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及其记录装置、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678137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及其记录装置、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光盘记录装置、光盘重放装置、光盘的重放方法及光盘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能以光学方式录放信息的媒体,提出了光盘、光卡并进行了研制。其中,光盘作为能大容量、高密度重放或录放信息的媒体备受关注。
作为能录放的光盘,通常所知为光磁(MO)盘或相变盘。在这些光盘中,用激光光束扫描形成同心圆或涡旋状的光道录放各种数据。
但是,因光盘能高速录放大容量的数字数据(例如数字图象信号等),所以从着作权保护的角度有必要防止不合法的复制。
因此,作为防止利用光盘的不合法复制的手段,在制造时对每一片光盘写入其固有的信息(每片光盘各不相同的数据)。根据该固有信息,能确定光盘的出处。
借助于此,可禁止信息的不正当复制,以图能保护著作权。
另外,另外的目的是,例如从制造管理的角度出发,也在例如每片光盘写入生产批号,生产年月日等。
上述固有信息、生产批号等必须是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光盘录放装置无法写入的。
若能改写,就不能则根据例如固有信息判断光盘是合法记录非光盘,还是不合法复制的光盘。该固有信息就起不到防止不合法复制的作用。
特开平11-162031号公报记录已有例的光盘。已有例的光盘在光盘的内圆周上有条形码状的宽度大的预先格式数据区。
图14(f)表示已有的可录放的光盘(例如DVD-RAM盘、光磁盘)的总体结构。
图14的已有的光盘是光磁盘。
已有的光盘1401有引入区和能录放数据的录放数据区1405。DVD-RAM盘上,其引入区包括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域1402及学习用区1404。例如,在DVD-RAM盘上,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域1402称作BCA(Burst Cutting Area)。
MO盘上,其引入区只有第1读取专用区。
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有用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由于预置坑是激光切割光盘的原盘形成的,因此该数据为对于从一片光盘的原盘生成的全部光盘共同的数据。例如,光盘原盘的编号、用于读取记录在该光盘上的数据的最佳激光强度值等的数据。
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具有用强激光(例如YAG激光)破坏记录膜的反射膜而形成的数据。该数据是对每一片光盘照射强激光写入的,所以该数据为每一片光盘的固有数据,例如,光盘的制造的系列号,制造批号、防复制用密码数据等。
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及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域1402上所记录的数据由于光盘的制造系列号等数据的性质,应是市场上无法窜改的。
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记录的数据为制造光盘的盘片厂家记录的数据,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记录的数据为制造光盘的盘片厂家或记录内容的翻录厂家记录的数据。
另外,原盘制作时若预先设置预置坑,由于利用翻录在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记录的数据自动记录在光盘上,因此记录该数据不需要特别的费用。另一方面,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记录的数据因为对光盘逐片照射激光进行记录,所以记录该数据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基于上述两点理由,DVD-RAM等已有的光盘有两个各别的读取专用数据区。
学习用区1404用于在把光盘放入光盘装置,对该区照射激光进行记录或重放时调整激光的强度或进行学习。
录放数据区1405是记录或重放通常的数据的区域。
图14(g)表示以取样伺服方式进行跟踪(tracking),而且地址数据的接入方式采用分散地址方式的光盘的情况下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的构成。
光盘1401的内圆周上形成的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分割成多个分段(segment)。
各分段包括1个时标(clock)、伺服机构及地址区1411、以及一个数据区1412。
图14(h)表示时标、伺服机构及地址区1411、以及数据区1412的结构。
时标、伺服机构及地址区1411由4个(或3个)预置坑1413、1414、1415、1416构成。
开始坑1413位于各分段的开始位置,用于各分段的起点的检测及其他位(摆动(wobble)坑1414等)的读取定时的生成。
摆动坑1414、1415为取样—伺服用坑。摆动坑1414、1415从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的光道中心向左右偏移配置。对该光盘进行记录或重放的光盘装置控制跟踪使摆动坑1414、1415来的反射光平衡,从而使激光头位于光道中心上。
地址坑1416各分段设置1个(或0个),表示分段号及光道号。若地址坑1416的位置上存在预置坑则数据为0,不存在预置坑,则数据为1。
图14的已有例的光盘地址与本发明的发明者所发明的分散地址格式(记载于日本特开平11-021885、特开平11-329265)相对应,以后将详细评述。
数据区1412有利用相位编码方式编码的数据(称为双相标记)。
用相位编码方式编码的数据有长度短的(A/2的长度,设1位数据的记录区长度为A)坑1419、不是长度短的坑的部分1418、长度长的(A的长度)坑1417、以及不是长度长的坑的部分1420。
关于相位编码方式将在以后叙述。
第2读取专用区配置在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的内圆周侧,如图14(c)所示,记录与条形码相同的带状标记。标记的记录方式取相位编码方式。
带的半径方向的宽度为2mm左右。数据在光盘旋转方向上写入最大188字节,其长度为不超过盘片1周。
如图14(a)所示,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由前同步字段1421、数据字段1422、以及后同步数据字段1423构成。
如图14(b)所示,前同步字段1421上记录1字节长的同步字节1424和4字节长的前同步1425,数据字段1422上反复记录1字节长的再同步1426和4字节的数据1427,后同步数据字段1423上记录再同步1426及后同步1428。
第2读取专用区有照射YAG激光破坏记录膜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未照射YAG激光的部分)。例如,DVD盘上将该数据区称为脉冲串切割区(burst cuttingarea)(以后称“BCA”)。
第2读取专用区有利用相位编码方式编码的数据(称作“双相标记”)。
图14(c)表示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记录的数据,相位编码方式编码的数据有长度短的(设1位数据的记录区的长度为A,则为A/2的长度)被破坏的部分1431、长度短的正常的部分1430、长度长的(A的长度)被破坏的部分1429及长度正常的部分1432。
由图14(c)所示的记录标记可得到图14(d)的数据(将A/2作为时间单位表示)。从被破坏的部分得到0的数据,从正常的部分得到1的数据。
对图14(d)的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图14(e)的数据(将A作为时间单位)。
已有的光磁盘上,在录放数据区1405上利用记录膜的磁化记录数据。记录在记录膜上的数据通过对该记录膜照射激光并接受反射光,检测反射光偏振的角度的变化以进行重放。
图15表示重放图14所示的光盘中的光磁盘的光盘装置的构成。
激光头1502对光盘1501照射重放用的激光,输入反射光。
反射光利用分离器1503分离为两个偏振面的光分量。各个光分量被输入光检测器1504、1505。
光检测器1504、1505输入各偏振面的光分量,将各个光分量变换成与光量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出电压信号。
各电压信号被输入加法器1506及减法器1507。
加法器1506输入光检测器1504、1505的输出信号,加上输入的信号,输出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图16)。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与激光头接受的光量成比例。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示于图16。
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被输入到双值化器1508。双值化器1508将1605作为阈值,将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双值化,输出相加信号(数字信号)1602。相加信号(数字信号)1602示于图16。
激光头1502读出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1403的数据区1412的数据时,不存在坑的部分的反射光量大,存在坑的部分反射光量非常小。
因此,在图16的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中,从图14(h)的长度短的(A/2长度)坑1419能得到相加信号1609,从不是长度短的坑的部分1418得到相加信号1608、从长度长的(A的长度)坑1417得到相加信号1607,从不是长度长的坑的部分1420得到相加信号1610。
在激光头1502读出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的数据时,正常部分的反射光量大,记录膜被破坏的部分的反射光量非常小。
因此,图16的相加信号(模拟信号)1601中,从图14(a)的长度短的(A/2长度)被破坏的部分1431得到相加信号1609,从长度短的正常部分1430得到相加信号1608,从长度长(A的长度)的被破坏的部分1429得到相加信号1607,从长度长的正常部分1432得到相加信号1610。
还有,在录放数据区1405中(除存在伺服用或地址用坑的部位以外),不管有无磁化或磁化方向,反射光量大。因此,相加信号1601经常为高电平(和1608及1610电平相同)。
减法器1507输入光检测器1504、1505的输出信号,减去输入的信号,输出差信号(模拟信号)1603(图16)。差信号(模拟信号)1603与激光头1502所接收的光中所含的各偏振光面的光分量之差成比例。差信号(模拟信号)1603示于图16。
差信号(模拟信号)1603输入至双值化器1509。双值化器1509将0V作为阈值,将差信号(模拟信号)1603双值化,输出差信号(数字信号)1604。差信号(数字信号)1604示于图16。
激光头1502读出录放数据区1405的数据时(除存在伺服用或地址用的坑的部位以外),根据磁化方向,差信号1603的极性为正(1623、1625)或负(1622、1624)。
通过将差信号1604解码,能够重放记录的数据。
还有,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域1403的数据区域1412的存在坑的部分、以及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的记录膜被破坏的部分,由于输入的光量小并且没有被磁化,因此差信号为随机噪声那样的波形。
如上所述,从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域1403的数据区域1412读出的信号和从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1402读出的信号相比,尽管记录方法完全不同,但是相加信号及差信号的波形极为类似,难以将两者加以区别。
DVD-RAM盘那样直径为12cm的较大的盘上,因为盘的表面积有宽余,所以如上所述,在光盘的内圆周上能配置BCA。
例如,在DVD-RAM盘上,从半径22.3mm至23.5mm的区域为BCA。光盘本身大,因此即使不把光头做得那么小,也能使激光头移动到配置BCA的半径位置,读出BCA上记录的信息。
但是,在例如直径50mm左右的小光盘上,如果要在小盘有限的表面积中尽可能增加记录的信息量,则要尽量拓宽录放区域直到内圆周部。因此,在上述小直径光盘上设置在内圆周部占有较大面积的BCA,会使录放区缩小那么一些面积,存在使记录容量显着降低的问题。
但是,在小直径盘方面,市场强烈希望把上述第1读取专用数据区记录的数据及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记录的数据分别记录在盘上,必须记录的数据量有由宁可增大的倾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与已有的光盘的第2读取专用数据区相比能在极小的读取专用数据区记录数据的光盘。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在具有极小的读取专用数据区的光盘的该专用数据区上记录数据的光盘记录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在极小的读取专用数据区上记录数据的光盘的生产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从数据记录在极小的读取专用数据区的光盘中重放该数据的光盘重放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从数据记录在极小的读取专用数据区的光盘中重放该数据的光盘重放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有下述构成。
第1发明为一种光盘,其特征在于,有1条或多条螺旋状或同心圆上配置的光道,上述光道有控制用的第1预置坑区或沟部或沟间部,并有记录预先格式(preformat)数据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上述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有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
第2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光道有分割成多个区的分段,上述分段有上述第1预置坑区和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上述第1预置坑区有从上述光道的长度方向向左右偏移,并配置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的一对摆动坑。
在已有的光盘中,在每片光盘上通过将例如记录膜破坏成条形码状,记录固有的预先格式数据。但是,破坏记录膜写入预先格式数据时,难以用预置坑或沟等进行相位控制及跟踪控制。第1个理由是恐怕由于破坏记录膜(其最小的破坏面积大于1个预置坑的大小),同时破坏作为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基准的预置坑等,第2个理由是因为难以区别从破坏记录膜的部分得到的重放信号和从作为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基准的预置坑的得到的重放信号。从破坏记录膜的部分得到的重放信号、以及从预置坑得到的重放信号都是以激光反射光量的大小为依据的信号,无法区别每一种记录方法的重放信号。因此,在破坏记录膜,写入预先格式数据时,不对激光头进行相位控制,也不进行跟踪控制(参照日本特开平11-162031号公报)。因此,像DVD媒体的BCA那样,在宽度较大(约2mm)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上仅能记录少量的数据(例如188B)。
本发明一边进行相位控制(例如用开始坑或时标坑)及/或跟踪控制(例如用摆动坑或沟部。),一边实现能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光盘。借助于此,在光道宽度狭窄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上能记录大信息量的预先格式数据。通过用后述的重放装置或重放方法区别控制用预置坑来的重放信号和预先格式数据的重放信号,从而能正确地重放预先格式数据。
所谓“预先格式数据区”系指记录用市场上通常出售的光盘装置难以改写的数据的区域。通常是用户在购入该光盘前数据已被记录的区域,例如在盘片厂家记录用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在内容(例如电影)的翻录公司记录由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形成的数据的区域。
所谓“控制用预置坑”系指光盘控制用所需的预置坑。例如,开始坑、摆动坑、地址坑等。
所谓“分段”系指物理上可识别地分割的任意数据的汇总。
第3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且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先格式数据区包括记录由控制用预置坑以外的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第2预置坑区,以及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并且与在预先格式数据区长度方向上利用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至少1个上述第2预置坑区域的预先格式数据的记录区域相邻接。
向来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作为预先格式数据,预置坑和破坏记录膜这两者若同时在一片盘片上混合存在,则在重放时对两者难以识别。因为都是根据激光的反射光量的大小对信号进行检测的。例如在1圈光道上设置相位检测用的预置坑(控制用预置坑)和作为预先格式数据的预置坑的光盘上,通常根据没有预置坑的一定区域检测作为角度坐标基准的点。一旦在该没有预置坑的一定区域记录用破坏记录膜的方法产生的数据,就不能了解作为角度坐标基准的点。因此,不能使两种预先格式数据混合存在。因此,分别在不同的光道上设置用例如预置坑形成的原盘固有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和用破坏记录膜等方法形成的各个光盘上固有的数据的记录区域。例如,设置绕光盘1圈的环状预置坑区和用同样绕光盘1圈的环状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因此,需要较大的记录区域。
本发明通过在同一光道上相邻设置用两种预先格式数据(用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及用前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从而能实现高密度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光盘。
第4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用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用记录膜具有通常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记录膜具有比通常小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
本发明的光磁盘,作为例如用户无法改写的数据,具有以磁各向异性的大小(反射光的偏振角度的大小。包括有无)为依据的数据。
所谓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是用使例如记录膜劣化至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程度的部分和并非如此的部分构成的数据。
以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可用与以预置坑等的反射光量的有无为依据的数据不同的重放方法进行重放,并且即使使记录膜变质至记录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丧失的程度,该部分的反射光量仍和正常的部分一样,所以即使以记录膜的垂直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和用预置坑等形成的数据混合存在,仍不影响用预置坑等方法读取数据,并且各数据能逐个重放。因此,两种数据能混合存在。
以往,通过设置用YAG激光照射记录膜破坏铝的反射膜的部分,因此记录用户不能改写的数据,但是,要用YAG激光大功率照射记录膜,并因YAG激光的热而熔融破坏的部分周围由于熔化的铝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环状的凸起部份,破坏部分的面积有扩大的倾向,从而该数据每1位的面积大了许多。例如DVD的BCD记录的数据有平均3微米的长度。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以记录膜垂直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能以约1微米或更小的长度形成。
另一方面,能使记录膜变质到记录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丧失的程度的激光的强度可以用通常的激光实现,该激光光束点的直径和通常录放用激光(将记录膜磁化或取出重放信号用的激光)相同大小(例如光点直径为0.6微米)。
因此,与利用以往的设置破坏记录膜的部分以记录数据的方法相比,采用本发明能使每1位数据相应的面积减小。
采用本发明能将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记录在预先格式数据区。将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复原是件困难的事,所以用市场上的装置窜改预先格式数据的可能性极大。本发明能实现高记录密度的预先格式数据区。
本发明的光盘,作为例如用户不能随意地改写的数据,有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混合存在于1个记录区。
预置坑形成的数据能根据反射光量的差异来检测。以反射光偏振角度大小为依据的数据可根据反射光偏振角度的绝对值的差异检测(本发明的重放方法。)。两者的数据重放方法不同,并且利用一种检测方法不能成分另一种数据,所以两者即使混合存在于相同记录区也能用光盘装置在读出重放信号时识别各数据。
这样,就不必设置以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记录用的专用的记录区,例如,能混合存在于与记录以反射光量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例如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相同的记录区。
这样,本发明具有能实现记录例如用户不能改写的数据的记录区小的光盘,能实现用户能自由录放的记录区更宽的(能记录更多的数据)光盘的作用。
设置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用的预置坑,用该预置坑的重放信号控制激光头,从而能实现在狭窄的光道上以高密度记录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因为在重放时能容易地区别预置坑的重放信号和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
所谓“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是指例如由盘片被垂直偏振光照射,其反射光的偏振角度产生变化的部分(有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产生偏振角度变化少的反射光的部分(磁各向异性小的部分)形成的数据。
例如,由产生偏振角度发生变化的反射光的部分以及发生偏振角度只是在与生成上述偏振角度发生变化的反射光的部分可识别的程度上能够看出微小的变化的反射光的部分形成的数据。
所谓“偏振角度只是在可识别的程度上能够看出微小的变化的反射光”,系指与产生偏振角度发生变化的反射光的部分的偏振光分量的检测信号的电平相比,偏振成分的检测信号的电平在根据一定的阈值能以高可靠性辨别的程度上较低(例如1/2以下)的反射光。
将以反射光的偏振角度绝对值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以反射光的偏振角度大小为依据的数据)和以反射光量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一起记录在记录区的情况,如下所述,包括以例如两个的反射光量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的记录区之间插入以反射光的偏振角度绝对值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的情况、以及在同一记录区上记录以反射光的偏振角度绝对值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和以反射光量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的情况。
“记录膜具有比通常小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为利用例如激光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所谓“具有通常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为未变质的部分。
第5发明为第2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他的上述分段还有第3预置坑区和写入数据用的数据记录区,所述第3预置坑区域和上述第1预置坑区具有相同的构造。
已有的光盘,记录例如通常的数据(用户记录或重放的数据)的区域的控制用构造(例如预置坑区)与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的控制用的构造(例如宽度大的条形码状的数据,没有激光束导引用的预置坑)不同。因此,记录装置或重放装置在记录通常数据的区域和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要用不同的方法控制激光束。例如,在记录通常数据的区域上利用摆动坑作跟踪控制并利用开始坑作相位控制,在记录预先格式数据区域,使激光头定位于规定位置并控制光盘速度(跟踪控制、相位控制都不进行)。因此,记录装置等控制部复杂化,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通常数据的区域和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具有相同的控制用预置坑区(例如有摆动坑等),所以记录装置无论在任何区域都只要用同一方法控制激光束即可。本发明具有能以具备简单、廉价的控制部的光盘装置,实现能记录或重放的光盘的作用。
第6发明为第3发明的光盘,且具特征为,夹在相邻的上述第2预置坑区的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区域有不同长度,至少在具有最长长度的、相邻的上述第2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上,设置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
本发明的光盘中,设置例如绕光盘1圈的环状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这里设置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预置坑区。
例如,不是将相邻的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全部做成相同长度,而是将1个相邻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的长度做得比其他相邻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的长度较长。
检测该长度较长的相邻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其后将这一区域作为起点(作为角度坐标的基准点),确定各分段的地址,这样就能用激光头方便地访问确定的地址的分段。
在已有的光盘上,这样的相邻的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上不记录任何数据。
但是,在强烈希望增加数据记录容量,哪怕一点点也好的小直径光盘上,长度较长的区域什么也不记录是与希望相反的。本发明的光盘上,在长度较长的相邻的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上,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
该长度长的相邻的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上,通过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最好是记录由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形成的数据,通过用本发明的重放方法重放数据),该长度较长的相邻的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所记录的数据不妨碍该长度较长的相邻的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的检测。
这样,本发明具有能实现记录例如用户不能随意改写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小的光盘,能实现用户能自由录放的记录区更宽(能记录更多的数据)的光盘的作用。
该长度较长的相邻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以外的长度较短的相邻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上,也能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
所谓“长度”,系指沿预置坑区长度方向测量的长度。
第7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且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先格式数据区域具有用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及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具有用上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具有用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重迭。
在本发明的光盘上,例如如实施例那样,部分区域是具有用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区域,并是有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区域。
采用本发明能在光盘的一定记录区域上多记录数据。
另外,本发明具有能实现例如用户不能随意改写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小的光盘,并且能实现用户可自由录放的记录区域更宽(能记录更多数据)的光盘的作用。
第8发明为第4发明的光盘,且其特征在于,用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被记录在具有上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区域中的预置坑没有设置的部分。
第7发明因为能在同一记录区域上重叠记录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所以能实现高密度记录。
但因为设置预置坑的部分的反射光非常少,因此在设置预置坑的部分即使记录例如以反射光偏振角度绝对值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重放该数据仍是件困难的事。
因此,在本发明的光盘上,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记录在具有上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区域中未设置预置坑的部分。
采用本发明能在光盘一定的记录区域上可重放地多记录数据。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能实现记录例如用户不能随意改写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小的光盘,能实现用户可自由录放的记录区域更宽(能记录更多数据)的光盘的作用。
所谓预置坑形成的数据,是在预置坑能存在的部分根据实际上有否预置坑记录的1位的数据。因此,“预置坑区域中没有设置预置坑的部分”是预置坑能存在的部分,实际上包括没有预置坑的部分。
另外,在例如预置坑用相位调制方式记录的情况下,也包括相邻的预置坑间夹着的部分。
第9发明为第3发明或第4发明的光盘,且具特征为,上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标记长度与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标记长度不同。
如上所述,在设置预置坑的部分反射光非常少,因此设置预置坑的部分即使记录以反射光偏振角度绝对值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重放该数据也是件困难的事。
因此,在本发明的光盘上,使上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不同。
这样,即使得不到从预置坑存在的部分来的反射光,但仍能重放各数据。
采用本发明能在光盘一定的记录区域上可重放地多记录数据。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能实现记录例如用户不能随意改写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小的光盘,能实现用户能自由地录放的记录区域更宽(能记录更多数据)的光盘的作用。
如实施例所述,在记录相位编码方式编码的数据时,最好是上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至少具有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标记的长度的4倍以上长度,或者,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至少具有上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的4倍以上长度。
这样就能容易地重放各数据。
所谓“标记长度”,系指沿预先格式数据区域的长度方向测定出的1个数据相应的长度。
通过对光盘记录膜照射一定范围内的激光,虽然记录膜的反射光量不变,但能使记录膜变质,使得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在与其他部分能识别的程度上变小(例如,反射光偏振角度的变化相对于其他部分的反射光偏振角度的变化为1/2以下的程度。包括垂直磁各向异性丧失的程度)。
例如,通过在光盘上设置记录膜的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不因磁化而改变该部分的反射光偏振角度)和正常的部分(记录膜的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该部分的反射光的偏振角度因磁化而变化),从而能记录以光偏振角度大小为依据的数据。
另外,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其垂直磁各向异性无法再度恢复,所以要改写用该方法记录的数据极为困难。因此,作为以记录膜的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在光盘上记录的数据,适宜用作用户不能改写的数据(例如光盘的系列号等)。
第10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且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先格式数据区设置在光盘的内圆周侧或外圆周侧至少一方的附近,并至少有光盘1圈以上的长度。
光盘装置在光盘开始记录或重放时,最初存取大致位于光盘前头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位于内圆周或外圆周),取得光盘的固有信息(预先格式数据)后,通过存取希望的数据记录区域的前头地址,这样就能迅速开始记录或重放。若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的长度在光盘的1圈以上,则检测预先格式数据的前头地址是件易事。例如,检测没有来自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的最长期间,根据该最长期间,检测作为角度坐标基准的点。
第11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包括光盘固有的信息。例如,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适宜作为各片光盘的固有信息。
第12发明为第1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记录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只由具有较通常的数据记录区的记录膜磁各向异性更小的记录膜组成。
下面考虑一般售给用户的光盘,以预先格式数据区域的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域为空白的状态出厂的情况。由于进行不合法复制的人在不合法复制的光盘的该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域上记录与合法的光盘相同的数据,因而识别合法的光盘和不合法的光盘就变得困难。
因此,本发明的光盘上,使记录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域的记录膜完全变质。虽然能够使正常的部分变质,但因要使业已变质的部分恢复极为困难,所以本发明具有能实现防止不合法复制的光盘的作用。
第13发明为第3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由相位编码形成的数据。
在由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记录数据的方式中,要使记录膜已变质的部分回复正常极为困难,但使正常的部分变质相当容易。双相标记(相位编码形成的数据)因为至少在标记(1位的记录数据)的两端数据必须变化,所以仅通过使正常的部分变质不能窜改数据。
另外,根据重放的信号生成时标是容易的,使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重迭时,数据分离容易。
另外,还具有能够从数据本身出发生成重放用的时标等双相位标记固有的特征。
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难以窜改已记录的数据的光盘的作用。
第14发明为第3发明的光盘,其特征在于,上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相位调制方式的数据。
若预置坑形成的数据是相位调制方式的数据,则可以将该预置坑的数据用于时标生成,并能在未设置预置坑的部分上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
本发明具有能实现记录密度非常高的光盘的作用。
第15发明为一种光盘记录装置,是一种具有配置成螺旋状或同心圆上的1条或多条光道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照射上述光盘上设置的摆动坑、沟或沟间部,根据其反射光量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控制部、以及利用上述控制部一边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一边照射激光,使光线反射并使光盘的记录膜变质,磁各向异性变得小于正常程度,将信息记录在前进光道上的记录部。
利用本发明的光盘记录装置,控制激光头,以在狭窄的光道上高密度地记录以记录膜磁各向异性的大小(反射光偏振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
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可制造上述高记录密度光盘的光盘记录装置的作用。
所谓“记录装置”包括记录专用的装置和录放装置。
所谓“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可以是任何一种控制,也可包括两者。
第16发明为第15发明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记录膜变质的上述激光强度为将记录膜加热至680℃以上1300℃以下温度的强度。
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反射率不变化而且使垂直各向异性丧失的程度上使光盘的记录膜变质。
最好是记录膜的加热温度选在750℃以上1250℃以下的温度。
更理想的是记录膜的加热温度选在750℃以上950℃以下的温度。
所谓“将记录膜加热至680℃以上1300℃以下温度的强度”意为记录膜的任意点为该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时的强度。
激光的强度根据上述记录膜的温度条件和记录时光盘的转速(激光照射点的线速度)等决定。
第17发明为光盘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具有控制用预置坑或沟的光盘基极的光盘基极生成工序、在上述光盘基极上生成记录膜的记录膜生成工序、以及激光照射上述光盘上设置的摆动坑、沟或沟间部,根据其反射光量一边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一边通过照射激光,使其反射,一边使光盘记录膜变质,以使磁各向异性比通常小,以记录信息的记录工序。
利用本发明的光盘生产方法,通过控制激光头,从而能在狭窄的光道上以高密度记录以记录膜磁各向异性大小(反射光偏振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
通过将本发明运用于生产工序中的例如写入光盘的系列号的工序等,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制造上述记录密度高的光盘的光盘生产方法的作用。
第18发明为第17发明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记录膜变质的上述激光的强度为将记录膜加热至680℃以上1300℃以下温度的强度。
利用本发明能使光盘记录膜在反射率不变化并丧失垂直各向异性的程度上改变性质。
第19发明为第17发明的光盘生产方法,其特征为,利用所述记录工序,记录光盘固有的信息。例如以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适用为各光盘固有信息。
第20发明为第17发明的光盘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盘基极生成工序中,还记录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例如在原盘等上以预置坑的数据作为固有信息记录,各光盘的固有信息记为以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这样就能有效地在光盘上记录预先格式数据。
第21发明为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光盘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的分离器、检测上述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输出两个检测信号的偏振光分量检测部、输入上述两个检测信号,输出差分的差分检测部、以及上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电平为一定电平以上的条件下或以根据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的期间内的条件,根据一定的阈值将上述差分的绝对值双值化的双值化器。
第27发明为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光盘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检测各光分量的分离工序、输出检测出的上述两个光分量的差分的差分检测工序、上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电平为一定电平以上的条件下或以根据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的期间内的条件,根据一定的阈值将上述差分的绝对值双值化的工序。
特开平11-162031号公报上记载了光盘上记录以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预先格式数据,以线偏振光照射该预先格式数据记录部分,根据其反射光的旋转角度重放数据的方法。但是,没有记载该具体方法。虽然通常的数据通过取出光盘的反射光的两个不同偏振面分量,检测其差分以进行重放,但是也有考虑取出反射光的1个偏振面分量,根据其电平变化重放该预先格式数据的想法。但是这种方法中,将以记录膜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重放信号和以有无预置坑为依据的重放信号一起读出(在根据反射光量的大小进行检测上相似)。因此,以控制用预置坑的重放信号一边控制激光头,一边读出高密度记录的预先格式数据(以记录膜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是件难事。
本发明用线偏振光照射光盘,取出反射光的两个不同的偏振面分量,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电平以一定以上的条件或根据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的期间内的条件,根据其差分绝对值的大小,重放该预先格式数据。这样,能够成分预先格式数据,正确地进行2值化。又,采用这种方法,能除去预置坑来的重放信号,因此能一边用控制用预置坑的重放信号控制激光头,一边读出高密度记录的预先格式数据(以记录膜的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
“重放装置”包括重放专用装置及录放装置。
所谓“将上述差分绝对值双值化”意味着根据垂直磁各向异性的大小实施双值化,不包括以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的磁化方向为依据的数据(光磁盘上记录的通常的可录放数据)。
所谓“将上述差分绝对值双值化”意味着分为输入电压比阈值更接近0V的情况和输入电压比阈值更远离0V的情况,分别将其变换为双值。
所谓“将上述差分的绝对值双值化”为表明和对以通常的记录数据即磁化方向的差异为依据的差分实施双值化的差异用的一种表达,并不意味着以数字上严密的方法求绝对值实施双值化。应广义地解释。例如不要求正值的阈值(差分信号为正值时的阈值)和负值的阈值(差分信号为负值时的阈值)为相同值。
第22发明为第21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上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光量检测部。
第30发明为第27发明的光盘的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上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光量检测工序。
例如,预置坑的信息以相加信号检测,以记录膜的磁各向异性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利用第21发明检测。这样,能利用两种记录方法的信息。
第23发明为第22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以上述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为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为依据的窗孔信号的窗孔信号生成部、和利用上述窗孔信号选择有效的差分的选择部。
第31发明为第30发明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以上述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为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为依据的窗孔信号的窗孔信号生成工序、和利用上述窗孔信号选择有效的差分的选择工序。
本发明在例如预置坑区和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数据区重迭时有效。
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若低于一定值(例如设置预置坑的部分),则重放信号的信号噪声比(S/N)非常差,数据的可靠性低。因此,本发明根据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在一定值以上的部分的差分读出数据。
这样,第23发明即使在重放例如预置坑区和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数据区重迭的光盘时,也具有能实现可得到高可靠性重放信号的光盘重放装置的作用。
同样,第31发明在重放例如预置坑区和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数据区域重叠的光盘时,也具有能实现可得到高可靠性重放信号的光盘的重放方法的作用。
第24发明为第21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入上述双值化器的输出信号,并进行解码的相位编码方式的解码器。
本发明具有能实现这样的重放装置的作用,即该重放装置能从用难以窜改已记录数据的相位编码方式的记录数据的光盘上重放数据。
第25发明为第21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若以来自光盘特定区域的反射光为依据的上述双值化器的输出信号全部在上述一定的阈值以下,则解除复制保护的复制保护部。
第28发明为第27发明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以来自光盘特定区域的反射光为依据的上述双值化工序的输出信号全部低于上述一定的阈值,则解除复制保护的工序。
如上所述,将由使记录膜改变性质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记录在光盘上时,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恢复正常极为困难,相比之下使正常的部分改变性质进行窜改就容易。
所以,售给一般用户的光盘最好是使特定区域的记录膜全部改变性质。
因此在重放这样的光盘时,通常判断在该特定的区域没有记录可读取的数据(因为考虑整个区域相当于0(或1),所以也没有作为时标的数据,若包括ECC等数据,则该ECC的值变成非正常值)。
但在本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中,若特定区域全部变质,则复制保护部解除复制保护。
通常,在光盘装置上,重放该特定区域的时标,根据该时标读取ECC等数值,输出读取到的数据。
若该特定的区域全部变质(数据为零或1),则是完全独立于时标重放等通常的数据读取动作的动作。复制保护部执行解除复制保护的动作。
“光盘的特定区域”为任意的区域。
第26发明为第21发明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根据上述相加信号进行激光头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控制部,一边由上述控制部控制激光头,一边从上述双值化器输出数据。
第32发明为第27发明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根据上述相加信号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跟踪控制工序,一边利用上述跟踪控制工序进行上述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一边利用上述双值化工序输出数据。
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通过控制激光头,从在狭小的光道上的高密度地记录以记录膜的磁各向异性的大小(反射光的偏振的大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上成分数据的重放装置及重放方法的作用。
本发明的特征为,在重放由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时,在最初记录该数据的区域上暂时记录一定的数据(最好是全部为0的数据或全部为1的数据)。
这样,能够根据各偏振面的光分量的差分或差分的绝对值重放数据。
第29发明为第27发明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将一定的数据写入光盘的写入工序,在上述分离工序中,接收利用上述写入工序写入数据的部分来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互不相同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检测出各光分量。
本发明如果由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的记录区未完全磁化就不能读取数据,所以,最初记录一定的数据(最好是全0的数据或全1的数据)。
另外,通过最初记录全0的数据或全1的数据,从而能够原封不动地利用通常的数据(是以磁化方向的变化为依据的数据,利用重放光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读取)的重放部重放该数据。
另外,即使光盘上记录通常的数据,也通过记录一定的数据,消去该记录的通常数据,所以该通常数据不会和由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等形成的数据弄错而重放。
本发明具有能实现将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可靠地重放的、廉价的光盘重放装置的作用。
本发明的新的特征特是记载在后附的要求范围内的内容而别无其他,但是有关构成及内容,本发明其他的目的和特征,利用附图及以下详细的说明,将能深入理解并作出评价。


图1为表示实施例1能录放的光盘的构造及各部波形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光盘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3为实施例1光盘重放装置的各部波形图。
图4为表示相位编码方式及相位调制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光盘生产方法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可录放光盘的构造及各部波形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光盘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8为实施例3的可录放光盘的构造及各部波形图。
图9为实施例3的光盘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可录放光盘的构造及各部波形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光盘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12为实施例1光盘的数据区构造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的光盘地址构造的示意图。
图14为已有的可录放光盘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5为已有的重放光盘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16为已有的光盘重放装置各部波形的示意图。
图17为表示照射激光的记录膜的温度和特性的变化关系图。
图18为实施例5的光盘重放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图示为目的概要地描述,因此不一定忠实地描写图中所示要素的实际相对大小或位置,对此谨请注意。
具体实施形态以下,与附图一并记述具体表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最佳形态的实施例。
将本发明应用于光盘上,而且不问光盘上面用户能任意录放数据的数据区的构成、光盘的旋转控制方式及激光头的控制方式等。
例如,光盘上用户能任意录放的数据区的构成,有根据光盘半径方向的距离将数据区分割成多个分区(zone)的方式。
即数据区分割成由规定数目的光道构成的分区,从内圆周的分区到外圆周的分区每圈的扇区(sector)数增加。
本发明可使用于具有任何一种数据区结构的光盘。
光盘的控制方式有例如下述的方式。
ZCLV方式(Zone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分区恒定线速度)的光盘上,随着激光头部从光盘的内圆周向外圆周移动,分阶段地使光盘的转速降低(这里,设在各分区的转速为一定)。以此使线速度在光盘整个圆周上几乎为一定,进行数据的记录/重放。
ZCAV方式(Zone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分区恒定角速度)的光盘上,同样使将记录区分割成分区的光盘以一定的角速度驱动旋转以进行记录/重放。
本发明对任何一种方式的光盘都能适用。
另外,作为激光头的跟踪方式,有例如下述的方式。
连续伺服格式为沿着光道连续设置预置沟(groove)的格式,用这种格式能进行光盘的跟踪控制等。
取样伺服格式为在光道上离散地设置伺服区的预置坑的格式,用这种格式能进行光盘的跟踪控制等。
已有例的上述取样伺服格式的光盘在日本特开平8-115523号公报中有记述。
在上述已有例中,内圆周端部附近及外圆周端部附近的控制光道的数据区上用格雷码记录媒体信息。
在各分段的伺服区,设置用于跟踪控制等的两个摆动坑和提供根据伺服区内的记录位置识别该分段的信息(地址信息)的识别标记的坑。
在光盘驱动装置中,根据上述光盘确认重放的各种坑的图案和预定的伺服区的坑的图案一致,以取得光盘的旋转相位和伺服时标的相位同步,利用这一伺服时标,读取上述识别标记的位置,识别分段编号,同时读取用格雷码记录的媒体信息,取得控制信息。
已有例的设置上述预置沟的光盘记载于日本特开平10-320684号公报。
上述已有的例子中,在各光道的导向沟上实施摆动。
在控制光道区,记录作为控制光道区的同步信号的控制光道标记和表示光盘的参数信息的控制信息。
在用户区等记录作为用户区同步信号的伺服同步信号及该扇区的地址信息,又在导向沟上形成时标记号。
本发明能适用于任何一种制式的光盘。
因此,虽然在实施例中采用取样伺服格式,但也可设置预置沟(沟部或沟间部)取而代之。
实施例1下面利用图1至图5及图17,说明实施例1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及光盘的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图1表示实施例1的本发明的光盘101。
光盘101内圆周上有预先格式数据区111,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的外圆周相连接有可改写的导入区域112。从可改写的导入区域112的外圆周侧至该光盘最外圆周部止的区域分配为可录放的数据区113。
可录放的数据区113为具有螺旋状记录光道并有通常的记录膜的区域,能写入或读出用户希望记录或重放的数据。将该记录膜磁化,利用重放时反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应于记录膜的磁化方向改变的性质,读出所记录的数据。
可改写的导入区域112为环形的区域,是在将该光盘装到光盘装置(重放装置、记录装置或录放装置)上时,是供光盘装置的激光头照射的激光学习、调整成最佳的强度等用的区域。
预先格式数据区域111为本发明特有的区域,具有环状的结构。102为表示其结构的放大图。
预先格式数据区111有绕光盘1圈的环形结构,分割成1280个分段(分段0~1279)。
各分段具有记录由预置坑形成的控制用数据的控制区114、记录由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在制作光盘的原盘时记录,光道数、分区数、还有录放的功率设定值等、装置对该光盘进行录放所需的信息等对该数据适合)的第1重放专用数据区115、及记录由失去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部分形成的数据(每片盘片的固有数据等对该数据适合)的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116。
所谓“重放专用数据区”意思为用一般的录放装置无法记录,只能重放的数据的记录区域。因此,这里所记录的数据在制作原盘时被写入,或用光盘制造厂家或内容(电影)等复录厂家等拥有的特别的记录装置写入。
该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记录的数据为光盘的系列号等数据,所以是防止不合法的复制或生产管理等所必需的数据,对于一般的用户是不相干的数据。
各分段具有上述的构造,但只有分段0设置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7代替第1、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115、116。该区117和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116一样,记录由失去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在本说明书中虽然称为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7,但也可以认为是将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116扩展到包括第1重放专用数据区115。
103为表示分段1附近的结构的放大图。
控制区114包括开始坑121、摆动坑122、123、地坑址124。这些预置坑为光盘控制用的预置坑。关于这些坑的功能以后将详述。
第1重放专用数据区115上记录相位编码方式的预置坑数据。关于相位编码方式的数据的记录方法,以后将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记录有标记边缘方式的数据,包括长度短的预置坑125和长度较长的预置坑126。预置坑为在光盘上形成的坑。坑的直径及深度取决于各录放装置的激光点尺寸及波长,最好是直径大概为激光点半值宽度的50%~80%左右,另一方面深度最好是激光波长的1/4至1/8。
第2及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6、117上记录由使相位编码方式的记录膜变质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用斜线表示的部分即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127、128有和以白色部分表示的正常部分一样的光反射量,但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即使想使其磁化也无法磁化,该部分的反射光不偏振。在用白色表示的正常部分,有垂直磁各向异性,通过磁化,该部分的反射光在不同的面上偏振。
图17表示激光照射光磁盘的记录膜时,反射率、数据记录信号强度、及劣化部与非劣化部信号强度差的特性图。横轴表示记录膜的温度(膜温度)(单位为“ ”)。
数据记录信号强度意思为,记录时边照射激光边使光磁盘的记录膜磁化,重放时,以照射该被磁化部分的激光的反射信号的偏振角度(偏振角度因磁化方而不同)的差异为依据的数据(相当于图15的差信号1603)重放信号的输出电平。
记录时激光照射记录膜,记录膜温度一超过的250,记录膜就可能磁化(记录数据)。但记录膜的温度若超过约600℃,记录膜就变质,记录膜的温度超过约600℃的情况下记录膜变质是永久性的,记录膜的特性不能复原。
如图17所示,记录膜的温度在约250~约600的范围内,数据记录信号强度大。因此,光磁盘进行通常信号记录时,激光照射记录膜使得记录膜的温度在约250℃~600℃的范围中。
若将记录时记录膜的温高提得更高,超过约950的温度,则促进记录膜(MO膜)的变质(结晶化),记录膜的反射率开始降低。
若记录时记录膜的温度达到约1300以上的温度,则记录膜被破坏(记录膜熔融),记录膜的反射率急速降低。在记录时温度超过约1300的记录膜上,即便照射重放用激光也几乎得不到反射光(相当于图15的相加信号1601)。例如DVD(记录膜使用相变材料)的情况下,BCA记录时通过形成超过约1300的温度破坏记录膜的部分和未破坏记录膜的部分来记录数据。
利用图17表示反射率和膜温度关系的曲线,能帮助理解反射率特性的变化样态。
如上所述,记录膜的温度一旦加热到超过约1300,记录膜就破坏,重放时得不到反射光。
记录时记录膜温度取约1300以下(最好是约1250以下),则重放时能得到反射光(相当于图15的相加信号1601),可以从反射光得到一定值以上电平的信号。
记录时记录膜温度一超过950记录膜结晶化就发展,记录膜反射率降低,所以通过将记录膜温度取950以下,重放时能从反射光得到电平充分大的信号。
利用图17表示“劣化部和非劣化部的信号强度差”和膜温度的关系曲线,能帮助理解劣化部和非劣化部信号强度差的特性变化的样态。
如在图15所述,重放时激光照射光磁盘,用分离器将该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偏振光分量,用光检测器检测各个偏振光分量,生成两个光检测信号输出信号的差信号(相当于图15的差信号1603)。
进行通常的记录时记录膜被磁化,因此该记录膜来的重放时的反射光所含的特定偏振面的分量(由分离器抽出的偏振光分量)的差信号电平很大(差信号的极性有正的情况和负的情况,意思为电平的绝对值大)。
记录时记录膜温度一超过680,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就大幅度地永久性下降(一超过750,记录膜垂直磁各向异性几乎消失。形成劣化部。),重放时该差信号电平降低(电平的绝对值接近0)。在劣化部的差信号和非劣化部的差信号间产生较大的电平差。因此,通过在记录膜上设置用激光加热使其温度超过680℃的部分、和不加热的部分,能记录永久的(不能改写的)数据。
以往,以在光磁盘上记录数据为目的,记录时膜温度利用约250℃~约600℃的范围(通常的数据记录)、和记录时膜温度为约1300℃以上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以将数据记录在光磁盘上为目的,记录时使用膜温度约680℃至1300℃的范围。
即,通过在记录时形成记录膜的温度取约680℃~约1300℃范围的任意温度使记录膜变质(记录膜永久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不让记录膜变质的部分,以此记录数据。
该记录膜重放时激光的反射光量与记录膜未变质的部分的反射光量相比是少了,但是是足以进行检测的电平。
最好是,记录膜温度取750℃以上1250℃以下的温度。通过取记录膜温度为750℃以上,重放时对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的偏振角度变得十分小(使记录膜变质部分的重放信号(差信号)和不使记录膜变质的部分的重放信号(差信号)的差异大的缘故),能使重放信号(差信号)的数据出错率降低。通过将记录膜温度取在1250℃以下,记录膜不熔融。重放时能得到一定量以上的反射光量,因此能降低重放信号的数据出错率。
更理想的是,记录膜温度取750℃以上~950℃以下的温度。通过将记录膜温度取在950℃以下,记录膜不结晶化。重放时能得到充分的反射光量,所以能降低重放信号的数据出错率。
另外,在记录时加热到上述温度范围即750℃以上950℃以下范围的部分,与记录时未加热到上述温度范围的部分相比,重放时激光反射率几乎不变。因而,用使用于小型盘片或DVD等的只检测反射光量的光头不能检测该记录时加热至上述温度的部分,所以数据的隐秘性高。
通过使记录膜达到这一温度范围,只使垂直磁各向异性劣化,因此为了将劣化部分和并非如此的部分(非劣化部分)的不同作为信号取出,需要取出以偏振角度有无为依据的数据的重放信号的光磁(MO)用光头。
通过重放时在能得到充分的反射光量的范围内使记录膜变质,检测预置坑来的重放信号(以反射光量的大小为依据的信号)时,不用改变性质以使磁各向异性劣化的部分与预置坑误检。
图2表示本发明光盘重放装置的概略构成。
101为光盘、201为激光头、202为分离器、203及204为光检测器、205为加法器、206为减法器、207、208及209为双值化器、210为开始坑检测器、211为边缘窗孔生成器、212为相位比较器、213为电压控制型振荡器(VCO)、214为分频器、215及217为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6、218及219为窗孔生成器、AND逻辑电路220、减法器221。
激光头201以激光照射光盘,接受反射光。反射光通过分离器202,分离成第1偏振面的光分量和第2偏振面的光分量。
第1偏振面的光分量和第2偏振面的光分量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分别输入到光检测器203及204。
光检测器203、204将输入的光分量变换成电信号后输出。
加法器205输入光检测器203及204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输出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相加信号(模拟信号)传送给双值化器207、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5及217。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的波形示于104(图1)及301(图3)。
相加信号(模拟信号)是与反射光量成比例的信号。
双值化器207输入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用阈值142、309进行双值化(信号数字化)。相加信号(数字信号)的波形示于105(图1)及302(图3)。
相加信号(模拟信号)在有预置坑存在的部分变成接近0V的电压308,没有预置坑存在的部分变成高电压307。双值化的阈值设定为电压307和电压308的中间值即309。
减法器206输入光检测器203及204的输出信号,进行减法运算,输出差分信号(模拟信号)。差分信号(模拟信号)的波形示于106(图1)及303(图3)。
双值化器208及209输入差分信号(模拟信号),分别用不同的阈值实施双值化(信号数字化)。
双值化器208目的在于重放由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记录在第2及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6及117的数据)。
双值化器208输入差分信号(模拟信号)106(图1)、303(图3),输出差分信号(数字信号)107(图1)、304(图3)。
观察差分信号(模拟信号)106、303,可以看出,光盘记录膜正常的部分和变质的部分输出信号各异,反射光量充分存在的部分和反射光量小的部分(例如预置坑存在的部分)输出信号各异,即使在光盘记录膜正常的部分也因磁化方向不同而输出信号各异。
在图3,光盘记录膜正常部分的差分信号因磁化方向而形成310或312。另外,光盘记录膜变质部分的差分信号变成近0V的311(图3)。
反射光量小的部分(预置坑存在的部分等)差分信号变成0V附近的电压163(图1)。
双值化器208如图3所示,将0V和正负的最大输入电压310、312的中间值即315、316作为阈值。在图1,用阈值162将差分信号106双值化。即,根据差分信号绝对值的大小进行双值化。
因此,双值化器208输出的差分信号(数字信号)变成107(图1)、304(图3)那样。
双值化器208输出的差分信号(数字信号)除过渡的输出信号外并能除去通常的记录数据(以磁化方向的不同为依据的数据),例如,反射光量小的部分(预置坑等)输出和记录膜变质的部分类似的差分信号(图1的107)。
双值化器209目的在于重放记录在通常的数据记录区113的数据(可利用记录膜磁化方向相应于反射光偏振角度而改变的情况进行重放的数据)。
双值化器209输入差分信号(模拟信号)305(图3),输出差分信号(数字信号)306。
双值化器209输入通常的记录数据(以磁化方向的不同为依据的数据),将0V作为阈值实施双值化并输出。
在图1,相加信号104在有预置坑的部分电平变小,无预置坑的部分变成高电平。
在记录膜变质、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127、128,相加信号104也是高电平。
在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尽管存在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由记录膜变质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与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但是相加信号(数字信号)105只表示由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同样,也能从控制用预置坑获取重放信号。
因此,尽管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由记录膜变质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等形成的数据混合存在、被记录,但是仍能重放预置坑的数据及从控制用预置坑来的信号。
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被传送给开始坑检测器210及相位比较器212。
开始坑检测器210输入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检测各分段的开始坑。
激光头照射预先格式数据区111,设光盘101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分段0的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7没有预置坑,所以激光头通过该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7时,相加信号105变成最长期间的高电平。从而,通过检测高电平持续最长时间的区间,能检测该第3重放专用数据区117的位置(分段0的位置)。也就是说,能确定分段1的开始坑的上升位置。
各分段的大小是一定的,因此能预测以分段1的开始坑上升为起点相邻的开始坑位置。因此,以分段1的开始坑上升为起点生成分段2开始坑的窗孔信号,取该窗孔信号和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的AND逻辑输出(未图示)。这样就能检测分段2的开始坑上升位置。反复进行上述动作,能确定1280个分段的开始坑的上升位置。
开始坑检测器210输出各分段的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将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传送给边缘窗孔生成器211以及窗孔生成器216、218和219。
同时,能够以分段0为起点确定各分段的地址。
边缘窗孔生成器211输入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生成将该开始坑输出信号包含于其中的窗孔信号。
VCO213输出振荡输出信号,将该振荡输出信号传送给分频器214。分频器214输入该振荡输出信号,进行分频,输出第一分频信号及第二分频信号。
第一分频信号是具有和开始坑相同的频率(光盘每转1圈1280个脉冲)的信号。第二分频脉冲具有第一分频脉冲的512倍的频率。
第一分频信号被传送给相位比较器212。
第二分频信号被传送给窗孔生成器216、218及219。
位相比较器212输入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第一分频信号及边缘窗孔生成器211输出的窗孔信号。
相位比较器212在窗孔生成器211输出的窗孔信号高电平的期间,将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和第一分频信号加以比较,输出误差信号。该误差信号被反馈给VCO213。
利用上述电路构成,第一分频信号对开始坑的输出信号作伺服锁定。
窗孔生成器216输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第二分频信号,将开始坑的上升边缘作为基准生成包括摆动坑122的输出信号143(图1)的窗孔信号。窗孔信号被输入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5。
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5输入窗孔生成器216输出的窗孔信号和相加信号(模拟信号),在根据该窗孔信号确定的期间内检测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的最小电压,保持该最小电压并输出。
窗孔生成器218输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第二分频信号,以开始坑的上升沿为基准生成包括摆动坑123的输出信号144(图1)的窗孔信号。窗孔信号被输入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7。
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7输入窗孔生成器218输出的窗孔信号和相加信号(模拟信号),在由该窗孔信号确定的期间内检测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的最小电压,保持该最小电压并输出。
减法器221输入最小值电平检测器215、217输出的最小值,计算两者的差分,将差分输出。
激光头若位于记录光道区103的中央,则减法器221的输出信号接近0V,而如果例如激光头离开记录光道区103中央向摆动坑122靠近,则摆动坑122的输出信号变小,摆动坑123的输出信号变大。反之,若激光头离开记录光道区103的中央向摆动坑123靠近,则摆动坑122的输出信号变大,摆动坑123的输出信号变小。
因此,通过将减法器221的输出信号反馈给跟踪控制,能使激光头位于记录光道区103的中央位置(公知的取样伺服方式)。
又,利用从开始坑输出信号和第二分频信号生成的其他窗孔信号检测地址(未图示)。
用下述方法,利用1位的地址坑可以确定各分段的地址。
又,利用从开始坑输出信号和第二分频信号生成的又一窗孔信号,检测第2重放专用数据区115记录的数据(用预置坑形成的数据)(未图示)。
接着,窗孔生成器219输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第二分频信号,以开始坑的上升沿为基准生成窗孔信号108(图1)。该窗口信号为以开始坑的重放信号为基准,将只记录以磁各向异性大小为依据的数据的区域(在这一范围,不输出预置坑的重放信号)作为有效期间的信号。
AND门220输入双值化器208的输出信号304和窗孔信号108(图1),输出109。利用窗孔信号108删除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AND门220的输出信号只包含以记录膜变质的部分为依据的数据。
重放电路(未图示)利用作为与开始坑相位同步的VCO(未图示)的输出信号的时标,重放光盘上记录的数据(预置坑数据及使记录膜劣化的数据)。
图4表示相位编码方式((a)、(b)、(c))及相位调制方式((d)、(e)、(f))的数据记录方式。
实施例1中,第一重放专用区域、第二重放专用区域、第三重放专用区域记录的数据用相位编码方式编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重放专用数据区等记录的数据用相位调制方式编码。
在图4,(a)表示从光盘重放的相位编码方式的信号波形(编码后的数据的波形)。相位编码方式的信号1位的数据期间T为以(c)划分的期间。
相位编码方式中,编码后的数据在各个数据期间T的两端一定变化。
如果输入的数据如为0,则在各个数据期间T中,编码后的数据保持一定(编码后的数据可以为0、也可以为1)。
输入的数据若为1,则在各个数据期间T的正中(T/2的位置),编码后的数据发生变化(编码后的数据可以从0变成1,也可从1变成0)。
在重放图4(a)的信号(编码后)的情况下,在(b)以T/2为单位读取数据。数据期间T的两端数据必定变化,所以从数据生成时标是容易的。
若在数据期间T数据不变化,解码后的数据(原来的输入数据)为0。
在数据期间T的正中,若数据在变化,则解码后的数据(原来的输入数据)为1。
解码后的数据示于图4(c)。
下面利用图4(d)、(e)、(f)说明相位调制方式的数据。
(d)表示从光盘重放的相位调制方式的信号波形(编码后的数据波形)。
各数据在每一数据期间T记录。
观察将数据期间T三分割的3个T/3的期间(e),最初的T/3期间的数据必为1,最后的T/3期间的数据必为0。
输入的数据若为0,则正中的T/3期间的数据为0。
输入的数据若为1,则正中的T/3期间的数据为1。
重放图4(d)的信号(编码后)的情况下,在(e)以T/3为单元读取数据。在数据期间T的最后,数据必定从0变成1,所以容易从数据生成时标。
正中的T/3期间的数据若为0,则编码后的数据(原来的输入数据)为0,如果正中的T/3期间的数据为1,则编码后的数据(原来的输入数据)为1。
解码后的数据示于图4(f)。
图12(a)示意地表示实施例的光盘的通常的数据区(以记录膜磁化方向为依据记录数据的区域)的构造。
图12(a)中,101为光盘,1201为第一记录光道区、1202为与第一记录光道区相邻的第二记录光道区,1203为将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及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分割成1280个的分段((segment)),1204为控制区,包括开始坑、跟踪用伺服坑和表示光盘的位置信息的地址坑。
如图所示,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分别为将控制区1204作为起点及终点的螺旋状的区域,在从光磁盘的内圆周向外圆周探索螺旋状记录光道区时,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在控制区1205处结束,从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结束处(控制区域1205)开始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
在图12(a),光磁盘为直径约50mm的园盘,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和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的光道间距约0.6μm。在以说明光磁盘的格式构成为目的图12(a),与光磁盘全体的大小相比,将相互邻接的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及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显著放大后显示。
实施例的光磁盘,以假定录放用激光光点的光学常数为光波长660nm、聚光透镜NA0.6的条件制作。这时光束的半值宽度λ/(2·NA)=约0.6μm。
图12(b)表示控制区1204等的放大图。(光磁盘平面图的放大图)。
在图12(b),1203为分段(由一个记录光道区和一个控制区域构成),1204为控制区,具有1207的长度的1208为进行数据记录的记录光道区(数据记录区)。
控制区1204具有开始坑121、检测跟踪信号用的摆动坑122、123、将表示光磁盘上的位置信息的地址信息逐位分散配置在分段的最初位置上的地址坑124(和预先格式数据区111的控制区相同构造。另外,图13的说明为也包括预先格式数据区111的控制区的说明。)。
实施例1的光盘有在相邻的光道共用取样伺服方式的跟踪伺服用的摆动坑122及123。
实施例的光磁盘有做成螺旋形的记录光道区1201、1202等,还有,各记录光道区1201、1202等利用辐射状(在光磁盘的半径方向上)排列设置的控制区1204,分别分割成1280个分段1203。因此,在以光磁盘的中心为原点的角坐标方式表示时,不管离开记录光道区所处的原点的距离如何,控制区在光磁盘上每隔360度/1280个=0.2815度设置一个。
一个分段1203有一个控制区域1204和一个数据记录区域1208。
根据这样的构成,每隔一圈交替地形成跟踪极性不同的(摆动坑122及123有位于记录光道区延长线左右的、和相反位于右左的)第一记录光道区1201和第二记录光道区1202。
光束切换的分段为图12(c)所示的构造。如图中所示,该切换点的分段1206的记录光道区左右的控制区1204上摆动坑122和123的前后关系反转。以此从第二光道1202切换到第一光道1201。对其交替反复地把第一光道1201和第二光道1202连续配置。
另外,地址坑124以其有无表示地址数据的一位。这对应于以本申请的发明者的发明为依据的分散地址格式(日本特愿平11-021885、特愿平11-329265)。
关于该分散地址格式下面利用图13进行简单说明。
绕光磁盘1圈的光道分割成1280个分段,在1280个分段的各控制区上分别被分摊上1位的地址位(有或无地址坑)。
将盘片1周中的1280个的分段1203分割成16个,生成以1280/16=80位的地址为单位的地址信息(取决于有无地址坑的信息)。
80位的地址信息包括10位的分段号信息(旋转方向的位置信息)1301、14位的分段号信息的检错码1302、14位的奇数光道1201的光道号信息(记录光道区的光道号)1303、14位的奇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BCH编码的纠错信息1304、14位的偶数光道1202的光道号信息1305、14位的偶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BCH编码的纠错信息1306。
根据分段信息可取得光磁盘的角度信息。
分段号信息1301及分段号信息检错码1302分别在半径方向排列,每一圈配置16个的分段号信息表示16个分段号。通过以16个分段为起点勘定分段的数目,从而能确定其他分段的分段号。
另外,从最内圆周光道至最外圆周光道在半径方向排列的相邻的分段有相同分段号信息1301及分段号信息的检错码1302,因此即使不作跟踪控制(即使是正在例如查找中),也能检测出分段号信息。
因此,尽管是在不进行跟踪控制的状态下,仍能检测切换点的控制区1204。
通过进行跟踪控制,读出光道号1303、1305,得到半径方向的位置信息。该光道号1303、1305作为盘片的查找等的检索信息使用。
在存在奇数光道1201的光道号信息1303及奇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纠错信息1304的控制区,相邻的控制区中没有偶数光道1202的光道号信息1305及偶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纠错信息1306。同样,在存在偶数光道1202的光道号信息1305及偶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纠错信息1306的控制区,相邻的控制区中不存在奇数光道1201的光道号信息1303及奇数光道的光道号信息的纠错信息1304。
在一圈16个的地址信息中,有上述奇数光道1201的光道号信息1303等的地址信息和有偶数光道1202的光道号信息1305等的地址信息每隔8个交替配置。
这样,能够根据相邻光道间的串位防止误读光道号,另外,即使在不能完全在光道的状态,仍能正确地读出光道号。
本发明的光磁盘因为跟踪控制的极性每圈变化一次,因此要控制检测光磁盘上激光头的位置并使跟踪极性适当反转,而用于此的定时控制在检测地址数据(分段号信息1301和分段号信息的检错码1302)后进行。
图5表示本发明光盘的制造方法。
在盘片工厂501,制造光盘(工序1、502)并在每片光盘上写入制造系列号(工序2、508)。
完成的光盘的一部分直销给用户514。另一部分光盘卖给内容的翻录制造厂商511。内容的翻录制造厂商511将内容(例如电影)记录在光盘上(工序3、512),写入作为翻录制造厂商的系列号及防止不合法复制的密码等(工序4、513)。
在工序1(502),最初做成原盘(503)。用预置坑记录开始坑、摆动坑、及地址坑、以及例如在从一个原盘做成的光盘上共同的预先格式数据(例如记录在原盘的编号等第一重放专用数据区115上的数据等)。预置坑在向原盘照射原盘制造工序中的激光的工序中形成。
接着,从原盘开始制成模子(stamp),由模子形成光盘基板(504)。原盘上形成的预置坑在光盘基板上也生成。
此后,光盘基板上生成记录膜(505)。
然后,记录膜上形成外套层(505)用上述制造方法完成无记录的光盘507(预置坑数据已写入)。
在工序2(508)中,从访问第二重放专用数据的区域116或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域117后的激光头照射强度能使记录膜部分变质的激光(不使记录膜的反射率改变的程度),记录盘片工厂的系列号等数据。这时的记录装置根据光盘上设置的开始坑、摆动坑、及地址坑,对激光头作相位控制及跟踪控制。相位控制及跟踪控制的方法和重放装置(图2)一样。记录的数据利用与开始坑相位同步的VCO的输出信号即时标进行记录。这样,记录装置能正确地在光道上记录预先格式数据。
关于直销用户514的光盘,在工序2(508),使第二、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116、117的记录膜全部改变性质。这样,不正当的复制业者使用该光盘制造不合法的盗版光盘,在该第二、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无法记录能和写入正规的光盘的第二重放专用数据区及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的数据混同的数据。这样做能将不合法复制的光盘和正规的光盘加以识别,以谋求保护著作权。
内容的翻录厂家511从光盘工厂购入光盘。
在工序3(512),使激光头访问通常的数据区(图1的113),照射激光,磁化记录光道区,记录内容(例如电影、运动、音乐、游戏软件、地图、软件程序等)。激光的强度设定为磁化记录膜所需的强度。
在工序4(513),从访问第二重放专用数据区116或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117的激光头射出强度能使记录膜部分变质的(但不会使其记录膜的反射率改变)的激光,记录翻录厂家的系列号等数据。
工序4中,记录数据的区域也可使用和工序2(508)中记录数据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另外,内容翻录厂家购入不经上述工序2的盘片,在工序4记录上述系列号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同一区域。
完成后的光盘售给用户514。
在实施例1,预先格式数据区111的预置坑区114(图1)、和通常数据区的预置坑区1204(图12)有不同的构成。
在其他实施例,通常的数据区及预先格式数据区控制用的预置坑区的构成相同,也包含预先格式数据区并有图12的构成。即预先格式数据区有和通常的数据区相同的光道宽度、相似形状的分段、相似形状的控制用预置坑区(图12的1204)。这样,光盘装置用和通常数据区的方法同样的方法能在预先格式数据区对激光头进行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
实施例2下面参照图6及图7,说明实施例2的光盘及光盘重放装置(重放方法)。
实施例2的光盘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的光盘相同。在实施例1的光盘上,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设置在没有预置坑的第二重放专用数据区116及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117。
而实施例2的光盘中,使记录膜变质(记录膜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形成的数据重迭写在设置预置坑的数据区域(可以位于第一重放专用数据区域、及设置开始坑、摆动坑、地址坑的区域(可以是位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及通常数据区113的任一个的区域))。
以下说明实施例2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的上述特有的部分。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说明。
图6中,601表示将预置坑形成的数据621、622、和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623、624重迭写入的实施例2的光盘的记录样式的一部分。
在601上,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分别以相位编码形式编码记录。
设预置坑形成的数据一位的标记长度(1位的长度)为B,短的预置坑621有B/2的长度,长的预置坑622有B的长度。
又设使记录膜变质后形成的数据1位的数据标记长度为C,则短的记录膜变部分624有C/2的长度,长记录膜变质部分623有C的长度。C=4B的长度。
将分离器分离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加后的相加信号(数字信号)602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因此,相加信号602不受记录膜变质与否的影响,是与预置坑对应的输出信号。603表示以B/2为单位的相加信号,将其解码后得到原来的信号604。
将分离器分离后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减的差分信号605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8的输出信号。
下面参照图7的实施例2的光盘重放装置,说明根据差分信号605得到原来的数据611的方法。
实施例2中,通常的数据区113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同样分割为1280个分段。各分段有数据区以及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同样的控制区114。因此,控制区114有开始坑、2个摆动坑及地址坑。
图7表示实施例2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大概构成。
在图7,相加信号602被输入开始坑检测器701。开始坑检测器701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检测各分段的开始坑,输出开始坑的输出信号。
开始坑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边缘窗孔生成器702。边缘窗孔生成器702生成包括开始坑的上升沿的窗孔信号并输出。
电压控制型振荡器(VCO)704的输出信号输入分频器705。
分频器705输出将VCO704的输出信号分频的第一分频信号。
相位比较器703在边缘窗孔生成器702输出的窗孔中,对相加信号(数字信号)和第一分频信号作相位比较,输出误差信号。
误差信号反馈给VCO704。
上述的构成和实施例1(图2)相同。
相加信号602与利用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分频器的输出信号两者形成的预置坑数据的窗孔信号取逻辑积(AND)后(未图示),由双相标记的解码器(包括延迟器706、“异”707、及D触发器714、图7表示大概构成)解码。
相加信号602、603由延迟器706延迟B/2的时间,其后继续和相加信号602、603取“异”(707),D型触发器714输入“异”707的输出信号,利用具有期间B的间隔的时钟脉冲锁定。这样将双相标记解码。
另外,分频器606输出以B/2作为间隔的脉冲606。延迟器708输入脉冲606,输出延迟的脉冲607。脉冲607的上升沿存在于期间B/2的正中。
AND门709取相加信号602和脉冲信号607的逻辑积。即除去从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的电平变成一定值以下的部分602(预置坑存在的部分)来的重放信号607。输出的脉冲608缺少存在预置坑的部分的脉冲。
D型触发器710将差分信号605输入到数据输入端子D,将脉冲608输入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
最好是,差分信号605通过与利用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指定记录利用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的区域的信号)的逻辑积(AND逻辑)电路(未图示)。以此能排除不需要的噪声。
D型触发器710输出预置坑不存在的部分的差分信号。输出信号的波形示于609。
移位寄存器711将D触发器710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数据输入端子D,将脉冲606输入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移位寄存器711输出利用其前面的数据补充由于预置坑的存在而缺少的数据的数据610。
数据610由双相标记的解码器(包括延迟器712、“异”713、及D触发器715。图7表示其大概结构)解码。
数据610由延迟器712延迟C/2的时间,其后接着与数据610取“异”(713)。D触发器715输入“异”713的输出信号,利用具有期间C的间隔的时钟脉冲锁存。这样将双相标记解码。
利用上述的方法,分离重叠写入的预置坑数据和利用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将其解码。
实施例3下面参照图8及图9说明实施例3的光盘及光盘重放装置(重放方法)。
实施例3的光盘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的光盘相同。实施例1的光盘中,使记录膜变质(记录膜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形成的数据设置于没有预置坑的第二重放专用数据区116及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117。
相反,实施例3的光盘上,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重叠写在设置预置坑的数据区域(设置第一重放专用数据区域、以及开始坑、摆动坑、地址坑的区域(也可以是位于预先格式数据区域111及通常数据区113中的任一区域的区域))。
在实施例2的光盘上,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比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长。
在实施例3的光盘上,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比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的标记长度长。
以下对实施例3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的上述特有的部分进行说明。对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不再说明。
在图8中,801表示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821、822、和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823、824重叠写入的实施例3的光盘记录样式的一部分。
在801中,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和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分别以相位编码方式编码、记录。
设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1位数据的标记长度为D,则短记录膜变质部分823有D/2的长度,长记录膜变质部分824有D的长度。
设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1位数据的标记长度(1位的长度)为E,则短预置坑821有E/2的长度,长预置坑822有E的长度。有E=4D的长度。
当然,在实施例3的光盘上,记录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的部分限于无预置坑的部分,所以一定长度的预先格式数据区记录的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的量因预置坑数据的值而变动。
用分离器分离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加的相加信号(数字信号)802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因此,相加信号802不受记录是否膜变质影响,成为与预置坑对应的输出信号。803表示以E/2为单位的相加信号的值。将其解码得到原来的信号804。
由分离器分离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减后的差分信号805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8的输出信号。
下面参照图9的实施例3的光盘重放装置,说明根据差分信号805得到原来的数据811的方法。
在实施例3,通常数据区113和预先格式数据区111一样分割成1280个分段。各分段有数据区及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同样的控制区114。因此,控制区114有开始坑、两个摆动坑、以及地址坑。
图9表示实施例3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的大概构成。图9的实施例3的光盘重放装置的构成除了部分时钟信号不同外,其余与图7实施例2的光盘重放装置极为相似。
图9中,相加信号802输入至开始坑检测器901。开始坑检测器901利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检测各分段的开始坑,输出开始坑的输出信号。
开始坑的输出信号输入边缘窗孔生成器902。边缘窗孔生成器902生成包括开始坑上升沿的窗孔信号并输出。
电压控制型振荡器(VCO)904的输出信号输入分频器905。
分频器905输出将VCO904的输出信号分频的第一分频信号。
相位比较器903在边缘窗孔生成器902输出的窗孔中,将相加信号(数字信号)和第一分频信号作相位比较,输出误差信号。
误差信号反馈给VCO904。
上述的构成和实施例1(图2)相同。
相加信号802、803在取与由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生成的预置坑数据的窗孔信号的逻辑积(AND)(未图示)后,由双相标记的解码器(包括延迟器906、“异”907、及D触发器908,大概构成示于图9)解码。
相加信号802、803由延迟器906延迟E/2的时间,其后继续取与相加信号802、803的“异”(907)。D触发器908输入“异”907的输出信号,由具有期间E的间隔的时钟脉冲锁存。这样把双相标记解码。
另外,分频器905输出将D/2作为间隔的脉冲806。
AND门909取相加信号802和脉冲806的逻辑积。即除去从相加信号(模拟信号)的电平为一定值以下的部分802(存在预置坑的部分)来的重放信号806。所输出的脉冲807缺少存在预置坑的部分的脉冲。
延迟器708输入脉冲807,输出延迟的脉冲808。脉冲808的上升沿存在于期间D/2的正中。
D触发器912将差分信号805输入数据输入端子D,将脉冲808输入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
最好是差分信号805通过与由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即指定记录使记录膜变质形成数据的区域的信号)的逻辑积(AND逻辑)电路(未图示)。这样就能删除不需要的噪声。
D型触发器912输出预置坑不存在部分的差分信号。输出信号的波形示于809。
D型触发器913、914构成移位寄存器。D型触发器913、914向数据输入端子D输入D型触发器912、913的输出信号(Q),将脉冲807输入至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间隔为D/2)。D型触发器913、914输出无预置坑部分的数据809。
1/2分频器911输入脉冲807,分频成1/2。分频信号输入至D型触发器916的时钟信号输入端子。
1个时标(D/2的期间)左右的数据809通过“异”915。D型触发器916将1/2分频器911的输出信号作为时标,锁定”异”915的输出信号。这样就将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即双相标记解码。
利用上述方法,将重叠写入的预置坑数据和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分离、解码。
实施例4下面参照图10及图11,说明实施例4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
实施例4的光盘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的光盘相同。在实施例1的光盘中,预先格式数据以相位编码方式编码、记录,并且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设置于无预置坑的第二重放专用数据区116及第三重放专用数据区117。
相反,在实施例4的光盘中,预置坑数据用相位调制方式记录(参照图4),并且使记录膜变质(记录膜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形成的数据(以0或1的RZ编码方式编码)重迭写在设置预置坑的数据区域(设置第一重放专用数据区、以及设置开始坑、摆动坑、地址坑的区域(也可以是位于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及通常数据区113中的任一区域的区域)。
以下对实施例4的光盘及光盘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的上述特有的部分进行说明。和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的说明省略。
图10中,1001表示将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1011、1012、和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1013重迭写入的实施例4的光盘记录样式的一部分。
在1001,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用相位调制方式编码,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用RZ编码方式编码。
设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1位的数据标记长度(1位的长度)为F,则短预置坑1001有F/3的长度,长预置坑1012有2F/3的长度。
使记录膜变质的数据1013有F/3的长度。
将利用分离器分离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加后的相加信号(数字信号)1002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7的输出信号。因此,相加信号1002不受记录膜变质与否影响,成为和预置坑对应的输出信号。
分离器分离的两个光分量的输出信号相减后的差分信号1005相当于图2的双值化器208的输出信号。
在实施例4,通常数据区113和预先格式数据区111一样分成1280个分段。各分段有数据区及和预先格式数据区111同样的控制区114。因此,控制器114有开始坑、两个摆动坑、及地址坑。
图11表示实施例4的光盘重放装置的大概构成。
图11中,相加信号1002被输入开始坑检测器1101。开始坑检测器1101用和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检测各分段的开始坑,输出开始坑的输出信号。
开始坑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至边缘窗孔生成器1102。边缘窗孔生成器1102生成包含开始坑的上升沿的窗孔信号并将其输出。
电压控制型振荡器(VCO)1104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分频器1105。
分频器1105输出把VCO1104的输出信号分频的第一分频信号。
相位比较器1103在边缘窗孔生成器1102输出的窗孔中,将相加信号(数字信号)1102和第一分频信号作相位比较,输出误差信号。
误差信号反馈给VCO1104。
上述构成和实施例1(图2)相同。
数据窗孔生成器1106输入开始坑的输出信号和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生成表示预置坑数据及使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存在的期间的窗孔信号。
“或”门(OR门)1107输入表示预置坑数据及记录膜变质形成的数据存在的期间的窗孔信号和相加信号1002,输出“或”信号。
该“或”信号输出只在数据存在期间有效的数据,数据不存在期间固定为高电平。
其结果是,该“或”信号的下降沿与经相位调制的预置坑的下降沿一致。
该”或”信号被输入至两个单稳态多谐振荡器(MMV)1108、1110。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MMV)1108用“与”信号的下降沿起动,输出F/2的延迟脉冲。
D触发器1109将相加信号1002输入至数据输入端子D,将单稳态多谐振荡器1108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D触发器1109将输出信号1004输出。
这是预置坑数据的解码信号。
同样,单稳态多谐振荡器(MMV)1110用“与”信号的下降沿起动,输出5F/6的延迟脉冲1006。
D触发器1111将差分信号1005输入至数据输入端子D,将单稳态多谐振荡器1110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时钟信号输入端子CLK。D触发器1111将输出信号1007输出。
这是使记录膜变质记录的数据的解码信号。
还有,使记录膜变质记录的数据是只进行RZ编码的数据,所以通过从后面开始以追加方式使正常部分的一部分变质,从而能容易地窜改预先格式数据。因此,最好是通过附加ECC等,和使窜改难以实施的其他手段一并使用。
实施例5图18为表示实施例5的光盘重放方法的流程图实施例5的重放方法对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光盘均可适用。
图18的重放方法的特征为,使记录膜的一部分变质形成的数据区(记录膜丧失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重放方法不同于用户能录放的通常数据区的重放方法。
还有,关于预置坑数据因为用和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重放,所以这里不再记述。
最初,激光头对准目标光道作查找动作(步骤1801)然后,检查激光头当前位置是否目标位置(激光头到达目标位置否)(步骤1802)。
在步骤1802,若激光头当前位置并非目标位置则返回步骤1801,继续查找动作。
在步骤1802,若激光头现在位置是目标位置则进入步骤1803。
在步骤1803,检查当前位置是否为重放专用数据区(是否使记录膜的一部分变质形成的数据区)。
在步骤1803,若当前位置是重放专用数据区,则进入步骤1804,若当前位置并非重放专用数据区(是通常的录放用数据区)则进入步骤1805。
若当前位置非重放专用数据区(是通常的录放用数据区),则用通常的重放方法重放数据。即在步骤1805,读取两个偏振面的光分量。
接着,生成各偏振面的光分量的差分信号(步骤1806)。
接着,用例如电容器阻断差分信号的直流分量,用一定的负值将差分信号的最小值箝位后,将0V作为阈值使差分信号双值化(信号数字化)(步骤1807)。
最后,把双值化的数据解码(步骤1808)。
在步骤1803,若当前位置是重放专用数据区就进入步骤1804,在整个该数据区记录一定的数据(最好是全0或全1的数据)。实施例5的特征为,在重放动作中记录一定的数据。
使记录膜的一部分变质形成的数据将其以外的正常的部分磁化,最初可进行重放。若其以外的正常的部分没有磁化,就不能够读取。
如果在步骤1804记录一定的数据(即在一定方向上把记录膜磁化),能可靠地读取使记录膜的一部分变质形成的数据。
例如用电容器阻断差分信号的直流分量,通过用一定的负值将差分信号的最小值箝位,从而能用相同的双值化器重放使记录膜磁化的通常数据和使记录膜的一部分变质形成的数据(可将图2的双值化器208和双值化器209合并成一个双值化器)。
即使在重放专用数据区的正常部分用通常的方法重迭写入数据(例如,用简易的方法想窜改该数据时),如图3的303所示,虽用通常的方法能删除所写的数据,但重放时,在整个该数据区上若记录一定的数据,则能可靠地除去那样的窜改数据,能可靠地执行正确的数据读取。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这样的有利效果,即能实现在各盘片上用高功率激光使记录膜特性改变性质并将规定的信息高密度地记录在狭窄的光道记录区上的光盘。一般的光盘装置要做到使上述记录膜改变性质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能实现难以复制的光盘。采用本发明能获得这样的有利的效果,即通过使记录膜的特性改变性质并在各盘片狭窄的光道的预先格式记录区记录规定的独特的信息,从而能识别每一片盘片,可实现能附加著作权保护功能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这样的有利效果,即能实现例如作为用户不能随意改写的数据,使以预置坑为依据的数据和以反射光偏振角度大小为依据的数据混合存在于一个记录区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这样的有利的效果,即例如能实现记录用户不能改写数据的记录区的小光盘,能实现用户能自由录放记录区更宽(能记录更多的数据)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实现例如在相邻的预置坑区所夹着的区域上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的有利的效果是,通过在一个区域重叠记录预置坑形成的数据和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从而能实现在一定的记录区可以记录更多数据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与已有的通过设置破坏记录膜的部分来记录数据的方法比,能实现高密度记录数据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能实现对通常的数据记录区及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用同一控制方法控制激光头的光盘。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如上所述能实现可制造高记录密度光盘的光盘记录装置。
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将本发明运用于生产工序中例如写入光盘的系列号等工序中,从而能如上所述实现能制造高记录密度的光盘的光盘生产方法。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能实现可读取上述光盘所记录数据的光盘重放装置。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即使在例如重放预置坑区和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数据的数据区重迭的光盘时,仍能获得高可靠性的重放信号。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能实现将复制保护和复制保护解除适当分开使用的光盘的重放装置。
本发明能获得有利的效果是,在重放利用失去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正常的部分形成的数据时,最初在记录该数据的区域暂时记录一定的数据,从而能实现可容易并可靠地重放以各偏振面的光分量的差分的绝对值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的重放装置。
对于本发明曾以某种程度详细地就合适的形态作了说明,但该合适形态现在揭示的内容在构成的细部上应该是可变化的,各要素的组合、或顺序的变化不背离所要求的发明范围及思想的都能得以实现。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对于记录各种信息的光盘、其记录装置、其重放装置、其重放方法、及其生产方法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成螺旋状或同心圆状的一条或多条光道,所述光道有控制用的第一预置坑区或沟部或沟间部,并有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所述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有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道有分成多个区域的分段,所述分段有所述第一预置坑区和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区,所述第一预置坑区有从所述光道的长度方向向左右偏移,并配置在长度方向上不同位置上的1对摆动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格式数据区包括记录由控制用的预置坑以外的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第二预置坑区、以及记录由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并且在预先格式数据区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预置坑区与记录由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相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用记录膜有通常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和记录膜有比通常小的磁各向异性的部分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其他所述分段还具有第三预置坑区和写入数据用的数据记录区,所述第三预置坑区具有和所述第一预置坑区相同的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被相邻的所述第二预置坑区域夹着的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区域有不同的长度,至少具有最长的长度的相邻的所述第二预置坑区夹着的区域上,设置有记录用所述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格式数据区有用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及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有利用所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有利用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重迭。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用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记录在有所述预置坑形成的数据的区域中的不设置预置坑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标记长度与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标记长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格式数据区设置在光盘的内圆周侧或外圆周侧至少一方的附近,并至少有光盘1圈以上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包括光盘固有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记录利用所述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的区域只由具有比通常数据记录区的记录膜小的磁各向异性的记录膜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坑以外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以相位编码形成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坑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为相位调制方式的数据。
15.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具有配置成螺旋状或同心圆状的一条或多条光道,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照射所述光盘上设置的摆动坑或沟或沟间部,根据其反射光量对激光头进行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控制部、以及一边由所述控制部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一边利用照射激光的方法,使激光反射,并在磁各向异性比通常小的程度上使光盘的记录膜变质,将信息记录在所述光道上的记录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记录膜变质的所述激光的强度为将记录膜加热至680℃以上1300℃以下温度的强度。
17.一种光盘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有控制用预置坑或沟的光盘基板的光盘基板生成工序、在所述光盘基板上生成记录膜的记录膜生成工序、对所述光盘上设置的预置坑、沟或沟间部照射激光,根据其反射光量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同时利用照射激光,使激光反射,并在磁各向磁性比通常小的程度上使光盘的记录膜变质以记录信息的记录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盘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记录膜变质的所述激光的强度为将记录膜加热至680℃以上1300℃以下温度的强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盘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记录工序记录光盘固有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盘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盘基板生成工序,还记录预置坑形成的数据。
21.一种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光盘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的分离器、检测所述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输出两个检测信号的偏振光分量检测部、输入所述两个检测信号,输出差分的差分检测部、以及以所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电平为一定值以上的条件或根据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的期间内的条件,根据一定的阈值,将所述差分的绝对值双值化的双值化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出所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光量检测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以所述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在一定值以上为依据的窗孔信号的窗孔信号生成部、以及利用所述窗孔信号选择有效的差分的选择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输入所述双值化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的相位编码方式的解码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以光盘特定区域来的反射光为依据的所述双值化器的输出信号如果全部为所述一定的阈值以下,则解除复制保护的复制保护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根据所述相加信号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激光头,同时所述双值化器输出数据。
27.一种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光盘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对各光分量进行检测的分离步骤、输出检测出的所述两个光分量的差分的差分检测步骤、以及以所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电平为一定值以上的条件或根据预置坑的重放信号生成的窗孔信号的期间内的条件,根据一定的阈值将所述差分的绝对值双值化的双值化步骤。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光盘特定区域来的反射光为依据的,所述双值化步骤的输出信号如果全部为所述一定的阈值以下,则还包括解除复制保护的步骤。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将一定的数据写入光盘的写入步骤,在所述分离步骤,接受由所述写入步骤写入数据的部分来的反射光,分离成两个彼此各异的偏振面的光分量,检测出各光分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输出所述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加信号的光量检测步骤。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生成以所述相加信号的输出电平为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为依据的窗孔信号的窗孔信号生成步骤、以及利用所述窗孔信号选择有效的差分的选择步骤。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光盘重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有根据所述相加信号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的跟踪控制步骤,利用所述跟踪控制步骤进行激光头的相位控制或跟踪控制,同时利用所述双值化步骤输出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高密度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光盘。本发明的光盘具有配置成螺旋状或同心圆状的一条光道或多条光道,上述光道有控制用第1预置坑区或沟部和沟间部,并有记录预先格式数据的预先格式记录区。上述预先格式记录区记录用预置坑以外的方法形成的预先格式数据。更具体地说,预先格式数据通过照射激光使记录膜变质,减小磁各向异性来进行记录。
文档编号G11B20/18GK1486488SQ01821787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7日
发明者宫武范夫, 日野泰守, 石桥谦三, 三, 守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