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卡式答录机磁头滑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225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电脑卡式答录机磁头滑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微电脑卡式答录机磁头滑板装置,其精巧之设计能于制造时降低成本,且于使用时确实有效。
目前一般公知答录机之磁头滑动机构均以一电磁铁装置控制其应有之滑动功能,虽然以电磁式可使答录机正常运行,但在答录机上须装置一电磁铁,以拉引磁头滑板,本发明人在经过多次观察及实验后,深深觉得利用电磁铁装置来拉引磁头滑动显然是一种浪费成本及占用空间之不良设计,因此乃精心研究,终于设计出一种在不改变现有产品之原有运行操作下,能不需要电磁铁装置又能确实拉引磁头滑动之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藉着答录机内卡带传动装置之行星轴杆,在其对柱齿轮作公转时,可拨动一个设于底盘之摆架,利用摆架上具有凸轮作用之凹口形状设计,来推动并控制另一摆体,至使该摆体上之推杆可推动固定磁头之磁头滑板向内滑动或背离卡带之装置,故可不需电磁铁之设置,以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品质(即减少零件故障机会)之功能,实为一极精巧且实用之机构设计。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之形状、结构、装置及其功能,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就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配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按「录(放)音」键时之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按「前转」键时之动作示意图。
图号简单说明(1)… …底盘(2)… …轴座(3)… …带轮(4)… …柱齿轮(5)… …轴杆(6)… …回转体请参阅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底盘(1)上方设有一轴座(2),其轴心由轴杆(5)插接固定一个具有柱齿轮(4)之带轮(3),带轮(3)则以橡胶皮带(12)经马达传动而驱动;另于轴座(2)上枢接套设有一回转体(6),回转体(6)之前缘为一扇形状,且利用两侧边缘为挡边(7)(8),并在其前端设一行星轴杆(9),以供装设一行星惰轮(10),及在行星惰轮(10)与回转体(6)间设一压力弹簧(28),藉由行星惰轮(10)与柱齿轮(4)间之啮合关系,而可促使带动回转体(6)以轴座(2)为中心旋转;又在回转体(6)之外侧设有一半圆形之环状内齿轮(11),使当行星惰轮(10)随着回转体(6)绕轴座(2)公转时,恰使行星惰轮(10)与环状内齿轮(11)相啮合,又由于柱齿轮(4)、行星惰轮(10)与环状内齿轮(11)同时啮合,致使行星惰轮(10)在其公转的路径上具有抗拒阻力之功能;此外,在底盘(1)上设有一档片(13),而该档片(13)设置于回转体(6)之回转路径之上,使回转体(6)于回转时,当档片(13)挡住其挡边(7)或(8)时,回转体(6)上之行星齿轮(10)恰可啮合于卡带驱动转轴(16)或(17)上之齿轮,以达驱动答录机之卡带;而本实用新型在环状内齿轮(11)之外侧枢设一摆架(19),该摆架(19)以轴杆(18)枢接固定于底盘(1)之上,且其上设有具凸轮功能之相邻两凹口(20)与(21),中间则凸伸出一摆杆(23)及两侧各有一挡条(22),而由挡条(22)与底盘(1)侧壁之接触以保持摆杆(23)之尾端永远凸伸过行星惰轮(10)的轴杆(9)之公转行进路径上,又在摆架(19)与底盘(1)之间另设有一摆体(24)且以底盘(1)上另一摆轴(27)枢接固定,而摆体(24)之顶面设有一定位销(25),于摆架(19)带动摆体(24)摆动时,可嵌入摆架(19)之凹口(20)或(21)内,而因相邻两凹口(20)与(21)间之凸出部(29)顶面至摆轴(18)的距离,较凹口(20)与(21)之底部至摆轴(18)的距离为长,故当定位销(25)嵌入凹口后,不致随意滑动,又在摆体(24)之另一侧则设有一推杆(26),而于摆体(24)摆动时可推动设置于底盘(1)另一面之磁头滑板(14),且又因一端定于磁头滑板(14),另一端固定于底盘(1)之拉力弹簧(15)的作用力,使定位销(25)有嵌入凹口(20)或(21)之惯性力。
据上述之结构请再参阅图1及图2并配合图3与图4之动作示意图所示,其操作情形说明如下;一般之答录机主要具有四个按键,即「录(放)音」、「前转」、「反转」及「停止」等四个键,而上述按键被按压后之所有动作完全由一中央微处理器(CPU)之内定程式控制其顺序,而在使用本发明之前,其内部之行星惰轮(10)皆因CPU之控制而回靠于卡带之驱动转轮(17)之一侧,此时可将卡带依一般程序放入本实用新型中,而当使用者按压「录(放)音」键或者由外来的电话声响触动了「录(放)音」键时,其动作之初如图3A所示,而带轮(3)即由马达经橡胶皮带(12)驱动作逆时针旋转,而由带轮(3)下方之柱齿轮(4)与行星惰轮(10)之啮合关系,使回转体(6)亦作逆时针旋转,而当行星轴杆(9)回转至触及摆杆(23)(如图3B所示),即带动摆架(19)以摆轴(18)为中心而摆转,且使原位于摆架(19)上之凹口(21)的定位销(25)被推顶嵌入另一凹口(20)之位置,致带动摆体(24)以摆轴(27)作顺时针的摆动,以达摆体(24)上之推杆(26)推动磁头滑板(14)使磁头与卡带密接之效能,此后行星惰轮(10)乃跳脱摆杆(23)继续向逆时针方向前进,直到回转体(6)之挡边(7)触及挡片(13)时,即行星齿轮(10)脱离半圆形之环状内齿轮(11),而恰与卡带驱动转轮(16)之齿轮相啮合(如图3C所示),以达录音或放音之功能。
当欲使录音带往前快速旋转时,可按下「前转」键,首先马达驱动带轮(3)作逆时针旋转,此时行星轴杆(9)将如上(录放音动作)所述,致使推杆(26)推动磁头滑板(14)向卡带方向滑进,但由于受CPU的控制于行星惰轮(10)刚触及转轮(16)时(如图4A之位置),马达立即逆转(顺时针旋转)而使行星惰轮(10)往回转,此时行星轴杆(9)将再度反向拨动摆架(19)之摆杆(23),致使摆体(24)之定位销(25)回复到摆架(19)的凹口(21)之内(如图4B所示),而推杆(26)不再对磁头滑板(14)施力,磁头滑板(14)则由拉力弹簧(15)将之拉回,使磁头脱离卡带,且因磁头滑板的回顶力量,使摆架(19)与摆体(24)保持在定位销(25)嵌入凹口(21)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并且在使磁头脱离卡带,而其中之行星轴杆(9)并未完全通过摆杆(23)(如图4C所示)之同时,立即由于CPU的控制使马达再度以逆时针方向高速旋转,进而使行星惰轮(10)与卡带驱动转轮(16)之齿轮相啮合,以达高速前进卷取卡带,并使磁头脱离卡带(如图4D所示)。
当欲使本实用新型作快速反转时,则按下「反转」键,马达将直接快速地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时行星惰轮(10)原本就与卡带驱动转轮(17)相啮合(如图2所示),故即可达成快速反转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按下「停止」键后或在上述三种动作停止时,其马达均会经CPU控制作顺时针方向回转,使行星惰轮(10)停留在与转轮(17)啮合的位置后,马达再停止转动,而不论磁头滑板(14)是否在滑向卡带使磁头与卡带密接之位置,均会使其回复到脱离卡带之位置(如图2所示之位置),以等待下一次动作的开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为一简单实用之设计,且可降低产品之制造成本,及装配空间,劲可节省使用机器之电源,于是依其「实用性」及「新颖性」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微电脑卡式答录机磁头滑板装置,包括-底盘-其上具有两供传动卡带之转轮,而为装置各机件之主体;-带轮-由马达经橡胶皮带传动,其上设有一柱齿轮,固定于底盘之轴座上;-行星惰轮-其系以一行星轴杆藉弹簧压接套于以柱齿轮之轴心为转轴之旋转体上,并与柱齿轮相啮合,且该行星惰轮于旋转至最左或最右时,恰与上述底盘传动卡带之两转轮相啮合,并受底盘上之挡片所限制;-环状内齿轮-固定于底盘之上,与柱齿轮同心,并可与行星惰轮相啮合,-磁头滑板-其上固定有磁头,配合一拉力弹簧而可在底盘上滑动;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内齿轮之外侧设有枢接固定于底盘上之一摆架及一摆体,而摆架上具有一摆杆及两个具有凸轮功能之凹口,摆件上则设有一定位梢可与摆架之凹口相嵌合,及一可推拉磁头滑板之推杆,而固定于回转体上之行星轴杆,因行星惰轮与柱齿轮及环状内齿轮之啮合带动,使行星轴杆在公转的行径中,可拨动摆架上凸伸出之摆杆使带动摆架转动,促使嵌合于摆架凹口之摆体定位销变换其位置,进而使摆体之推杆推顶磁头滑板向前滑进或后退,且摆架之两侧另设有一挡条,可抵压底盘,促使行星轴杆跳脱摆杆后,该摆杆仍维持在行星轴杆之公转路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微电脑卡式答录机磁头滑板装置”,藉答录机内卡带传动装置之行星轴杆,在其对柱齿轮作公转时,可拨动一设于底盘之摆架,利用摆架上具有凸轮原理之凹口形状来推动并控制另一摆体,至使该摆体上之推杆可推动固定磁头之磁头滑板向内滑动或背离卡带之装置,而达到一种以节省装置、成本与空间为其特征之装置。
文档编号G11B5/53GK2054930SQ8921772
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4日
发明者林铭 申请人:善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