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器激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954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拾取器激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器激励器(optical pick-up actuator),尤其涉及到为了使透镜支撑架能够沿互不相同的方向运转而缠绕两层互不相同的线圈的光拾取器激励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光拾取器激励器的作用就是使包括物镜在内的构成要素(bobbin,lens holder)移动,并使物镜和光记录媒介(例如光盘)之间相对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另外,光拾取器激励器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跟踪光记录媒介的磁道,对信息进行存储或者将存储的信息读取出来。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拾取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圈设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所示磁路的各个方向的运行特性示意图。
参照图1可以看出,光拾取器激励器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将物镜102固定在中心位置并使之运转的透镜支撑架101,为使透镜支撑架101能够运转而与侧面连接的磁路。上述磁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跟踪及聚焦线圈105、106,轭板103及多极磁铁104104a、104b、104c、104d。
为了能够执行聚焦功能而在上述透镜支撑架101的两侧左/右位置上设置有聚焦线圈105。另外为了能够执行跟踪功能而在透镜支撑架101的两侧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跟踪线圈106。
另外,为了能够执行倾斜辐射功能而在透镜支撑架101的上部周围设置有辐射线圈117。
参照图2及图3可以看出,上述聚焦线圈105分别与磁铁104的上下极性临界面相对应,跟踪线圈106及辐射线圈117则分别与磁铁104的左右极性临界面相对应。
另外,如图3所示,磁铁104包括″″字形的磁铁104a、104b,它们相互对称设置,在磁铁104a、104b的左/右下端位置上设置有极性与″″字形磁铁的极性相反的磁铁104c、104d。作为这种磁铁104的一个实例,它既可以由一个具有多极磁性的磁铁构成,也可以由4个具有单极磁性的磁铁构成。
这种磁铁104具有与沿上下方向旋转的跟踪线圈106的中心位置相对应的互不相同的极性(104a,104c)和与沿左右方向旋转的聚焦线圈105的中心位置相对应的互不相同的极性104a、104b。
另外,多极磁铁104分别沿透镜支撑架101的左右方向固定在由强磁性材质构成的轭板103的内侧,轭板103通过连接装置与光拾取器基座(图上未标示)构成一个整体。
另外,在透镜支撑架101的上下部位的侧面中心位置与2个或者3个相互平行的悬挂线圈107的一端相固定,上述悬挂线圈107的另一端通过位于透镜支撑架101的一侧的框架109与基板(图上未标示)相固定。这种悬挂线圈107的作用就是对上述透镜支撑架101进行支撑,同时充当供给电流的中继线。
在这里,为了使具有弹性的悬挂线圈107能够减震而在框架109的内部设置有阻尼器(图上未标示),上述悬挂线圈107的另一端通过锡焊被固定在基板上。
上述激励器的运行情况如图1及图2所示,固定在透镜支撑架101的两侧左/右部位上的聚焦线圈105沿与跟踪线圈106成直交的方向缠绕。当上述聚焦线圈105上有电流经过时,磁通量就沿上下方向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与聚焦线圈105相对应的多极磁铁104的磁通量就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沿与聚焦线圈105垂直的方向产生。这时,透镜支撑架101就沿聚焦方向(垂直上/下)移动,从而使起修正作用的聚焦伺服系统开始运行。
固定在透镜支撑架101的两则中心位置的跟踪线圈106沿着合适的方向缠绕,当有电流经过时,磁通量就沿规定的方向产生。这样,在固定的多极磁铁104和电磁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反作用力和排斥力。在上述反作用力和排斥力的作用下,透镜支撑架101就会沿着跟踪方向(左、右方向)运动。从而就可以使修正跟踪误差的跟踪伺服系统开始运行。
另外,将辐射线圈117固定在透镜支撑架101的周围,上述辐射线圈117在多极磁铁104和电磁力的作用下,就会使透镜支撑架101沿辐射倾斜方向运转。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当缠绕在透镜支撑架周围的辐射线圈117上有电流经过时,在与上述辐射线圈117相对应的多极磁铁104a、104b的另一极性的作用下,就可以使透镜支撑架101的左/右侧相到沿着相反的方向运转。
上述光拾取器激励器100在永久磁铁的磁性的作用下以可动线圈的形态运动,它可以将物镜移动到光记录媒介的规定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光拾取器激励器的可动部分(moving part),即透镜支撑架(lens holder)通过具有弹性和减震特性的悬挂线圈进行固定,在设计时就使它具有了理想的频率特性。另外,上述透镜支撑架可以同时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即聚焦(focusing)方向和跟踪(tracking)方向运动。为了减少光学信号的误差,就必须保证它在没有震动的状态下运动。
上述透镜支撑架101与固定在两侧的线圈105、106一起沿跟踪及聚焦方向运动,这被称作移动(moving)线圈方式。与此相反,多极磁铁被固定在透镜支撑架的外周,上述多极磁铁与透镜支撑架一起运动,这被称作移动磁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磁铁和线圈的移动方式就利用弗莱明左手法则的洛伦兹力。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辐射线圈就缠绕在移动透镜支撑架外侧的。这样,就需要增加一道新的工序。也就是说,为了对辐射线圈者缠绕,就必须在透镜支撑架上设置一个线孔,这是除激励器的组装工序之外的另一新的工序。
另外,还需要对辐射线圈进行缠绕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辐射线圈沿聚焦线圈的一侧进行缠绕,从而能够将辐射线圈和聚焦线圈进行连续缠绕的光拾取器激励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辐射线圈缠绕在聚焦线圈的内周或者是外周的光拾取器激励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将物镜固定在中心位置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聚焦线圈;分别沿上述各个聚焦线圈的内侧紧密缠绕的辐射线圈;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中央位置上的跟踪线圈;极性与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的线圈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磁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将物镜固定在中心位置上,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聚焦线圈;沿上述各个聚焦线圈的外侧紧密缠绕的辐射线圈;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中央位置上的跟踪线圈;极性与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的线圈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磁铁。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上述聚焦线圈分别水平缠绕在位于透镜支撑架两侧左/右位置上的移动线圈上,上述辐射线圈则沿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或者是外侧进行水平缠绕。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将辐射线圈缠绕在透镜支撑架上部周围。这样,就无需设置线孔。从而就可以使透镜支撑架形状,结构简单化,并减小制造工序。
另外,在对现有聚焦线圈进行缠绕时,也可以对辐射线圈进行缠绕。这样,就可以使缠绕设备简单化。
另外,本发明将辐射倾斜线圈设置在与聚焦线圈同一平面上。这样,就可以减小气隙,从而可以提高倾斜的灵敏度。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拾取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圈设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所示磁路的各个方向的运行特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4所示磁路结构的实例图;图6是本发明图4所示线圈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本发明图4所示磁路的各个方向的运行特性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线圈设置结构的另一构成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磁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201、透镜支撑架 202、物镜203、轭板 204、磁铁205,255、聚焦线圈206,256、跟踪线圈
207、悬挂线圈 217,257、辐射线圈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附图对本发明的光拾取器激励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器激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图4所示磁路结构的实例图;图6是本发明图4所示线圈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至图6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包括将物镜202固定在中心位置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201,为使透镜支撑架201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而在侧面构成磁路的线圈205、206、217及多极磁铁204,以及轭板203。
上述聚焦线圈205被固定在透镜支撑架201两侧的左/右位置上,分别与多极磁铁204的上下极性临界面相对应。跟踪线圈206被固定在透镜支撑架201两侧的中心位置上,它分别与多极磁铁的左右极性(N:S)临界面相对应。
另外,辐射线圈217紧密地缠绕在各个聚焦线圈205的一侧。例如它可以缠绕在聚焦线圈205的内侧,它与多极磁铁204的上下极性(N:S,S:N)临界面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在对线圈进行缠绕时,首先对移动辐射线圈217进行缠绕。然后,再将聚焦线圈205缠绕在上述辐射线圈的外侧。
在这里,辐射线圈217沿透镜支撑架201的两侧与相对应的辐射线圈以串联的方式连接,与相邻的线圈以并联的方式连接。这样,透镜支撑架就可以沿辐射的方向移动了。另外,还分别缠绕有相对独立的线圈。这样,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对上述线圈进行控制了。
另外,如图5所示,在透镜支撑架两则按规定间隔设置的多极磁铁204包括″″字形的磁铁204a、204b,它们相互对称地设置。在磁铁204a、204b的左/右下端位置设置有极性与″″字形磁铁的极性相反的磁铁204c、204d。作为这种磁铁204的一个实例,它既可以由一个具有多极磁性的磁铁构成,也可以由4个具有单极磁性的磁铁构成。
多极磁铁204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极性临界面与跟踪线圈206的旋转中心和极性临界面相对应。其上述垂直方向的极性临界面与聚焦线圈205及辐射线圈217的旋转中心相对应。
在这里,固定在上述透镜支撑架201的左/右侧面中心位置的跟踪线圈206按照下部的缠绕幅度比上部的缠绕幅度宽的梯形或者是四角形进行缠绕。
另外,多极磁铁204分别固定在沿透镜支撑架201的左、右侧由强磁性材质构成的″U″字形轭板203的内侧。轭板203通过连接装置与光拾取器基座(图上未标示)构成一个整体。
另外,透镜支撑架201的上,下部侧面的中心位置与3个平行的悬挂线圈207的一端相固定,上述悬挂线圈207的另一端通过位于透镜支撑架202的一侧的框架固定在基板(图上未标示)上。这种悬挂线圈207设置2对以上比较理想。它的作用就是对上述透镜支撑架202进行支撑,同时充当供给电流的中继线。
这种激励器的运行情况如图4及图7所示,图7是沿本发明图4所示磁路的各个方向的运行特性示意图,固定在透镜支撑架201的两侧左/右部位上的聚焦线圈205沿与跟踪线圈206成直交的方向缠绕。当上述聚焦线圈205上有电流经过时,磁通量就沿上下方向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与聚焦线圈205相对应的多极磁铁203的磁通量就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沿与聚焦线圈205垂直的方向产生。这时,透镜支撑架202就沿聚焦方向(垂直上/下)移动,从而使起修正作用的聚焦伺服系统开始运行。
另外,固定在透镜支撑架201的两则中心位置的梯形跟踪线圈206沿着合适的方向缠绕,当有电流经过时,磁通量就沿规定的方向产生。这样,在固定的多极磁铁203和电磁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反作用力和排斥力。在上述反作用力和排斥力的作用下,透镜支撑架202就会沿着跟踪方向(左,右方向)运动。从而就可以使修正跟踪误差的跟踪伺服系统开始运行。
另外,当有电流经过缠绕在透镜支撑架201的聚焦线圈205内侧的辐射线圈217时,在与上述辐射线圈117相对应的多极磁铁(204a,204c)(204b,204d)的另一极性的作用下,就可以使透镜支撑架201的左/右侧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8和图9可以看出,沿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方向在内侧缠绕有聚焦线圈255,沿上述聚焦线圈255的外侧缠绕有辐射线圈257。另外,跟踪线圈256被设置在透镜支撑架的两侧中心位置上。
这种结构与各个方向的线圈255、256、257和磁铁254及轭板253相对应。这样,就可以对上述透镜支撑架的聚焦、跟踪、辐射方向的运动产生相同的作用。这里,不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移动线圈上,可以叠加设置方向性互不相同的两种(两个)线圈。在缠绕有聚焦线圈的移动线圈上可以设置辐射线圈。也就是说可以将辐射线圈缠绕在聚焦线圈的一侧,即缠绕在聚焦线圈的内侧或者是外侧。由于是将两个线圈按水平方向进行缠绕。因此,线圈缠绕非常方便,而且还不需要其它的设备。
在这里,聚焦线圈的缠绕幅度及辐射线圈的缠绕幅度根据其特性既可以按相同的方向缠绕,也可以按照相互倾斜的方向缠绕。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拾取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将物镜固定在中心位置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聚焦线圈;分别沿上述各个聚焦线圈的内侧紧密缠绕的辐射线圈;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中央位置上的跟踪线圈;极性与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的线圈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磁铁。
2.一种光拾取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将物镜固定在中心位置上,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分别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聚焦线圈;沿上述各个聚焦线圈的外侧紧密缠绕的辐射线圈;设置在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中央位置上的跟踪线圈;极性与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的线圈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磁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聚焦线圈分别水平缠绕在位于透镜支撑架两侧左/右位置上的移动线圈上,上述辐射线圈则沿上述聚焦线圈的内侧或者是外侧进行水平缠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器激励器(optical pick-up actuator),是指在透镜支撑架的两侧的左右位置设置两个方向性线圈,从而减少激励器的制造工序的光拾取器激励器。本发明的光拾取器激励器包括将物镜固定在中心位置并能够沿多轴方向运动的透镜支撑架;分别缠绕在透镜支撑架的两侧左/右位置上的聚焦线圈和分别沿上述各个聚焦线圈的内侧面紧密缠绕的辐射线圈,以及缠绕在上述透镜支撑架的两侧中央位置上的跟踪线圈;极性与位于上述透镜支撑架两侧的线圈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磁铁。本发明能够确保辐射线圈所需的空间,并能够减少制造工序。
文档编号G11B7/135GK101071589SQ20061002636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
发明者洪森烈, 崔仁浩, 金永中, 金真娥 申请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