涂敷液,在涂敷该涂敷液后,可透过活性能量射线对其进行硬化处理。
按照本发明,最好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介质驱动装置的夹持部分所接触的区域(夹持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最好是整个区域的动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通过形成上述结构,难于在夹持部件与介质之间产生滑动,其结果是,可降低在使介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另外,夹持部件中的,与介质激光束入射侧表面接触的为一般称为“夹持台”的圆盘状的部件。
图3、图4和图5表示适合采用此结构的光盘的具体实例。在各图中,仅仅表示剖面,靠里方向的图示省略,此外,信息记录层的图示省略。这些光盘具有在支承基体20上设置透光层2和润滑层10的结构。在它们的任何一种中,润滑层10覆盖信息记录区域AI,而未覆盖夹持区域AC。还有,在夹持区域AC露出的透光层2的表面或支承基体20的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润滑层10。因此,夹持区域AC中的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信息记录区域AI。夹持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最好是整个区域的动摩擦系数最好在0.4以上,特别是最好在0.5以上。
在增加介质的夹持区域的动摩擦系数的结构中,最好按照下述方式形成透光层。
在通过树脂片贴付或树脂涂敷的方式形成的透光层2上形成润滑层10的场合,并且在透光层2的动摩擦系数大于0.4的场合,透光层的形成范围不受到特别限制。即,如图3所示,在除了介质内周部以外的区域,也可设置透光层2,如图4所示,透光层2也可延伸至介质内周部处。但是,在任一场合,在除了夹持区域AC以外的区域,均必须设置润滑层10。为此,在形成润滑层10时,采用旋涂法,而采用在夹持区域AC的外周侧滴落涂敷液的方法是最简便的。当然,采用对夹持区域AC形成掩模等的方式,其它的涂敷方法也可采用。
在通过树脂片贴付或树脂的涂敷而形成的透光层2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的场合,即在透光层2含有润滑剂,或整个透光层2由低摩擦材料形成的场合,与图3的结构相同,在除了介质的内周部以外的区域,设置透光层2,夹持区域AC不为透光层2覆盖。但是,由于动摩擦系数的较小的透光层2延伸到介质内周面,故也可仅仅使透光层2的内周部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增加。透光层的动摩擦系数可通过比如,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式提高。在透光层2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的场合,不必设置润滑层10,但是也可设置该润滑层10。
另外,按照本发明,也可将预先在表面上设置润滑层10的树脂片贴付于支承基体20侧,形成透光层2。在此场合,在大面积的树脂片上形成润滑层10后,对应于介质尺寸,对树脂片进行冲压,由此,形成透光层2。在此场合,由于透光层2和润滑层10的内径和外径均保持一致,如图3所示,必须使透光层2的内径大于夹持区域的外径。
但是,在光盘系统中,一般光盘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基本上是平坦的。此方面不是特别必须的,但是目前是一般的设计方式。在用于这样的系统的光盘采用本发明的场合,必须注意透光层2的内周缘的位置。比如,在图3中,由于在介质内周部的夹持区域AC中,没有透光层2,故介质的整个厚度减小。在按照上述方式,不在介质内周部设置透光层2的场合,如图5所示,在介质内周部,支承基体20的厚度为透光层2的厚度,由此,可使介质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保持平坦。
实施例实施例1按照以下步骤,制作表1所示的只读光盘试样。
在形成保持信息的凹坑的光盘状支承基体(聚碳酸酯制,外径为120mm,内径为15mm,厚度为1.2mm)的表面上,透过溅射法,形成由Al形成的反射层。
接着,在反射层表面,通过旋涂法涂敷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社生产的SD301),由此形成厚度为100μm的透光层。该透光层的内径为36mm,以便不覆盖夹持区域。
在透光层的表面上,通过旋涂法涂敷借助溶剂将表1所示的润滑剂稀释的涂敷液,由此形成润滑层。在进行旋涂时,在支承基体的夹持区域的外周侧,滴落涂敷液,由此,使润滑层的内径为36mm,润滑层的厚度表示于表1中。在表1中,脂肪酸酯系润滑剂为十八酸丁酯,硅酮系润滑剂为硅油(信越硅酮社生产的KF96,粘度为10000cP),氟系润滑剂为アウジモント社生产的フオンプリンZ60。
另外,为了进行比较,还制作不设置润滑层的试样。
对这些试样,通过符合ISO82951995的方法,测定动摩擦系数。在放置有滑片的一侧的试验片采用平滑的聚缩醛。其结果表示于表1中。
另外,按照在光盘旋转中光拾取器与光盘接触的方式改进的光盘评价机(脉冲技术工业公司生产的DDU-1000),在光拾取器的接触前后,测定聚焦错误信号的波形,对接触造成的波形变化进行调查。在表1所示的评价中◎表示无变化;○表示对接触后的波形造成一定干扰;×表示在接触后的波形中具有较大的噪音。表1透光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
*限定范围之外从表1知道,通过使试样的激光束入射侧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在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内,可显著地抑制光拾取器的接触造成的聚焦错误信号的干扰。
实施例2除了下述方面以外,其它的与实施例1的各试样相同,制作表2所示的试样,该下述方面指用厚度为30μm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日本化药社生产的DVD003),在反射层上粘接厚度为70μm的聚碳酸酯片(帝人社生产的ピユアエ-ス)。但是,硅油采用粘度为1000cP的类型。另外,与第1实例相同,透光层的内径为15mm,以便覆盖夹持区域,润滑层的内径为36mm,以便不覆盖夹持区域。
对这些试样,进行与第1实例相同的测定。其结果列于表2中。表2透光层聚碳酸酯片
*限定范围之外从表2知道,即使在透过贴付树脂片形成透光层树脂片的情况下,仍获得与实施例3除了下述方面,其它的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表3所示的试样,该下述方面指采用含有润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形成透光层,并且使透光层的厚度为50μm。在透过旋涂法形成透光层时,在支持基体的夹持区域的外周侧,滴落涂敷液,由此,使透光层的内径为36mm,透光层不覆盖夹持区域。透光层中的润滑剂含量列于表3中。另外,为了进行比较,还制作采用不含有润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
在表3中,包含硅酮系润滑剂的树脂为日本化药社生产HOD3200S,含有氟润滑剂的树脂为日本化药社生产HOD3200F,不含有氟润滑剂的树脂为日本化药社生产HOD3200。表3透光层紫外线固化型脂肪
*限定范围之外从表3知道,即使在透光层中含有润滑剂的情况下,仍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4在本实例中,调查光盘的夹持区域的动摩擦系数控制的效果。
按照下述步骤,制作只读光盘试样。
在采用实施例2的,厚度为70μm的聚碳酸酯片中,通过棒涂机涂敷在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氟系润滑剂,以便使其厚度为100nm左右,形成润滑层。接着,将聚碳酸酯片冲压成圆环状,以便使外径为119.5mm,内径为15mm,获得透光层。
通过溅射法,在实施例2所采用的光盘状的支承基体的表面上形成由Al形成的反射层。接着,通过由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日本化药社生产的DVD003)形成的,厚度为30μm的粘接层,将上述透光层粘接于上述反射层表面上,获得光盘试样No.401。在该试样中,透光层和润滑层将夹持区域覆盖。
对该试样No.401,以及通过实施例2制作的试样No.206,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相对聚焦灵敏度曲线的p-p值的聚焦错误信号的残留错误的比例。首先,将试样装配到上述光盘评价机中,按照1000rpm的速度对其进行旋转。接着,在于不进行聚焦伺服处理的情况下,改变试样和光拾取器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检测聚焦错误信号,求出表示试样的位移与聚焦错误信号输出之间的关系的聚焦灵敏度曲线。该聚焦灵敏度曲线通常称为“S形曲线”,该聚焦感光度曲线在比如,于1989年2月10日由无线电技术社发行的《光盘技术》的第81页中进行了描述。根据该聚焦灵敏度曲线计算聚焦错误信号输出的p-p值,即正侧输出的峰值与负侧输出的峰值之间的差。然后,进行聚焦伺服处理,另外进行跟踪伺服处理,测定聚焦错误信号的残留错误成分的输出的p-p值。另外,在该测定中,通过刃口法,进行聚焦伺服处理。以F表示按照上述方式计算的聚焦感光度曲线的p-p值,以R表示聚焦错误信号的残留错误成分的p-p值,计算R/F。另外,除了按照4000rpm对试样进行旋转的方面以外,其它的与上述相同,计算R/F。其结果列于表4中。如果R/F小于10%,则重放时的晃动足够小,另外,写入错误足够小。
另外,在上述光盘评价机中,夹持部件的夹持台为内径为20mm,外径为33mm的环状。另外,该装置的夹持力为2.0N。
表4透光层聚碳酸酯片
*限定范围之外从表4知道,本发明的效果是明显的。即,在夹持区域的动摩擦系数为0.80的试样No.206中,与夹持区域的动摩擦系数为0.30的试样No401相比较,高速旋转时的R/F较小。因此,即使在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率,使试样No.206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晃动仍较小,写入错误仍很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信息介质,该光信息介质在支承基体表面上,具有信息记录区域,以及至少覆盖该信息记录区域的透光层,通过该透光层,记录或重放用的激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区域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至少位于上述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光信息介质驱动装置的夹持部件所接触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上述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光信息介质驱动装置的夹持部件所接触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0.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层的厚度在30~300μ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之内,至少位于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具有含有润滑剂的润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整个透光层中,含有润滑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酯系润滑剂,硅酮系润滑剂和氟系润滑剂中的至少1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信息介质,该光信息介质在支承基体表面上,具有信息记录区域。以及至少覆盖该信息记录区域的透光层,通过该透光层,记录或重放用的激光束照射到信息记录区域上,即使在与光拾取器接触的情况下,透光层表面仍难于损伤。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介质,其中按照此方式,透光层表面难于损伤,并且即使在以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振动很小,聚焦伺服或跟踪伺服不产生问题。在光信息介质中,激光束入射侧表面中的,至少位于上述信息记录区域上的区域的动摩擦系数在0.4以下。
文档编号G11B7/254GK1342975SQ0112592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8日
发明者小卷壮, 平田秀树, 林田直树, 田中敏文 申请人:Td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