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004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前壁设有插接部的绝缘壳体,及包覆该绝缘壳体而具有供真空吸取之一平整面,兼具供真空吸附及遮蔽作用之一体成型金属外壳。
按,藉自动操作真空吸取式机械臂,将电连接器表面安装式电子元件固装于印刷电路板上预定处,是为目前印刷电路板制程自动化的一种主要方式。惟一般电连接器绝缘壳体对应于真空吸取管嘴处,通常未具足量面积的平面表面以供该管嘴吸取而定位,是故,配合电连接器形式构造的各种外加式辅助吸附装置乃因应而生。
首先,如

图1所示,其显示一习知的电连接器5及其吸附装置6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电连接器5主要由一绝缘壳体7及复数个端子8所构成,绝缘壳体7包括一与电路板(未示出)接合之底壁71、自底壁面71垂直延伸的复数块侧壁72及一中央肋板73,藉底壁面71及侧壁72共同界定一概呈长条状的插槽74。于中央肋板73两侧处设有端子容室731,布设于端子容室731内的复数个端子8包括与对接连接器(未示出)相插接的插接端81,及自底壁面71对应处复数个端子通孔711延伸而出并焊接于电路板表面的焊接端82。吸附装置6包括一基板61,其对应于吸取管嘴具有一足够面积的平整面611,基板61于平整面611的反侧则设有对称的两夹持脚62。于电连接器5的组装作业中,吸附装置6藉两夹持脚62夹置固定于中央肋板73,经真空管嘴将其组合体吸取至电路板上预设位置焊接后,尚须将吸附装置6拆离电连接器5。
请参照图2,其揭示另一习知电连接器9与其吸附装置10的组装立体图。该电连接器9两长向侧壁91的内壁面911各设有端子容室912,均匀布设于端子容室912内的复数个端子11包括与外部端子(未示出)相抵接的插接端111,及自底壁面对应处复数个端子通孔(未示出)互朝相反方向延伸而出并焊接于电路板表面的焊接端112。吸附装置10包括一呈薄片状的基板101,除具对应吸取管嘴的一平整面102外,其于平整面102的反侧并设有四个呈两两对称的夹持脚103,而藉扣夹方式夹置于电连接器两侧壁91的外壁913。
然而,上述两习知电连接器与吸附装置组装例中,由于电连接器于其制造厂出厂之际,是与吸附装置夹合为一体,而于电路板装配工厂经自动化装配机具定位至电路板上预定处及进行焊接作业后,需进一步将吸附装自电连接器上拆除。然该吸附装拆除作业现因多仍藉人工进行,除耗费时程增加成本外,亦有可能因人为施力不当,于拆除过程破坏与吸附装置夹持脚夹合的端子容室;此外,该吸附装置经拆除后,通常因人工拆除而致变形即不回收利再利用,因此与电连接器配合的吸附装置成为一种耗材。再者,不同电连接器具有不同构造及形状,故附加的辅助吸附装置亦须因应不同的电连接器设计不同的构造及形状。
有鉴于此,为有效改善上述电连接器及吸附装置组合上的缺点,本申请发明人遂以其从事该行业的多年经验,积极研究改良,遂有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首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与金属遮蔽外壳一体成型而组装于电路板后无须拆除的吸附装置,可强化其结合强度及免除其后拆除作业的种种不便。
本实用新型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藉一整体延伸一供吸附用平整面的金属遮蔽外壳永久卡合于绝缘壳体,可强化其整体结合强度,并兼具供真空吸附及遮蔽的双重效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壳体及一兼具供真空吸附的金属遮蔽外壳,而藉该金属外壳嵌合部延伸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并兼具接地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容置于绝缘壳体内复数个端子通道的复数根金属端子,及一包覆于绝缘壳体前壁及插接部而具遮蔽作用的金属外壳;其中金属外壳上缘并向后一体延伸一供真空吸取装置吸取的平整面,而使该金属外壳兼具供真空吸附及遮蔽绝缘壳体的双重效用。上述金属外壳两侧并可向后各延伸一嵌合部,藉嵌合部上开设的嵌孔与绝缘壳体侧壁表面嵌片的嵌合,进一步强化其整体结合强度。尤有甚者,上述嵌合部后缘可进一步延伸弯折一横向支脚部,藉支脚部向下方突伸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并兼具接地作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金属外壳上缘的平整面更设有向下的卡抵部,以将金属外壳平整面上方受力藉卡抵部传递分担于绝缘壳体顶壁,以避免金属外壳应力集中及不当变形。
图式简单说明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图1为一习知电连接器及吸附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2为另一习知电连接器及吸附装置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4为采用另一视点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元件符号对照表1、1′ 绝缘壳体 11 底壁12 顶壁 13 前壁131插接部14、14′后壁15 侧壁 16 开孔17 嵌槽 171 扣抵部18 嵌片 19 端子通道2、2′ 金属外壳21 突伸部22 螺孔23 嵌合部24 嵌孔25 支脚部26 安装构件27、27′ 平整面28、28′固定片 281、281′ 扣抵孔29′卡抵部3 金属端子31 插接端32 焊接端首先请参照图3及图4,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电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1、一金属外壳2及复数根金属端子3构成。绝缘壳体1包括一邻近而平行于电路板(未示出)的底壁11、与该底壁11平行之一顶壁12、设有一插接部131之一前壁13、一后壁14,及位于该前、后壁间的两侧壁15。其中前壁13两侧各开设一开孔16,顶壁12及底壁11壁面各凹设有略呈矩形的嵌槽17,嵌槽17表面突设有扣抵部171,其自绝缘壳体1后侧向前倾斜而呈一楔形面。而侧壁15外表面并各突设一概呈矩形的嵌片18。
绝缘壳体1内部设有复数个前后贯穿的端子通道19,各端子通道19内分别容置有一金属端子3,其中每一端子包括配置于插接部131内的插接端31,及自绝缘壳体1后壁14延伸而出,用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焊接端32。于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31是垂直突伸于前壁13外而呈一矩形体,然亦可配合与其相匹配的电连接器插接部形状而变化。
金属外壳2是由导电金属片体一体制成,其藉包覆绝缘壳体1之前壁13及插接部131构成一遮蔽作用。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2是配合突伸于前壁13插接部131形状,而向前延伸一适紧密套合插接部131的突伸部21,其略呈矩形体并具一开口。金属外壳2两侧并各开设一螺孔22,其位置是对应于绝缘壳体1前壁13两侧形设一螺孔22,其位置是对应于绝缘壳体1前壁13两侧开孔16。金属外壳2两侧各向后垂直延伸一嵌合部23,嵌合部23内各开设一适与绝缘壳体1侧壁15表面突设的嵌片18嵌合的嵌孔24。
嵌合部23后缘上端向后垂直突伸一略呈弧形的突伸部,并进一步向内侧弯折延伸一横向的支脚部25。其末端向下方电路板方向突伸一安装构件26,以插置于电路板对应的插孔。安装构件26可呈一凸柱状,亦可进一步制成具有两分叉插脚的板锁(board lock),或适于稳固插设于电路板插孔的其他形状。
金属外壳2上缘并向后一体延伸一足以真空吸取装置吸取的平整面27,平整面27两侧并各对称设置一概呈矩形,适与绝缘壳体1顶壁12的嵌槽17对应的固定片28,固定片28上并开设有扣抵孔281,其于固定片28嵌合于嵌槽17之际,藉扣抵孔281扣抵于扣抵部171,用以结合金属外壳2及绝缘壳体1。另于金属外壳2下缘亦突设有复数块固定片28,其亦依相同作用嵌合于绝缘壳体1底壁11的复数处嵌槽17。
藉由上述构造特性,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壳体1及金属外壳2结合状态中,自金属外壳2上缘向后一体延伸的平整面27,及自金属外壳2上、下缘向后突伸的复数块固定片28,是分别嵌合于绝缘壳体1顶壁12及底壁11对应的复数处嵌槽17,藉此使绝缘壳体1及金属外壳2的顶、底部间产生一定位嵌合作用。
而金属外壳2两嵌合部23的嵌孔24,适嵌夹于绝缘壳体1两侧壁15外表面的嵌片18,藉此使绝缘壳体1及金属外壳2的两侧部产生进一步的定位嵌合作用。该嵌合部23可在金属外壳2组装于绝缘壳体1后,才予以弯折成如图所示的嵌合状态。
另如前述金属外壳2嵌合部23进一步延伸一支脚部25及其安装构件26,亦可藉安装构件26插置于电路板插孔,经焊接后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若电路板下表面具有接地电路,亦可将安装构件96焊接至该电路以兼具接地作用。
金属外壳2与绝缘壳体1组装完成后,金属外壳2适密套合于绝缘壳体1外壁,而当真空吸取管嘴施力于平整表面27,将金属外壳2与绝缘壳体1的组体定位于电路板预定处并焊接于其上后,即可经插接部开口131续行插接端端子31与配接连接器端子接合作业,而无须将金属外壳2拆离绝缘壳体1。
请接续参考图5和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于该实施例中,金属外壳2′上缘向后延伸的平整面27′,其于长度方向进一步延伸而覆盖于绝缘壳体1′顶壁12′。本实施例中平整面27′于两固定片28′外侧各设有一开孔,而于两开孔空间内各容置自平整面27′向下突伸之一卡抵部29′。俟金属外壳2′与绝缘壳体1′结合后,可藉将卡抵部29′向下顶抵于对应绝缘壳体1′的后壁14′近上缘处,进一步将金属外壳2′承受外力分担于绝缘壳体1′,以加强金属外壳2′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优点在于一.于金属外壳上缘向后一体延伸一平整面的设计,除使该外壳兼具供真空吸取及遮蔽该绝缘壳体的双重作用外,于供真空吸取装置吸取而施力于该平整面之际,可将其受力均布传递而由金属外壳及绝缘壳体的组合整体共同分担,避免应力集中而致金属外壳变形或破坏。
二.金属外壳及绝缘壳体间的结合,可分别藉金属外壳的复数块固定片嵌置于对应的绝缘壳体顶、底壁面的复数处嵌槽、金属外壳两嵌合部的嵌孔嵌夹于绝缘壳体两侧壁的嵌片,及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壳体前壁及的插接部,藉此达成多重且紧密的定位嵌合效果。
三.金属外壳嵌合部可进一步突伸一安装构件,藉其插置于电路板插孔并经焊接后,可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若电路板下表面具有接地电路,尚可将安装构件焊接至该电路而兼具接地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确能藉上述所提揭露的构造、装置,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进步等要件。
惟,上述所揭的图式及说明,令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大凡熟悉该项技术的人仕,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所为的其他等效变化或修改,皆应涵盖在以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是供真空吸取装置定位于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壳体,包括邻近该电路板之一底壁、一顶壁、设有插接部之一前壁、一后壁及二侧壁,该绝缘壳体内并设有复数个端子通道;复数根端子,分别容置于各该端子通道;一金属外壳,是包覆于该绝缘壳体前壁及插接部,该金属外壳上缘并向后一体延伸一供真空吸取装置吸取的平整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及金属外壳分别设有互相卡扣配合的嵌槽及固定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两侧壁表面各突设一嵌片,而于该金属外壳两外侧向后各垂直延伸一嵌合部,且于该等嵌合部开设有适与该等嵌片嵌合的两嵌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部后缘尚延伸一支脚部,该支脚部末端向下突伸一安装构件,以插置于电路板对应插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是一凸柱。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具有一板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可进一步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槽是位于该绝缘壳体顶壁及底壁。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槽表面进一步突设有一处扣抵部,而于该固定片开设有适与该扣抵部扣抵的一扣抵孔。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根端子是自该绝缘壳体后壁伸出而焊接于该电路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外壳的该平整面向下突伸有卡抵部,于该金属外壳与该绝缘壳体结合后,该卡抵部是顶抵于对应的该绝缘壳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及金属外壳分别设有互相紧配合的嵌槽及固定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两侧壁表面各突设一嵌片,而于该金属外壳两外侧向后各垂直延伸一嵌合部,且于该等嵌合部开设有适与该等嵌片嵌合的两嵌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部后缘尚延伸一支脚部,该支脚部末端向下突伸一安装构件,以插置于电路板对应插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是为一凸柱。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具有一板锁。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构件可进一步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槽是位于该绝缘壳体顶壁及底壁。
19.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嵌槽表面进一步突设有一处扣抵部,而于该固定片开设有适与该扣抵部扣抵的一扣抵孔。
20.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根端子是自该绝缘壳体后壁伸出而焊接于该电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容置于绝缘壳体内复数个端子通道的复数根金属端子,及一包覆于绝缘壳体前壁的金属外壳;其中金属外壳上缘并向后一体延伸一供真空吸取装置吸取的平整面,而使该金属外壳具有供真空吸附及遮蔽绝缘壳体的双重效用。尤有甚者,该金属外壳可进一步于两侧向后各延伸一嵌合部,而藉嵌合部后缘向下延伸的固定装置,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并兼接地作用。
文档编号H01R12/14GK2470971SQ01202919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9日
发明者江圳祥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