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多功能硬盘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硬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绝大多数资料、图片、数据需要硬盘来存取,硬盘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用设备之一;周知,我们可以通过硬盘座来保护或者存放硬盘,硬盘座不但可以起到保护硬盘,使硬盘充分散热,更有延长硬盘使用寿命和提高硬盘工作性能的功能;同时,硬盘座还有免硬盘驱动的功能,即插即用;市场上现有的多数硬盘座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支持各种通信模式,而且没有备份、扩展的功能,给使用者造成很多的不便,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备份、扩展于一身的新型多功能硬盘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它包括一座体,所述的座体内部设有一通信控制模块,所述的座体表面设有一备份按键,所述的通信控制模块设有多个I/o接口,所述的I/O接口包括STAT硬盘接口、IDE硬盘接口、USB接口和读卡器接口。优选地,所述的座体设有LED显示灯,所述的LED显示灯沿壳体均勻分布。优选地,所述的座体设有一底座,所述的底座上方设有两块硬盘挡板,所述的两块硬盘挡板沿底座的垂直方向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的备份按键设于硬盘挡板一侧并与底座的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硬盘座通过通信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和传递多种形式数据,并增加了备份按键,使原来单一使用硬盘的存储功能改变为现在可以手动一键备份文件;同时,克服了硬盘座空间受限、不能扩展容量、没有扩充的空间的缺陷,能附加单个或多个硬盘插槽,提供两个硬盘合并以及硬盘与硬盘之间镜像的功能。另外,该实用新型扩充了读卡器规格,可同时使用硬盘、内存卡、USB扩展设备等,硬盘不需装配即可直接插入底座,接上电脑即可使用,即插即用,方便操作,随时更换
2.5/3. 5寸SATA硬盘、2. 5/3. 5寸IDE硬盘、内存卡、USB扩展设备等,既稳定又实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它包括一座体,所述的座体内部设有一传输和控制数据、信号的通信控制模块1,所述的座体表面设有一备份按键2,在中病毒木马或系统文件丢失,系统崩溃启动不起来的时候,可以迅速将有关文件及木马病毒删除,把原来备份的文件恢复,以使设备正常运行。为了增加该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所述的通信控制模块I设有多个I/O接口,所述的I/o接口包括STAT硬盘接口 3、IDE硬盘接口 4、USB接口 5和读卡器接口 6。为了使该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工作一目了然,所述的壳体设有LED工作状态显示灯7,LED显示灯7沿壳体均匀分布;所述的壳体设有一底座8,所述的底座8上方设有两块硬盘挡板9,使得工作更加安全稳定,所述的两块硬盘挡板9沿底座8的垂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备份按键2设于硬盘挡板9 一侧并与底座8的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 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它包括一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内部设有一通信控制模块,所述的座体表面设有一备份按键,所述的通信控制模块设有多个I/o接口,所述的I/o接口包括STAT硬盘接口、IDE硬盘接口、USB接口和读卡器接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设有LED显示灯,所述的LED显示灯沿壳体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设有一底座,所述的底座上方设有两块硬盘挡板,所述的两块硬盘挡板沿底座的垂直方向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硬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份按键设于硬盘挡板一侧并与底座的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硬盘保护装置。它包括一座体,所述的座体内部设有一通信控制模块,所述的座体表面设有一备份按键,所述的通信控制模块设有多个I/O接口,所述的I/O接口包括STAT硬盘接口、IDE硬盘接口、USB接口和读卡器接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硬盘座通过通信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和传递多种形式数据,并增加了备份按键,使原来单一使用硬盘的存储功能改变为现在可以手动一键备份文件;同时,克服了硬盘座空间受限、不能扩展容量、没有扩充的空间的缺陷,能附加单个或多个硬盘插槽,提供两个硬盘合并以及硬盘与硬盘之间镜像的功能,非常实用。
文档编号G11B33/02GK202584730SQ20122005918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江日福 申请人:江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