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两块印刷电路板的具有可控阻抗的高速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讯与数据传输的转换设备及信号线设备的发展需要数据传输部件具有更高的性能。通常,电连接器是组装至大型第一印刷电路板或背板上,第二印刷电路板插入电连接器内。信号从一第二印刷电路板经由背板传输至另一第二印刷电路板或线缆。其中一些信号在信号导体上一点至另一点传输,另外一些信号通过差分对传输。在这类传输线中,不管是在电路板还是电连接器内,对保持信号的完整性及减少串音及歪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美国专利第5,993,259号揭示了一种如上所述装置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若干结合于一起的模块,请参阅该专利图1所示,端子由金属片冲制而成,然后嵌入绝缘材料以形成模块。然而,从该专利图4很容易看出,由于直角排列,端子长度与其邻近端子长度不一样。而且,其亦不可能将两邻近端子制造成同一长度。然而,只要两个端子不一样长,端子就会发生歪斜。
另外,两邻近端子亦很难形成一差分对。由于端子的形状,其在两邻近端子间亦不可能达成相同的阻抗。
美国专利第6,083,047号揭示了一种利用印刷电路板组成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方法,请参阅该专利图12所示,依照该专利所述的方法,导电轨迹以镜像排列方式组设于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然而,组设于印刷电路板表面上的导电轨迹不易具有同一长度,因此,歪斜是难免的。
另外,上述专利中,两邻近端子之间的距离太小以致于无法隔阻接地端子或导电轨迹。
在美国专利第5,993,259号中,即使提供了接地总线,但是该接地总线仅仅电性分隔开两邻近模块,而无法分隔开两邻近端子。
在美国专利第6,083,047号中,由于导电轨迹暴露于印刷电路板上,故将接地总线排置于两印刷电路板之间。依照该专利所述的方法,绝缘固持装置是安排于两邻近印刷电路板之间,这会增加该电连接器的厚度,尤其当接地总线排置于其间时。
另外,当导电轨迹组设于印刷电路板上时,连接腿部/插孔不得不与相应的导电轨迹贴触。这样,会使得该电连接器的制造变复杂化。
在美国专利第6,083,047号中,即使导电轨迹是组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双面,由于连接部及焊接部焊接于上面,故其很难于两端子间达到同一阻抗。
因此,需要提供一表面光滑的通道以形成整体式集成电路结构,以达成信号完整及减少串音和电连接器传输端子的歪斜。
美国专利第5,785,534号、第5,823,823号,第5,893,761号及第6,012,927号皆揭示了另一种构成高密度连接器的方法,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823,823号图3所示,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由模铸而成的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由构件11a、12a以及夹于构件11a、12a之间的构件13a构成。构件13a设有若干通道14,这些通道14收容有端子对15,而端子对15是由固持组件16a及16b固持于一起。
上述美国专利第5,823,823号的问题在于该三片式端子模块是用冲模浇铸制成,这样需一开始就得确定其固定尺寸。如需要用于另一装置时,则需要另外设计模具,以达到该需求。
上述美国专利第5,823,823号中连接器的通道至少需由两个非光滑表面的复杂形状构成,从而产生少许边缘反射现象,故其产生噪音。
另一方面,由于构件11a、12a及13a的尺寸是固定的,故由其制造的电连接器不能适应因热膨胀系数(Thermal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TCE)不配而引起电路板尺寸的改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若干浮动模块构成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因热膨胀系数不配而引起电路板尺寸的改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及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互相垂直组置,电连接器以一定的间隔组设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其包括若干导电模块及至少一个端子。导电模块并排垂直组设于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且设有对接面及接触面,该对接面及接触面预留一空隙后贴靠着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述每一模块设有至少两条于对接面及接触面之间斜向延伸的通道。端子由绝缘块绝缘支撑于通道内,该端子与模块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确保绝缘,其包括延伸出对接面及接触面的接触尾部,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提供一表面光滑的通道以形成整体式集成电路结构,以达成信号完整及减少串音。另外,电连接器的端子在通道中是由绝缘块支撑着,故可防止端子歪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模块的前视图。
图2是第一图的侧视图。
图3是为绝缘块支撑端子的前侧视图。
图4是由第一图所示的模块构成的电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5是使用第一端子尾部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第二端子尾部的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40、第二印刷电路板50及电连接器100。其中,电连接器100的金属模块1包括一冲模浇铸成型或冷冲压处理成型的本体10。金属材料可选择6063-T4铝合金,及/或6061-T6铝合金,及/或锌合金,或其它合适的金属。模块1设有与第一印刷电路板40配合的对接面10a及与第二印刷电路板50(参图5)配合的接触面10b。另外,本体10亦可由塑料材料注塑而成,于其表面涂上一金属以使其金属化。
模块1设有一对延伸于对接面10a及接触面10b之间的通道11、12。该模块1进一步设有若干凹槽10c及若干与凹槽10c配合的结合销10d,通过这种组装方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1互插以使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高密度电连接器100(参图4)。可根据需要选择模块1的数目以构成高密度电连接器100。
另一方面,本体10设有若干收容开口13,这些收容开口13是用于收容零插入力构件,以使第二印刷电路板50更容易与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
每一通道11(12)收容由绝缘块151(161)支撑的端子15(16)。绝缘块151(161)根据信号需要以一定间隔沿着端子15(16)排列,以减小因反射引起的噪音。
当信号传输经过端子15时会产生反射。如果端子15是自由浮动于通道11内,则当信号传输经过端子15时则不会产生反射。然而,由于端子15是由绝缘块151绝缘支撑组设于通道11内,故端子15一部分由绝缘块151离散包围着,而其余部分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因空气与绝缘块151具有不同电介质系数,故当信号经由空气传输至绝缘块151时,部分信号会反射,部分信号传输过去。逐渐地,反射会产生影响信号正常传输的噪音。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绝缘块151是以节点形式直角排列于端子15上以减少或消除反射。
组设于通道11、12及111、112内的端子15、16(参图4)及端子115、116(参图6)是差分对,也就是说,两个同样的端子向相反相位传输同样的信号,如图2所示。该差分对一般用于高速信号传输连接中,因为产生于此的噪音最终可通过处理削减掉。
端子115(116)具有不同类型的接触尾部。面朝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接触尾部115a(116a)可形象地称为针眼,如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导电端子尾部及美国专利第4,836,791号描述的紧配合尾部。请参阅图6所示,使用紧配合排列,电连接器100可通过与紧配合接触尾部115a(116a)插入相对应的通孔而简易地电性连接至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上。端子115(116)的另一接触尾部115b(116b),通常可采用与端子15(16)相同的接触尾部15b(16b)抵压或刮擦类型通过面至面接触以使接触尾部115b(116b)电性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导电焊垫。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不限于上述所描述的接触尾部类型。
模块1的本体10的接触面10b设有接地端子18,该接地端子18通常是一弹性线缆或一带状物以形成一与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接地焊垫(未图示)连接的接地通路。模块1的本体10的对接面10a还可设有与接地端子18同样的接地端子。
另外,图5及图6揭示了端子15(16)尾部的两个不同类型。图5所示的接触尾部15a(16a)可自由滑动于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导电焊垫上。如上所述,模块1拥有零插入力机构,如此,模块1可朝第二印刷电路板50方向移动。
图6揭示的接触尾部115a(116a)是紧配合尾部,其紧贴着第一印刷电路板50的对应通孔并组设于其内。
另外,延伸出接触面10b的接触尾部15b(16b)是用以将电信号转送为电波,延伸出对接面10a的接触尾部15a(16a)是用以将电波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印刷电路板传输线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每一模块1均垂直组设于第一印刷电路板40及第二印刷电路板50。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及电连接器,其中,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互相垂直组置,电连接器以一定的间隔组设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其包括若干导电模块及至少一个端子,导电模块并排垂直组设于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且设有对接面及接触面,该对接面及接触面预留一空隙后贴靠着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述每一模块设有至少两条于对接面及接触面之间斜向延伸的通道,其特征在于端子由绝缘块绝缘支撑于通道内,该端子与模块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确保绝缘,其包括延伸出对接面及接触面的接触尾部,以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及第二印刷电路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个绝缘块是组设在传输高频率信号端子的节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两条通道是互相平行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延伸出接触面的接触尾部是用以将电信号转送为电波,延伸出对接面的接触尾部是用以将电波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印刷电路板传输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模块在设有通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模块进一步设有与邻近模块所设凹槽相对应的结合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导电模块,其至少设有一与第一印刷电路板配合的对接面及一与第二印刷电路板配合的接触面。每一模块至少设有一延伸于对接面及接触面之间的通道。若干差分对端子绝缘组设于通道内,且接触尾部延伸出对接面及接触面,以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
文档编号H01R13/24GK2599782SQ0229524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8日
发明者迪莫悌·G·格莱勃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