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558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连接麦克风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的结构。
一般安装于行动电话内的麦克风,是直接在麦克风的端子连接有线路,再将该线路焊设在电路板上,使麦克风的端子与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导通回路,但是,习用技术在整个组装上较为繁杂,且耗费人力,同时麦克风也无法很稳固的固定在电路板上,反而较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主要是作为麦克风与电路板相互连接用,该电连接器令麦克风与电路板间的连接更为稳固,且在组装上更为便利。其中电连接器的端子能增加力臂,避免端子的接触部在被按压时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一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有若干个端子及一壳体,其中,壳体是直接射出成形于端子的上方,使壳体与端子结合在一起,而壳体是呈中空,并在它底面处设有数个开口,使端子相对应于开口处的部份是具有弹性的凸露于壳体内;这样,由位于壳体底部的端子与电路板焊固在一起,使整个电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将一麦克风元件嵌扣在壳体上,并与凸露于壳体内的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即可完成一麦克风与电路板的相互连接。
每一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端子组是包括有四个端子,其中第一端子未与料带连结的一端向上弯折成“”状的弯折部,且它的高度高于其它的端子,整个端子组在卷绕收藏时,借该弯折部的隔离,使若干组端子组不致碰触在一起。另外,该端子组具有至少一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该第二端子与第三端子固设在壳体底部且凸露至壳体内,与麦克风的导体相接触导通。该两端子中至少有一端子是呈一半环状,以增加端子的力臂,避免按压时端子产生断裂。该端子组还具有至少一第四端子,该第四端子固设在壳体底部,使壳体更稳固的固设在电路板上。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电连接器可将麦克风与电路板更稳固地连接,且组装上更为便利,而且电连接器端子的力臂增加,使端子的接触部在被按压时不易断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与电连接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卷绕于卷料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射出成型于端子组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除掉料带后端子与壳体相结合示意图。
图6是显示出麦克风底部导体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电连接器3用于连接麦克风元件1与电路板(图中未示),它包括有若干个端子31、32、33、34及一壳体35,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每一电连接器3所使用的端子组包括有至少四个端子31、32、33、34,其中,第一端子31未与料带36连结的一端向上弯折成“”状的弯折部311,且它的高度高于其它的端子32、33、34。
另外,该端子组具有至少一第二端子32与第三端子33,该两端子32、33与料带36连结的一端与壳体35相固设,另一端则凸露至壳体35内,分别与麦克风元件1的导体11、12(如图6所示)相互接触导通。两端子32、33中至少有一端子在凸露于壳体35内的一端上呈一半环状,本实施例中是第二端子32呈半环状321,当然,也可令两端子32、33皆成半环状,该第二端子32与第三端子33与麦克风元件1导体11、12相接触的自由端上形成一拱起的凸缘322、331。
请参照图2所示,该第二端子32及第三端子33与壳体35相固设的位置处的两边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一嵌固板323、332,使此处形成一U形槽。又,该端子组具有至少一第四端子34,该第四端子34的一面在与壳体35相固设的位置处的两边,也分别向上延伸设有嵌固板341,使此处也形成一U形槽,令第四端子34设有嵌固板341的一面完全固设在壳体35底部,另一面则是焊固在电路板上。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当一金属片带经由模具的冲压后,在金属片带上形成若干组端子组,并卷绕在一卷料盘4上,由于整个端子组在卷绕收藏时,因第一端子31上设有弯折部311,即可借由该弯折部311的隔离,令在卷料盘4中上下相叠的端子组不致相互的纠缠在一起,以确保整个端子组的端子的完整性。
请参照图4所示,该电连接器3的壳体35直接射出成形于端子31、32、33的上方,使壳体35与端子31、32、33结合在一起,其中,壳体35是呈中空,它顶面呈未封闭状,而在它底面处设有数个开口,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开口351、352,且对应于第二端子32的开口351它也呈一半环状,使具有弹性的第二端子32与第三端子33分别从开口351、352处凸露至壳体35内;而第四端子34则固设在壳体35的底部。第一端子31因端子组已与壳体35固设在一起,不须要再由该第一端子31作隔离工作,即可随料带36一同舍弃,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因该第二端子32、第三端子33及第四端子34在与壳体35相结合的位置,设有形成U形槽的嵌固板32 3、332、341,当壳体35的塑胶原料在端子32、33、34上射出成型时,由于塑胶原料会完全灌入U形槽内,再溢留出U形槽外,而使塑胶原料能完全地包覆住端子32、33、34与壳体35相结合处,令端子32、33、34与壳体35间非常稳固地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该电连接器3经由SMT设备与电路板焊固在一起,焊固时,壳体35底部的第四端子34会与电路板焊固在一起,且第二端子32与第三端子33未凸露至壳体35内的一端也会与电路板上的线路焊设在一起,而使整个电连接器3固定在电路板上。
请参照图1及图6所示,该麦克风元件1的外缘套设有一橡胶垫圈2,在电连接器3上安装麦克风元件1时,令麦克风元件1嵌合在电连接器3的壳体35中,而借由该橡胶垫圈2的紧抵作用,可使麦克风元件1固定在电连接器3的壳体35内,并使凸露于壳体35内的端子32、33能与麦克风元件1的导体11、12相互接触导通,从而可以由电连接器3完成一麦克风元件1与电路板间的相互连接,然后,再将安装于电连接器3内的麦克风元件1与电路板安装在行动电话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借电连接器3作为媒介,使麦克风元件1能更为稳固的固设在电路板上,且在组装上也更为便利,再者,该与麦克风元件1相接触的端子32因形成有半环状,也可以增加它力臂,从而避免端子32在按压时产生断裂。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连接于电路板,它包括至少一端子组及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具有若干个端子,壳体直接射出成形于端子组的上方,使壳体与端子直接结合在一起,该壳体呈中空状,顶面呈未封闭状,而在它底面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开口,用于接触电子元件的端子的一端从开口处凸露至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端子是露出于壳体底面,以与电路板电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可与一麦克风元件电性连通,该麦克风元件是卡入于壳体内,使麦克风底部的导体能与位于壳体内的端子相互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中与麦克风导体相接触导通的至少一端子,它一端固设在壳体上,另一端则呈一半环状地凸露至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包括有一端子,该端子的一面是完全固设在壳体底部,另一面则是焊固在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与壳体相固设的位置处的两边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一嵌固板,使此处形成一U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麦克风元件的外缘套设有一橡胶垫圈。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麦克风与电路板,它包括有若干个端子及一壳体。其中,壳体呈中空状,与端子结合在一起,并在它底面处设有数个开口,使端子相对应于开口处的部分具有弹性地凸露于壳体内,而在壳体底部的端子与电路板焊固在一起,使整个电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上。将麦克风元件嵌扣在壳体上,并与凸露于壳体内的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即可完成一麦克风与电路板的相互连接,令麦克风与电路板间的连接能更为稳固,且在组装上更为便利。
文档编号H01R33/18GK2513263SQ0026748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辉文, 黄威翔 申请人:宝安区西乡镇共乐富耀电子零组件厂,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