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812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照射光而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记录介质及对该光记录介质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信息装置,尤其涉及具备三层以上的信息记录面的光记录介质的层间隔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高密度及大容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市场销售的有被称作DVD或BD(蓝光(Blu-ray)盘)的光盘。最近,这样的光盘作为记录图像、音乐及电脑数据的记录介质正在急速地普及。而且,为了进一步增加记录容量,还提出有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盘。图13是表示以往的光记录介质及光学头装置的结构的图。光记录介质401包括最接近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的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第二接近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的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第三接近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的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以及距离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最远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从光源1射出的发散的光束70透过准直透镜53并射入偏振分束器(polarizedbeamsplitter)52。射入偏振分束器52的光束70透过偏振分束器52,并透过1/4波长板54而转换成圆偏振光。随后,光束70通过物镜56被转换成会聚光束,透过光记录介质401的透明基板,并被聚光在光记录介质401内部形成的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第二信息记录面40lb、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及第四信息记录面40Id的其中之一记录面上。物镜56被设计成使球面像差在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与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中间的深度位置为0。球面像差修正部93使准直透镜53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一至第四信息记录面401a至401d上聚光时产生的球面像差可被消除。光圈(aperture)55限制物镜56的开口,使物镜56的数值孔径NA为0.85。被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反射的光束70透过物镜56及1/4波长板M而转换成与去路相差90度的直线偏振光之后,被偏振分束器52反射。由偏振分束器52反射的光束70透过聚光透镜59而被转换成会聚光,经由柱面透镜(cylindricallens)57射入光检测器320。光束70在透过柱面透镜57时被赋予像散(astigmatism)。光检测器320具有未图示的四个受光部,各受光部输出与所接收到的光量相应的电流信号。根据这些电流信号,生成基于像散法(astigmatismmethod)的聚焦误差(以下称作FE)信号、基于推挽法(push-pullmethod)的追踪误差(以下称作TE)信号,以及记录在光记录介质401上的信息(以下称作RF)信号。FE信号及TE信号被放大到所希望的电平并且被进行相位补偿后,被提供给致动器91及92,以进行聚焦控制及追踪控制。在此,假如在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与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之间的厚度tl、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与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之间的厚度t2、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与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之间的厚度t3、及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与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之间的厚度t4全部彼此相同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例如,当为了对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记录或再生信息而使光束70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上聚光时,光束70的一部分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反射。从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距离与从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到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的距离相同。因此,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反射的光束70的一部分在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的背侧成像,来自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的背侧的反射光再次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反射。其结果,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的背侧及第三信息记录面401c反射的反射光会与来自原本应读取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反射光相混。此外,从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距离与从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到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的距离也相同。因此,被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反射的光束70的一部分在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的背侧成像,来自表面401z的背侧的反射光再次被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反射。其结果,被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表面401z的背侧及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反射的反射光会与来自从原本应读取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反射光相混。这样,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其他面的背侧成像的反射光重叠混入来自原本应读取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反射光中,从而影响信息的记录或再生。混入有在其他面的背侧成像的反射光的光其干涉性高,会在受光元件上形成干涉所造成的明暗分布。此外,由于该明暗分布根据由光盘面内的中间层的微小的厚度偏差所引起的其他面反射光的相位差变化而发生变动,因此导致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显著下降。下面,在本说明书中,将上述的问题称作背面焦点(backfocus)问题。为了解决背面焦点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将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层间距离设定成从光记录介质401的表面401z起依次逐渐增大,使得当使光束70在原本应读取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上聚光时,光束70的一部分不会同时在第二信息记录面401b的背侧及表面401z的背侧成像。在此,厚度tl至t4分别有士10μm的制造偏差。厚度tl至t4必须被设定成在分别有所偏差时也为不同的距离。因此,将厚度tl至t4的距离差例如设定为20μm。此时,厚度tl至t4分别为40μm、60μm、80μm及100μm,从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的总层间厚度t(=t2+t3+t4)为240μm。而且,当从表面401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的覆盖层的厚度与从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1a的厚度相等时,被第四信息记录面401d反射的光在表面40Iz聚焦,并被表面40Iz反射。被表面40Iz反射的光再次被第四信息记录面40Id反射后被导向光检测器320。这样在表面401z的背侧成像的光束不像在其他信息记录面的背侧成像的光束那样具有与坑(Pit)或标记(mark)相关的信息。但是,当信息记录面的数目较多时,从信息记录面返回的光的光量减少,表面401z的反射率相对地增大。因此,与被其他信息记录面的背侧反射的光束相同,被表面401z的背侧反射的光束与被作为记录或再生对象的信息记录面反射的光束的干涉产生,有导致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显著下降的危险。考虑到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信息记录面)的间隔。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的结构。光记录介质具有四个信息记录面,从接近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一侧起设为第一信息记录面至第四信息记录面。从表面到第一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47μm以下。从第一信息记录面到第四信息记录面的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中间层的厚度为11至15μπι、16至21μπι及22μm以上的组合。从表面到第四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100μm。从表面到第一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47μm以下,并且从表面到第四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100μm。在光盘系统中,由于要对从表面射入并由信息记录面反射的光进行检测,因此,从光所通过的表面到信息记录面的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也会对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光盘结构中,并无关于折射率的研究及叙述,因此关于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对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造成的影响未作任何研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55380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17513号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的光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包括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第一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三信息记录面;第四接近所述表面的第四信息记录面;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覆盖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二中间层;以及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三中间层,其中,当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及所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时,在所述折射率为nrα及所述厚度为tra(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散焦)量(defocusamount)与在所述折射率为no及所述厚度为t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并且,所述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I彡1“111、所述厚度{1、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Iym0根据此结构,当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时,在折射率为nrα及厚度为tra(l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a(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且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1μm、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彡Ιμπι。根据本发明,由于从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仕2、仕3、廿4转换而成的厚度11323334满足tl-(t2+t3+t4)|彡1口111、厚度〖1、{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Ιμπι以上以及I(tl+t2)-(t3+t4)|彡1μm,因此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确。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及光学头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的层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时来自第四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图。图4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时来自第三信息记录面及第二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图。图5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时来自第二信息记录面及表面的反射光的图。图6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时来自第三信息记录面、第一信息记录面及第二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图。图7是表示层间厚度的差与FS信号振幅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率大致相等的光记录介质的层间厚度与抖动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的层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用于将实际折射率下的厚度换算成标准折射率下的厚度的系数的折射率依存性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用于将标准折射率下的厚度转换成实际折射率下的厚度的系数的折射率依存性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3是表示以往的光记录介质及光学头装置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其性质并非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以下,用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及光学头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的层结构的图。光学头装置201将波长λ为405nm的蓝色激光照射至光记录介质40,对记录在光记录介质40中的信号进行再生。另外,图1所示的光学头装置201的结构及动作与图13所示的光学头装置的结构及动作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作为一例,光记录介质40形成有四个信息记录面。如图2所示,光记录介质40从接近光记录介质40的表面的一侧起依次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40a、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及第四信息记录面40d。光记录介质40还具有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覆盖层42的厚度tl表示从表面4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基材的厚度,第一中间层43的厚度t2表示从第一信息记录面4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基材的厚度,第二中间层44的厚度t3表示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基材的厚度,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4表示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之间的基材的厚度。而且,距离dl(tl)表示从表面4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距离,距离d2(^tl+t2)表示从表面40z到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距离,距离d3(^tl+t2+t3)表示从表面40z到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距离,距离d4(tl+t2+t3+t4)表示从表面40z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之间的距离。在此,对信息记录面为四面时的课题进行说明。首先,对作为第一个课题的多面反射光引起的干涉,用图3至图7来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时来自第四信息记录面40d的反射光的图,图4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时来自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及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的反射光的图,图5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时来自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及表面40z的反射光的图,图6是表示使光束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时来自第三信息记录面40c、第一信息记录面40a及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的反射光的图。如图3所示,为了对信息进行再生或记录而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的光束由于信息记录层(信息记录面)的半透射性而被分支(split)成以下的多束光束。S卩,为了对信息进行再生或记录而在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上聚光的光束被分支成图3所示的光束70、图4所示的光束71(信息记录面的背面焦点光)、图5所示的光束72(表面的背面焦点光)以及图6所示的光束73。如图3所示,光束70是被第四信息记录面40d反射并从表面40z射出的光束。如图4所示,光束71是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反射并在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的背侧聚焦后被反射,再次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反射并从表面40z射出的光束。如图5所示,光束72是被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反射并在表面40z的背侧聚焦后被反射,再次被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反射并从表面40z射出的光束。如图6所示,光束73是未在表面40z及信息记录面的背侧聚焦,但被第三信息记录面40c、第一信息记录面40a的背侧及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依次反射,并从表面40z射出的光束。首先,对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折射率全部相同的情况进行研究。设各层中相同的折射率为no。例如,当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距离(厚度t4)、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距离(厚度t3)相同时,光束70和光束71在射出表面40z时通过相同的光路。因此,光束70和光束71以相同的光束直径射入光检测器320。同样,当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距离(厚度t4+厚度t3)、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与表面40z之间的距离(厚度t2+厚度tl)相等时,光束70和光束72在射出表面40z时通过相同的光路。因此,光束70和光束72以相同的光束直径射入光检测器320。而且,当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与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距离(厚度t2)、与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距离(厚度t4)相等时,光束70与光束73在射出表面40z时通过相同的光路。因此,光束70和光束73以相同的光束直径射入光检测器320。在此,与光束70相比,作为多面反射光的光束71至73的光强度小。但是,干涉的对比度(coherentcontrast)并非取决于光强度而是取决于光的振幅光强度比,由于光的振幅的大小是光强度的平方根,因此即使光强度稍微有差异,干涉的对比度也会较大。当光束70至73以相等的光束直径射入光检测器320时,各光束的干涉造成的影响增大。而且,光检测器320的受光量会因为微小的信息记录层间的厚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动,从而难以稳定地检测信号。图7是表示层间厚度的差与FS信号振幅之间的关系的图。另外,图7示出当设光束70与光束71、光束72或光束73的光强度比为1001、且覆盖层42及第一中间层43的折射率相等均为约1.60(1.57)时相对于层间厚度的差的FS信号(光强度的总和)振幅。在图7中,横轴表示层间厚度的差,纵轴表示FS信号振幅。FS信号振幅是假设没有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检测器320仅接收到光束70时根据DC光量而进行了标准化所得的值。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层间(interlayer)是指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信息记录面之间以及互相邻接的信息记录面之间。如图7所示,可知,当层间厚度的差小于约Ιμπι时,FS信号会急遽变动。另外,与图5的光束72同样,在覆盖层42的厚度tl与第一中间层43至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总和(t2+t3+t4)之差为Iym以下时,也会发生FS信号的变动等问题。作为第二个课题,如果邻接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层间距离过小,则会受到来自邻接的信息记录面的串扰(crosstalk)的影响。因此需要使层间距离为指定值以上。因此,对层间厚度进行研究,以决定最小的层间厚度。图8是表示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率大致相等的光记录介质的层间厚度与抖动(jitter)之间的关系的图。中间层的折射率为约1.60。在图8中,横轴表示层间厚度,纵轴表示抖动值。随着层间厚度减小,抖动恶化。抖动开始增大的点为约10μm,当层间厚度为约IOym以下时,引起抖动的急遽恶化。因此,层间厚度的最小值为IOym最佳。用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4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考虑到制造上的厚度偏差后来解决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或光盘表面的反射光的不良影响,设定四层盘(光记录介质40)的结构以便能够确保以下的条件(1)至(3)。条件(1)确保覆盖层42的厚度tl与第一中间层43至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2至t4的总和(t2+t3+t4)之差为Ιμπι以上。即,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I彡Ιμπι。条件O)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条件(3)确保覆盖层42的厚度tl和第一中间层43的厚度t2的和(tl+t2)、与第二中间层44的厚度t3和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4的和(t3+t4)之差为Ιμπι以上。艮口,厚度tl、t2、t3、t4满足I(tl+t2)-(t3+t4)|彡1μm。除此以外,层间厚度的组合还有若干种,但因为在使覆盖层的厚度tl为接近第一中间层43至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2至t4的总和(t2+t3+t4)的值时不需要考虑,因此予以省略。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的层结构的图。图9所示的光记录介质30具有三个信息记录面。如图9所示,光记录介质30从接近光记录介质30的表面30z的一侧起依次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30a、第二信息记录面30b及第三信息记录面30c。光记录介质30还具有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覆盖层32的厚度tl表示从表面3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30a之间的基材的厚度,第一中间层33的厚度t2表示从第一信息记录面3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30b之间的基材的厚度,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3表示从第二信息记录面3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30c之间的基材的厚度。而且,距离dl(tl)表示从表面3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30a之间的距离,距离d2(^tl+t2)表示从表面30z到第二信息记录面30b之间的距离,距离d3(^tl+t2+t3)表示从表面30z到第三信息记录面30c之间的距离。上述的说明示出的是关于四层盘的结构的具体例,但如果是图9所示的三层盘,则设定三层盘(光记录介质30)的结构以便能够确保以下的条件(1)及O)。条件(1)确保覆盖层32的厚度tl与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2、t3的总和(t2+t3)之差为Ιμπι以上。即,光记录介质30满足|tl-(t2+t3)彡1μm。条件O)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进而,如果考虑(N-I)层盘(N为4以上的自然数),一般来说,当设覆盖层的厚度为tl以及设第一中间层至第N中间层的厚度为t2至tN时,上述条件为必须将厚度ti到厚度tj的和与厚度tk到厚度tm的和之差设为Ιμπι以上。其中,i、j、k及m为任意的自然数,且满足i<j<k<m<N。另外,所谓覆盖层厚度,是指从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到最接近该表面的信息记录面的距离。这与设从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到第二接近该表面的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d2、从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到第三接近该表面的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d3、从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到第四接近该表面的信息记录面的距离为d4的含义相同。并且,针对第二个课题,将所有的中间层厚分别设为ΙΟμπι以上。至此为止,考虑的是覆盖层及各中间层的折射率与标准值相同,覆盖层及各中间层的折射率全部为相同的值的情况,下面将考虑覆盖层及各中间层的折射率与标准值不同的情况或者覆盖层及各中间层的折射率在每层都不同的情况。之所以会产生第一个课题的背面焦点问题,是因为在光检测器320上,信号光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大小及形状相似。当在折射率为约1.60时,信号光的焦点位置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焦点位置之差在光记录介质一侧在光轴方向上小于Iym时,可以避免背面焦点。而且,之所以会产生第二个课题的邻接的信息记录面带来的串扰,是因为当折射率为约1.60时,信号光的失焦量(defocusamount)在邻接轨道上小于10μm。无论如何,关键在于失焦量。而且,失焦量是指在信号光聚焦的位置上的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大小或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虚像(virtualimage)的大小。设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或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虚像的半径为RD。由于半径大小为RD的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会被投影到光检测器320上,因此干涉及串扰的大小取决于该反射光的大小。该反射光的大小也可以说是层间厚度引起的光的扩散量。我们注意到,当折射率不同于1.60时,为了避免背面焦点及串扰,只要考虑使失焦11量、即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大小或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虚像的大小分别为同等的条件即可。这也可以说是以层间厚度引起的光的扩散量为基准来换算层间厚度。其折射率为不同于标准折射率no的nr并且具有厚度(shape-wisethickness)dr的层的失焦(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大小或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虚像的大小)与标准折射率为no并且具有厚度do的层的失焦相同的条件由下述数式(1)及数式(来表示。NA=nr·sin(θr)=no·sin(θ0)......(1)RD=dr·tan(θr)=do·tan(θο)......(2)在此,NA是物镜56使光聚光在光记录介质时的数值孔径。例如,使用NA=0.85等。Qr及θ0分别是在折射率nr及折射率ηο的物质中的光的会聚角度。RD是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或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虚像的半径。而且,sin及tan分别是正弦函数及正切函数。而且,标准折射率no例如为1.60,更为理想的是1.57。根据上述数式(1),会聚角度θr以下述数式C3)表示,会聚角度θ0以下述数式(4)表示。θr=arcsin(NA/nr)......(3)θο=arcsin(NA/no)......(4)在此,arcsin是反正弦函数(inversesine)。根据上述数式(,厚度do以下述数式(表示,厚度dr以下述数式(6)表示。do=dr·tan(θr)/tan(θ0)......(5)dr=do·tan(θ0)/tan(θr)......(6)当折射率nr的层的厚度为dr时,为了导出其相当于折射率no的层的多少厚度,只要利用数式(5)计算厚度do即可。而且,要使折射率nr的层的厚度dr为多少,才达到与折射率为no的层的多少厚度do同等的厚度,只要利用数式(6)计算厚度dr即可。将数式(5)的系数部分、即tan(θr)/tan(60)作为折射率nr的函数在图10中示出。而且,将数式(6)的系数部分、即tan(e0)/tan(er)作为折射率nr的函数在图11中示出。图10是表示将实际折射率下的厚度换算成标准折射率下的厚度的系数的折射率依存性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将标准折射率下的厚度转换成实际折射率下的厚度的系数的折射率依存性的说明图。作为一例,列举上述四层盘(光记录介质40)的覆盖层的厚度tl与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至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之和的关系的具体例。考虑各层的折射率全部为标准折射率no即1.60、覆盖层的厚度tl为Mμm、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为10μm、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3为21μm、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为19μm的情况。从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的和为50μm。此时,覆盖层的厚度tl与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的和之差是4μm,确保了Ιμπι以上。但是,如果覆盖层的折射率nr为1.70,则即使覆盖层的厚度trl同为Mμm,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从数式C3)及数式(或者从图10可知,为了将折射率为nr的层的厚度trl换算成标准值的折射率no的层的厚度tl,只要将厚度trl乘以0.921即可。因而可知,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tl成为tl=0.921Xtrl=49.7μm,小于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之和的50μm。相反,从数式(4)及数式(6)或者从图11可知,为了确保覆盖层的厚度trl与第一中间层的厚度t2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4的和之差为1μm以上,且使覆盖层的厚度trl为51μm以上,只要将折射率no的层的厚度tl乘以1.086即可。S卩,折射率nr的层的厚度trl为trl=51X1.08655.4μm。由此可知,折射率nr为1.70时,必须将覆盖层的厚度trl设为55.4μm以上。另外,上述的例子仅为一例,本案发明并不限于该值。另外,从其他观点考虑,覆盖层及中间层的厚度也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为了获得聚焦跳跃的稳定性,较为理想的是,将覆盖层及中间层的厚度设在包含标准值的规定的范围内。所谓聚焦跳跃(focusjumpingoperation),是指焦点位置从某个信息记录面变更到其他信息记录面上的动作。在进行聚焦跳跃时,为了稳定地获得目的地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焦错误信号(focuserrorsignal),最好在聚焦跳跃之前移动准直透镜53等,以使目的地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焦错误信号的质量良好。因此,较为理想的是,使信息记录面间的球面像差之差在规定范围内。如果折射率不同,则即使厚度相同,球面像差的量也会不同。因此,较为理想的是,设定中间层的厚度的目标值(targetedvalue)或允许范围,使球面像差量落在规定范围内。而且,如上所述,从避免背面焦点问题及避免串扰问题的观点考虑,当指定的层(覆盖层或中间层)的折射率为nr(min)^nr^nr(max)时,通过使9r(min)=arcsin(NA/nr(min))及θr(max)=arcsin(NA/nr(max)),并且同样禾丨J用do=dr-tan(0r)/tan(9ο),将折射率为nr的层的厚度dr换算成假设中间层的标准折射率为no时的厚度,并判断适合与否。而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并不限定于可擦写型(rewritabletype)、追记型(recordabletype)及再生专用型(readonlytype)的任一类型,可以适用于各类型的光记录介质。上面所述的背面焦点所造成的信号紊乱及信号质量恶化,在信号光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在光检测器上为相同大小或相同形状时产生。信号光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在光检测器上为相同大小或相同形状,在表观上换一种说法就是指包括反射光的虚像在内焦点位置相同。信号光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在光盘的透明基材中的光路有一部分不同。当因光路不同而产生的失焦量相等时,信号光的焦点位置与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焦点位置看上去相同。当会聚光的扩散即会聚光的半径与信号光和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相等时,可判断基材厚度造成的失焦量相同。因此,要根据折射率为nr的层的厚度dr来判断是否能够避免背面焦点,只要基于基材厚度造成的光点的扩散半径R进行计算即可。在此,所谓厚度表示材料的物质厚度,也可以称作物理厚度(physicalthickness)。而且,如果邻接层上点形状(半径R)足够大,则也可以避免中间层厚度变薄时产生的层间干涉。因此,要根据折射率为nr的层的厚度dr来判断是否能够避免层间干涉,也只要基于基材厚度造成的光点的扩散半径R进行计算即可。13当设覆盖层或中间层的厚度为t、光点的数值孔径为NA(NA=0.85)、基材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时,由于NA=η·sin(θ),因此θ=arcsin(ΝΑ/η)。在此,arcsin是反正弦函数。而且,光点的扩散半径R可以根据R=t*tan(e)来计算。设标准折射率为no、标准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o、该层的基材中的会聚角度为θ0。另外,标准折射率no例如为1.60。而且,构成实际的光盘的透明基材的厚度部分的层(对象层)以下标“r”来表示,设对象层的折射率为nr、层厚为tr、基材中的会聚角度为θr。此时,会聚角度θο及θr分别为θο=arcsin(NA/no)及θr=arcsin(NA/nr)。而且,由于光点的扩散半径R为R=tr·tan(θr)=to·tan(θ0),因此标准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to为to=tr·(tan(θr)/tan(θ0))=tr·f(nr)。f(nr)是用于导出层的厚度tr在标准折射率为no的层的情况下相当于多少厚度to的系数,是如上面的图10所示的函数。例如,考虑具备四层信息记录面的四层盘。四层盘(光记录介质40)从盘的表面(光所射入的面)40z—侧起依次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40a、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及第四信息记录面40d。而且,四层盘还具有存在于光所射入的表面4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覆盖层42;存在于第一信息记录面4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第一中间层43;存在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第二中间层44;以及存在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之间的第三中间层45。设覆盖层42的厚度为trl、覆盖层42的实际折射率为nrl。设第一中间层43的厚度为tr2、第一中间层43的实际折射率为nr2。设第二中间层44的厚度为tr3、第二中间层44的实际折射率为nr3。设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为tr4、第三中间层45的实际折射率为nr4o如果以失焦量为基准,将覆盖层42及第一至第三中间层43至45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转换成标准折射率为no的覆盖层42及第一至第三中间层43至45的厚度tl、t2、t3、t4,则tl=trlXf(nrl)、t2=tr2Xf(nr2),t3=tr3Xf(nr3)及t4=tr4Xf(nr4)。通常,覆盖层厚于中间层。因此,为了避免背面焦点,四层盘必须全部满足tl-(t2+t3+t4)I彡1μm、It2-t3|彡1μm、|t3_t4|彡1μm及|t2_t4|Slym0而且,为了避免层间干涉,四层盘还必须全部满足t2彡ΙΟμπκt3彡IOym及t4^IOym0即,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l、t2、t3、t4分别为10μm以上。这样,光记录介质40具备最接近光所射入的光记录介质40的表面40z的第一信息记录面40a;第二接近表面40z的第二信息记录面40b;第三接近表面40z的第三信息记录面40c;第四接近表面40z的第四信息记录面40d;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表面4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覆盖层42;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第一信息记录面4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第一中间层43;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第二中间层44;以及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到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之间的第三中间层45。并且,当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时,在折射率为nra及厚度为tra(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α(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并且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1^!11、厚度衍、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tl+t2)-(t3+t4)|彡1μm。因此,由于从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廿1、廿2、廿3、廿4转换而成的厚度〖1424344满足tl-(t2+t3+t4)|彡1口111、厚度衍、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tl+t2)-(t3+t4)|彡IymJjf以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并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而且,在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且当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为tr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ra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Γα(1彡α彡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厚度trα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厚度tα的情况下,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1μm、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Iym0ta=tra·(tan(θra)/tan(θ0))而且,较为理想的是,当在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厚度ta的范围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tra的范围时,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厚度trα的范围内。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考虑具备三层记录层的三层盘。三层盘(光记录介质30)从光盘的表面(光所射入的面)30z侧起依次具有第一信息记录面30a、第二信息记录面30b及第三信息记录面30c。而且,三层盘还具有存在于光所射入的表面3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30a之间的覆盖层32;存在于第一信息记录面3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30b之间的第一中间层33;以及存在于第二信息记录面3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30c之间的第二中间层34。设覆盖层32的厚度为trl、覆盖层32的实际折射率为nrl。设第一中间层33的厚度为tr2、第一中间层33的实际折射率为nr2。设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为tr3、第二中间层;34的实际折射率为nr3。如果以失焦量为基准,将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转换成标准折射率为no的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l、t2、t3jjtl=trlXf(nrl)、t2=tr2Xf(nr2)及t3=tr3Xf(nr3)。通常,覆盖层厚于中间层。因此,为了避免背面焦点,三层盘必须全部满足tl-(t2+t3)I彡Ιμπι及|t2-t3|彡Ιμπο而且,为了避免层间干涉,三层盘还必须全部满足t2彡IOym及t3彡10μm。艮口,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l、t2、t3分别为10μm以上。15这样,光记录介质30具备最接近光所射入的光记录介质30的表面30z的第一信息记录面30a;第二接近表面30z的第二信息记录面30b;第三接近表面30z的第三信息记录面30c;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表面30z到第一信息记录面30a之间的覆盖层32;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第一信息记录面30a到第二信息记录面30b之间的第一中间层33;以及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第二信息记录面30b到第三信息记录面30c之间的第二中间层34。并且,在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的情况下,在折射率为nrα及厚度为tra(1^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a(l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并且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1“111及厚度衍32、{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因此,由于从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rl、tr2、tr3转换而成的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1“111及厚度衍32、{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所以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并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另外,在覆盖层32、第一中间层33及第二中间层34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且当折射率为nrα的层的厚度为tr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1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a(l彡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厚度tra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厚度tα的情况下,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ym以及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ta=tra·(tan(θrα)/tan(θο))而且,在三层盘中,较为理想的也是,当在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rα的层的厚度tra的范围时,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厚度tra的范围内。另外,如果表面或各信息记录面间进一步包含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个材料层,首先,计算出各材料层的厚度在标准折射率下相当于多少厚度。即,通过将厚度乘以上述函数值f,以失焦量为基准,将折射率为nr的材料层的实际厚度分别转换成标准折射率为no的材料层的厚度。然后,累计转换后的各材料层的厚度。例如,当厚度为trl的覆盖层具有厚度为trll且折射率为nrll的第一覆盖层、厚度为trl2且折射率为nrl2的第二覆盖层、……及厚度为trlN且折射率为nrlN的第N覆盖层形成时,如果以失焦量为基准将覆盖层的厚度转换成标准折射率为no的覆盖层的厚度tl,则tl=ΣtrlkXf(nrk)。此处,Σ表示k为1到N的累计。当使用高数值孔径(NA)的物镜时,球面像差依赖于光所通过的透明基材的厚度而会急遽变化。当球面像差较大时,会引起聚焦错误信号的恶化,例如,作为进行焦点控制(聚焦控制)时的指标的焦点误差(聚焦错误)信号的灵敏度变得与设计不同,或者信号振幅减少等。因而,当想要从未进行焦点控制的状态开始焦点控制时或者获得聚焦跳跃的稳定性时,最好是预先实施进行焦点控制的层中的球面像差修正。因此,较为理想的是,从表面到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及中间层的厚度在从标准值起的规定的范围内。另外,所谓聚焦跳跃,是指焦点位置从某个信息记录面变到其他信息记录面上的动作。基于上述理由,必须以球面像差为基准来考虑标准值或规定范围。因而,当折射率与标准值不同时,厚度根据折射率而改变。因此,多层盘的层厚设计例如可以如下所述方式进行。首先,把握构成透明基材的材料的折射率。然后,根据获得的折射率,以球面像差为基准来决定表面至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及中间层的厚度。由于在制造上无法使误差为0,因此包括误差范围在内来决定厚度。从表面到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及中间层的厚度也可以利用数值表格或表来决定。或者,球面像差与厚度成比例关系。因此,从表面到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及中间层的厚度也可以根据波长或数值孔径来计算与折射率相应的转换系数g(n),并利用计算出的转换系数g(n)来决定。例如,波长为405nm的蓝色光透过折射率为1.60且厚度为0.Imm的基材而在信息记录面上聚光。而且,具有0.85的数值孔径的物镜使波长405nm的蓝色光无像差地聚光。并且,求出改变基材的折射率时像差达到最小的基材厚度ts(n)(mm)。于是,转换系数g(n)为g(n)=ts(n)/0.1。根据以此方式求出的从表面到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及中间层的厚度,也可以得知覆盖层的厚度,因此如以上所述那样,以失焦量为基准将这些厚度分别转换成标准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利用转换后的各层的厚度,来确认是否能够避免以上所述的背面焦点及层间干涉,判断设计范围是否适当,或者判断完成的光盘是否良好。另外,从表面到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可以根据覆盖层的厚度与中间层的厚度之和求出。如果是三层盘,则从表面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从表面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tr2,从表面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tr2+tr3。如果是四层盘,则从表面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从表面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tr2,从表面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tr2+tr3,从表面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的厚度为trl+tr2+tr3+tr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并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通过明确如上述那样根据折射率来设计光记录介质的厚度的方针,能够具体明确制造产品的方针。接下来,对进行聚焦跳跃的光信息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信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光信息装置150具备驱动装置151、转盘(turntable)152、电路153、夹具(clamper)154、马达155及光学头装置201。光学头装置20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光学头装置201相同,光记录介质40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光记录介质40相同。光记录介质40被载置于转盘152上,并通过夹具巧4而被固定。马达155通过让转盘152旋转而使光记录介质40旋转。驱动装置151将光学头装置201粗粗地驱动到光记录介质40的记录有所需信息的轨道。光学头装置201通过使照射至光记录介质的激光的焦点位置从指定的信息记录面移动到其他信息记录面,从多个信息记录面再生信息或记录信息。光学头装置201根据与光记录介质40的位置关系,将聚焦错误(焦点误差)信号(focuserrorsignal)及追踪错误信号(trackingerrorsignal)发送给电路153。电路153根据聚焦错误信号及追踪错误信号,将用于使物镜56微动的信号发送给光学头装置201。基于来自电路153的信号,光学头装置201对光记录介质40进行聚焦控制及追踪控制。光学头装置201从光记录介质40读出信息、对光记录介质40写入(记录)信息,或者从光记录介质40删除信息。电路153根据从光学头装置201获得的信号,控制及驱动马达155及光学头装置201。而且,电路153主要控制聚焦跳跃的流程。即,电路153控制光学头装置201,在使焦点位置移动之前,修正在移动目的地的其他信息记录面产生的球面像差。另外,光学头装置201的具体的球面像差修正方法如同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装置150针对上述光记录介质40,在进行聚焦跳跃之前移动准直透镜53,由此来修正在跳跃目的地的信息记录面上产生的球面像差,然后使焦点位置移动。因此,由于目的地的信息记录面上的聚焦错误信号的质量良好,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跳跃。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光记录介质可以是再生专用型、追记型及可擦写型的任一种,而不限定于哪一个特定的种类。在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所述光记录介质包括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第一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三信息记录面;第四接近所述表面的第四信息记录面;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覆盖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二中间层;以及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三中间层,其中,当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及所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时,在所述折射率为nrα及所述厚度为tra(1彡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所述折射率为no及所述厚度为ta(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并且所述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1口111、所述厚度{1、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tl+t2)-(t3+t4)|彡1μm。根据此结构,当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时,在折射率为nrα及厚度为tra(l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a(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且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Ιμπκ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彡Ιμπι。因此,由于从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转换而成的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Ιμπκ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彡lym,因此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本发明所提供的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所述光记录介质包括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第一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三信息记录面;第四接近所述表面的第四信息记录面;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覆盖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二中间层;以及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三中间层,并且,在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及所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且当所述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为tra(1彡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Γα(1彡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a(1^α^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所述厚度trα基于数式tα=trα·(tan(θrα0/tan(θο))被转换成所述厚度ta的情况下,所述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lym、所述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tl+t2)-(t3+t4)>1μm。根据此结构,在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且当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为tr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Γα(1彡a^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厚度trα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厚度tα的情况下,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I彡1口111、所述厚度11、1233、1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Ιμπι以上以及I(tl+t2)-(t3+t4)|^Ium0ta=tra·(tan(θrα)/tan(θο))因此,由于从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转换而成的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彡Ιμπκ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以及I(tl+t2)-(t3+t4)I彡lym,因此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19而且,在上述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当在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所述厚度ta的范围被转换成所述折射率为nra的层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时,所述厚度trα包含在转换后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内。根据此结构,由于当在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trα的范围时,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厚度trα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具有厚度trl、tr2、tr3、tr4的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球面像差。而且,在上述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折射率no为1.60。根据此结构,能够将覆盖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转换成具有1.60的折射率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而且,在上述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厚度11、丨2、丨3、丨4分别为10μm以上。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厚度tl、t2、t3、t4分别为10μm以上,能够减轻来自邻接的信息记录面的串扰的影响,并能够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本发明所提供的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所述光记录介质包括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第一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三信息记录面;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覆盖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一中间层;以及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二中间层,其中,当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及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时,在所述折射率为nra及所述厚度为tr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所述折射率为no及所述厚度为ta(1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并且所述厚度tl、t2、t3满足|tl-(t2+t3)|^lum以及所述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根据此结构,当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时,在折射率为nra及厚度为tra(1^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a(1^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1“111以及厚度衍32、{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Iym以上。因此,由于从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转换而成的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Iym以及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因此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本发明所提供的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所述光记录介质包括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第一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的第三信息记录面;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覆盖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一中间层;以及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的第二中间层,其中,在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及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且当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的厚度为tra(l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Γα(1彡α彡η(α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α(1彡α^η(α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0时,所述厚度tra基于数式ta=tra·(tan(era)/tan(e0))被转换成所述厚度ta的情况下,所述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Ιμπι以及所述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Ιμπι以上。根据此结构,在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且当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为tra(1^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Γα(1彡a^n(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的厚度为ta(l彡a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厚度tra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厚度tα的情况下,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Iym以及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ta=tra·(tan(θrα)/tan(θο))因此,由于从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转换而成的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彡Iym以及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因此能够防止光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背侧成像,且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由此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而且,由于能够将光记录介质的表面与最接近光记录介质表面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光记录介质的表面存在划痕或污垢时的再生信号的恶化。而且,在上述的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当在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所述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所述折射率为nra的层的所述厚度tra的范围时,所述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内。根据此结构,由于当在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折射率为nra的层的厚度tra的范围时,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厚度tra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具有厚度trl、tr2、tr3的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球面像差。而且,在上述的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折射率no为1.60。根据此结构,能够将覆盖层、第一中间层及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转换成具有1.60的折射率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而且,在上述的光记录介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厚度tl、t2、t3分别为ΙΟμπι以上。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厚度tl、t2、t3分别为ΙΟμπι以上,能够减轻来自邻接的信息记录面的串扰的影响,并能够减少各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干涉。本发明所提供的光信息装置,对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其包括光学头装置以及使所述光记录介质旋转的马达,其中,所述光学头装置通过使照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激光的焦点位置从指定的信息记录面移动到其他信息记录面,从而从多个信息记录面再生信息或向多个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根据此结构,能够将上述的光记录介质应用于光信息装置。而且,较为理想的是,述光信息装置还包括根据从所述光学头装置获得的信号来控制及驱动所述马达及所述光学头装置的电路,所述电路控制所述光学头装置,以便在使所述焦点位置移动之前,对在移动目的地的其他信息记录面上产生的球面像差进行修正。根据此结构,能够在使焦点位置移动之前,修正在移动目的地的其他信息记录面产生的球面像差。另外,发明的实施方式各项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到底是明确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只被具体例限定而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而加以实施。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盘(光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装置即使在覆盖层及中间层的折射率与标准值不同时,也可以通过在任意信息记录面进行再生时将来自其他信息记录面的反射光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降低对光学头装置中的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影响,对于通过所照射的光来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记录介质、以及对该光记录介质记录或再生信息的光信息装置是有用的。由此,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质量良好的再生信号、大容量且易确保与现有光记录介质的兼容性的光记录介质。2权利要求1.一种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记录面,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第三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第四信息记录面,第四接近所述表面;覆盖层,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二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以及第三中间层,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其中,当将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及所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的情况下,在所述折射率为nrα及所述厚度为trα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所述折射率为no及所述厚度为tα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其中,α^n,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并且所述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I彡Ιμπι,所述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以及(tl+t2)-(t3+t4)I^Ιμπο2.一种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记录面,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第三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第四信息记录面,第四接近所述表面;覆盖层,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二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以及第三中间层,折射率为nr4,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四信息记录面之间,其中,当将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所述第二中间层及所述第三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tr4分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t4,且当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的厚度为trα、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rα、所述折射率为ηο的层的厚度为tα、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所述厚度trα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所述厚度tα的情况下,ta=tra·(tan(θra)/tan(θ0)),其中1彡α彡η,α为自然数,η为4以上的整数,所述厚度tl、t2、t3、t4满足:tl-(t2+t3+t4)I彡Ιμπι,所述厚度tl、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以及(tl+t2)-(t3+t4)I^Ιμπ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所述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所述折射率为nra的层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时,所述厚度trα被包含在转换后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no为1.6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tl、t2、t3、t4分别为10μm以上。6.一种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记录面,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第三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覆盖层,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以及第二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其中,当将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及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的情况下,在所述折射率为nrα及所述厚度为trα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所述折射率为no及所述厚度为tα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其中,α^n,α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并且所述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lym,以及所述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7.—种光记录介质,具有多个信息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记录面,最接近光所射入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表面;第二信息记录面,第二接近所述表面;第三信息记录面,第三接近所述表面;覆盖层,折射率为nrl且存在于从所述表面到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之间;第一中间层,折射率为nr2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一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之间;以及第二中间层,折射率为nr3且存在于从所述第二信息记录面到所述第三信息记录面之间,其中,在将所述覆盖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及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厚度trl、tr2、tr3分别转换成具有指定的折射率no时的各层的厚度tl、t2、t3,且当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的厚度为trα、所述折射率为nrα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rα、所述折射率为ηο的层的厚度为tα、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中的光的会聚角度为θο时,所述厚度trα基于下述数式被转换成所述厚度tα的情况下,ta=tra·(tan(θra)/tan(θ0)),其中,1^α^η,α为自然数,η为3以上的整数,并且所述厚度tl、t2、t3满足tl-(t2+t3)I^lym,以及所述厚度tl、t2、t3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折射率为no的层产生的球面像差量处于指定的容许范围内的层的所述厚度tα的范围被转换成所述折射率为nra的层的所述厚度tra的范围时,所述厚度tra包含在转换后的所述厚度trα的范围内。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no为1.60。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tl、t2、t3分别为10μm以上。11.一种光信息装置,对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头装置;以及使所述光记录介质旋转的马达,其中,所述光学头装置通过使照射所述光记录介质的激光的焦点位置从指定的信息记录面移动到其他信息记录面,从而从多个信息记录面再生信息或向多个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从所述光学头装置获得的信号来控制及驱动所述马达及所述光学头装置的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控制所述光学头装置,以便在使所述焦点位置移动之前,对在移动目的地的其他信息记录面上产生的球面像差进行修正。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的光记录介质及光信息装置。当将覆盖层(42)、第一中间层(43)、第二中间层(44)及第三中间层(45)的厚度tr1、tr2、tr3、tr4分别转换成指定折射率为no时的各层的厚度t1、t2、t3、t4时,在折射率为nrα及厚度为trα(1≤α≤n(α为自然数,n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与在折射率为no及厚度为tα(1≤α≤n(α为自然数,n为4以上的整数))的层中产生的失焦量相等,厚度t1、t2、t3、t4满足|t1-(t2+t3+t4)|≥1μm、厚度t1、t2、t3、t4中的任意两值的彼此之差均为1μm以上以及|(t1+t2)-(t3+t4)|≥1μm。文档编号G11B7/085GK102047334SQ20098011994公开日2011年5月4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发明者佃雅彦,安西穰儿,日野泰守,金马庆明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