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转速及数据时钟频率可变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信息记录媒体的例如光盘上以CAV方式、CLV方式、MCAV方式等记录格式配置扇区并在扇区上设置标题部和数据部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光盘装置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信息记录媒体。
以往,利用安装在光学头上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在具有记录纹道的光盘(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或将已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再生的光盘装置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正在被实用化。
作为在这类光盘装置中的光盘记录格式,有CAV(恒角速度)方式、CLV(恒线速度)方式、MCAV(改进恒角速度)方式(以下称为CAV、CLV、MCAV)。在这些方式中,CLV和MCAV在使记录媒体上的数据密度大致保持恒定这一点上是类似的,在CLV的情况下,根据光盘上的半径位置通过改变转速使记录密度大致保持恒定,在MCAV时则是改变数据时钟频率。作为其特征,在CLV时因数据时钟频率恒定,所以趋向于在例如音乐、动画片等的应用场合使用,而在MCAV的情况下,因无须改变转速所以能够加快存取速度。
但是,CAV具有不能增大容量的缺点,CLV因进行转速变更所以在频繁进行随机存取的应用中存取迟缓,MCAV因用于记录再生的数据时钟频率F的最大值受信号处理电路或记录再生特性的限制,即使在外圈部能快速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但在内圈部迟缓,所以存在着不能应用于音乐、动画片等的记录的缺点。
如上所述,作为光盘装置中的光盘记录格式,CAV具有不能增大容量的缺点,CLV因进行转速变更,所以在频繁进行随机存取的应用中存取迟缓,MCAV因用于记录再生的数据时钟频率F的最大值受信号处理电路或记录再生特性的限制,即使在外圈部能快速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但在内圈部迟缓,所以具有不能应用于音乐、动画片等的记录的缺点,在各记录格式中存在不能设定适合所要求特性的容量、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合特性要求的容量性能设定记录格式结构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信息记录媒体。
本发明是这样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1),它包括按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18);按照为存储、读出数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在使该转速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转动装置的装置(23、40);及在使该频率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存储、再生装置的装置(23、50)。
本发明并不是象现有方式那样采用使记录媒体的转速和记录再生频率二者中的一个可变而使另一个保持恒定的方式。本发明将记录媒体分割成多个区域,例如在第1区域内使转速可变但使记录再生频率恒定。而在例如与第1区域不同的第2区域内使转速恒定但使记录再生频率可变。这样一来,可在确保尽可能增大存储容量的同时,也能使处理速度保持在一定值以上。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有关的光盘装置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2个PLL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表示光盘的MCAV方式的记录格式的一示例图。
图4A及4B是在第1实施例的光盘上的记录格式中的纹道和扇区的配置例图。
图5是用于说明该第1实施例中光盘区域设定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在个人计算机中的应用例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在内圈侧设定随机文件区、在外圈侧设定顺序文件区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将第3实施例的光盘划分为若干个区后再组合成若干个组使用的例图。
图9是表示在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中的光盘装置的光盘转速R、记录再生用时钟频率F及线密度d的关系曲线图。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形态。
图1示出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有关的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利用聚焦光对光盘(信息记录媒体)1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对光盘1的记录格式发出命令指示的主机70与光盘装置连接。
在光盘1的表面上按螺旋状形成凹槽(记录纹道),该光盘1在电机(旋转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以例如恒定的速度旋转。该电机2由电机控制电路18控制。
光盘1例如是在用玻璃或塑料加工成圆形的基片表面上按环形镀覆碲或铋等的金属膜层即记录膜,并在该金属膜层的中心部位附近设置切口部也就是基准位置标记。
对光盘1的信息记录、再生是利用光学头(读取装置)3进行的。该光学头被固定在构成线性电机31的可动部的驱动线圈13上,该驱动线圈13连接至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
在该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上连接着一个线性电机位置检测器26,该线性电机位置检测器26通过检测设在光学头3上的光学标尺25,输出位置信号。
此外,在线性电机31的固定部设有图中未示出的永久磁铁,通过由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使驱动线圈13励磁,光学头沿着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
在光学头3内,物镜6用图中未示出的钢丝或片簧保持,该物镜6可在驱动线圈5的作用下沿聚焦方向(物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在驱动线圈4的作用下沿跟踪方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
从由激光控制电路14驱动的半导体激光振荡器(或氩氖激光器)9发出的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1a、半棱镜11b、及物镜6照射在光盘1上,从该光盘1反射的光通过物镜6、半棱镜11b、聚光透镜10a、及圆筒形透镜10b被导向光检测器8。
光检测器8由4个分立的光检测元件8a、8b、8c、8d构成。
上述光检测器8的光检测元件8a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a供给到加法器30a的一端,光检测元件8b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b供给到加法器30b的一端,光检测元件8c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c供给到加法器30a的另一端,光检测元件8d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d供给到加法器30b的另一端。
光检测器8的光检测元件8a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a供给到加法器30c的一端,光检测元件8b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b供给到加法器30d的一端,光检测元件8c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c供给到加法器30d的另一端,光检测元件8d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12d供给到加法器30c的另一端。
加法器30a的输出信号供给到差动放大器OP2的反相输入端,加法器30b的输出信号供给到该差动放大器OP2的同相输入端。因此,差动放大器OP2根据加法器30a与30b的信号偏差将有关焦点的信号供给聚焦控制电路15。该聚焦控制电路15的输出信号供给聚焦驱动线圈5,控制激光使其在光盘1上总是保持最佳的聚焦状态。
加法器30c的输出信号供给到差动放大器OP1的反相输入端,加法器30d的输出信号供给到该差动放大器OP1的同相输入端。因此,差动放大器OP1根据加法器30ca与330d的信号偏差将纹道偏差信号供给跟踪控制电路16。该跟踪控制电路16根据由OP1供给的纹道偏差信号生成纹道驱动信号。
由跟踪控制电路16输出的纹道驱动信号被供给到上述跟踪方向的驱动线圈4。并且,在上述跟踪控制电路16中使用的纹道偏差信号还供给到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
在进行了如上所述的聚焦、跟踪状态下的光检测器8的各光检测元件8a、~8d的输出信号之和、也就是加法器30c的输出信号和加法器30d的输出信号所供给的加法器30e的输出信号反映着在纹道上所形成的位(存储信息)的反射率的变化。该信号供给记录信号再生电路19,在该记录信号再生电路19中再生出作为预格式数据的地址信息(纹道编号、扇区编号等)等或存储信息。
在由跟踪控制电路16移动物镜6时,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移动线性电机31也就是移动光学头3使物镜6位于光学头3的中心位置附近。
在该光盘装置中,在各聚焦控制电路15、跟踪控制电路16、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与CPU23之间还设有为进行信息的传送、接收而采用的D/A转换器22。另外,还设有用于暂时保存再生数据或记录数据或存储执行规定操作的程序的存储器24。
激光控制电路14、聚焦控制电路15、跟踪控制电路16、线性电机控制电路17、电机控制电路18、记录信号再生电路19等由CPU23通过总线20控制。
在电机控制电路18内部设有PLL电路40,用来生成作为控制电机2转动的基准时钟脉冲的转动控制时钟脉冲信号。而在记录信号再生电路19内部设有PLL电路50,用来生成作为使从光盘1读出的信号再生的基准时钟脉冲的数据时钟脉冲信号。
图2示出作为时钟脉冲信号生成装置的PLL电路40和PLL电路50的电路结构。
即,PLL电路40由基准时钟脉冲发生器41、分频器(1/M)42、相位比较器43、滤波及电荷泵电路44、VCO(电压可控振荡器)45、及分频器(1/N)46构成。而PLL电路50由分频器(1/M*)52、相位比较器53、滤波及电荷泵电路54、VCO55、及分频器(1/N*)56构成。
由PLL电路40的基准时钟脉冲发生器41产生的基准时钟脉冲还供给到PLL电路50的分频器52。
基准时钟脉冲发生器41是一种晶体振荡器等振荡频率稳定的振荡器,它产生并输出基准时钟脉冲。
分频器42、52是将基准时钟脉冲分别按1/M、1/M*进行分频的电路。
相位比较器43、53用于比较相位。
滤波及电荷泵电路44、54由滤波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构成。
VCO45是可根据输入电压改变振荡频率的振荡器。
分频器46、56是将基准时钟脉冲分别按1/N、1/N*进行分频的电路。
由基准时钟脉冲发生器41产生的基准时钟脉冲被分频器42按1/M分频后的结果,在相位比较器43中与被分频器46按1/N分频后的结果进行相位比较,比较结果由滤波及电荷泵电路44变换成电压后加到VCO45,控制VCO45的振荡频率并作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输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还被输出到分频器46,被分频器46按1/N分频后在相位比较器43中进行比较。
由基准时钟脉冲发生器41产生的基准时钟脉冲被分频器52按1/M*分频后的结果,在相位比较器53中与被分频器56按1/N*分频后的结果进行相位比较,比较结果由滤波及电荷泵电路54变换成电压后加到VCO55,控制VCO55的振荡频率并作为具有频率F的数据时钟脉冲输出。数据时钟脉冲还被输出到分频器56,被分频器56按1/N*分频后在相位比较器53中进行比较。
以上操作的结果是,基准时钟脉冲频率f在PLL电路40中被变换为f×N/M的频率后用作转动控制用时钟脉冲。在PLL电路50中被变换为f×N*/M*的频率F后用作数据时钟脉冲。
光盘装置通过由CPU23设定M、M*、N、N*,按照预先规定的动作形式确定在记录再生区域内的转动控制时钟脉冲频率和数据时钟脉冲频率F,并进行记录再生。
这里,光盘1上的记录格式采用CLV或MCAV,使记录密度大体保持恒定并增大可在光盘1上记录的容量,作为记录装置的操作,是与主机70使用的信息种类相适应的。例如,对于象音乐信号、动态图象信号等那样的高速且具有连续性的数据,可一面使光盘1上的一部分区域改变转速R,一面以CLV进行记录再生,而在象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那样随机地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的应用场合中,可不使光盘1上的一部分区域的转速R改变,而是一面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一面以MCAV进行记录再生。
图3示出光盘的MCAV方式记录格式的一例。即,光盘1沿半径方向划分成由多个纹道构成的多个(例如,10个、24个等)区域1a、...,在各个区域1a、...内每1纹道的扇区数不同。每个区域内的扇区数如下所述。
区域1a的扇区数>区域1b的扇区数>区域1c的扇区数>.........>区域1h的扇区数图4A及图4B示出在作为第1实施例的光盘上的记录格式中纹道和扇区的配置例。在图4A中,如上所述将光盘1的半径方向以大致一定的比例分成24个区,在各个区中按CAV形式配置记录单位,以恒定的转速R、恒定的数据时钟频率F进行记录再生。
当跨越区域记录再生时,或改变转速R、或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进行记录再生。这里,在图4A中由列出的区域0~19组成的区域A是转速R可变,但数据时钟频率恒定。而由区域20~23组成的区域B,转速R是恒定的,但数据时钟频率F则是设定为可变的(30MHz~32MHz)。
图5示出该第1实施例中光盘1的区域设定。
组A的容量大,在本例中确保约为2.1GB,这是将称作所谓的顺序文件的区域作为记录再生的区域72,在组内一面改变转速R,一面记录、再生音乐数据、动画片数据或那些编辑数据等大量的数据。
组B的容量稍小一些,在本例中确保约为590MB,而且,因使用光盘1的外圈部,该组所占半径距离约6mm,比较短。这里将称作所谓的随机文件的区域作为记录再生的区域73。如图4B所示,以同一转速R且使线密度大致恒定,一面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一面进行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应用系统数据等频繁存取的数据的记录再生。
这里,在组B中因使用外圈部而使半径距离减小,所以在该组内的数据时钟频率F的变更幅度可以小一些,而且即使进行频繁地存取也由于光学头的移动距离小而能使实际上的存取时间缩短。
为进行这样的操作,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备有2种PLL电路(时钟脉冲发生器)40、50。
其中1种是由PLL电路40发送用于控制转动的转动控制时钟脉冲,在一面改变转速一面记录再生时,使该时钟脉冲的频率相应于半径位置而变更。
另一种是由PLL电路50发送数据时钟频率F,在一面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一面进行记录再生时,使数据时钟频率F相应于光盘的半径位置而变更。
图6示出本发明的光盘1在个人计算机中的应用例。即,个人计算机由管理总体控制的CPU61;存储BIOS、基本系统的ROM62;存储CPU61的工作区、高速缓存、视频RAM等的RAM63;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的硬盘(HDD)64、及光盘装置(ODD)65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作为一例,CPU61将光盘装置65的光盘1的内圈部用作顺序文件(音乐、动画片、图象等),将外圈部用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程序。
可以考虑通过这样使用光盘1来代替现有的硬盘或软盘,本发明正适合这种情况。
在小型个人计算机中,不可能安装象现有的那样的大容量硬盘,在处理计算机的设定环境、动画片等数据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另外设置可更换媒体,但软盘的容量总是不够用,而且由于速度慢,在功能上不能满足要求。
按照本发明,则对光盘1进行分组,在这些组内的一部分组中不改变转速R,而是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进行记录再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光盘1可在确保大容量的同时,还能确保部分的随机文件用记录再生区域。
即,个人计算机的个人独特的设定环境、应用系统等以上述组A、B为例,可在组B进行记录,使用其数据使计算机运行,将操作结果记录在组A内,这样的使用方法是很有效的。
作为光盘1的分组方法,有通过从主机70向光盘装置的CPU23发送命令进行指定的方法。也可根据应用情况划分成3个以上的组,对各组在保持转速R恒定的情况下一面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一面进行记录再生,或使数据时钟频率F恒定而一面改变转速R一面记录再生,在考虑媒体记录特性或硬盘性能的同时,可使记录再生达到最佳状态。
图7示出作为第2实施例的在内圈侧设定随机文件区、在外圈侧设定顺序文件区的情况。
即,在图5的例中,为减小光学头3在光盘1的随机文件区内的移动距离,选择了可以减小半径方向距离的外圈部,但也可如图7所示选择转速快而光学头3移动后等待时间短的内圈部。
在这种情况下,变成在光盘1的外圈部记录顺序文件,但因进行跨区记录时的转动偏差变小,所以具有即使连续记录也能平滑地进行的优点。
另外,光盘1本身在刚制成之后地址信息等完全没有记录,所以在光盘装置进行地址信息记录后使用时,通常是在对媒体的整个表面进行格式化操作写入地址信息之后使用,但这非常花费时间。因此如采用在内圈部记录随机文件、外圈部记录顺序文件的形式,则能够使用仅将随机文件区域进行格式化而顺序文件区域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写入地址信息的方法。这时,可以大幅度缩短格式化时间。
当然,在重写已写入一次数据的顺序文件区域时,地址信息不重写,而只重写数据即可。这样当没有随机文件区域而全都是顺序区域时,仍能同样使用。
此外,在顺序文件写入后通过在光盘1的信息管理区域登录的结束地址编号,可以知道顺序文件与地址信息一起记录到什么位置。
在光盘制造时如在主盘制备工序中已经记录了地址数据,则在记录顺序文件时就没有必要再记录地址数据。格式化操作也可只对随机文件区域进行。此时如在光盘上发现了缺陷,则在管理区域登记和记录随机文件时,可进行交替处理等操作。
在备有光盘装置的系统中,上述规格可以根据对该光盘装置要求的性能决定。
图9示出在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中与本发明有关的光盘装置的光盘转速R、记录再生频率F及线密度的关系曲线图。
在图9中,表示出(a)光盘转速R、(b)记录再生频率F、(c)线密度d三个参数从光盘内圈到外圈的对应数值曲线图。实线数据101、实线数据103分别表示图4A、4B、图5中第1实施例的转速R、频率F。虚线数据102、虚线数据104分别表示图7中第2实施例的转速R、频率F。而实线105表示第1实施例、第2实施例各自的线密度d,在各实施例之间线密度d基本不变。
也就是说,在第1实施例(101、103)中,在内圈部使光盘转速可变而记录再生频率恒定,则最终可确保恒定的线密度d,在外圈部光盘转速恒定而记录再生频率可变,可实现与内圈部相同的线密度d。
另一方面,在第2实施例(102、104)中,正好与第1实施例的方法相反,假定在内圈部光盘转速恒定而记录再生频率可变,则最终可确保恒定的线密度d,假定在外圈部光盘转速可变而记录再生频率恒定,可实现与内圈部相同的线密度d。
以下,说明在上述例中在顺序文件和随机文件组合的情况下将光盘(信息记录媒体)1的文件划分成2部分,但将光盘分成2个以上的组并在各个组中以MCAV形式记录再生的方法。
即,为了防止现有的MCAV方式的缺点即记录再生时钟脉冲在内外圈存在很大差异,将光盘划分为由若干个区组合而成的若干个组,分别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在该组内使MCAV形式的记录再生时钟脉冲(记录再生速度)可变,进行记录再生。
在本方法中的各个组内,因不发生转速R的变化,可加快存取速度。又因将光盘沿半径方向划分,所以在组内光学头的移动距离也可以缩短,这在存取时间上是有利的。
此外,如在主机侧将各个组按不同的卷标号使用,则在组之间随机存取的频繁程度降低,所以能将主机的性能设定得更高。这种应用方式特别是对于象光盘这样的大容量信息记录媒体,即使划分后仍能确保各个组有足够的容量,因而是有利的。
图8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将光盘划分为4个组(卷)的例子。
即,组1位于光盘上的最内圈,使用区域0到7,是确保约644MB容量的区域77。当进行该组的记录再生时,设定电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使其以2600rpm的恒定转速转动,对应于存有记录再生用地址的区,使数据时钟频率F(记录再生速度)在30MHz至42MHz之间可变。在组内的存取,可通过使转速R不变而只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并使光学头仅移动规定距离进行。由于移动距离从34mm变为11.366mm,所以光学头的移动时间大幅度缩短。
组2位于光盘上的组1的次外圈,使用区域8到13,是确保约648MB容量的区域78。当进行该组的记录再生时,设定电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使其以1764.93rpm的恒定转速转动,对应于存有记录再生用地址的区,使数据时钟频率F(记录再生速度)在30MHz至36MHz之间可变。在组内的存取,可通过使转速R不变而只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并使光学头仅移动规定距离进行。由于移动距离从34mm变为8.5248mm,所以光学头的移动时间大幅度缩短。
组3位于光盘上的组2的次外圈,使用区域14到18,是确保约648MB容量的区域79。当进行该组3的记录再生时,设定电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使其以1421.70rpm的恒定转速转动,对应于存有记录再生用地址的区,使数据时钟频率F(记录再生速度)在30MHz至33.9MHz之间可变。在组内的存取,可通过使转速R不变而只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并使光学头仅移动规定距离进行。由于移动距离从34mm变为7.104mm,所以光学头的移动时间大幅度缩短。
组4位于光盘上的最外圈,使用区域19到23,是确保约725MB容量的区域80。当进行该组的记录再生时,设定电机转动控制时钟脉冲使其以1223.64rpm的恒定转速转动,对应于存有记录再生用地址的区,使数据时钟频率F(记录再生速度)在30MHz至33.3MHz之间可变。在组内的存取,可通过使转速R不变而只改变数据时钟频率F并使光学头仅移动规定距离进行。由于移动距离从34mm变为6.99744mm,所以光学头的移动时间大幅度缩短。
当进行跨越上述各组(1、2、3、4)之间的存取时,由于伴随有转速R的变化,所以存取时间比上述例要慢。因此,备有预先在主机侧降低组间存取的操作频度并将各组按主机上的文件管理形式分割的方法。这可以通过一般的划分设定或分卷等方法进行。
通过对这种包含主机的光盘装置及光盘的有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这种容量大的光盘的特性,而且能够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光盘装置中可以指定在主机等系统内具有的光盘文件结构,而且,在各个区域内可以设定适合所要求特性的容量、性能。
按照如上详述的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合特性要求的容量、性能设定记录格式结构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信息记录媒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1、2),包括以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18);按照为存储、读出数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在使该转速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转动装置的装置(23、40);以及在使该频率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存储、再生装置的装置(23、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转速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4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4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4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转速信号的装置(45);以及将该转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频率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5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5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5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频率信号的装置(55);以及将该频率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选择转速信号可变并选择频率信号恒定的该记录媒体的区域上形成顺序文件的装置(23、24、72);及在选择转速信号恒定并选择频率信号可变的该记录媒体的区域上形成随机文件的装置(23、24、73)。
5.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5),包括按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按照为存储、读出数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当该特定区域为第1区域(71、72)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可变转速信号、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恒定频率信号的装置(23、40);以及当该特定区域为位于第1区域外圈侧的第2区域(73)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恒定转速信号、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可变频率信号的装置(23、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转速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4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4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4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转速信号的装置(45);以及将该转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4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频率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5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5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5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频率信号的装置(55);以及将该频率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5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图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该第1区域上形成顺序文件的装置(23、24、72);及在该第2区域上形成随机文件的装置(23、24、73)。
9.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5),它包括按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按照为存储、读出数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当该特定区为第1区域(75)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恒定转速信号、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可变频率信号的装置(23、50);以及当该特定区域为位于第1区域外圈侧的第2区域(76)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可变转速信号、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恒定频率信号的装置(23、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转速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4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4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4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转速信号的装置(45);以及将该转数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4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频率信号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信号(f)的装置(41);将该基准时钟信号按所供给的第1整数(M*)分频并输出第2时钟信号的装置(52);将该第2时钟信号与所供给的第3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的装置(53);将该比较结果变换为电压信号的装置(54);根据该电压信号输出频率信号的装置(55);以及将该频率信号按所供给的第2整数(N*)分频并将所得到的该第3时钟信号供给比较结果输出装置的装置(56)。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图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该第1区域上形成随机文件的装置(23、24、73);及在该第2区域上形成顺序文件的装置(23、24、72)。
13.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8),包括按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18);按照为存储、读出数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将该记录媒体的存储区域划分为第1区域(77)、位于该第1区域外圈侧的第2区域(78)、位于该第2区域外圈侧的第3区域(79)、及位于该第3区域外圈侧的第4区域(80)的装置(23、24);当特定区域为第1区域(77)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一定值的第1转速、当特定区域为第2区域(78)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小于第1转速的一定值的第2转速、当特定区域为第3区域(79)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小于第2转速的一定值的第3转速、当特定区域为第4区域(80)时对该转动装置供给小于第3转速的一定值的第4转速的装置(23、24、40);以及当特定区域为第1区域(77)时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随着向外圈移动从规定频率到第1频率逐渐变大的第1可变频率、当特定区域为第2区域(78)时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随着向外圈移动从规定频率到小于第1频率的第2频率逐渐变大的第2可变频率、当特定区域为第3区域(79)时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随着向外圈移动从规定频率到小于第2频率的第3频率逐渐变大的第3可变频率、当特定区域为第4区域(80)时对该存储、再生装置供给随着向外圈移动从规定频率到小于第3频率的第4频率逐渐变大的第4可变频率的装置(23、24、5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第1、第2、第3、第4区域分别赋予不同卷标号的装置(23、24)。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速据处理设备,它包括所供给的转速信号(R)使圆盘形记录媒体(1)转动的装置(2、18);按照为存储、读出速据而供给的频率信号(F)对该记录媒体的特定区域进行速据的存储和再生的装置(4、19);在使该转速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转动装置的装置(23、40);及在使该频率信号恒定或可变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并将其供给该存储、再生装置的装置(23、50)。
文档编号G11B20/10GK1142655SQ9610196
公开日1997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8日
发明者山室美规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