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盘读取装置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光盘读取装置及迷你型光盘读取装置的壳体通常包括一本体及一盖体,该盖体可通过一卡合装置与本体枢接,而使其可自由地向上翻转并与本体呈一定角度。
现有光盘读取装置之卡合结构一般是在盖体的一端缘处设至少一枢接部,并在本体对应该枢接部处分别设一连接部,且在该连接部与枢接部之间设有一容置槽。每一连接部内部均活动地设有一枢轴,该枢轴一端为一横杆;另一端为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置于该连接部中,而该横杆则穿过该连接部且抵靠在该枢接部内,从而将该本体与该盖体枢连在一起。该容置槽收纳一转动部,该转动部包括一转轴及一第二弹性组件,该转轴卡制在该容置槽内,该第二弹性组件两端分别绕在该转轴端部附近,且其中间呈长方形结构并抵靠在该盖体上。推动该盖体可使抵靠在其上的第二弹性组件移动,从而带动该转轴转动,最终实现该壳体的闭合与开启。相关技术请参中国大陆专利申请第00253944.6号。
此种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本体与盖体的枢接结构及其实现该壳体闭合与开启的结构极其复杂,从而使得组装过程繁琐,故影响生产效率。
另,现有技术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打开盖体时,常因卡合结构释放力过猛而使盖体晃动过大,致使盖体易于损坏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于光盘读取装置壳体中提供一种可防止盖体打开时晃动的结构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可防止盖体晃动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
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包括一盖体、一卡合装置及一枢接该盖体与卡合装置的本体,该盖体包括一顶盖及与一与顶盖相接的侧壁;该卡合装置包括一卡合部及一与卡合部配合的配合部,其中,卡合部设于顶盖上,且其具有一缓冲部,配合部设于本体上,且具有一与缓冲部配合的止挡部,该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该本体上形成一可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卡固的第一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的本体及盖体通过卡合连接。其通过该卡合装置之卡合部与配合部相配合、该第一定位孔与第一突起相配合,即可完成壳体的组装及实现该壳体的闭合与开启,结构简单且易于组装,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卡合装置之卡合部及配合部分别包括一缓冲部及一止挡部,二者配合可缓冲盖体打开时的冲击力,使盖体平稳不晃动,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变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第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卡合装置与本体配合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的制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10包括一本体12、一盖体14及一卡合装置16,盖体14可盖合在本体12上,且二者通过卡合装置16卡合连接。
该本体12大致成一长方形,主要包括一上壳体20及一下壳体21,且二者卡合相连。上壳体20具内、外二表面(未标示),其外表面主要可分为左右二部份,其中左半部份为设置有光盘容置区的第一主体面22,其略为矩形,右半部份为设置有功能控制区的第二主体面24,且第二主体面24高于第一主体面22,并且通过一分别垂直二者的一侧面26相连。侧面26在邻近与盖体14连接处延伸形成一第一突起260,且其两端间倾斜设置一斜面。
该盖体14可盖合在本体12之第一主体面22上,其形状略为矩形,与第一主体面22形状对应。该盖体14主要包括一大致呈矩形的顶盖40,二沿该顶盖40两相对侧边垂直同向延伸的第一侧壁42及第二侧壁44,及沿另外二相对侧边同向略向下弯曲而形成的二弯曲部46、48。该第一侧壁42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420,其位于第一侧壁42与本体12相接的末端,且与一第一突起260位置对应,并可使第一突起260插入其中。
该卡合装置16为一可卡合该本体12及盖体14的装置,其主要包括一卡扣部60、一配合部62及一弹簧64。其中,该卡扣部60与配合部62分别设于盖体14及本体12上,二者配合可使盖体14卡合于本体12上,而弹簧64收容于配合部62内,可在盖体14闭合/开启时提供弹力。
该卡扣部60垂直延伸于该顶盖40的弯曲部46内表面,且顶盖40在紧邻该卡扣部60处设置有平行第一、二侧壁42、44的二凸肋(未标示)以形成一条形槽49,卡扣部60与第二侧壁44相邻,且置于第二侧壁44与条形槽49间。该卡扣部60约为一扇形体,其扇形的一半径边与顶盖40一体成形,另一半径边与孤形边向外延伸形成一缓冲部600。卡扣部60中心位置设有一导引槽602,且其于邻近弯曲部46端设有一第二定位孔604。其中,导引槽602亦为一弧形结构。
该配合部62位于第一主体面22上,且与卡合部60位置对应。请一同参阅图2及图4,配合部62由一开口620、一收容部622及一止挡部624构成。该开口620由第一主体面22的一对平行侧板621、623及另外一对平行侧板625、627围成。侧板621向该开口620内垂直延伸形成第二、第三突起612、614,以与该盖体14相应组件配合,且该第三突起614与第一突起260在同一轴线上。该收容部622由两对平行侧板及一底部(未标示)围成的半封闭式容置空间,且其中一侧板为该开口620的侧板623,收容部622的顶部与本体12贯通,其底部具有一通孔628,且收容部622可收容弹簧64于其中。该止挡部624朝该下壳体21垂直延伸于第一主体面22内表面,且下壳体21可盖合其于本体12中。止挡部624与开口620的侧板627紧邻,并与第一主体面22一体成形,其向内凹陷以形成一中部凹陷区(未标示),该中部凹陷区可供缓冲部300卡合固定,即止挡部624可与缓冲部300配合以缓冲弹簧64弹力以防盖体14晃动。
该弹簧64具有一第一勾端640、主体部642及一第二勾端644,该主体部642一端向外凸伸形成第一勾端640,其可置于该条形槽49内,并在该壳体10闭合与开启过程中,于条形槽49内滑动以提供弹性力。该主体部642沿其另一端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勾端504,其可与收容部622内底部上的通孔628勾合,使弹簧64收容于收容部622中。
组装时,将本体12的第二、第三突起612、614分别插入盖体14的第二定位孔604及导引槽602中,并对盖体14的第一侧壁42端施加压力,使该第一侧壁42沿该第一突起260的倾斜面向该第一主体面22滑动,迫使该第一突起260插入该第一定位孔420中,最后将弹簧64的第二勾端644与收容部622的底部通孔628勾合,主体部642置于收容部622内,第一勾端642置于条形槽49中,从而完成本体12与盖体14的组装。
请参阅图3及图4,该光盘读取装置壳体10处于打开状态时,该弹簧64的第一勾端640位于该条形槽49开口端,该第三突起614位于该导引槽602远离该顶盖40端,该卡扣部60的缓冲部600勾合在该止档部624中。将该光盘读取装置壳体10闭合时,该盖体14以该第一、二突起260、612为转轴闭合,此时该弹簧64被压缩,使其第一勾端640向远离条形槽36开口端的一端滑动,同时该第三突起614沿该导引槽602朝该顶盖20一端移动,至该导引槽300末端时,该卡扣部60的缓冲部600完全脱离止档部624的中心凹陷区,此时该光盘读取装置壳体10已处于完全闭合状态。该光盘读取装置壳体10从闭合到打开位置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而其在完全打开时,该卡扣部60的缓冲部600可卡合在止档部624的中心凹陷区,可缓解弹簧64释放的弹力,使盖体14不晃动。
权利要求1.一种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包括一盖体、一卡合装置及一枢接该盖体与卡合装置的本体,所述盖体包括一顶盖及与一与顶盖相接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包括一卡合部及一与卡合部配合的配合部,其中,卡合部设于顶盖上,且其具有一缓冲部,配合部设于本体上,且具有一与缓冲部配合的止挡部,该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该本体上形成一可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卡固的第一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垂直延伸于顶盖内表面并呈弧形状,缓冲部为沿其自由端进一步向外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为沿本体内表面一体垂直延伸而成,其中部凹陷形成一供缓冲部卡合固定之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中部设有一弧形导引槽、并于靠近盖体内表面端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进一步包括一与本体贯通之开口,其四周为本体之二对平行侧壁,所述止挡部靠近盖体与本体枢接之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进一步包括一收容部,其与开口相邻,其为一仅顶部与本体贯通之半封闭式容置空间,其底部具有一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二定位孔及导引槽配合的一第二突起及一第三突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元件,其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具有一主体部、一沿主体部一端向外凸伸的第一勾端及一沿主体部另外一端向外凸伸的第二勾端,其第二勾端卡入收容部底部的通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顶盖在靠近卡合部处形成一供弹性元件第一勾端卡入的条形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光盘读取装置壳体包括一盖体、一卡合装置及一枢接该盖体与卡合装置的本体,该盖体包括一顶盖及与一与顶盖相接的侧壁;该卡合装置包括一卡合部及一与卡合部配合的配合部,其中,卡合部设于顶盖上,且其具有一缓冲部,配合部设于本体上,且具有一与缓冲部配合的止挡部,该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该本体上形成一可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卡固的第一突起。
文档编号G11B17/04GK2736890SQ20042007232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毛军峰, 包文杰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