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182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管,尤其是涉及适合用于受配电设备的真空管及由模制树脂绝缘体将这样的真空管三相一体地单元化后的真空管。
背景技术
图31及图32表示构成用于受配电设备的封闭式配电盘的作为单位回路设备之一的传统的真空管与操作该真空管的绝缘杆的关系。图31表示真空管外观的立体图,图32表示沿轴心剖切图31的真空管后的截面立体图。在这些图中,真空管1具有两端封闭的中空圆筒形绝缘性的真空容器2,在该真空容器2内设有相互离开接近的固定电极3和可动电极4,这些电极3及4分别由固定侧导体5和可动侧导体6支承在真空容器2内。可动侧导体6相对于真空容器2被可动地支承且由波纹管维持空气密封,具有贯通真空容器2的轴向端壁朝外部延伸的外端6a。在可动侧导体6的外端6a连接有作为高压充电部的螺合的连接导体8的一端,该连接导体8的另一端螺合有绝缘杆9,在绝缘杆9的前端设有作为能连接未图示的开闭操作装置的低压充电部的连接部9a。另一方面,在连接导体8上连接有未图示的作为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分流导体以便能与外部电路(未图示)连接。只要由未图示的开闭操作装置将绝缘杆9朝轴向驱动,就可通过连接导体8及可动侧导体6将可动电极4相对于固定电极3接近离开。
在如此的传统真空管1中,支承可动电极4的可动侧导体6,具有贯通真空容器2的轴向端壁并朝外部延伸的外端6a。该外端6a及与其连接的连接导体8都是金属制的高压充电部。由于该高压充电部同时也是可动部分,因而到目前为止是以裸露于空气中的状态设置在配电盘内。因而,为了不使小动物等与高压充电部接触而对电路产生不良情况,故需要有绝缘材料制的模制框架。另外,在封闭式配电盘中使用绝缘气体的场合,需要有绝缘气体密封容器。
另外,为了确保相间绝缘、对地绝缘和极间绝缘还分别在适当的位置需要有绝缘物的模制框架、且需要有绝缘气体和对其进行密封的密封容器。
在使用这样的以往的真空管的配电盘中,在真空管与操作用绝缘杆之间由于高压充电部呈裸露的状态,故需要有模制框架及密封容器,必须在装配时进行固定或焊接,这就妨碍配电盘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传统的真空管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作为高压充电部的分流部被完全得到绝缘保护的真空管。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多个真空管紧凑地进行一体配置的真空管组装体。
(1)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的真空管,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而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
(2)所述真空容器大致为圆筒形,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侧导体结合,轴向的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所述绝缘杆结合,所述可动侧导体也可具有贯通所述真空容器周壁且延伸的外部连接导体、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的可挠性导体。
(3)也可包括围住所述真空容器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
(4)也可以是所述固定侧端子及所述可动侧端子,形成相对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外表面的凸部或凹部,所述凸部或凹部相互轴向排列、处于互补对应关系、具有可界面绝缘的表面形状的大致圆锥梯形。
(5)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也可具有离开且围住所述绝缘杆的内周面的凹部。
(6)也可以是所述真空管3台并列设置、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
(7)而且,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具有真空管、将所述真空管进行开闭驱动的开闭操作装置,所述真空管,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而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真空管的轴向投影形状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
(8)也可以是,所述真空管组装体3台相互并列设置,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3台真空管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
(9)也可以是,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是与所述3台真空管分别相互独立连接的大致长方体。
(10)也可以是,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分别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具有共同的、单一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外壳。
(11)也可以是,所述开闭操作装置并列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管上,在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真空管之间具有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驱动力向各相的所述真空管进行传递的相间连杆。
(12)也可具有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将所述真空容器与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一起围住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
(13)也可以是,所述真空管3台互相并列设置,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所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将分流部容纳在真空容器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沿图1的真空管轴心剖切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图1的真空管埋设在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沿图3的真空管轴心剖切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图1的真空管三相一体埋设在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真空管的剖切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开闭操作装置与真空管连接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沿图7的真空管组装体轴心剖切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3个相的连接了开闭操作装置的图7的真空管组装体并列设置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沿图9的真空管组装体轴心剖切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3个相的图3的真空管并列设置并与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连接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对图5的真空管每个相连接了开闭操作装置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与图5的真空管连接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将3个相的图3的真空管并列设置并通过相间连杆与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连接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通过相间连杆将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与图5的真空管组装体连接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9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将开闭操作装置与图1的真空管连接且埋设在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沿图21的真空管组装体轴心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将开闭操作装置与图1的真空管连接的3个相并列设置且埋设在共同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真空管组装体剖切后的立体25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的变形例的图。
图26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27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28表示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的变形例的图。
图29表示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30表示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31是表示分流部向真空容器外部露出的传统真空管外观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沿图31的真空管轴心剖切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真空管,图1是表示将分流部容纳在真空容器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沿图1的真空管轴心剖切的立体图。
在这些图中,真空管10具有中空且空气密封的大致呈圆筒状的真空容器11,真空容器11包括金属制的一对大致圆形的端板12及13;通过焊接等固接在端板12及13上且在轴向相互隔开设置的2个大致圆筒状陶瓷的绝缘管体14及15;由通过焊接等固接在绝缘管体14及15之间的轴套16及17进行连接的大致长圆筒状(椭圆形)陶瓷的绝缘箱体18。
固定侧导体19在真空容器11的第1端板12中固定成与其轴心同轴地贯通并延伸,在固定侧导体19的内端同轴地固接有固定电极20。与该固定电极20可接近离开地相对设置可动电极21,从而构成一对相互离开接近的电极。在可动电极21的另一端设有小的直径部22,在该小的直径部22嵌入连接有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的作为分流器的可挠性导体23的一端,从而构成分流部24。而且,设置在绝缘杆25的内端的中心孔26与该小的直径部22牢固地连接,可动电极21与绝缘杆25作为一体的刚性的棒状体起作用。外端(外周)与真空容器11的周壁部封止连接的波纹管27的内端(内周)与绝缘杆25的中间部封止连接,绝缘杆25的外端28从真空容器11的第2端板13向外部延伸,可与未图示的开闭操作装置连接。
与可动电极21和绝缘杆25之间的分流部24连接的可挠性导体23的另一端与外部连接导体29连接并被支承。外部连接导体29被弯曲成大致L字形,一方的脚部朝径向延伸并贯通陶瓷的绝缘箱体18在内部与可挠性导体23连接。该脚部还被焊接、空气密封地封止在焊接在绝缘箱体18上的金属制的封止构件30上,同时还被机械地支承。另一方的脚部与真空容器11的轴大致平行地延伸,可与未图示的外部电路连接。由此,由可挠性导体23与外部连接导体29构成与固定侧导体19对应的可动侧导体31。另外,固定侧导体19及可动侧导体31将真空容器11空气密封地贯通延伸,构成分别与可动电极20及固定电极21连接的导体。
在真空容器11的内部,围住离开的固定电极20及可动电极21而设置的是用于缓和电场及防止金属蒸气飞散的大致木桶形的屏蔽罩32。在真空容器11的内部,在第1端板12上同样设有用于缓和电场的大致盆状的屏蔽板33。另外,在绝缘箱体18的内面焊接固定有一对大致圆筒状的用于缓和电场的屏蔽罩34,其围住可动电极21与可挠性导体23的连接部即分流部24。这些屏蔽罩34是具有分别将可动电极21或绝缘杆25同轴地围住的圆筒部分35、从圆筒部分35的可挠性导体23侧的端板朝径向外侧光滑地弯曲的凸缘部分36的金属制构件。
由此,图1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真空管10,分流部24配置在真空容器11内,绝缘杆25通过波纹管27空气密封地贯通真空容器11的端壁,另外,可动侧导体31空气密封地贯通真空容器11的周壁并延伸。因此,真空管的充电部不露出,不会发生因小动物等与高压充电部接触引起的电路故障。因此,不需要绝缘材料制的模制框架,另外封闭式配电盘内也不需要使用绝缘气体。
图3及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真空管40。图3是将上面说明的图1的真空管10埋设在模制树脂绝缘体41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40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表示沿图3的真空管40的轴心剖切后状态的立体图。
这些图中,真空管40包括图1及图2所示的真空管10;与真空管10的固定侧导体19连接的固定侧连接导体42;与该固定侧连接导体42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43;与真空容器11的可动侧导体31连接的可动侧连接导体44;与该可动侧连接导体44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45;将这些组成构件埋设支承且对于外部电气绝缘的环氧树脂等合适的材质的模制树脂绝缘体41。
模制树脂绝缘体41整体为柱状,图示例中为长方体形状,但具有从模制树脂绝缘体41的表面(图4中为底面)形成的大致圆锥梯形的凹部46。与圆锥梯形的轴心47同轴的、大致圆筒状的固定侧端子导体43从该凹部46的底面凸出并延伸至凹部46的深度的大致一半的位置。另外,在模制树脂绝缘体41的相对表面(图4的上面)设有与凹部46的轴心47(即固定侧端子43的轴心47)同轴的、大致圆锥梯形的凸部48,在其内部设有同轴的、大致圆筒状的可动侧端子导体45。可动侧端子导体45延伸至凸部48的高度的大致一半的位置,在可动侧端子导体45的前端部分设有与可动侧端子导体45大致相同直径的空洞49。
由此,图示的例中,由固定侧端子导体43及圆锥梯形的凹部46构成真空管40的固定侧端子50,由可动侧端子导体45及圆锥梯形的凸部48构成可动侧端子51。固定侧端子50与可动侧端子51在其尺寸形状上是互补对应的关系。即,将与图2所示的真空管40相同的真空管多台以上下重叠的关系进行配置而进行连接的场合,上级真空管40的可动侧端子51的凸部48可插入下级的真空管40的固定侧端子50的凹部46内。由此,当插入时,凹部46的内周面与凸部48的外周面相互间几乎无间隙地密接,可界面绝缘且可防止其间的相对移动,同时固定侧端子导体43与可动侧端子导体45相互密接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关系。
模制树脂绝缘体41内进一步形成具有与从真空管40的圆筒形的绝缘管体15凸出的绝缘杆25的外端28离开且围住的圆筒形内周面的凹部52。利用该凹部52可将未图示的公知的开闭操作装置或例如图7所示的后叙的开闭操作装置与绝缘杆25的外端28连接。
由此,图3及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真空管40,固定侧端子导体43通过固定侧连接导体42与真空管10的固定侧导体19连接,可动侧端子导体45通过可动侧连接导体44与可动侧导体31连接,这些组成构件由模制树脂绝缘体41覆盖。因此,不再需要到目前为止所需的用于确保相间绝缘、对地绝缘及极间绝缘的绝缘物的模制框架,不需要绝缘气体和将其进行密封的密封容器,故可使配电盘等受配电设备小型化。
图5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真空管55。图5是表示将分流部容纳在真空容器内的图1的真空管10三相一体埋设在单一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54内的本发明的真空管55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5的真空管55的剖切立体图。真空管55具有3台相互并列设置的图1及图2所示的真空管10,具有与图3及图4所示的模制树脂绝缘体41相同、只不过3台真空管10具有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56(?)。
由此,图5及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真空管的实施形态,真空管55是被埋设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54内的三相一体形的结构,故零件个数减少,容易使用,而且,使配电盘等的受配电设备比由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40的构成更小型化。
图7及图8表示将开闭操作装置58与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40连接,构成真空管40与开闭操作装置58的组装体的本发明的又一实施形态的真空管组装体57。图7是表示真空管组装体57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沿图7的真空管组装体57的轴心局部剖切后的立体图。真空管组装体57的开闭操作装置58,在环氧树脂等的模制树脂绝缘体的大致长方体的外壳59内容纳有未图示的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与绝缘杆25连接。真空管40与开闭操作装置58固定于未图示的封闭式配电盘的构造体上,保持图示的两者关系。在开闭操作装置58的外壳59与真空管40的模制树脂绝缘体41之间设有微小的轴向间隙G,开闭操作装置58是具有与真空管40的轴向投影形状(朝真空管40的轴向看到的模制树脂绝缘体41的正面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长方体。因此,开闭操作装置58与真空管40的组合、即真空管组装体57就可像1个长方体那样使用。开闭操作装置58内部的驱动装置也可是利用由电机蓄能的弹簧的作用力的机械式驱动装置,但不管是电磁式还是机械式,只要在外壳59的外表面设置用于供电的电气端子即可。
由此,图7及图8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57,是模制后的开闭操作装置58与模制后的真空管40连接,组装成大致一体的状态,故不需要开闭操作装置58与真空管40的组装调节,对受配电盘内的安装变得简单。
图9及图10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0表示图7及图8所示的真空管57以适当的间隙3台并列设置的情形。真空管组装体60如此排列支承并设置在未图示的配电盘内,整体为长方体形状。当然也可用合适的隔板和带状体或拉杆等(都未图示)将3台结合做成三相一体型的真空管。
由此,图9及图10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0,具有开闭操作装置58的3个相的真空管组装体57被并列设置,故真空管组装体60的外形作为整体可紧凑化。
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4,具有3台并列设置的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40、与这些真空管40的3根绝缘杆25连接且由模制树脂绝缘体模制而成的共同的单一的开闭操作装置65。开闭操作装置65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在真空管64的轴向具有与3台并列设置的真空管40所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轴向投影形状。在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65内设有相间连杆机构,该机构将相间互相连动以使开闭操作装置65内的驱动机构(未图示)相对于各相同样地进行作用。3台真空管40与共同的开闭操作装置65如此组合,整体成为长方体形状。
由此,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4,由于具有开闭操作装置58的3个相的真空管组装体57被并列配置,故真空管组装体60的外形作为整体可小型化。另外,由于开闭操作装置65是被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覆盖的长方体形状,真空管组装体64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图13及图14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6,具有图5及图6所示的3台真空管10埋设在共同的、单一模制树脂绝缘体54内的真空管55;与各真空管10连接的独立的3台开闭操作装置58。各开闭操作装置58的外形与图9及图10所示的相同,大致为长方体,同样地排列。真空管55与3台开闭操作装置58如此组合,整体呈长方体形状。
由此,图13及图14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6是将开闭操作装置58与三相一体型的真空管组装体55连接而成,故真空管组装体60的外形作为整体可小型化。另外,由于开闭操作装置65是由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覆盖的长方体形状,真空管组装体66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图15及图16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8,是将具有与图11及图12所示的相同的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外壳的开闭操作装置65,与同图5及图6所示的相同的、3台真空管10具有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的真空管55连接而成。该真空管组装体68也是由真空管55与开闭操作装置65组合而成,作为整体呈长方体形状。
由此,图15及图16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8具有开闭操作装置65,作为整体是长方体形状,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图17及图18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0中,3台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40并列设置,为了将各相一体进行操作,由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1模制而成的相间连杆72与各真空管40的绝缘杆25(图4)连接。与真空管40的侧面相邻设置的开闭操作装置73与相间连杆72连接,开闭操作装置73具有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4。
相间连杆72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1及开闭操作装置73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4形成与3个相的真空管40大致连续的轮廓外形线,而构成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真空管组装体70。开闭操作装置73的驱动力通过相间连杆72传递至各相的真空管40。
由此,图17及图18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0,真空管40、相间连杆72及开闭操作装置73形成大致连续的轮廓外形线,而构成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真空管组装体70,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图19及图20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5中,图17及图18所示的相间连杆72及开闭操作装置73,使用了在图5及图6所示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54内一体地埋设真空管10而构成的三相一体形的真空管55。在该真空管组装体75中,相间连杆72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1及开闭操作装置73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4形成与三相一体形的真空管55大致连续的轮廓外形线,整体为长方体形状。
由此,图19及图20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5,其真空管55、相间连杆72及开闭操作装置73形成大致连续的轮廓外形线,而构成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真空管组装体75,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图21及图22的真空管组装体77,是将图1及图2所示的真空管10与图7及图8所示的开闭操作装置58一起埋设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8内而形成。即,在该真空管组装体77中,由环氧树脂等模制树脂绝缘体模制而成的开闭操作装置58与真空管10的绝缘杆25连接,该真空管组装体77可由该开闭操作装置58进行操作。将真空管10的真空容器11及开闭操作装置58围住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78也由环氧树脂等合适的有机绝缘体材料构成。在模制树脂绝缘体78内,与图3及图4所示的例子相同,包括具有通过固定侧连接导体42与固定侧导体19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43的固定侧端子50;具有通过可动侧连接导体44与可动侧导体31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45的可动侧端子51。
由此,图21及图22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7,是用模制树脂绝缘体78将具有开闭操作装置58的真空管10整体模制而成,故作为真空管组装体的完成度高,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更为容易,作为整体能更小型化。
图23及图24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80,与将图21及图22所示的3台真空管77并列设置的情况相同,但不同的是,模制树脂绝缘体不是3个独立的,而是对3台真空管10使用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1。
由此,图23及图24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80,作为真空管组装体,其比图21及图22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77的完成度更高,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更为容易,作为整体能更小型化。
图25至图30是真空管或真空管组装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的变形例。以上说明的实施形态是针对模制树脂绝缘体大致为长方体形状进行说明的,但模制树脂绝缘体也可是例如各种截面形状的柱状体等长方体以外的合适的形状,图25至图30例示了其合适的形状。
图25至图27所示的真空管具有与图3及图4所示的真空管40相同的结构,只是其模制树脂绝缘体的形状不同。图25的真空管82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3可称为拱形,是将半圆柱体放在长方体的上面所构成的形状。图26的真空管84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5称为椭圆形,是将半圆柱体放在长方体的上下两面上的形状。图27的真空管86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7是圆柱形状,截面为圆形。
图28至图30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具有与图11及图12所示的真空管组装体64相同的结构,只是其模制树脂绝缘体的形状不同。换言之,在图11及图12的真空管组装体64中,用图25至图27的真空管82、84、86代替真空管40。即,图28的真空管组装体90,包括3台具有拱形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3的真空管82,开闭操作装置91与模制树脂绝缘体83的高度对应地增高,具有与3台并列设置的真空管82所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轴向投影形状。图29的真空管组装体92,包括3台具有椭圆形截面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5的真空管84,开闭操作装置93与模制树脂绝缘体85的高度对应地增高,具有与3台并列设置的真空管84所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轴向投影形状。图30的真空管组装体94,包括3台具有圆柱形的模制树脂绝缘体87的真空管86,开闭操作装置95与模制树脂绝缘体87的高度对应地增高,具有与3台并列设置的真空管86所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轴向投影形状。
如此的变形,对于图7及图8的真空管组装体57、图9及图10的真空管组装体60、图17及图18的真空管组装体70、图21及图22的真空管组装体77也同样适用。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真空管或真空管组装体具有以下的效果。
(1)本发明的真空管,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
(2)另外,所述真空容器大致为圆筒形,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侧导体结合,轴向的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所述绝缘杆结合,所述可动侧导体具有贯通所述真空容器周壁且延伸的外部连接导体、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的可挠性导体。
因此,真空管的充电部不露出,不会发生因小动物等与高压充电部接触引起的电路故障。因此,不需要绝缘材料制的模制框架,另外封闭式配电盘内也不需要使用绝缘气体。
(3)另外,包括围住所述真空容器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因此,不再需要用于确保相间绝缘、对地绝缘及极间绝缘的绝缘物的模制框架,不需要绝缘气体和将其进行密封的密封容器,故可使配电盘等受配电设备小型化。
(4)另外,所述固定侧端子及所述可动侧端子形成相对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外表面的凸部或凹部,所述凸部或凹部相互轴向排列、处于互补对应关系、是具有可界面绝缘的表面形状的大致圆锥梯形。因此,可将真空管上下重叠配置,同时可进行电气连接,使受配电设备小型化,配线作业容易。
(5)另外,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具有离开且围住所述绝缘杆的内周面的凹部。因此,界面绝缘容易。
(6)所述真空管3台并列设置,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也可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因此,真空管为三相一体形的结构,故零件个数减少,容易使用,能使配电盘等的受配电设备更小型化。
(7)而且,本发明的真空管组装体,具有真空管、将所述真空管进行开闭驱动的开闭操作装置,所述真空管,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真空管的轴向投影形状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因此,对受配电盘内的安装变得容易,真空管组装体的外形作为整体可小型化。
(8)另外,所述真空管组装体3台相互并列设置,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3台真空管构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因此,真空管组装体的外形作为整体可小型化。
(9)另外,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也可是与所述3台真空管分别相互独立连接的大致长方体。因此,真空管组装体的外形作为整体可小型化,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10)另外,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分别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具有共同的、单一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外壳。因此,包括开闭操作装置,整体是长方体形状,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被小型化。
(11)另外,所述开闭操作装置并列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管上,在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真空管之间具有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驱动力向各相的所述真空管进行传递的相间连杆。因此,真空管、相间连杆及开闭操作装置形成大致连续的轮廓外形线,而构成整体是长方体形状的真空管组装体,故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容易,作为整体能小型化。
(12)另外,具有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将所述真空容器与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一起围住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因此,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更容易,作为整体能更小型化。
(13)另外,所述真空管3台互相并列设置,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对3台所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因此,对配电盘内的设定和安装作业更容易,作为整体能更小型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真空管,作为设置在受配电设备中的开闭装置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而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而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而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而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大致为圆筒形,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侧导体结合,轴向的另一端通过波纹管与所述绝缘杆结合,所述可动侧导体具有贯通所述真空容器周壁且延伸的外部连接导体、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的可挠性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围住所述真空容器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端子及所述可动侧端子形成相对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的外表面的凸部或凹部,所述凸部或凹部相互轴向排列,处于互补对应关系,是具有可界面绝缘的表面形状的大致圆锥梯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具有离开且围住所述绝缘杆的内周面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3台并列设置,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与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
7.一种真空管组装体,具有真空管、将所述真空管进行开闭驱动的开闭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包括真空容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容器内的固定电极及可动电极;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电极连接的固定侧导体;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能与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而形成分流部的可动侧导体;以及空气密封地贯通所述真空容器且延伸、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内与所述可动电极连接、另一端在所述真空容器外能与开闭操作装置结合的绝缘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真空管的轴向投影形状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组装体相互并列设置3台,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绝缘杆连接,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是在所述真空管的轴向具有与所述3台真空管所形成的轮廓外形线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的大致长方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与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是与所述3台真空管分别相互独立连接的大致长方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与3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模制树脂绝缘体,与所述绝缘杆分别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具有共同的、单一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外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操作装置并列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管上,在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与所述真空管之间,具有将所述开闭操作装置的驱动力向各相的所述真空管进行传递的相间连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绝缘杆连接的开闭操作装置;将所述真空容器与所述开闭操作装置一起围住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固定侧导体连接的固定侧端子导体的固定侧端子;埋设在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且具有与所述可动侧导体连接的可动侧端子导体的可动侧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真空管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互相并列设置3台,所述模制树脂绝缘体是与3台所述真空管共同的、单一的大致长方体的模制树脂绝缘体。
全文摘要
为了提供一种能将作为真空管的高压充电部的分流部进行完全绝缘保护、并能将多台紧凑地一体配置的真空管,真空管在真空容器内部将分流部设置在可动电极与将真空容器空气密封地贯通并延伸的绝缘操作杆之间。将真空容器与固定侧及可动侧端子一起埋设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模制树脂绝缘体内。使开闭操作装置的外形具有与真空管的模制树脂绝缘体的轴向投影形状大致相同的投影形状,作为整体作成大致长方体的真空管组装体。也可将3台真空管组装体并列设置,做成三相一体形,模制树脂绝缘体可以是单个的,也可进行一体模制。
文档编号H01H33/662GK1535468SQ02814958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2日
发明者冈泽周, 佐藤俊文, 植主雅史, 佐野幸治, 史, 文, 治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