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唱机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唱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回臂的电唱机驱动装 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唱机(早先又叫做留声机)是一种放音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唱盘平面上 的波动,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声波的压力变化,唱针沿着沟槽移动,针尖随沟槽波动而轻微地 振动,这个振动通过机械装置传送一个膜而将其放大并散发在空气中。通常,电唱机是通过 唱盘转动带动唱片旋转,唱盘的转动包括有手摇和电力两种驱动方式,手摇驱动即在唱机 上满发条后,一次可以连续播放一张唱片的正反两面;电力驱动则当将唱针放到唱片上时, 启动马达开关,电唱机开始工作,当唱片唱完后,唱臂抬起,关闭马达,电唱机停止工作。早先的唱片机由于采用手动操作,唱臂没有自动收回的功能,唱片在唱完后需要 靠人将唱针从唱片上移开,这使得唱针长时间和唱片接触,时间一久很容易造成唱针的磨 损以及唱片的损坏。为此,人们改进了唱片机的唱臂结构,在一张唱片唱完后,唱臂自动向 上抬起并收回到复位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唱片机性能,延长了唱片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 术中的电唱机回臂装置通常采用特殊的机械传动机构实现唱臂的自动收回,这种特殊的机 械传动机构一般通过连杆传动实现,但是,要完成连杆传动的行程和保证运动副的轨迹,往 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这使得产品整体体积较大,而且,由于连杆传动多采用铰接连接, 无法将整套连杆机构封装在一个单独的部件里,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坏连杆机构各传动件 之间的配合关系,造成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又如专利号为ZL88214622. 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子式电唱机中途回臂》公开 了一种电子式电唱机中途回臂装置,该专利解决了目前市售的1/2(或1/4)面板型电唱机 需要增加中途回臂功能的问题,只要在1/2(或1/4)面板型电唱机中加入一个积分电路、一 个自动复位开关及一只电磁铁就能够实现其中途回臂及停机的功能。但是,该专利的回臂 装置中使用了电磁铁,为了保证可靠的吸力,电磁铁和棘片、齿轮之间的安装距离都有一定 的要求,需要将电磁铁可靠定位在设计要求的位置上,对安装要求较高,若产品需要长途运 输,则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电磁铁错位,进而影响唱片机的正常使用;另外,该专利的唱臂 收回动作是通过电路中的电容向电磁铁线圈放电,继而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吸力将与唱臂联 动的棘片吸向触发位置而实现的,这种唱臂动作方式误差较大,受到电容放电能力和电磁 铁线圈容量的制约和影响,容易产生提前回臂或延迟回臂等误动作,回臂动作的精准性难 以保证;而且,电磁铁由于具有磁性,唱片机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破坏 唱片机回臂装置的精度,降低唱片机使用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 小、结构紧凑且回臂控制更为精确可靠的电唱机驱动装置,该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受外界干扰小,更加便于装配和运输。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包括 有唱盘,可转动地设置在电唱机的基座上;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唱盘在该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旋转;第一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该第一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流回路中并 控制该第一电机的启动和停转;唱臂,可水平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唱盘的上方,该唱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 座上,该唱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唱片接触的唱头;升降架,抵靠在所述唱臂上并能沿竖直方向做上下移动;以及回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臂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该第二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二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该第二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流回路中并 控制该第二电机的启动,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流回路上还串接有一能延长所述第二开关闭 合时间的延时电路;摆动件,连接在所述唱臂的一端并能与该唱臂相联动;支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该支架轮沿周向设置有能与所述升 降架的底部相抵并驱使该升降架整体向上移动的凸部,该支架轮还设置有能与所述摆动件 相抵并驱动所述唱臂摆到收回状态的拨动部;以及传动机构,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机轴相连, 所述的支架轮还具有转动轴,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支架轮的转动轴相连;其中,在所述唱臂处于收回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所述摆动件作用 下均断开;在所述唱臂处于唱片工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在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闭合, 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在所述唱臂处于唱片结束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摆动件的作 用下也闭合,所述第二电机启动。这里的延时电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各种延时电 路,如555延时电路、继电器延时电路或触发延时电路等,作为优选,可以简单采用RC延时 电路。摆动件和支架轮可以采用各种结构,支架轮能够和摆动件配合以保证唱臂的回 位,摆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为了简化结构,保证触发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轮为一圆盘,所述凸部为沿该圆盘圆周设置的弧形凸筋,所述拨动部为 一设置在所述弧形凸筋内侧的挡块,所述的摆动件为一呈三角形的拨片,该拨片通过一联 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唱臂的一端,并且,所述拨片的其中一侧面上具有能控制所述第一开 关通断的第一凸起,该拨片的另一侧面上具有能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通断且能与所述挡块相 抵的第二凸起。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开关、第 二开关分别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动触片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 一凸起相抵的橡胶块,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还设置有拨杆机构,该拨杆机构包括有中部固 定铰接在所述基座上而两端可自由摆动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并且,所述第一摆臂的一 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该第一摆臂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配合,该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动触片相抵。为了使得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唱片机的整体体积,作为优选,所述 的传动机构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双联 齿轮、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的大齿轮即为所 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相啮合,该第一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和所 述第二双联齿轮大齿轮相啮合,该第二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和所述第三双联齿轮的大齿轮相 啮合,该第三双联齿轮的小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该第四齿轮即为所述传动机构的 输出端,所述支架轮的转动轴设置在该第四齿轮的中心孔内。于是,齿轮传动机构单独封装 成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齿轮传动机构内的各齿轮散架错位,而且, 因为各齿轮均设置在同一壳体中,使得传动结构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方便现场的安装和 拆卸更换。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架轮和摆动件也可以为以下结构所述的支架轮为一转 盘,该转盘的顶部具有一与该转盘同轴设置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外轮廓线即为所述支架轮 的拨动部,所述转盘底部沿圆周设置的凸台即为所述支架轮的凸部;所述的摆动件为一拨 叉,该拨叉包括有第一叉脚、第二叉脚,其中,所述第一叉脚具有能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通断 的第一挡片,所述第二叉脚具有能与所述凸轮的外轮廓线相适配的弧形面,在所述第二叉 脚的一侧还设置有能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通断的第二挡片。由于拨叉的第二叉脚具有弧形 面,能够更好地和转盘上的凸轮外轮廓线相配合,使得摆动件在摆动过程中具有更大的接 触面,摆动更为轻松省力,唱臂的回臂效果更佳。为了提高第二电机的启动速度,保证第二电机的启动灵敏性,所述的第一开关为 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第二开关为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叉脚的第 一挡片离开所述第一开关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挡片位于所述第二开关 的发射端和信号端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获得更好的传动降速比,并且减小传动过程中的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可以为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 蜗轮蜗杆机构包括有蜗轮、齿轮和蜗杆,其中,蜗杆的一端即为所述传动结构的输入端和所 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相连,该蜗杆和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相啮合,所 述齿轮和所述支架轮同轴设置,该齿轮的中心轴即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为了避免延时电路在时间设置上引起的误差,并且保证唱臂在回位后能够及时切 断电机的工作电路,所述转盘的周面上还具有一沿径向外凸的挡部,该转盘的一侧还设置 有能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停转的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该第 三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流回路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装置包括有两个电机,第一电机由 第一开关控制并用于驱动唱盘旋转,第二电机由第二开关控制并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唱臂的 自动收回,由于传动机构封装在封闭的壳体内,使得唱片机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稳定,能 够减少因长途运输中的颠簸和震动对传动机构之间装配关系的破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 能;在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架轮,该支架轮和升降架相配合,能够实现唱臂的自动抬 起和唱臂的自动收回;另外,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是通过与唱臂联动的摆动件作用 实现,动作行程短,触发到位,大大地提高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触发精确度,有效地避免动作误差,使得回臂控制更加准确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从唱盘底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唱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升降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升降手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唱臂在初始/复位状态下)。图7为图6所示状态下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拨片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唱臂在唱片起始位置状态下)。图9为图8所示状态下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拨片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唱臂在唱片结束位置状态下)。图11为图10所示状态下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拨片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和支架轮的装配结构示 意图。图13为图11的齿轮传动机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升降架和支架轮配合结构示意图(唱臂抬起状 态)。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升降架和支架轮配合结构示意图(唱臂回落状 态)。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回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传动机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架轮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拨叉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唱臂在初始/复位状态下的拨叉工作状态局部放 大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唱臂在唱片起始状态下的拨叉工作状态局部放大 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唱臂在唱片结束位置状态下拨叉工作状态局部放 大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升降架和支架轮配合结构示意图(唱臂抬起状 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 图15所示该实施例一的唱片机包括有基座1、唱盘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唱臂机构5、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42、升降手柄9、升降架6、支架轮和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二开 关42、第二电机4、支架轮和传动机构组成自动回臂装置,考虑到唱盘转动的平稳性,唱盘2 的旋转则采用皮带传动方式,具体地为,唱盘2可转动地连接在基座1上,唱盘2的底部具 有环形凸台21,第一电机3具有第一电机轴31,第一电机轴31和环形凸台21之间通过皮 带33张紧并实现传动,第一电机3启动时,第一电机轴31通过皮带33传输进而带动唱盘 2旋转。唱臂机构5包括有唱臂51、唱头52、联动轴53和拨片54,其中,唱头52连接在唱 臂51的一端,该唱臂51的一端能卡入设置于基座1顶部的弹簧夹扣11内,唱臂51的另一 端和联动轴53的一端固定相连,并且,联动轴53穿设在基座1上并与唱臂51垂直相交,于 是,唱臂51能绕联动轴53而实现在水平面内的摆动,联动轴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 唱臂51相联动的拨片54,该拨片54的截面呈三角形,拨片54的其中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凸 起541,拨片54的另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凸起542。第一电机3直接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第一电机3通过该第一开关32的通断而实 现启动与停转,第二电机4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二开关42的电流回路上还串接有一 RC延时 电路,在第二开关42闭合的状态下,第二电机4启动,延时电路导通;在第二开关42断开且 延时电路断路的状态下,第二电机4停转;其中,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42分别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第一开关32和 第二开关42同时设置在一和基座1底部固定连接的隔板12上,隔板12上在第一开关32 的一侧还设置有驱动该第一开关32闭合的拨杆机构,拨杆机构包括有中部固定铰接在隔 板12上的第一摆臂13和第二摆臂14,第一摆臂13和第二摆臂14的两端能分别以各自中 部的固定铰接点为中心而做自由摆动,第一摆臂1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凸起541和第二凸起 542水平间隔之间,第一摆臂13的一端能与第一凸起541相抵,第一摆臂13的另一端与第 二摆臂14的一端配合相抵,第二摆臂14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32的动触片相抵,当第一摆 臂13的一端和第一凸起541相作用而驱动第一摆臂13摆动时,该第一摆臂13的另一端挤 压第二摆臂14的一端并驱动该第二摆臂14摆动,第二摆臂14的另一端则挤压第一开关 32的动触片而控制该第一开关32断开;在第二开关42的动触片上还设置有能与第一凸起 541直接相抵的橡胶块421。本实施例一的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由上盖81和下盖 82扣合组成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双联齿轮83、第二双联齿轮84、第三双联齿轮85 和第四齿轮86,其中,第一双联齿轮83的大齿轮作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机4 的第二电机轴41相啮合,第一双联齿轮83的小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84大齿轮相啮合,第 二双联齿轮84的小齿轮和第三双联齿轮85的大齿轮相啮合,第三双联齿轮85的小齿轮和 第四齿轮86相啮合,第四齿轮86作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和支架轮的转动轴固定相连, 于是,第二电机4和支架轮分别设置在壳体上,壳体通过设置在上盖81端面上的三根立杆 811悬空固定于基座1底部。升降架6呈T字形,包括有位于水平方向的弧形顶杆61和垂直于该顶杆61设置 的竖直推杆62,该升降架6设置在唱臂51的下方并能沿竖直方向做上下移动,在升降架6 向上移动时,升降架6的顶杆61顶住唱臂51而将唱臂51向上抬起,在升降架6向下移动 时,升降架6的顶杆61离开唱臂51,唱臂5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回落,升降架6在推杆62的
8一侧还设置有能与升降手柄9配合的带斜面631的挡部63,升降手柄9为一呈L形的曲柄, 该升降手柄9的L形一弯折边91为手持部,该升降手柄9的L形另一弯折边92上形成有 能与升降架6上的挡部相配合的弧形部921,当手持部91摆置于使得弧形部921的突部和 挡部63的斜面631相抵的方向时,升降架6向上顶起,当手持部91摆置于使得弧形部921 的凹部和挡部63的斜面631相抵的方向时,升降架6向下落下,因此,可以通过操作升降手 柄9来手动实现升降架6的上下移动。支架轮为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架6下方的圆盘7,圆盘7在圆周上设置有弧形凸 筋72作为能向上顶起升降架6的凸部,圆盘7还具有能与拨片54上的第二凸起542相抵 挡块73作为驱动唱臂51收回的拨动部,其中,弧形凸筋72为一沿圆周布置的弧形凸筋,该 弧形凸筋72的一端为斜坡721,该弧形凸筋72的另一端为一竖直挡壁,在该挡壁一侧的圆 周上间隔地固定有所述的挡块73。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为唱臂51初始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拨片54的第一凸起541与第一摆臂13的一 端相挤压,第一摆臂13、第二摆臂14摆动,第一开关32的动触片在第二摆臂14另一端的挤 压作用下断开,如图7所示,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4都处于停机不工作状态;手动将唱臂51拿起,放到唱盘2上唱片的起始位置(位于唱盘盘面的中部),如 图8所示,此时,与唱臂51联动的拨片54随之摆动一个角度,并且,该拨片54上的第一凸 起541与第一摆臂13的一端分离,第一凸起541解除对第一摆臂13的挤压,第一摆臂13 和第二摆臂14复位,第一开关32的动触片在无挤压力的作用下闭合导通,如图9所示,于 是,第一电机3启动,唱盘2开始转动,唱头52与唱片上的纹路接触而缓缓向靠近唱盘2中 心的位置移动;当唱头52移动到唱片结束位置时(位于靠近唱盘中心的位置),唱臂51摆动到如 图10所示的位置,此时,与唱臂51联动的拨片54至最大角度,并且,该拨片54上的第二凸 起542正好与第二开关42动触片上的橡胶块421相抵,第二开关42闭合导通,如图11所 示,于是,第二电机4启动,RC延时电路也导通,齿轮传动机构8在第二电机轴的驱动下转 动并带动圆盘7旋转;如图14所示,当圆盘7转动到弧形凸筋72与升降架6的竖直推杆62相抵触的位 置时,竖直推杆62的底部沿着弧形凸筋72的斜坡721和弧形凸筋72进行配合,此时,升降 架6在弧形凸筋7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支撑唱臂51抬起,当圆盘7转动到挡块73和拨片 54的第二凸起542相抵时,此时,随着圆盘7的旋转,挡块73能够抵着第二凸起542并带动 拨片54转动,拨片54的第一凸起541随之离开第二开关42动触片上的橡胶块421,由于延 时电路的作用,第二电机4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圆盘7能够继续转动并将拨片54推回至初 始位置;如图15所示,当圆盘7转动到弧形凸筋72与升降架6的竖直推杆62相分离的位 置时,此时,挡块73正好脱离第二凸起542,延时电路停止工作,第二开关42断开,第二电机 4停止工作,拨片54重新回到如图7所示位置,第一凸起541重新与第一摆臂13的一端相 抵,第一开关32断开,第一电机3也停止工作,于是,唱臂51并回到初始位置而实现复位。实施例二,如图16 图24所示本实施二和实施一的区别在于传动装置,并且,本实施例对支架轮和摆动件的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使得唱臂在收回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本实施例的摆动件为一呈V形的拨叉54',该拨叉54'包括有第一叉脚541'、第 二叉脚542',其中,第一叉脚541'具有能控制第一开关32'通断的第一挡片540',第二 叉脚542'具有弧形面,拨叉54'在第二叉脚542'的一侧还设置有能控制第二开关42‘ 通断的第二挡片543'。本实施例的支架轮为一呈轮毂状的转盘7',该转盘7'的顶部具有一与该转盘 7'同轴设置的凸轮71',凸轮71'的不等长直径形成的外轮廓线,该轮廓线作为支架轮 的拨动部能够和拨叉54'的第二叉脚542'配合相抵,转盘7'底部沿圆周形成弧形凸台 72',该凸台72'作为支架轮的凸部能够和升降架6的竖直推杆62底部相抵,同时,在转盘 7'底部形成一段相对于凸台72'下凹的弧形过渡面73'。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机构同样包括有上盖81'和下盖 82'组成的壳体,蜗轮蜗杆机构和第二电机4均设置在壳体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蜗轮蜗 杆机构包括有蜗轮83'、齿轮84'和蜗杆85',其中,蜗杆85'的一端即为传动机构的输 入端和第二电机4的第二电机轴41相连,该蜗杆85'和蜗轮83'相啮合,蜗轮83'和齿 轮84'相啮合,齿轮84'和转盘7'同轴设置,该齿轮84'的中心轴即为传动机构的输出 端将动力输出给转盘7'。本实施例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关除了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42'之外,还包括有 第三开关52',其中,第一开关32'仍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在第一叉脚541'的第一 挡片540'和第一开关32'的相抵时,第一开关32'断开,在第一挡片540'离开第一开 关32'时,第一开关32'闭合;第二开关42'为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光电开关,光电开 关反应更为灵敏,能够保证第二电机4的快速启动,减小接触磨损产生的开关损坏,当拨叉 54'的第二挡片543'挡住第二开关42'的信号发射线路时,第二开关42‘闭合,当第二 挡片543'偏离第二开关42'的信号发射线路时,第二开关42'即断开;第三开关52'同 样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第三开关52'设置在转盘7'的一侧,并且,第二挡片543' 为一弹性件,在第二挡片543'和拨叉本体之间设置有螺钉544',旋动螺钉544'能够实 现第二挡片543'相对于第三开关52"之间距离的微调,而转盘7'在周面上还具有一沿 径向外凸且能够和第三开关52'相抵的挡部74',第三开关52'也串接在第二电机4的电 流回路中,并且能够直接切断延时电路,这样,当唱臂51在回位后,通过第三开关52'的启 动能够及时切断延时电路使第二电机4停止工作,避免因延时电路时间设置的误差而延长 第二电机4持续工作时间的缺陷。本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为当唱头52处于回位状态时,参见图20,第一叉脚541 ’的第一挡片和第一开关 32'相抵,第一开关32'断开;当摆动唱臂51,使得唱头52处于唱片的起始位置时,此时,第一挡片540'离开第 一开关32',第一开关32'闭合,第一电机3启动,唱盘2带动唱片旋转,唱臂51随唱头52 摆动;当唱头52运动至唱片结束位置时(即唱头移动至靠近唱盘的中心位置),唱臂51 摆动达到最大角度,参见图21,此时,第二挡片543'恰好移至第二开关42位置,并且挡在 第二开关42'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第二开关42'闭合,于是,第二电机4启动并经过蜗
10轮蜗杆传动机构带动转盘7'旋转;随着转盘7'的旋转,凸轮71'的外轮廓线能够和拨叉54'的第二叉脚542'相 配合并推动该拨叉向初始位置转动,此时,第二挡片543'离开第二开关42',第二开关 42'断开,但由于延时电路的作用,第二电机4仍然保持工作状态;当唱臂51收回并摆动到初始位置时,延时电路继续保持导通,转盘7'继续转动, 当转盘7'的挡部74'和第三开关52'相抵时,第三开关52'被触发,延时电路断开,第二 电机4停止工作,此时,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42'也均断开,唱臂51向下回落复位。
权利要求一种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唱盘(2),可转动地设置在电唱机的基座(1)上;第一电机(3),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唱盘(2)在该第一电机(3)的驱动下旋转;第一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该第一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的电流回路中并控制该第一电机(3)的启动和停转;唱臂(51),可水平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唱盘(2)的上方,该唱臂(5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该唱臂(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唱片接触的唱头(52);升降架(6),抵靠在所述唱臂(51)上并能沿竖直方向做上下移动;以及回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臂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4),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该第二电机(4)具有第二电机轴(41);第二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该第二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二电机(4)的电流回路中并控制该第二电机(4)的启动,在所述第二电机(4)的电流回路上还串接有一能延长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间的延时电路;摆动件,连接在所述唱臂(51)的一端并能与该唱臂(51)相联动;支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6)的底部,该支架轮沿周向设置有能与所述升降架(6)的底部相抵并驱使该升降架(6)整体向上移动的凸部,该支架轮还设置有能与所述摆动件相抵并驱动所述唱臂(51)摆到收回状态的拨动部;以及传动机构,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机轴(41)相连,所述的支架轮还具有转动轴,该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支架轮的转动轴相连;其中,在所述唱臂(51)处于收回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所述摆动件作用下均断开;在所述唱臂(51)处于唱片工作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在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闭合,所述第一电机(3)启动;在所述唱臂(51)处于唱片结束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摆动件的作用下闭合,所述第二电机(4)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轮为一圆盘(7), 所述凸部为沿该圆盘(7)圆周设置的弧形凸筋(72),所述拨动部为一设置在所述弧形凸筋 (72)内侧的挡块(73),所述的摆动件为一呈三角形的拨片(54),该拨片(54)通过一联动 轴(53)固定连接在所述唱臂(51)的一端,并且,所述拨片(54)的其中一侧面上具有能控 制所述第一开关通断的第一凸起(541),该拨片(54)的另一侧面上具有能控制所述第二开 关通断且能与所述挡块(73)相抵的第二凸起(5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分别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动触片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凸起 (541)相抵的橡胶块,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还设置有拨杆机构,该拨杆机构包括有中部固定 铰接在所述基座(1)上而两端可自由摆动的第一摆臂(13)和第二摆臂(14),并且,所述第 一摆臂(1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起(541)和所述第二凸起(542)之间,该第一摆臂(13) 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摆臂(14)的一端配合,该第二摆臂(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 动触片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壳 体,该壳体内设置有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双联齿轮(83)、第二双联齿轮(84)、第三双联齿轮(85)和第四齿轮(86),其中,所述第一双联齿轮(83)的大齿轮即为 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机(4)的第二电机轴(41)相啮合,该第一双联齿轮 (83)的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轮(84)大齿轮相啮合,该第二双联齿轮(84)的小齿轮和 所述第三双联齿轮(85)的大齿轮相啮合,该第三双联齿轮(85)的小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 (86)相啮合,该第四齿轮(86)即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圆盘(7)的转动轴设置在 该第四齿轮(86)的中心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轮为一转盘 (7'),该转盘(7')的顶部具有一与该转盘(7')同轴设置的凸轮(71'),所述凸轮 (71')的外轮廓线即为所述支架轮的拨动部,所述转盘(7')底部沿圆周设置的凸台 (72')即为所述支架轮的凸部;所述的摆动件为一拨叉(54'),该拨叉(54')包括有第 一叉脚(541')、第二叉脚(542'),其中,所述第一叉脚(541')具有能控制所述第一开 关通断的第一挡片(540'),所述第二叉脚(542')具有能与所述凸轮(71')的外轮廓 线相适配的弧形面,在所述第二叉脚(542')的一侧还设置有能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通断的 第二挡片(5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为具有动 触片的叶片开关,第二开关为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叉脚(541')的 第一挡片(540')离开所述第一开关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挡片(543') 位于所述第二开关的发射端和信号端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壳 体,该壳体内设置有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蜗轮蜗杆机构包括有蜗轮(83')、齿轮(84') 和蜗杆(85'),其中,所述蜗杆(85')的一端即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机 ⑷的第二电机轴(41)相连,该蜗杆(85')和所述蜗轮(83')相啮合,所述蜗轮(83') 和所述齿轮(84')相啮合,所述齿轮(84')和所述转盘(7')同轴设置,该齿轮(84') 的中心轴即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的周面上 还具有一沿径向外凸的挡部(74'),该转盘(7')的一侧还设置有能控制所述第二电机 (4)停转的第三开关(52'),所述的第三开关(52')为具有动触片的叶片开关,该第三开 关(52')串接在所述第二电机⑷的电流回路中。
专利摘要一种电唱机的驱动装置,包括有唱盘;第一电机;唱臂和回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臂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开关闭合状态,第二电机启动并导通延时电路;第二开关断开且延时电路断路状态,第二电机停转;摆动件,能与唱臂相联动,唱臂处于收回状态下,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断开;唱臂处于唱片工作状态,第一开关闭合;唱臂处于唱片结束状态,第二开关闭合;升降架;支架轮;传动机构,输入端和第二电机轴相连,输出端和支架轮的转动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传动机构驱动唱臂自动收回,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由摆动件作用实现,动作行程短,触发到位,避免动作误差,回臂控制更加准确可靠。
文档编号G11B3/085GK201655295SQ2010201900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陈承训 申请人:陈承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