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930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光盘在半径方向分割成多个区,于各区进行CLV(线速固定)控制的ZCLV方式的记录。
因此,在ZCLV,不是在光盘全周将线速控制为固定,而使得在各区的线速不同,以提高记录速度。例如,在最内圈16倍速的线速是上限,也因以同一转速在中圈得到20倍速的线速,在外圈得到24倍速的线速,将光盘分割成3区,各自以16倍速、20倍速、24倍速记录资料。
可是,在以往几乎未曾有人检讨过将在ZCLV控制的区数和线速设为定值,谋求对于区数的最佳化及在各区的线速的最佳化。
以下,说明记录时间依据区数及线速而各式各样的变化。
假设光盘分割成2区,光盘最内圈的转速上限系16倍速。将内圈侧的区1的线速设为16倍速、外圈侧的区2的线速设为32倍速,以16倍速的转速得到32倍速线速的光盘位置变成51分。因此,若应记录的资料量比51分少,就全部以16倍速记录,在应记录的资料量为79分的情况,其中的51分以16倍速、剩下的28分以32倍速记录。记录所需的时间变成如下。
以16倍速的记录时间3分11秒以32倍速的记录时间53秒合计4分4秒而,考虑将外圈侧的区2自32倍速变更为24倍速后一样的记录79分的资料的情况。以16倍速的转速得到24倍速线速的光盘位置为21分,79分资料的中的21分以16倍速、剩下的58分以24倍速记录。记录所需的时间变成如下。
以16倍速的记录时间1分19秒以32倍速的记录时间2分25秒合计3分44秒和上述的时间相比,外圈侧的区的线速设为24倍的记录时间比设为32倍的缩短约20秒。于是,记录时间是按照各区的线速各式各样的变化,对于分割区数也一样。只是使各区的线速变大,也无法缩短记录时间,另外,只是增多分割的区数,也无法缩短记录时间。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将光盘分割成多个区,在各区内控制成固定的线速,而且在各区间控制成不同的线速,将资料记录于该光盘上,其特征为具有设定装置,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至少设定区数及各区的线速的其中之一;及旋转驱动装置,按照所设定的区数及线速驱动该光盘转动。
在本装置,该设定装置按照该应记录的资料量及该光盘的容许转速设定较好。
另外,在本装置,该设定装置设成记录时间变成最短较好。
于是,在本发明不是如以往般使用固定的区数及线速,而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适应性的改变区数及线速的至少一方或最好是双方后,记录资料。此外,区数及线速的最佳化,即记录时间的最短化,可借着依次选择区数及线速的可能的组合后仿真记录时间执行,或者预先对于资料量记忆最佳的区数和最佳的线速后,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选择区数及线速,也可执行。
本发明可应用于CD-R等可利用ZCLV控制的记录的任意的光盘。
图2为光盘的区分割说明图。
图3为在各倍速的光盘位置和转速的关系的图形。
图4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处理流程图。
图5为表示在2分割区的区2的线速和记录时间的关系的图形。符号说明10主轴马达;12光拾取头;14编码器;16再生信号处理部;18DSP;20伺服部;100光盘

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光盘装置的构造方块图。光盘100利用主轴马达10驱动转动。主轴马达10依照来自后述的DSP18的控制信号对光盘100进行ZCLV控制。即,将光盘100假想的分割成多个区后,对各区控制成固定的线速。按照DSP18应记录的动态的设定光盘100的区数及在各区的线速。
光拾取头12包含LD(雷射二极管)及聚焦/追踪致动器,在资料记录时照射记录功率的激光,形成凹点,在再生时照射再生功率的激光,以电气信号输出用凹点调变后的回光。此外,用绕射栅将来自LD的激光分割成3条光束(主光束和2条副光束)后照射。另外,用编码器将记录资料编码后供给光拾取头12。另外,供给再生信号处理部16来自光拾取头12的再生RF信号。
再生信号处理部16包含放大器、均衡器、二值化器、PLL以及译码器,自再生RF信号将资料解调后,作为再生资料输出。另外,自再生RF信号产生焦点误差信号及追踪误差信号后,供给DSP18。焦点误差信号及追踪误差信号的产生是周知的,但是简单说明的,借着对于用4分割侦测器将来自光盘100的主光束回光感光后所得到的信号,计算来自在光盘半径方向所分割配置的侦测器的信号的差分,产生焦点误差信号。另外,将主光束的推挽信号(来自在光盘半径方向所分割配置的侦测器的信号的差分信号)设为TEM、将副光束的推挽信号各自设为TES1、TES2,依据TEM-(TES1+TES2)/2=TE产生追踪误差信号TE。
DSP18依照来自再生信号处理部16的焦点误差信号及追踪误差信号供给伺服部20控制信号,伺服部20依照控制信号驱动聚焦致动器及追踪致动器,使得消除焦点误差及追踪误差。另外,DSP18输入记录资料,尤其有关于其资料量的信息,决定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的区数n及在各区的线速Vn后,驱动主轴马达10。图2表示将光盘100分成2区的情况的构造。设在内圈侧的区Z1的线速为V1、在外圈侧的区Z2的线速为V2。由装置的容许转速决定在最内圈的区Z1的线速V1,而决定在区Z2的线速V2,使得记录时间变成最短。
以下,详细说明在DSP18的区数n及线速Vn的设定。
图3表示CLV控制时的光盘位置(分)和转速的关系的图形。在图3,例如在16倍速的情况在最内圈为约7000rpm(在假定条件为7333rpm),愈往外圈转速愈低。在80分位置为约3000rpm。自图3得知,在16倍速的最内圈的转速7333rpm相当于24倍速的约21分位置、32倍速的约51分位置、40倍速的约80分位置。这意指设V1为16倍速、下一V2为远大于16倍速的线速时,以V1的线速记录的区域扩大(Z1的面积增大),结果,记录时间变长。
反之,使线速V2接近V1的情况,例如在将V2设为20倍速的情况,虽然以线速V1记录的区域缩小,但是变成0分~10分的区域以16倍速记录,剩下的区域以20倍速记录,记录79分的资料时,以16倍速的记录时间38秒以20倍速的记录时间3分27秒合计3分55秒,合计的记录时间比V2为24倍速的情况长。这是由于借着将V2设为20倍速,虽然以V1的16倍速记录的区域变小,但是因V2的20倍速比24倍速慢,而发生其影响。
于是,因V2太大或太小记录时间都变长,需要探索最佳的线速。
另外,关于区数也一样,例如在分割成Z1、Z2的2区、设V1=16倍速、V2=24倍速的情况,79分的记录时间如上述所示变成4分4秒,但是在分割成Z1、Z2、Z3的3区、设V1=16倍速、V2=24倍速、V3=32倍速的情况,以16倍速的记录时间1分19秒以24倍速的记录时间1分15秒以32倍速的记录时间53秒合计3分27秒,记录时间比分割成Z1、Z2的2区的情况短。这由图3也得知,是由于增加区数并适当的设定各区的速度时,能将记录中的光盘100保持在高转速。
可是,因需要在区的切换一度中断记录后提高光盘的转速,使光拾取头12寻找至记录位置为止后在下一区记录,增加区数时其等待时间累积,结果无法缩短记录时间。
于是,DSP18不是只是令区数增加或者只是令在各区的线速增加,而是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利用计算设定最佳的区数及线速。
图4表示在DSP18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DSP18输入应记录的资料量D(S101)。其次,将区数参数n(起始值1)只增加1(S102)后,选择在各区的线速Vn(S103)。在此,可由转速上限决定最内圈的区Z1的线速,在本实施形态例如设为16倍速。然后,自预定的候补选择Z2以后的线速。例如,在线速候补上准备17倍速、18倍速、19倍速、20倍速、…、38倍速、40倍速,首先选择(V1,V2)=(16倍速,17倍速)。选择区数及在各区的线速后,使用这些资料计算记录时间t(S104)。记录时间t可由下式计算。
t=(n-1)WT+∑{Sn/(Vn Tp)}。但,WT是在区的切换位置的记录中断时间,为固定值,Sn为区Z的区域面积,Tp为轨距,例如1.6μm,是固定值。若区数n和在各区的线速Vn已知,Sn就可唯一的决定,最外圈的区的面积由D决定,例如,在2个区的情况,记录时间t如下式所示t=WT+S1/(V1 Tp)+S2/(V2 Tp),S1由V1及V2决定,S2由S2=D-S1决定。所算出的记录时间t和那时的区数n及线速Vn一起记忆于DSP18内的内存。例如为(区数2、V1=16倍速、V2=18倍速、记录时间=t)等。
算出记录时间t,记录于内存,对于各区判定是否有别的线线速Vn的组合。在有别的组合的情况(在上述的情况,在V2上除了17倍速以外,还有20倍速、22倍速、…),依次选择这些组合,一样的算出记录时间t,记录于内存(S105)。因而,对于2个区,在内存忆令线速变化的情况的记录时间t。
对于V1、V2选择全部的组合,算出记录时间t后,判定区数n是否达到既定的上限nth(例如10)(S106)。在尚未达到上限的情况,再回到S102以后的处理,将n只增加1,将区数设为3,选择在各区的线速Vn,算出记录时间t。例如,设V1=16倍速、V2=18倍速、V3=20倍速,算出记录时间t。算出记录时间t后,选择别的线速的组合,例如,设V1=16倍速、V2=18倍速、V3=32倍速,算出记录时间t。
借着执行以上的处理,对于各区数n=2、3、4、…、nth,得到改变线速Vn时的记录时间t。然后,DSP18在其中抽出记录时间t变成最小的区数n及线速Vn的组合(S107)。当然,对各区数n求记录时间的最小值后,将各区数的最短记录时间相比较,选择记录时间最短的区数也可。具体而言,如以下所示。
图5表示设区数n=2、V1=16倍速、应记录的资料量D=79分、轨距TP=1.6μm、记录的起始位置=半径25mm、记录中断时间WT=2秒,令V2变成17倍速、18倍速、19倍速、…、40倍速的情况的记录时间t的变化。在图5,横轴为V2,纵轴为合计的记录时间(秒)。V2变大时记录时间开始减少,在V2=26倍速变成最小,以后V2变大时反而记录时间增大。最小值为224.64秒。
一样的,求区数3、4、5、6、7、8的情况的最小值,变成如式所示。
表1

自表1,在应记录的资料D为79分的情况,若设区数为6、各区的线速为V1=16倍速、V2=19倍速、V3=22倍速、V4=25倍速、V5=28倍速、V6=32倍速,则能以最短的时间记录资料。
此外,在再生时,使用DSP18的内存记忆的记录时的区数及在各区的线速资料也可,利用角速度固定的CCAV控制再生记录资料也可。
于是,在本发明因在DSP18改变各种区数及线速后仿真记录时间,决定记录时间变成最短的区数及线速,可高效率的记录资料。
在本实施形态,将影响记录时间的参数整理如下。
(a)应记录的资料量(b)区数(c)光盘的基本线速(d)记录的起始位置(e)记录中断时间(f)光盘的容许转速(g)光盘的轨距这些参数的中的(c)、(e)、(f)可使用固定值。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是本发明未限定为本实施形态,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形态,在光盘的转速的上限上在最内圈设为16倍速,但是可使用装置可容许的任意的倍速。
另外,在追加资料的情况,因资料的记录的起始位置未必位于光盘的最内圈位置(半径25mm),在Z1的线速V1上不是16倍速,设为在其位置的倍速(24倍速或32倍速)即可。关于区数及V2以后的线速的设定如上述所示。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如图4所示,输入应记录的资料量D,用DSP18自区数和线速的组合算出记录时间,自所得到的记录时间的中抽出最小的,但是预先对应记录的各资料D执行这些计算,以图记忆资料量D和得到最短记录时间的区数、线速也可。
系记录时间D=60分区数A、V1=α、V2=β、V3=γ、…记录时间D=60分区数B、V1=h、V2=i、V3=j、…等。因而,输入应记录的资料量D后向内存取,可马上设定区数及在各区的线速。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设定记录时间变成最短的区数及线速,但是自应记录的资料量算出成为标准的基准记录时间后,自记录时间比该基准记录时间短的区数及线速的组合的选择一种组合也可。例如,设应记录的资料量的基准记录时间为4分钟,自可在4分钟以内记录的区数及线速的中选择一种,驱动主轴马达10转动等。在选择时,也可规定线速的上限,选择具有在该上限以下的线速的组合。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一起设定区数和线速,但是例如将区数固定为2或3,而只将在各区的线速最佳化的技术也包含于本发明。发明的效果如以上的说明所示,若依据本发明,因在CLV控制将区数及线速最佳化后记录资料,和固定的记录的情况相比,可缩短记录时间。另外,在本发明,因可防止不必要的高速记录,也可提高对光盘的资料记录的可靠性、提高记录品质以及使装置低耗电力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将光盘分割成多个区,在各区内控制成固定的线速,而且在各区间控制成不同的线速,将资料记录于该光盘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装置,按照应记录的资料量至少设定区数及各区的线速的其中之一;及旋转驱动装置,按照所设定的区数及线速驱动该光盘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装置按照该应记录的资料量及该光盘的容许转速进行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装置设定成记录时间变成最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为于光盘装置中使ZCLV记录达于最佳化。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用主轴马达10进行光盘100的ZCLV控制。DSP18依照应记录的资料量及转速的上限,设定在ZCLV的分割区数及在各区的线速,使得记记录时间变成最短。例如,在记录资料量为79分的情况设区数为6。不使区数及线速固定,而按照记录资料改变,可达成高效率的记录。
文档编号G11B20/10GK1397936SQ02141300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2日
发明者设乐清 申请人:提阿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